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观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观察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观察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分析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价值和疗效。方法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我们所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对数据信息进行搜寻,并开展分组调查。在分组上,178例患者为随机分组,以公平性为开展前提。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观察组则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从治疗水平上看,两组患者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分别为(135.52±8.20)mmHg和(84.24±4.52)mmHg,对照组为(140.53±9.14)mmHg和(88.36±5.21)mmHg,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血糖指标上,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上,观察组患者显著下降,且在空腹血糖调查中,观察组为(5.90±0.66)mmol/L,对照组则为(6.75±0.83)mmol/L,差异显著。最后,我们分析了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空腹胰岛素(FINS),即观察组胰岛素敏感指数为(-4.03±0.33),对照组则为(-4.22±0.38),在空腹胰岛素对比中,观察组为(11.31±2.26)mIU/L,对照组则为(15.62±3.38)mI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水平,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一措施,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缬沙坦;氨氯地平;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疗效观察

社区老年群体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则是高血压和糖尿病,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悉,我国高血压并发糖尿病患者中,其发病率为20%,控制治疗效果相对较差。而高血压和糖尿病也会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由此我们必须控制血糖水平、血压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1]。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我们所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对数据信息进行搜寻,并开展分组调查。先对结果进行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我们所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在征得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对数据信息进行搜寻,并开展分组调查。在分组上,178例患者为随机分组,以公平性为开展前提。其中,男性96例,女性82例,患者年龄在50~79岁,平均年龄为(62.6±3.5)岁。从病程上看,患者病程在3~14年,平均病程为(7.55±2.06)年。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登记一般资料,以便查阅和全面病情分析,组间对比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即口服5mg/d;观察组则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缬沙坦用量上为160mg/d。在糖尿病的治疗上用药保持一致,连续服用3个月分析治疗疗效。

1.3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针对患者的血压、血糖水平进行具体分析,由专业人员进行统一测量。在血糖检测上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针对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进行测定。此外,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针对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标进行测定。最后,则统计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变化,以及心率结果。

1.4统计方法:

对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在本次实验中,针对血糖、血压和心率水平采用计量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和心率水平对比分析:

从治疗水平上看,两组患者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分别为(135.52±8.20)mmHg和(84.24±4.52)mmHg,对照组为(140.53±9.14)mmHg和(88.36±5.21)mmHg,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率指标变化上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2.2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指标对比分析:

与此同时,在血糖指标上,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上,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下降,且在空腹血糖调查中,观察组为(5.90±0.66)mmol/L,对照组则为(6.75±0.83)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两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空腹胰岛素指标对比分析:

最后,我们分析了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空腹胰岛素(FINS),即观察组胰岛素敏感指数为(-4.03±0.33),对照组则为(-4.22±0.38),此外,在空腹胰岛素对比中,观察组为(11.31±2.26)mIU/L,对照组则为(15.62±3.38)mI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讨论

在众多的糖尿病类型中2型糖尿病的发生概率很高,多见于老年人,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人体血糖代谢不正常,而高血压患者则是血压升高[2]。二者同时出现的话,就会让患者的这种危险增加数倍。为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情况,本文进行了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进展研究。针对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首先做的是社区疾病知识的宣讲。包括在患者出院之前应该向患者说明按时服药的重要性,不因为病情得到稳定控制而私自停药。与此同时,杜绝喝药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每天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控制病情,患者才能一步步摆脱病魔的纠缠。还要告知患者,除了医师开的药,别的“土方”药物不建议服用,如果一定要服用求一个心理安慰,一定要向主治医师询问,只有在得到了医师的同意后,才可以进行服用[3]。除此之外,建立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社区定期向居民提供免费体检等办法,了解掌握居民的身体健康,及时的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提升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疗[4]。同时,对身体状况不佳或者有患病风险的患者居民及时告知,提醒他们注意防范,降低患病风险。在治疗药物的选择上,由于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并且还与患者体内胰岛素的抵抗有密切关联,所以要选择降糖药物,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能够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5]。据相关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其针对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十分有效,可以控制血压水平[6]。在本次实验中,氨氯地平属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其作用在于阻断心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外的Ca2+内流,并有助于刺激血管平滑肌扩张,实现降血压的目的[7]。与此同时,其具有保护肾脏的功能,可以减少对肾小球的损伤。而缬沙坦则属于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其作用在于扩张血管、具有重塑血管的功能,除了降压效果,针对脂肪分泌因子水平改善,促进胰岛素信号传递具有积极作用[8]。除此之外其对于醛固醇也有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降压能力。二者药物联合应用有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改善血压、血糖指标。此外,还有学者研究表明[9],采用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和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其可能联合药效,产生叠加效果,这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推进性。就研究成果而言,患者在用药治疗后,无论是血压水平还是血糖水平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在胰岛素敏感指数、空腹胰岛素指标对比分析更是表现了联合用药的优势。有专家提出[10],分泌量足够的情况下,往往会提升胰岛素敏感性,这也是治疗糖尿病的一个方式,不失为新的思路。特别是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即胰岛素抵抗,此时则会产生血糖升高,由此,我们可以将其作为研究观察的一项指标。此外,对于空腹胰岛素指标高的患者,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通过运动、饮食等环节进行指标改善,饮食要多样化,以保持营养平衡,在医师的指导下,边用药治疗,边检测数据变化,将激素水平调控在正常的范围内。测量胰岛素对于探讨研究某些药物对糖代谢的影响和内分泌紊乱疾病等都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11]。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说,需要将非药物治疗以及药物治疗进行结合,从而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血压。不过,由于该类型疾病药物多为联合用药,所以还需要考虑两种药物之间是否会产生相互作用[12]。有效地掌握对患者的治疗方式,才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局。综上所述,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水平,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一措施,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瑞芳,张小琴.评价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2):175-176.

[2]黄朝存,韦骁玲,韦小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分析[J].海峡药学,2018,30(3):83-84.

[3]李启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7,18(3):336-338.

[4]李淑华.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1):27.

[5]莫灼东,黄镇安,黄文梧,等.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6):8-9.

[6]张岚,薛锦花,薛峰.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作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8,32(6):83-84.

[7]胡志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1):94-96.

[8]赵杰东,朱孝娟,赵俊.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8):39-40.

[9]吉红亮.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9,15(2):17-18.

[10]吴艳.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9,32(4):814-816.

[11]赵士军.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3):77.

[12]佟凡.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社区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2):91.

作者:岑惠忠 单位:上海市金山区石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