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体育拓展训练与学生素养培养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对于高职体育教学而言,拓展训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这种训练方式可让学生的体育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同时让学生树立团队观念,并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构建,对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十分有利。本文围绕高职体育拓展训练的主要作用、当前我国高职体育拓展训练的现状以及问题分析、新形势下如何利用高职体育拓展训练来培养学生素养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对高职体育拓展训练与学生素养培养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提出了一些作者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对今后我国高职体育拓展训练工作的优化以及改进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拓展训练;学生素养
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力推广素质拓展训练势在必行,这能够帮助教师达成素质教育的目的。不过,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提高自己的全面素养,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下文作者将会就高职体育拓展训练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展开讨论。
1、高职体育拓展训练的主要作用
1.1、高职体育拓展训练有助于高职院校全面素质教育的实现
素质教育的服务对象为所有的高职学生,主要是为了推动学生基本素质的提升,为社会输送综合素质强的先进人才。要成为一名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素质是其必不可少的品质,体育教学所采用的边行边知以及先行后知的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1.2、高职体育拓展训练有助于高职院校打破单一的传统教育模式
就以往情况而言,高职教师在课堂上专注于教授相应的知识点,认为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就达成了教学目标。教师一味的进行填鸭式知识传输,学生并不做过多思考,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接收,整个课堂单调无趣,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不少学生因此产生了抵触情绪。引入拓展训练这一教学模式之后,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所在。这种教学方式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参与感更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十分有益,值得在体育教学中大力推广。
1.3、高职体育拓展训练有助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在高素质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一大环节,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有效保障学生进入社会后在岗位中的工作效率以及质量,同时也是学生将来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以及能力保障。在职业素养中,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是当前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社会素质教育,而创新素质与上述三种素质是处于同一水平的素质,同时也是三种素质和谐、共同发展后的综合体现。对于当前这个现代化社会而言,民族要想实现发展和进步就必须得到创新的支持,只有创新才能给一个国家以及民族带来源源不断地发展动力,同时也只有创新才能有效衡量当前人才的质量情况。因此,我们可以由此来确定高职体育拓展训练的主要目标,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能力。
2、当前我国高职体育拓展训练的现状以及问题分析
2.1、拓展训练方案匮乏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拓展训练工作的开展存在许多的不足以及问题,有关教师在这方面的重视度不高,直接导致拓展训练教学开展时没有科学合理的拓展训练方案作为标准,体育拓展训练一旦拓展系统的方案支撑将会严重降低训练质量,使拓展训练工作忽视其科学性,在难度上没有循序渐进的提升,只是毫无依据地随意组织相关体育拓展训练活动,单一地围绕个别训练项目来实施训练,最终导致长期训练后始终无法达到理想地训练效果,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同时也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这种缺乏科学性的体育拓展训练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缺乏明确的目的,未经过科学合理的方案涉及,导致大部分学生在体育拓展训练过程中都缺乏良好的积极性,这是由于他们并没有切身体会到体育拓展训练对他们带来的帮助。
2.2、拓展训练项目不够多元化,对学生吸引力较低
纵观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现已经推出各式各样的拓展训练项目,不过都存在一些相同的特征,即学生刚刚迈入高职院校大门时,对拓展训练项目的积极性较高,参与训练的人数偏多。不过,之后参与训练的人数却在随着时间的迁移而逐渐减少,甚至还出现过部分体育拓展训练项目的参与人数只有寥寥几人,这对拓展训练项目的推广而言十分不利,久而久之拓展训练项目可能就因此中断。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师在开展拓展训练之前并未做充分的准备,导致拓展训练项目较为单调和乏味,学生经常都在反复参与同一个拓展训练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压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抵触和拒绝的心理,导致体育拓展训练项目的顺利推广受到影响。现如今,大部分的体育拓展训练的地址都是在高职院校之内,不论是教学的目标、教授的教师以及项目经费,其变动性都不大,因此有些项目的经费需要学生来共同承担,这会更让学生抵触这一训练项目,要想推动体育训练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意识到当前所存在的这些问题,并尽快予以处理。
2.3、拓展训练开展过程中缺乏良好的安全意识,防护措施不到位
普通体育运动原本就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因体育运动而导致高职体育拓展训练与学生素养培养研究姜红菊(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山东烟台265500)意外身体损失的事件时有发生。而相比于普通的体育运动,拓展训练项目的运动强度更高,且很多项目学生以前并未接触过,或者本身对这些项目并不擅长,此外拓展训练也是一个新引入的项目,大部分体育教师对于这一项目并不熟悉,相关的配套设置也不够完善,如此种种都在加大这一项目的安全风险。由于拓展训练项目对学生体力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支出较大的体力,部分学生由于平时缺乏运动导致很难跟上项目的进度,从而增加了学生的挫败感,与项目开展的初衷背道而驰;与此同时,某部分的训练项目自身就有潜在的安全风险,而体育教师并不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自然也不会指导学生去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因此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式各样的运动损伤情况。
2.4、资源支持不够充分,拓展训练缺乏良好的基础
对于体育拓展训练这个项目而言,它是一个新型的体育项目,相比于传统的体育训练项目来说对建设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意味着所需要支付的资金成本较高,然而高职院校所具备的建设资源并不充足。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体育拓展训练配套设施并不完善,很大原因在于建设资金得不到相应支持,自然无法采购齐全的训练设备。除此以外,原本在自身所拥有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就应该加大对其他资源的整合力度,如校企合作资源以及其他社会上的资源,然而高职院校却又不具备整合资源的眼光,导致校内的资源长期供少于求,从而使得高职院校的拓展训练设施一直处于一个不够完善和健全的状态。
2.5、体育拓展训练方案与学生职业生涯融合性较差,适用性不高
随着体育拓展训练项目的不断开展,不少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项目开展与学生本身专业之间的关联性较弱即为其中一个显著问题。不少体育教师局限地认为体育拓展训练只是为了单纯的锻炼学生的身体,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以及意志力。这使得他们在设计项目内容时很少会将项目与学生专业进行合理地融合。如此一来,这类训练并不能够对学生今后的就业起到多大的帮助,学生会觉得参加训练是在浪费时间,配合参加训练的积极性就因此降低了。
2.6、未配备专业师资,训练专业性有待提升
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引入体育拓展训练项目,然而教师对于拓展训练的认识却有待提升,他们开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进行相关体育运动项目的实践,从本质上而言和传统的体育运动并没有太大的区分。需要注意的是,体育拓展训练是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而兴起的学科,这门学科对教师的要求有所提高,应该由专业的拓展训练教师来担任授课一职,教师必须在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该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如此一来才能推动拓展训练项目的顺利开展,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高职院校都是选择让体育老师直接负责拓展训练项目,很少能看到院校配备专业的拓展训练师资。体育教师基本上很难突破自己以往的授课习惯,加上本身在拓展训练教学方面的经验并不丰富,导致拓展训练方式较为单一且无趣,降低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难以实现拓展训练的目的。
3、新形势下如何利用高职体育拓展训练来培养学生素养
3.1、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拓展训练方案
大家都知道,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为社会输送符合社会以及企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在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建立体育拓展训练方案时需要紧扣专业,在不脱离专业节能需求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根据专业的不同来选择相应的体育项目,使体育拓展训练更具有结构化以及科学性,这样对于学生素质培养也具有更好的影响。除此之外,在选择体育训练项目时也要考虑到性别差异,根据男生女生在生理结构上的不同涉及一些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体育训练项目,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拓展训练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体育训练当中。首先,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体育拓展训练。在传统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拓展训练项目十分单一,这一情况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实现。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职院校应更多的结合自身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条件等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体育拓展训练项目,提升体育拓展训练的多元性,使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以及综合素质培养在体育拓展训练的辅助下能够更好地实现,并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在体育拓展训练中的积极性。例如,高职院校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目标来设计选修课程项目,按照教学计划有目标地开展体育拓展训练工作,为学生今后的就业以及发展提供有益帮助。或者为党的精神的贯彻执行以及新时代中国体色主义社会思想的贯彻服务,培养学生的党性修养,检验学校教学成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户外拓展训练场地,组织学生参与以党为主题的户外体育拓展训练,从而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使学生的个人潜能最大程度发挥出来,为今后报销祖国而坚持奋斗。其中有必要说明的是,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必须适当保持灵活性,使体育素质拓展训练纳入整个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当中,在体育拓展训练项目中不断进行优化和丰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素质提升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其次,应提升安全意识并不断加强体育拓展训练的安全保障。高职院校开展体育拓展训练由于强度和难度较大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针对体育拓展训练的这一性质,高职院校的广大师生必须加强安全意识,始终以安全为受来开展各项体育训练。在教学方案明确之前,需要首先加强有关师生的安全意识;体育拓展训练正式开始之前,体育教师应仔细对相关体育器材进行检查,确保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同时提前高职学生在体育器材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操作注意事项,让学生学会如何在体育训练时保障自己的安全。对于一些危险性较高的体育项目,体育教师必须加强体育器材安全性的检查,确保训练场地以及训练内容的安全性达到要求。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该组织个别学生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共同参与体育器材的安全检查工作,确保学生的体育拓展训练过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这样才能确保体育拓展训练的有效完成;最后,需对校内校外资源进行有效利用。高职院校必须对学校内部以及附近的有关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包含附近的公园以及广场等空地,在此基础上开发丰富的体育拓展训练。此外,学校还应针对本校的办学特色以及专业性质来制定相应的拓展训练场地以及拓展训练项目,确保所开展的拓展训练满足专业学习要求,定期开展组织培训工作,使高职院校的体育文化氛围得到更好地提升。在所有的体育项目中,水上项目是近几年来十分流行并且受到学生欢迎的体育项目,国内一些高职院校中拥有天然的河流资源,可以对其进行充分利用开展丰富的水上体育拓展训练。而对于一些不具备河流资源的高职院校,也可以加强游泳池等水上训练基地的建设,弥补自己在天然资源上的不足,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3.2、将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纳入体育拓展训练当中
新课标明确提出职业生涯教育必须被纳入到高职学生教育过程中,因此在学生迈入高职院校的第一天开始,教师就必须带领学生了解职业规划相关的知识,并引导学生如何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职业规划,让自己的高职学习生活更具有目的性。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对已有的条件进行充分利用,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以及实践环境,引导学生开展关注自我体验的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学生通过不断参加体育拓展训练,能有利于其人格的健全发展,并形成坚韧不催的勇敢性格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生在体育拓展训练中还可以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以及良好的组织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3.3、进一步强化体育拓展训练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体育拓展训练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师资力量,只有具备雄厚的师资力量才能确保体育拓展训练能够按照计划开展并达到预期效果。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体育教学缺乏趣味性,更多的是枯燥和无趣,这种教学模式很难从真正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素质教育这一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为当前我国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先进的引导方向,使得高职院校的体育拓展训练情况更加乐观,然而素质拓展训练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处在发展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缺乏深刻性,同时也不了解具体的操作方式,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可以围绕下面几个方向来进行改进:首先,加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素质拓展训练理论知识培训,高职院校可以从社会中邀请一些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开展知识讲座,为高职体育教师讲授教学技巧,也可以组织高职体育教师一起开展专业化训练,通过理论以及实践方面的不断结合来强化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操作技能;其次,高职体育教师在训练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应随时根据学生的训练情况来进行不断调整;最后,高职体育教师要定期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训练方案以及方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加强体育拓展训练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是非常关键的,有关部门必须加强重视,高职院校也需要配合上级指示不断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工作,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注重教师专业化培养,致力于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刘巍.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职体育拓展训练策略[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6).
[2]吴云.围绕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组织高职学校体育拓展训练的探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01).
[3]季勋龙.高职体育课程拓展训练项目对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养成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2,34(03).
[4]胡振浩,童建民.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学生职业体能的体育教学实践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2,34(06).
[5]周燕燕.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6).
[6]唐荣地.基于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高职体育教学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0).
作者:姜红菊 单位: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