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研讨《混凝土结构原理》在教学中的实用性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结合方式进行教学
以往采用单一板书方法,学生感觉比较枯燥,而且教师在课堂上大量时间用来板书,影响课堂进度。使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甚至失去学习兴趣。另外,很多图、表不能以板书形式表达出来,教授效果不理想。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师能够在课前做好准备,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但是,如果一味在课堂上放映幻灯品,也会使学生视觉疲劳,而且像很多推导公式等内容如只用多媒体教学,也会使效果较差。在教学工程中,以多媒体为主,板书的讲解为辅,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增强学生记忆,加深印象。
二、密切联系技术性立法文件进行教学
为了指导结构设计的工作,各国都制定专门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成为土木工程专业结构设计的技术性专业立法文件。本门课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0)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密切相关。我国在进行大量试验、调查与统计的基础上,对可能作用于结构的各种荷载大小有明确规定。而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规范中所涉及到的许多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还不一定尽善尽美,因此,各国每隔一定时间都要将自己的技术性立法文件进行修订,使之更加完善。所以需要学生在运用规范学习过程中,也要善于发现问题。
三、加强实验和实践性教学
1.加强实验环节。
本门课与实验密切相关,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实验环节,使学生更直观清晰地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科研动手能力。本门课可安排的实验环节有四个:第一,在讲授材料的力学性能时,钢筋受拉、混凝土受压的力学现象及指标可以使学生通过实验进行观察。由于钢筋的实验在学生学习材料力学时已经做过了,可以课堂复习一下,而混凝土棱柱体受压过程需要在实验室进行演示。第二,在学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适筋梁受弯破坏过程需要在实验室呈现。在试验中,学生通过观察才会直观、清楚感受到适筋梁破坏的三阶段。第三,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中,由于公式中的系数是通过试验和经验获得的,可以在实验室进行一种荷载下的受弯破坏试验,安排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与课堂所学的公式进行对比。第四,在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可以设置短柱和长柱的受压破坏试验,使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在实验中,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在巩固规范和课本知识的同时,也会不断发现问题,并不断探索创新。这样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促进本学科的技术创新。
2.加强实践性环节。
《混凝土结构原理》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一般在本课程结束后安排一周的课程设计,题目是钢筋混凝土楼板结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包括对板、次梁、主梁的截面初选、内力计算、配筋计算和结构施工图的绘制,使学生对前面学习的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等内容进行加深和巩固,并且锻炼学生熟练查阅《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能力。一般此类课程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实践能力单算成绩的。这样也大大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了课程设计外,还应该在平时课程结束后布置一定课程作业,及时辅导和认真批改。例如设计偏心受压柱等,使学生能够及时消化和掌握所学知识。另外,毕业设计也是本门课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设计中的结构设计计算是混凝土结构与其他专业课程的综合应用。对于我校土木工程本科毕业生,只有一部分能够进入设计院进行设计工作,而还有相当一部分要进入施工、监理等岗位。并且,书本学来终觉浅,到工程项目实地参观和考察才更加直观。所以,在本门课教学过程中,应该安排至少3次到现场的实地参观任务。例如,在课堂上讲到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的大小与作用,到实地才会直观了解在浇筑混凝土时如何操作才会确保保护层的厚度。还有,钢筋的现场连接、布置与排列等等,使学生联系课堂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实地参观和考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四、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在教学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科研活动。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参加到相关老师的混凝土技术的项目中。也可以申请学校或者学院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对在实验和实践环节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鼓励学生把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以科研论文的形式在土木工程论坛或者相关学术期刊上发表。
《混凝土结构原理》是土木工程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只有合理安排课程计划、联系相关规范进行教学、注意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和实践环节、注重学生的科研活动,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有质量地完成本科教学任务,把学生培养成有较强理论性、实践性、创新性的复合人才。
作者:王晓梅 程瑶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