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胃轻瘫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给予强化降糖治疗,口服西沙必利。试验组加用硫辛酸静脉滴注,治疗2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2,P<0.05)。试验组的胃排空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18,P<0.05)。结论: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明确,是目前可供临床选择的有效方案。

[关键词]糖尿病;胃轻瘫;硫辛酸

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及患病人数均列全球第一,且糖尿病患者治疗率和控制率低,各种糖尿病并发症高发,消耗了大量医疗资源,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1]。糖尿病患者胃轻瘫发病率约30%~40%,是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并发症,临床表现为早饱、恶心、发作性呕吐、腹部胀满不适等症候群,严重时可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甚至营养不良[2]。本次临床研究发现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疗效明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28)。其中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5.15±6.8)岁,2型糖尿病病程平均(10.12±3.86)年;对照组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龄(56.45±5.9)岁,2型糖尿病病程平均(9.95±4.16)年。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胃轻瘫症状,即早饱、恶心、发作性呕吐、腹部胀满不适等,胃电图描记结果异常,同时排除肠梗阻、肿瘤等器质性疾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强化降糖治疗,严格糖尿病饮食,给予运动教育。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HbA1C<7%。对照组给予西沙必利片10mg,口服,3次/d。试验组在口服西沙必利基础上给予0.6g硫辛酸静脉滴注,3次/d。疗程2周,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都用超声测定胃排空率,统计临床疗效。

1.3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胃排空率恢复正常;有效:症状减轻,胃排空率恢复正常或胃排空率提高>30%;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未见明显减轻,胃排空率提高<30%[3]。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对照组显效率为57.1%,总有效率为75.0%;试验组显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9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P<0.05)。见表1。

2.2两组胃排空率比较: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胃排空率均有好转;其中试验组的胃排空率提高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18,P<0.05)。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胃轻瘫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并发症。患者胃排空延迟,不能规律进食,同时影响降糖药物的吸收,导致患者血糖不易达标,低血糖风险增加,诱发和加重其他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胃轻瘫发病机制可能与高血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血清胃肠激素分泌异常、小血管病变及平滑肌损害等有关。其中神经损害在发病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多数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同时合并多种周围神经病变及自主神经病变[4]。患者胃-十二指肠动力障碍与迷走神经结构异常,肠神经系统病变等因素密切相关。硫辛酸硫辛酸属于B族维生素中的一类化合物,是一种强效抗氧化剂,本药可抑制神经组织的脂质氧化,阻止蛋白质的糖基化,起到营养神经,治疗神经退行性病变的作用[5]。阻断神经损害,恢复胃肠道自主神经功能,可显著提高胃排空率,同时可调节胃肠激素分泌,有效控制胃轻瘫症状。西沙比利(Cisapride)是一种促进胃肠道动力药,具有明显增强并协调胃肠运动作用,防止胃内容物潴留及反流。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在时间和数量上选择性促进胃肠道肌层神经丛节后处乙酰胆碱的释放,增强胃肠道运动,促进胃排空[6]。此次研究提示,联合使用西沙必利和硫辛酸,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胃排空率提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硫辛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明确,是目前可供临床选择的有效方案。

4参考文献

[1]柯美云,蓝宇.糖尿病胃肠并发症的动力障碍及其机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3):164-165.

[2]刘云,孙岩,薛绮萍,等.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及发病机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3):290-293.

[3]陆广华,滕香宇,任颖,等.糖尿病胃动力障碍和促胃动力药的作用[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3):212-215.

[4]程友忠,唐勇,李竣.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7(2):135-138.

[5]张玉蓓.促胃肠动力药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6,6(6):336-339.

[6]李明贤,贾林.糖尿病胃轻瘫的流行病学及其促动力治疗进展[J].广州医药,2004,35(6):25-28.

作者:胡绿梅 单位:大冶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