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述评及对我国的启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述评及对我国的启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述评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日益严峻,碳排放交易作为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方式逐渐被世界各个国家认可和使用。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建立有效促进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本文通过对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基本问题进行阐述,结合美国相关立法经验,以期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碳排放权;碳排放权交易;法律体制

一、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概述

(一)碳排放权的法律性质

碳排放权概念源自国家对碳排放的限制,在国家和政府通过行政手段管控之前,排放碳污染物属于原因自由行为。碳排放权的性质应当是一种附义务的行政许可权利,其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行政权①。

(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碳排放权交易的概念起源于《京都议定书》,是指参加国通过向另一参加国给付定额的货币或其他国际结算物,以此作为对价购买温室气体减排额,从而使各参加国完成其减排义务。此后,碳排放权交易作为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的有效方式,作为一项重要理念登上了国际舞台,以此概念为核心,世界各国都开始构建国际及国内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二、美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述评

(一)美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美国是国际上首个进行排污权交易的国家,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美国就开始在各个州之间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美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建立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始的时间为二十世纪中期。从1976年开始,美国已经开始在部分地区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这一阶段,虽然排污权交易实施范围小,效果不明显,排污权交易市场也未成型,但为下一阶段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二阶段的时间为二十世纪后期。自1990年开始,美国先后通过了《清洁空气法》修正案和《酸雨计划》,这两项法案的通过和实施,标志着美国的排污权交易从政府政策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②。在这个阶段,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施范围扩大至全美,形成了以政府控制排污总量、各州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排污权交易机制,产生了非常不错的效果。美国的碳排放交易法律制度也在排污权交易制度成功实施的基础上开始了建立和发展。

(二)美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评价

综合两个实施阶段来看,美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在建立和实施过程中,有以下两方面的经验:其一在于通过政府管控排放总量,使政府能够对碳排放权交易进行全面的管控;另一方面,通过对各州之间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方式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非产权化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打破了各州之间的交易阻碍,提高了交易量。但是,在第二阶段,美国关于碳排放权交易的各项法案从通过到实施产生了很多问题。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碳排放交易制度损害了其商业主体的国际竞争力。碳排放权交易的交易成本会增加商业主体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其在国际竞争中丧失了价格上的竞争力;其次,人民意志的影响。碳排放权交易产生的成本一部分被转嫁到普通消费者身上,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成本。

三、对我国启示

随着全球低碳化转型的逐步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迫在眉睫。

(一)以法律形式确立碳排放权交易的合法性

要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先要保证交易的合法性。目前,我国的《行政许可法》中虽然规定了特殊行业准入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及许可证制度。但是,对于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制度仍不完善。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应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借鉴国外的立法和实施经验,初步制定一个以碳排放权交易为核心的行政法规;同时,对后续的碳排放权交易的立法研究也应同步进行,对碳排放权交易的合法性进行法律上的确定和认可。

(二)用法律手段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将碳减排上升到法律层面,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强制规定各经济主体的碳排放量③。保证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和运行,需要通过法律来规范,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行业准入制度、市场管理制度、许可证制度以及检查制度。另外,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的各个部门都应同步建立检察监督制度,以确保我国碳排放权交易透明、有效地运行,并对各个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这样,才能让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作用,从而实现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良.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建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9.

[2]刘惠萍,宋艳.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难点与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7(01).

[3]黄橙.我国碳交易的法律监管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4.

[4]潘家华.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构建、挑战与市场拓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08).

[5]韩璐.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2.

[6]王彬辉.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发展及其立法跟进[J].时代法学,2015.

作者:苗健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