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糖尿病足肢闭塞性动脉硬化调查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糖尿病足肢闭塞性动脉硬化调查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糖尿病足肢闭塞性动脉硬化调查分析

关键词:糖尿病足;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糖尿病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发生神经性的病变导致下肢免疫系统衰退,使得患者患有溃疡和坏疽的可能性显著增加,严重时会有致残甚至是死亡的可能性,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身体状态与生活质量水平[1]。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也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种老年性疾病,其主要病症为四肢发凉,一般走路时或运动时会感觉肌肉酸痛[2]。同样对老年患者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而糖尿病足和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两者有何联系,如何积极有效预防糖尿病足和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就显得极其重要[3]。本研究采用下肢多普勒超声检查为研究手段,探讨肢闭塞性动脉硬化与糖尿病足的关系。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衡阳市中医医院糖尿病科收治的125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被诊断为糖尿病足的患者55例,平均年龄(62.38±6.86)岁;非糖尿病足的患者70例,平均年龄(60.75±7.5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检测方法

①常规资料:测量并记录患者的病程,对所有患者身体基本情况进行检查,包括身高、体质量指数、腰围、血压和臀围等常规指标。②临床检测:所有患者需要在12h内不能进食,在第2天清晨空腹抽静脉血,测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FIB)、24h血清蛋白(UA1b)、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等。③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的诊断标准:采用超声检查下肢血管病变的情况,并对患者动脉内膜厚度、硬化程度以及斑块和狭窄情况进行评分,评分越高则越严重。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ˉ±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

非糖尿病足70例患者中合并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31例(44.29%);在糖尿病足55例患者中,合并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39例(70.91%),糖尿病足患者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足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常规检测指标比较

将70例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足组与非糖尿病足组,糖尿病足组患者病程、年龄、HbA1c、FIB、UA1b、TC、TG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的诊断情况

按照不同的病变类型记录,其中斑块的发病率最高,发病种类为1种占比最高,累及血管种类占比最大,见表2。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的发生率见表3。

3讨论

据我国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大于50岁的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生率约为20%,且年龄越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生的风险越高[4,5]。沈世华等[6]研究表明,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病变若不能及时治疗,会增加下肢动脉栓塞风险,从而导致下肢缺血坏疽,严重者可能面临截肢的结局,认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相较传统检查方法如动脉造影或核磁共振,效果更显著;同时认为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较,在血管狭窄、硬化斑块及管闭塞检出比例更出色,且在股动脉、足背动脉、胫动脉以及腘动脉检出比例更显著,利于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病变早期的判断。杨敏等[7]研究表明,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年龄、病程、HbA1c、TC、血尿酸、胱抑素C、颈动脉硬化、血压及周围神经病变发生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而病程、高血压及HbA1c均是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清蛋白是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独立保护因素,清蛋白水平与踝臂指数(ABI)呈相关性,与脉压增高相关,与炎性反应有关,与身高、体重、吸烟史、饮酒史、蛋白尿、BMI、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等无关。其次认为,针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应加强血糖控制,早期综合治疗,利于预防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进一步恶化及降低发生风险。本研究发现,非糖尿病足70例患者中合并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31例(44.29%),在糖尿病足55例患者中合并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39例(70.91%),这表明患糖尿病足者更容易发生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把70例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继续分为糖尿病足与非糖尿病足两组,糖尿病足组患者的病程、年龄、HbA1c、FIB、UA1b、TC和TG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足组,说明糖尿病足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偏高,身体状况较后者更差;对患者的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进行诊断,按照不同的病变类型、发病种类和累及血管种类进行统计,随着病程时间的加长,病变评分越高,说明病症越严重,因此说明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的发生与糖尿病患者的病程有关。综上所述,患有糖尿病足的患者更容易合并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应及时治疗糖尿病足,鉴于以上两种均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故尽早的治疗糖尿病至关重要。

作者:唐丹 单位:衡阳市中医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