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老年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形成临床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老年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形成临床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老年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形成临床研究

摘要: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2017年—2020年在我院内分泌科及神经内科住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共84例,以是否合并脑血栓形成,分为脑血栓组47例,无脑血栓组37例,收集性别、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冠心病等信息,记录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水平(TC)、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水平(Uric),并做颈部血管彩超测量颈动脉内中膜是否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比较2组间的危险因素,统计分析比较。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形成组(脑血栓组)与无脑血栓组相比,年龄、糖尿病病程、合并高血压病病史比率、收缩压水平、舒张压水平、合并冠心病病史比率、血尿酸水平、合并颈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比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要预防大血管并发症,除了控制血糖,还要严格控制血压、尿酸,治疗脂肪肝、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

关键词: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并发症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最主要慢性病之一。它是引起成年人尿毒症、截肢、视力障碍等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现阶段的治疗目的主要是预防及减轻各种慢性器官损害,包括大血管并发症(脑血管、心血管、肾动脉、下肢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眼底血管、肾小球血管)以及神经并发症等。脑血栓形成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大血管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患者残疾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近年来糖尿病领域多个大型临床研究的完成和分析结果为糖尿病的治疗方案、目的、治疗指标的制定等带来很大冲击。包括ACCORD(控制糖尿病心血管风险行动研究)、ADVANCE(糖尿病和心血管行动研究)、VADT(退伍军人糖尿病试验)、UKPDS(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等多个研究结果提示,严格控制血糖对微血管并发症有减少作用,但对预防大血管并发症并无明显好处。所以对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的危险致病素,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糖尿病中绝大部分是2型糖尿病患者。为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本研究分析了8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自2017年1月—2020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4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47例,平均年龄(69±7)岁。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按照2017年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1];脑血栓形成按照中华神经科学会2010年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全部患者都经过头部CT或者MRI,MRIA明确诊断。排除标准:排除合并癌症、急性应激情况、急性感染性疾病、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库欣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生长激素瘤等引起继发性血糖升高的疾病,排除血液疾病、肝硬化、脾肿大、慢性酒精中毒等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测量准确度的疾病。

1.2方法

入院后根据临床表现、头部CT/MRI/MRA表现,诊断是否合并脑血栓形成分成2组,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形成者为脑血栓组47例,2型糖尿病无脑血栓形成者为无脑血栓组37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的病程(年),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冠心病,检查记录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尿酸(URIC),采用彩超检查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是否合并斑块,合并硬化斑块及/或内膜中层增厚大于等于1毫米均判断为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

1.3统计处理

以SPSS25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均值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x2)并计算列联系数作关联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资料比较

脑血栓组和无脑血栓组相比,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别。脑血栓组的年龄较大、糖尿病的病程长,合并高血压几率较高,收缩压水平、舒张压水平较高,合并脂肪肝几率、合并冠心病几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几率均较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脑血栓组与无脑血栓组生化指标比较

两组HbA1C、TG、LDL无明显差异,脑血栓组血尿酸明显高于无脑血栓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是否合并脑血栓形成与临床指标的关联分析

用卡方检验两组分类资料的关联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合并脑血栓形成与合并高血压、脂肪肝、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列联系数分别为0.281、0.277、0.306、0.435,差异显著。糖尿病患者合并脑血栓形成与性别的列联系数为0.034,差异不显著,见表3。

3讨论

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疾病谱也在逐步发生改变。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取代急性感染疾病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元凶。糖尿病因其影响范围广泛、各种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对国家财政也造成沉重负担[2]。以至于联合国将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联合国糖尿病日,希望各国政府增加在糖尿病方面的投入,医务人员加强对糖尿病的控制、治疗手段的研究,以减少糖尿病带来的危害。自从UKPDS后,内分泌科医生对糖尿病的治疗进行反思和进一步研究分析[3]。UKPDS等研究结果表明,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强化降糖治疗可显著降低微血管并发症,但不能减少大血管并发症。而在病程较长、年纪较大的病人中,严格降糖甚至增加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因此对于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仍需要进一步研究。ADVANCE研究结果提示:与常规控制血压相比,强化降压组的心血管死亡率、总冠心病事件显著下降,甚至在血压正常时进一步适当降低血压仍然可以为糖尿病病人进一步带来好处。提示严格控制血压是减少糖尿病大血管不良事件的其中一个关键。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尿酸有促进人体氧化应激的作用,与胰岛素有密切关系。高尿酸血症是人体嘌呤代谢障碍所导致的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多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年龄、男性、血脂异常、糖尿病一样,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高尿酸血症经常伴随高血压病、肥胖症、高血脂、糖代谢异常等代谢综合征。对于尿酸与代谢的关系,目前仍然不完全明确。孙琳等提出,因胰岛素需要一氧化氮(NO)介导摄取葡萄糖,动物实验证实高尿酸可抑制NO的活性,因此可推测高尿酸血症可影响通过影响NO的活性从而引起胰岛素抵抗[4]。所以控制血尿酸在合适水平可能是减少糖尿病大血管不良事件的另一个关键。本研究中脑梗死组和无脑梗死组相比,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别.脑梗死组年龄较大,糖尿病的病程较长、合并高血压几率较高,收缩压水平、舒张压水平较高,合并脂肪肝比例及合并冠心病几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几率都明显增高,差异显著。脑血栓组血尿酸显著高于无脑血栓组。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无明显差异。提示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脂肪肝、冠心病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所以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单纯血糖控制并不能有效预防脑血栓形成,还需要控制尿酸、血压,治疗脂肪肝、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UKPDS等研究也提示单纯血糖控制并不能有效控制大血管不良事件。本研究与UKPDS等研究基本吻合。但本次研究两组血脂无显著性差异,与部分文献报道[5]有所不同,考虑可能与取样误差有关,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10(1):4-67.

[2]毕艳.中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流行病学研究现况[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8):467-469.

[3]杨文英.解读ABCD原则:个体化血糖目标的制定、优化及控制策略[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2):782-784.

[4]孙琳,王桂侠,郭蔚莹.高尿酸血症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4):1034-1038.

[5]杨元菊,安中平.急性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TOAST分型与尿酸、LDL-C的关系[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33(1):35-37.

作者:陈巧琼 陈建军 单位: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