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糖尿病患者焦虑状况与护理干预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糖尿病患者焦虑状况与护理干预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糖尿病患者焦虑状况与护理干预分析

[摘要]目的调查研究糖尿病患者焦虑状况,并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焦虑状况进行调查,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情绪改善情况。结果经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为(36.22±10.33)分明显低于护理前的(52.16±16.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作为糖尿病患者临床上广泛存在的心理障碍,要求临床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关注,通过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消除其不良情绪,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家庭护理干预;焦虑评分;服药依从性

糖尿病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1]。因糖尿病无特效药治疗,难以根治,因而患者在临床上容易伴有焦虑、抑郁状况,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影响。鉴于此,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本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调查所有患者焦虑状况,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探讨其护理价值。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选自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总计60例。纳入标准[2]:①均为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②排除合并重要脏器疾病与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③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本次研究。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56~79岁,平均(62.48±5.39)岁;病程3~15年,平均(7.48±2.33)年;Ⅰ型糖尿病23例,Ⅱ型糖尿病37例。

1.2方法

对60例糖尿病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共20个条目,各条目0~4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焦虑症状越严重。重度焦虑>70分,中度焦虑61~70分,轻度焦虑50~60分,无焦虑<50分。由受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发放问卷调查,对于存在阅读困难患者经其家属阅读后根据患者意愿。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当患者入院后根据其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实际病情等开展有针对性健康教育,通过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来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消除不良情绪,提高依从性;②用药指导:为患者讲解定时定量用药的重要性,同时要避免因用药过量而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并向患者介绍注意事项,预防并发症,以树立患者治疗信心[3]。

1.3观察指标

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改善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为(36.22±10.33)分明显低于护理前的(52.16±16.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作为慢性疾病,会严重影响到患者身心健康,且随着当前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需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光柱。WTO中认为2型糖尿病作为慢性疾病,与其自身的生活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同时对该病发生发展中心理应激的影响予以了重点强调[4]。这提示各种心理与应激创伤均可能会诱发糖尿病,这就是说糖尿病病情的加重也会诱发患者心理障碍的,反之患者的心理障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生活质量与血糖调节状况造成影响。焦虑是当前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存在的最为普遍且广泛的心理障碍,这一问题均会影响到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以及预后[5-6]。本次研究中,经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为(36.22±10.33)分明显低于护理前的(52.16±16.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焦虑状况。由此提示,临床护理人员在对糖尿病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需要对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予以密切关注,同时针对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予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特别是针对糖尿病住院患者更需要提高心理情绪的关注。除此之外,在实施的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中,需要通过详细地为患者及其家属详解关于疾病相关知识的方式来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从而调动患者家属的监督与协助。同时从患者的心理障碍入手,积极地鼓励患者能够多多参加文娱体育活动,鼓励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旨在消除患者的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而提高血糖控制水平。综上所述,焦虑是糖尿病患者广泛存在的心理障碍,为改善预后,提高血糖控制水平,需临床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关注,通过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来消除其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任珊珊.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护理价值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24):107.

[2]于海英,杨一唯.建档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21):3214-3217.

[3]任淑琴.系统护理干预对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危重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9,26(8):1011-1013.

[4]周书丽,张琳,张思思.糖尿病患者中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4):183-184.

[5]王海燕,黄倩蓝,刘灿,等.糖尿病足患者的焦虑状况和自尊感及其相关性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4):1906-1909.

[6]张秀艳.心理护理对于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4):62.

作者:倪杨 单位: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