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数据信息通信技术的隐私保护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数据信息通信技术的隐私保护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数据信息通信技术的隐私保护

摘要:信息通信技术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随着通信用户的不断增多与云技术的日益发展,我们每天交互的信息都在激增,处于此种信息爆炸的时代,基于大数据的通信技术便应运而生了。它具有不可比拟的市场价值,也更大程度的满足了人类对于信息量的需求。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大数据作为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一方面它使网络优化、数据收集、市场分析等都变得更加方便与可靠;然而另一方面,它也使信息安全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数据的过多传送与共享,让我们的隐私受到了侵犯。如何保护基于大数据采集分析的通信技术应用中用户隐私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文章简单的阐述了何为大数据、及其基于它的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对于隐私有何影响,以及对于隐私保护问题的一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信息通信;交互;大数据;隐私保护

通信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让信息得以传送,通信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全球的通信用户数量已十分庞大,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大数据的出现,使得信息的共享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但是基于大数据的一些分析却可能成为侵犯我们隐私的手段。解决此问题变得迫在眉睫。

1何为大数据及其大数据的发展

大数据,是近年来的热门词汇,它逐渐的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那么,何为大数据呢?大数据又名巨量资料,是指没有办法在一定的时间内用人脑甚至常规软件进行捕捉,管理以及处理的数据的集合,是一些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才能具备更强的洞察发现力,决策力,流程优化能力的高增长率的,海量的,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的基本特征就是速度快,多样性,体量大,价值高。大数据的多样性是指其来源丰富,且组成多样化;体量大是指数据量巨大;速度快是指数据的生成,采集,处理等环节的速度很快;价值高是指其蕴含的很高应用价值。大数据使得数据资源化,数据的管理成为了一种核心竞争力,它与云计算密不可分,因为其真正的意义不在于收集海量的信息本身,而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专业化处理,从而挖掘数据背后的市场价值等,云计算作为这种计算资源底层,支撑着上层大数据的处理。对于企业来说,它能帮助企业更好的做出经营决策。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更多的信息泄露问题。

2信息通信技术简介

将信息和通信技术分开来看,那么通信技术是实现消息传播的一种技术,而信息技术则是对于信息的编码或解码。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两种技术慢慢变得密不可分,产生出了信息通信技术。简单来说,现在我们看到的信息通信技术实际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通信技术的信息技术的载体,为信息的传输提供通道。只要有生物的地方就离不开信息的传送与交流。从很久以前的单靠书信交流到电报的出现,再到固定电话的发明,我们的信息交流方式变得越来越实时。电磁波的发现,更是使信息通信的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革新,实现了无线信息通信。如今,信息通信技术更是变得多元化,多种多样的信息交流方式,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但是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一些信息安全的隐患。

3基于大数据的信息通信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所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在不断增长,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已无法满足当前的用户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出现了大数据。也就是说,大数据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21世纪,数据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原材料。对海量的、无明显规律的数据进行及时的采集、处理与分析,可以让数据转化为经济效益,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目前全球以指数方式激增的数据量为此项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近几年来,数字化的信息服务在多媒体领域的应用大幅上升,与移动互联网有关的一些信息服务模式得到迅猛发展,使用的人数与传送的数据量都在激增,这对于数据爆炸产生了很重要推动。其次,推动数据量提升的还有物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智能化,数据的来源越来越多,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照明工具,家用电器,相机等等设备都可以连接如网络,都在持续不断的产生数据。最后,带来数据爆炸的还有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自然科学等领域的一些创新活动也会产生海量的数据量。基于大数据的信息通信技术有强制性和很强的渗透性。强制性主要体现在,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分析,影响着产品的设计,研发,销售等等多个环节,左右着企业的决策,更快速的推动了各种各样的产品进入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习惯。渗透性则体现在,由于该项应用的便捷性及使用的普遍性,导致人们对该其具有了很强的依赖。大数据的基本特征给信息技术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大数据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技术革新的同时,也使我们的隐私保护问题变得迫在眉睫。如何保护处于大数据时代的用户隐私,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4对于隐私保护的建议

大数据时代下,大量的数据使我们的隐私仿佛变得“无处可藏”,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日益突出。对于此种环境下的隐私保护,有如下建议:(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对于隐私侵犯行为主体的惩罚力度。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来约束企业与个人的行为是一种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对于信息安全问题也不例外。随着信息通行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迎来了大数据时代,资源的共享与实时交流变得很简单,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共享与隐私是一对矛盾的存在。大量的数据传送,使得我们的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获取用户资源。近年来,电信诈骗、盗刷等事情层出不穷。对此,我认为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于隐私侵犯主体(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处理隐私保护的问题,建立相关的跟踪调查机制,让不法分子难逃法网,最终使隐私保护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2)定义信息的敏感级别,对数据进行分类传送。想要对信息进行分类传送,实现隐私的保护,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信息才算是敏感的信息。这就需要定义一系列的标准,比如,将身份信息、银行账号等信息的敏感级别设置为一级敏感;将个人地址信息、单位信息等信息的敏感级别设置为二级敏感;将个人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信息设置为三级敏感信息,以此类推,对于海量的信息从传送源头进行分类,之后采用不同的传送技术进行传送,对于敏感的信息在其传送时进行更加复杂的加密,加大其被截获与破解的难度,特别特别敏感的信息采取对其进行删除,不进行网络测的传送,从而实现对于用户隐私的保护。(3)明确授权流程。对于一些会接触到用户高敏感度信息的企业,建议将授权进行分类,给出明确的授权流程,出具明确的文本说明,从而实现对于用户授权是一个合法规范的的流程,同时也需要在安全机制、安全管理操作规范、组织办法等有关的方面做出相关的要求,确保数据在记录之外可能发生的一些安全问题。对于此类的企业,建议建议健全相应的一些应急补偿策略,对于发生了安全隐患、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之后,启动相应的应急机制以及风险补偿机制。具体操作上来说,将授权进行分级,分为一次授权与二次授权。一次授权是指最终的服务提供方向用户的授权,二次授权是指直接面向用户的授权。对于敏感度较高的信息进行二次授权,通过此种方式来实现对于用户隐私的保护。(4)加大信息安全宣传力度,增强用户的自我隐私保护意识。加大对于信息安全问题的宣传力度,告知用户哪些行为及其信息可能会引起用户自我信息的泄露,让用户在信息通信时注意自我行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对于已经受到隐私侵犯的用户,请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争取能够最大程度的挽回损失,抓获不法分子。(5)加大伦理道德的宣传,使用的舆论的力量规范个体与企业的行为。大力宣传做守法企业,做守法公民,以侵犯盗用窃取他们隐私信息为耻。对于侵犯他们隐私的行为,除了采取法律措施来惩治以外,还建议借助舆论力量对此种行为进行批判,从伦理的角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采用法律和道德双管齐下的方式来保护隐私。

5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通讯技术应用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生活习惯,为我们带来了诸多的便捷,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对于信息的传送和海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它改变的是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从更大层面来说,它甚至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的格局,它使决策者的决策更加有数据依据,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强的渗透性。但是与此同时它也让我们的隐私保护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对于隐私问题的保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与跟踪调查机制,对于数据进行分类传送,完善企业有关流程,加大信息安全问题的宣传力度,严惩隐私侵犯的行为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共同实施从而实现一定程度上的隐私保护。

参考文献:

[1]王玉林.信息服务风险规避视角下的大数据控制人财产权利与限制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6(5).

[2]刘英华.数据中基于模糊集的隐私保护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6(6).

[3]汪涛.杨义先.RFID的认证与隐私保护[A];2006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一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

[4]韩文成.网络信息隐私权法律保护研究[J].河北法学,2007(12).

[5]高枫.张峰.周伟.网络环境中的隐私保护标准化研究[J];电信科学,2013(4).

[6]高胜.移动感知计算中位置和轨迹隐私保护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7]李超.大数据环境下隐私保护的研究现状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8).

[8]谈嵘.位置隐私保护及其在基于位置的社交网络服务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9]余永红.集成访问控制和隐私保护机制的安全数据库研究[A];第二十五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8.

[10]桂琼.程小辉.一种隐私保护的分布式关联规则挖掘方法[A];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

作者:赵亮 单位:中船723所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