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通识教育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通识教育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通识教育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通识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要求要给学生提供自由、完整的教育,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教育者也可以从通识教育的视角开展教学,探索更加科学的教育机制,融入先进的教育理念,重构教学目标,并做好课程内容的设置工作,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综合素质。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通识教育最开始的意义是提倡自由、完整的教育,现阶段将通识教育应用到大学教育中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大学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程,其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设置的学科。从通识教育视角来看,大学体育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并做好有效的改革和创新。

一、通识教育概述

通识教育是由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发展来的,也被称为一般教育、普通教育,教育过程中不要求学生进行专业的技能训练,而是强调对学生公共事务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的人文主义思想进行熏陶,以提升学生的修养、健全学生的人格为主,关注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通识教育更为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高等教育中会开设很多的通识教育课程,也是从学生人文素养、综合素质发展的角度设定的。通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都为非专业的课程,是学生普遍应该接受的教育。(1)高等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培养符合企业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的人才。专业教育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专业技能的提升,但是学生以后步入社会不仅要拥有让自己立足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思想品质还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此高等教育中开设了很多的通识教育课程,注重学生内在修养的培养。(2)通识教育也能够拓展学生的见识和眼界,让学生能够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会判断、学会认知。知识爆炸时代各学科的教学都要注重知识的创新,高等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能够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只有学生积累了足够多的知识,才能形成批判性的思维,对待各种事物能够以批判的角度进行审视,能够整合并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资源精准判断,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进行创新。当前各个行业都要求人才具备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也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通识教育中拓展学生的见识和眼界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也是现代教育的需求。(3)通识教育还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文化涵养。学生的文化涵养、人文情怀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气质,让学生不仅具备知识的理性,还拥有感性的认知。

二、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和教材深广度有待进一步更新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体能测试效果不理想,学生的体能呈现下降趋势,这也暴露出了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当前大学体育的教材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现实发展需求,导致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水平难以得到提升。体育课程作为通识课程,更加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的发展,但是目前一些高校的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呈现单纯的技能化现象,教学内容比较繁杂,针对性差。大学生在身体素质、身体特征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教师不能采用统一的标准和内容开展教学,体育教材没有体现层次性。我国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很多高校也对大学体育教学的方法、内容进行了改革,使得体育教学的特色更加突出,但是在实际改革的过程中依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部分高校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对教学内容缺乏改革和创新,而是强调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改革,难以真正促进体育教学的质量提升。还有的高校为了凸显自身的特色,会选择一些具有特色的体育项目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其他方面的教学内容不够深刻,使得体育教学的内容变得单一化,对于学生来说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对应的内容。部分高校会选择“小而全”的体育教学模式,虽然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全面,但是学生掌握的体育知识多而不精。体育教学作为通识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求教师要注重体育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形成竞争、合作的体育精神,并形成坚韧不拔的意志。但是目前部分高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忽视了人文性,难以发挥出体育学科承担的人文教化作用,使得体育教学的目标单一。

(二)体育理论研究和体育理论教学不足

体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很多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都非常注重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组织各种各样的体育训练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并在训练的过程中增强体质。也正是因为如此,部分教师对体育理论的研究不足,在课堂上也很少对体育理论知识进行教学,这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实际上实践类的课程中理论知识也同样很关键,对于体育教育而言,体育教育理论是体育教学开展的核心依据。高校体育对体育理论研究和教学不足,很难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教学改革。当前一些高校在设置大学体育课程时忽视了理论教学的意义,主要围绕运动技能展开,教师在课堂上也以单纯的体育技能为主开展教学,学生的体育理论思想培养会受到影响,学生认识不到体育的重要意义和价值,难以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更喜欢追求一些具有挑战性、刺激性的体育项目,也更乐于参与到体育训练中。高校开展体育教学时不仅要重视体育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同时还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调动学习兴趣,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的内容。

(三)大学体育师资与通识教育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通识教育注重学生人格、人文情怀、眼界见识等的发展,这对大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部分大学的体育教师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不够精准和全面,自身的人文素质和知识储备难以满足通识教育的需求。我国高校的大学体育教师基本都是体育院校毕业,他们没有系统接受通识教育的学习,对通识教育的认知不足。虽然部分高校在体育教师上岗之前也会对教师进行培训,但是培训的效果有限,教师的整体素质依然和通识教育需要的人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高校在选拔大学体育教师人才时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存在着只注重人才技术训练和专业能力成绩的情况,对人才的体育综合素质有所忽视,人文理念滞后。通识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制度和模式,使得通识教育整体不受重视,体育教师的理论知识更新比较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

(四)体育教学评价问题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新课改强调要将教、学、评一体化,结合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效果。通过有效的评价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训练提供导向,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对大学体育的教学管理、控制不够重视,没有制定科学化的教学管理制度,体育教学评价缺乏系统化、科学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也比较敷衍,基本就是在最后一节体育课通过具体的成果展示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且只关注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没有从综合素质、核心素养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对于教师而言,教师也难以通过科学的评价方式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和进度。

三、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途径

(一)大学体育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改革

在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体育教学要树立科学合理的体育通识教育理念,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引导大学体育教师深入学习和解读通识教育的相关理念和内涵,并正确看待体育教学和通识教育的关系,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以此指导体育课程教学的各项工作。在通识教育理念下,教师要优化体育教学目标,除了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身体素质之外,还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渗透体育文化,发挥出文化育人的作用,培养学生不畏艰辛、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意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从强健学生体魄、坚定学生信念的角度出发设计科学化的体育活动。要构建综合全面的体育知识结构,注重大学体育的人文性,强化体育理论的教学,让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得到发展。高校要从拓宽领域和开阔视野的角度出发构建体育知识结构,增加体育历史、体育精神以及体育文化知识方面的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引入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为他们量身打造合适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实际操作中按照每一个学生个体开展个性化的体育教学难度非常大,因此可以引入分类、分层教学模式,制定调查问卷,对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以及体育特长进行调查,做好分类,然后实施分类教学,以保护学生的个性。

(二)增加通选课的项目和内容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凸显大学体育教学的文化性和健身性,体育课程要做好课程内容的改革,可以增加通选课的内容和项目。比如构建体育教学体系时,应该引入丰富的运动项目,凸显体育的娱乐性、实用性、文化性,让学生可以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接触更多的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比如在通选课中可以增设跆拳道项目,在课程教学中不仅注重学生对跆拳道相关动作技术的掌握,比如步法、腿法、横踢技术等,还要引入跆拳道的礼仪,适当渗透礼仪文化,加强传统礼仪文化的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渗透谦虚、忍耐、吃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让学生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对待人生的坎坷。另外还可以增设马拉松课程,挖掘马拉松运动的体育文化特色,渗透马拉松精神,让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够以坚强的意志力和坚定的信心克服困难,渗透人文精神,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

(三)组建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

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平、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能够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通识教育理念对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要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就一定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针对当前部分体育教师对通识教育的认知不足的情况,高校要加强通识教育的学习和培训,让教师能够熟悉掌握通识教育的内涵和理念,并将通识教育理念贯彻到体育教学中,促进通识教育和体育教学的融合。高校要重视体育教师的再教育,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给教师提供更多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在招聘体育教师时,不仅要关注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了解教师对通识教育的认知情况,选拔高素质的人才。

(四)通识教育视角下改革体育教学评价模式

在通识教育的视角下,高校还要改革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和模式。要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从多个层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让体育教学评价的指标范围更加宽广。比如可以将体能、体育知识的应用能力、体育学习态度、心理塑造、人格发展等多方面的内容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中,对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估,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还应该引入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除了以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之外,还应该引入过程性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制定成长档案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评价。评价时要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效结合,提高评价的可信度。引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要发挥出学生自评的作用,将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有效结合,同时也可以让家长参与到评价中。

四、结语

通识教育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也应该从通识教育的视角做好改革工作,在通识教育指导下落实人本教育理念,构建全面综合的体育知识结构,并引入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另外还应该增加通选课的项目和内容,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优化体育课程的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丁玉旭.基于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分析[J].才智,2020(20):1.

[2]杨贵雄,朱鹏飞.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20(8):2.

[3]刘宗伟.论基于通识教育角度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20(12):2.

[4]韩野.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新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0(4):3.

[5]尤婧玮.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2021(5):1.

作者:张莉萍 单位: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