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国有中小型投资公司风险管理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国有中小型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为“国有投资公司”)往往承担着集团公司发展战略落实、资源整合和财务增值等责任。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国有投资公司的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虽然国有投资公司的投资业务管理和内部管理相对成熟,但是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依然存在较多的不可控因素。公司经营期间存在的财务风险,容易影响集团剩余资金的财务增值性提升速度。国有投资公司应当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控,保证投资业务顺利推进并取得较好的成效,以便于提升集团企业剩余资金的价值,配合集团企业的战略发展。本文主要从财务视角出发研究国有投资公司的风险管理,讨论了国有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特点、风险类型和风险成因,并提出加强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旨在优化国有投资公司的风险管理机制,为其他国有投资公司提供可靠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财务视角;国有投资公司;风险
国有投资公司管控财务风险是强化内部管理效果和增加投资回报的主要手段。鉴于财务风险不断加剧,国有投资公司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应对措施和财务风险防控,将财务风险对公司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在集团企业的部署指导下,国有投资公司的发展形势较好,投资活跃,投资范围拓宽。与此同时,在投资期间面临的财务风险也趋于多样化。国有投资公司应注重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模式、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国有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特点
(一)投资产权关系复杂
国有投资公司一般都是使用控股、参股等形式进行投资,在经营过程中形成母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相互控股。交叉控股的形式导致产权关系复杂程度增加,进一步加大国有投资公司管理财务风险的难度。
(二)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工具和方法,从而有效管控公司各个经营环节出现的财务风险,风险管理覆盖面广,而且各类风险及风险造成的损失都会通过财务风险形式表现出来,导致公司陷入财务困境。
(三)投资业务领域广泛
国有投资公司投资业务表现出多样化特点,公司制定多元化投资决策,针对不同业务领域同时展开投资,投资对象多,致使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加剧[1]。
二、财务视角下国有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类型
(一)投资风险
国有投资公司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撑是投资活动,但是投资回报受到较多不确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而且少数投资活动的收益回报难以准确预测,公司投资活动伴随较高的风险。国有投资公司的投资活动具有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甚至部分投资业务因干扰因素过多而无法顺利推进,预期的投资回报与实际差距较大。
(二)撤资风险
国有投资公司的投资领域极其广泛,投资业务中的产权关系极为复杂,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国有投资公司为及时止损而决定撤资,需要经过总部的审批,但是审批流程较为复杂,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撤资,再加上公司的投资资金回收周期长,导致出现撤资处理后资金无法全部收回,公司的经济损失增加,形成撤资风险。
三、财务视角下国有投资公司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基于整体经营角度
1.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风险管理意识不强是影响国有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的主要因素。现阶段,国有投资公司内部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而且公司的财务风险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公司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环境。此外,国有投资公司的财务部门未能设置清晰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难以有效应对突发性、未知性的财务风险,致使公司承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2.资金来源单一,资本结构不稳定
国有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单一,其主要是使用集团剩余资金作为要投资项目的运营资金。国有投资公司的投资业务规模扩大时,当集团企业的剩余资金与业务资金需求不对等,就会出现资金风险。投资业务资金链可能断裂,投资回报难以达到预期[2]。因为公司资金来源单一,公司无法对投资业务进行专项管理,资金短缺问题频频出现,导致财务风险压力骤增。与此同时,为适应市场形势变化,提升集团剩余资金价值作用,国有投资公司需要推动投资多元化,但是公司对投资业务把控不够全面,投资进度筹划不合理,容易出现资金短缺风险,影响整体投资效果。
3.风险管理方式滞后
国有投资公司在投资业务运行过程中,需要提前从财务视角分析投资项目信息。要做好此项工作,需要财务部门具有较强的信息分析能力及处理效率。但是国有投资公司的部分投资项目分析工作仍旧是交于财务人员手动完成,尚未完全实现信息化分析处理,导致财务人员未能快速发现和控制财务风险,使公司的人力资源和成本浪费较多。国有投资公司的风险管理方式滞后,高效的风险管理手段未能落实到实际业务经营中,致使财务风险管理与预期的目标存在加大差距。
(二)基于项目投资角度
1.投前尽调不充分
国有投资公司在投资项目前期的风险成因具体有以下内容:一是项目主管未能尽职尽责审核投资项目;二是对投资项目的尽职调查工作过度依赖外部机构;三是投资定位不清晰。一方面,国有投资公司的投资项目主管在项目筛选过程中不尽责问题,主要是因为国有投资公司缺少风险控制文化,风险管控意识未能深入人心,导致项目主管对投资项目财务风险控制的要求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国有投资公司负责投资项目尽调的员工数量少,规模较小的投资公司,其内部岗位精简,专业人才一直处于短缺状态,现有人才难以组成完整的高质量投资团队。在投资之前实施项目尽调时,公司只能依赖市场中专业的审计机构和投资机构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公司内部组织的尽调考察工作缺少专业人员支撑,导致项目尽调结果存在失真的风险[3]。
2.投后管理规范性不足
国有投资公司投资项目中的风险成因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司的风控人员对项目现场未能进行实时考察,投资项目的实际经营问题发现不及时。受公司规模限制,风控人员数量并不多,甚至一个风控人员需要同时管控多个投资项目,风控人员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公司对风控人员的监督、考核及激励不到位,导致风控人员在考察项目期间缺少动力。另一方面,投资项目的财务资料收集整合和分析不及时,导致财务风险发现滞后,容易错过最佳的控制时机。出现此问题的原因仍旧是因为风控人员数量少,风控人员的工作量大,难免顾此失彼,无法及时收集和分析财务资料。
3.投资退出不及时
国有投资公司在投资退出阶段也存在严重的风险管控问题,导致投资退出效率低下。影响投资退出效率的风险控制问题包括:投资退出不及时,无法及时退出的投资资本占用公司的经营资本;投资退出渠道不通畅是投资行业的普遍问题;投资退出机制不完善。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投资退出决策很大程度上受政府影响,国有投资公司在经营期间,部分投资项目已经满足退出条件后,公司并不能依据自主意愿退出决策撤出股份,而是需要配合政策,致使公司的大量资本被占用,内部资金流转压力增加[4]。其二,投资退出渠道不通畅导致公司的投资退出决策无法顺利实施,并且缺少有效的激励措施致使项目主管缺少主持项目退出的动力。国有投资公司的退出渠道不通畅还因为被投资企业出现风险时,出于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考虑,不利于被投资企业的退出方式不会成为投资公司的退出选择。其三,投资退出机制不完善主要是因为国有投资公司的少数投资项目具有鼓励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政策扶持特性。被投资主体希望投资公司能够为其带来政策倾斜,不期望其退出项目。从投资公司内部情况分析来看,缺少成熟的投资退出机制主要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导致退出机制建设缓慢。
四、加强国有投资公司风险管理的策略
(一)培养人员风险管理意识
财务风险分布于国有投资公司的各个经营环节。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国有投资公司需要构建财务风险控制文化,确保风险控制理念能够深入人心,各个部门的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都需要高度重视和配合财务风险防控和管理工作。公司领导需做好表率,提高对财务风险的重视程度,带领企业员工执行财务风险管理计划,落实风险管理目标。与此同时,国有投资公司应该及时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划分各部的风险管理职责,指导相关人员不断加深财务风险管控,保证公司的投资业务顺利运行。
(二)以流程为导向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完善考核机制
国有投资公司应该构建完善的投资审批流程,梳理投资环节,以流程为导向将风险管控责任落到实处。国有投资公司强调投资部门的风险控制责任,投资部门在制订投资计划过程中,应当加大力度进行风险识别、风险点筛查,在投资报告中反馈风险评价结果、风险应对措施等,准确落实风险控制责任。风控部门则要根据投资部门提供的风控报告,反向分析投资风险,并且编制风险分析报告[5]。公司管理层则要履行风险控制把关责任,一是在投资项目审批之前的把关责任,管理层依据投资部和风控部提供的各项报告,并结合公司内部资源,对投资项目进行全局分析评价,制定准确的投资决策;二是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把关责任,投资项目正式执行之后,管理层要合理安排投资部、财务部、风控部等全程跟进投资项目,如投资部对投资进度、市场反馈进行跟进分析;财务部对投资效益、资金使用情况、资产安全完整情况等进行跟踪,实时汇报项目财务信息;风控部门则从整体层面把控项目财务风险,构建风险管理体系、完善风险识别方法、划分风险类型、制订风险管控计划等,定期编制风险管理和评价报告。
(三)加强投资团队建设,助力企业投资规划
国有投资公司应该持续加强投资团队建设,助力企业规划投资项目。其一,公司可制定人才和团队共同发展战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结合投资行业特性定向培养人才,并且要构建长效人才培养机制,避免人才流失,建设坚实的投资团队,不断强化投资人员的风险管控意识,促使其协助风险管理人员控制财务风险。其二,考虑到国有投资公司规模小、人员少的现实问题,国有投资公司可以选择与专业的投资机构保持稳定合作关系,借助专业力量规避和控制财务风险。例如,国有投资公司可以与私募基金管理团队合作,引进社会资本投入当地企业,扩大国有资本杠杆作用覆盖范围。
(四)健全投资风险控制体系
企业风险管理中健全的风险控制体系必不可少。国有投资公司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业务流程、规章制度、会计政策等因素,建设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支持内部风险管控工作。国有投资公司需要加强内部管理,优化风险管理基础环境,并全面分析外部投资环境,建设风险管理双重体系架构。风险控制体系中的风险评估机制需及时完善,国有投资公司可以适度借鉴国内外投资公司的实际经验,从投资业务的盈利水平、项目运行能力、企业偿债水平、资信等方面设置风险评估指标,组织专业人员参与风险评估,对投资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并出具真实的风险评估报告,以便于客观反映公司投资项目的真实财务风险情况。投资后,风险管理人员需实时跟踪投资项目运行情况,监测风险因素变化,与投资项目管理人员保持沟通,及时交换信息,精准掌握投资后的财务风险情况。另外,财务风险管理考核机制也应当快速完善,促使财务风险管理常态化。国有投资公司可围绕财务风险管理设置考核机制,确定考核指标,由考核人员对财务风险管理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同时考核机制需辅以激励机制,以此提升各部人员对财务风险管控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国有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五)清晰投资定位,拓宽融资渠道,调整资本结构
国有投资公司在发展期间必须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和投资定位,根据集团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确定投资领域,筛选投资业务,并对各项投资项目进行充分的事前调查,提前防控财务风险。在投资项目正式执行之前,充分的尽职调查是投资成功的先决条件,公司应该安排专业的投资人员、风控人员与聘请的外部专业投资机构共同调查投资项目,分别从财务层面、政策层面及市场层面,预判投资前、中、后期必然出现及潜在的财务风险,提前做好充分的财务风险应对准备[6]。国有投资公司除了要投资地方政府制定的新兴产业之外,还需要根据企业的战略变化,以及市场需求调整投资规划,将投资“触角”伸向其他领域,正确平衡社会效益和公司经济效益,保证公司的投资业务收益稳定,能够为集团公司创造更大的收益。筹资风险是国有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的主要类型之一,国有投资公司不应墨守成规,应当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尝试新的融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如公司可以使用信托、基金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在经营过程中,国有投资公司的财务人员必须准确预测计算投资收益数据,然后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投资业务资金投放进度,调整投资时间,避免出现资金短缺问题。
(六)建立风险信息化管理系统
在大数据时代下,使用信息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管理不再是空想,国有投资公司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强化财务风险管理。国有投资公司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建立风险信息化管理系统,将风险预警、识别、评估,以及应对机制融入信息系统,由信息系统取代大部分的人力工作,解放财务人员,将财务人员安排至高附加的财务风险管控工作中。国有投资公司需要定期升级和优化系统功能模块,使系统高效且准确地采集各个经营环节的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并且快速处理和分析信息,掌握风险因素的实际变化情况,及时形成风险报告反馈至相关部门,帮助风控人员快速制定合适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此外,搭建财务风险数据库也是关键,将系统收集的财务信息分类存储至数据库,如公司财务指标。依托于财务风险数据库,风险管理人员可准确掌握风险特点、发生环节等信息。国有投资公司可在各个关键控制点对筹资、投资、撤资等财务风险进行警示,提升各个部门对财务风险的反应速度,将财务风险对公司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五、结束语
国有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存在于各个经营环节中,国有投资公司对风险、风险成因,以及风险管理措施进行研究,是保障公司正常运转的关键。在实际经营期间,国有投资公司要不断思考财务风险造成的影响,在内部强调规避控制财务风险的重要性,不断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在实际投资业务中加强控制财务风险,细化风险管理措施,全方位的控制财务风险,向预期的风险管控目标靠拢,提高国有投资公司的投资效益,提升集团剩余资金的价值,保障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稳步落实。
参考文献:
[1]彭华.国有投资公司如何做好投资项目财务风险管理[J].市场观察,2019(5):42.
[2]张龙.央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4):55-56.
[3]鲁旭红.国有投资公司如何做好投资项目财务风险管理[J].国际商务财会,2018(9):29-31.
[4]孙成艳.浅析国有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策略[J].中国民商,2018(5):162-163.
[5]刘洋.试论如何加强国有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J].现代国企研究,2018(6):171.
[6]吴晓璐.关于国有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J].审计与理财,2017(6):25-26.
作者:徐鹏远 单位:四川日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