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足临床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足临床价值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足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简称糖尿病足(简称DF)患者接受温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主体为75例DF患者。以治疗方法为标准,A组行温针灸治疗,B组行常规治疗。对比疗效。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94.87%,B组为77.78%(P<0.05)。结论为DF患者行温针灸治疗可改善症状,促进病情转归。

【关键词】糖尿病足;温针灸;整体疗效

DF是糖尿病(简称DM)的并发症之一,症状为肢体末端溃疡或感染,病因是DM导致小动脉或是动脉硬化,引发微循环障碍,降低皮肤组织对于营养物质的新陈代谢能力,进而合并感染等病理表现[1]。临床多通过西药治疗该病,但其不良反应多,具有局限性。本研究选取75例DF患者,以分析温针灸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主体为2016年7月~2020年10月间来院治疗的75例DF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后,A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范围是40~76岁,平均(56.24±0.19)岁;DF病程为8~216d,平均(38.62±0.49)d。B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范围是42~74岁,平均(56.08±0.21)岁;DF病程为9~201d,平均(37.95±0.31)d。经假设检验并无差异(P>0.05)。

1.2方法

B组行常规治疗,如饮食控制、知识宣教、降糖药口服治疗、抗感染治疗等。同时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剂量为240mg,将其加入至250ml生理盐水中,行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连续4周。同时用生理盐水对溃疡面行清洁处理,用昆脂愈肤灵敷溃疡面,每日定时换药。A组行温针灸治疗,主穴取①关元穴、悬钟穴、阳陵泉穴、太溪穴和阴陵泉穴,②足三里、气海穴、三阴交穴与丰隆穴。根据坏疽部位,于邻近的健康皮肤组织取1~2个配穴,进行温针灸治疗。消毒后,选择28号针灸针,长为2~3寸,于特定穴位快速进针,到达指定深度后,用捻手法行针,待出现酸麻与胀痛感后,停止行针。于针柄上点燃长为2cm的清艾条,燃尽后换1柱,每穴点燃3柱,每日1次。以上两组主穴交替使用,治疗6d后休息1d,1个疗程为4周,共2个疗程。

1.3疗效评价标准

基本治愈:DF症状消失,可正常活动,不影响睡眠与饮食;显著疗效:DF症状好转,日常活动基本正常,轻度影响睡眠与饮食;初见疗效:DF症状改善,有康复迹象,但明显影响日常生活、睡眠与饮食;未见疗效:DF症状无变化,严重影响生活、睡眠与饮食[2]。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由SPSS21.0软件完成,计数数据表达是[%],经x2值对比与检验,假设校验有意义的标准为P值<0.05。

2结果

A组基本治愈20例(51.28%),显著疗效10例(25.64%),初见疗效7例(17.95%),未见疗效2例(5.13%),总有效率为94.87%(37/39);B组基本治愈14例(38.89%),显著疗效10例(27.78%),初见疗效4例(11.11%),未见疗效8例(22.22%),总有效率为77.78%(28/36)(x2=4.734,P=0.030)。

3讨论

DF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病因与DM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微循环障碍相关。中医认为,DF的病机是消渴导致的肢端失养与瘀血阻滞,属于痰湿、本虚与热毒等标实证,发病过程与脾、肺、肾等亏虚相关。灸是中医学的传统疗法,其可刺激腧穴,经全身经络传导刺激作用,调节脏腑功能,有消瘀散结、温通经络与益气升陷等功效。两组主穴交替使用可避免穴位疲劳,发挥配穴作用。且不同穴证可优势互补,共同作用能够发挥活血化瘀和清热除湿等效用。现代药理证实:温针灸能够控制血糖,缓解足部疼痛感,减少并发症。并能缓解血管痉挛,减少血管阻力,恢复足部行动力,不会损伤周围神经,可标本兼治[3]。但在治疗期间,应观察患者的温针灸反应,预防烫伤,及时更换艾条,保证治疗连续性。结果中,A组的总有效率(94.87%)高于B组(77.78%)(P<0.05)。说明温针灸能够改善DF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其正常生活,可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郑明岳,张磊,吴耀持.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足筋疽0级微炎症的临床疗效[J].西部中医药,2019,32(9):41-44.

[2]刘可,刘之川.温针灸联合NPWT技术对糖尿病足患者血清VEGF、IGF-1、IL-6、CRP影响观察[J].吉林医学,2019,40(1):24-27.

[3]李响,张洪蕊,李文豪,等.中医综合治疗初期糖尿病足高危因素的远期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7,33(8):68-70.

[4]杨静逸.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足患者临床价值探讨[J].双足与保健,2017(5):33.

[5]路春燕,丛永林.温针灸治疗糖尿病足患者临床价值探讨[J].河北医学,2015(7).

作者:崔建卓 单位:海口市美兰区人民街道人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