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摘要:有效的挫折教育是增强学生心理承受力、抗挫折能力的有效途径,探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对于学生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日益重要。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挫折的定义和挫折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有效实施挫折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挫折教育;大学生

1挫折的基本概念

关于挫折的含义,一种是指通过目的性较强的带有困难和阻碍的活动,影响个体的情绪表现,刺激个体负面情绪的产生;另一种是指通过教育活动的方式提供给个体特定的“困难情景”,导致个体产生负面性的情绪,也就是通常所言的挫折感[1]。对于挫折教育,学者们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一般认为挫折主要受内外两种因素影响,即外在环境因素和内在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然环境:一般包括地理空间和时间,以及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因素,但是自然环境对挫折的影响不是很大。物质环境:主要指个体的物质生活层面,如财富的多少、物资的多寡等,一旦个体物质需求难以满足,就容易产生挫折感和对社会的不满。社会环境:主要指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一般包括工作、家庭、学习等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人际关系状况,社会环境是影响个体挫折感的重要因素。导致高校学生挫折感的自身因素主要指学生需求难以满足或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2]。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个人所定目标与自身条件能力相差太大,目标未达到而失落;自身难以面对困难问题,能力不足导致挫折感产生;主体的承受能力较差,缺乏对抗挫折的心理准备和充分认知,导致难以有效应对挫折情景。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正处于步入社会的缓和时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再加上学习、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容易产生挫折感。

2挫折形成的原因分析

2.1环境因素

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大学生生活是一个复杂的群体生活,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尽管较社会要相对于简单,但是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吸收一些实践能力,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不同学生面对大学生活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体验。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社会环境更为复杂,面对的诱惑更多。由于各个方面的综合影响,学生的某些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满足,预定的目标也无法实现,所以会导致心情苦闷、烦躁,对待学习和生活失去激情和信心,内心充满对生活的恐惧感和挫败感。这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会产生许多不利影响。比如大一时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无法适应面对困难的处境,乃至对后面整个的大学生活都会产生的消极影响的例子很多。家庭环境也有重要的影响,现在大学生都是“90后”,大部分属于独生子女,父母视如“珍宝”,对孩子溺爱程度较深。所以,他们生活更加优越、对父母更加依赖,导致在生活上独立自主能力较差,解决问题能力不强,面对挫折比较脆弱,往往会一蹶不振,由于无所适从便产生受挫感。学校以及社会环境都对学生的影响不小,当今社会的一些学生养尊处优,每天最大的任务就是学习,接触社会和实践的机会少,内心敏感脆弱,独立能力差,遇到挫折不知所措。

2.2自身因素

学习是学生与生俱来的任务,从高中进入大学,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会让一些学生无所适从。高中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老师单纯灌输知识,学生盲目做题。老师说什么学生学什么,很少有独立自由的学习安排时间,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很弱。而大学则相反,注重自主能力和意识的提高,因此导致许多学生不适应大学生活,造成在学习上散漫,出现在班上大部分同学挂科等现象。其次,由于对所学专业并非热爱,导致专业课学习兴趣降低,加上所读院校并非名牌大学或名牌专业,因此在学习上抱有得过且过的态度。临近毕业,面对学业压力以及就业的严峻,很多同学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学习起来面临什么都不懂的问题。有些自主学习能力欠缺的学生甚至放弃学业,导致学无所成,整日无所事事。人际交往能力是群体社会中影响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因素,因此,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对社会个体至关重要。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高校中不少学生都要较强的人际交往动机,都期望能够在大学学习生活中获得较好的人际关系,期望与老师和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朋友情谊。但实际交往过程中,不少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因此通常容易故意回避自身缺点,进而导致矛盾产生,学生容易产生挫折感。同样这种问题在女生寝室很容易发生,女士喜欢“抱团”玩,在同一环境中个体希望找到投缘的同伴,一旦她们寻得心仪的伙伴便每天形影不离,然而这点也特别容易产生问题,女生的小气等一系列问题会使得她们的友情总是发生变化,最后慢慢分开,成为陌路人。她们也不会反省自己,从自己本身身找问题。大学社团多了,展示平台多了,大家都会在里面结识更多的人,而在里面如何交往也是个问题,如今的大学生多为家中独生子女,在家里已经习惯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地位,在学校总是觉得他人的想法是错误的从而设法去改变他人。然而自己的固执会导致圈子越来越少,朋友越来越少的局面。

3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3.1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心理压力加大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社会竞争也日益激烈,当代高校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升学压力。所以,造成很大一部分学生心理抗压能力越来越差,因此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抗压能力,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面对复杂环境的能力就显得很重要。个体的成长过程总是会面临各种困难的,从古到今,要想获得成功,都必须依靠坚强的意志跟困难进行斗争,不断解决问题,最后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大学体育课应要加强对抗性练习,,在教学实践中引入竞争、对抗情景,并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挫折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3.2体育教育中的挫折教育开展滞后

挫折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尤其在现实社会复杂的人际环境中,更应该通过挫折教育增强学生承受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3]。我国对教育的研究开展的如火如荼,对挫折教育也在不断深入探究,但目前我国对挫折教育中的体育教育的研究还在初期阶段,层次还属于浅阶段,高校体育教学必须要改变过去只重视技能传授的教学方式,而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品质、意志态度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挫折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未来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学生具备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很重要的。因此,要不断加强体育挫折教育的研究,丰富和发展挫折教育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3.3体育挫折教育可以培养坚定的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是一种有目的的有意识的运动。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与体育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学校应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竞争性、对抗性的体育教学活动,运用挫折教育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体育教育具有加强的独特性,是其它教育不可比拟的。首先,在体育学习中要下决心,明确目标;然后树立信心,最后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最终胜利。在与他人或自我的竞争中,必须要依靠强大的意志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阻碍。如在进行耐力训练时,当出现“极点”时,应给她们以鼓舞和加油,依靠意志力或稍微减慢速度继续运动,从而达到出现第二次呼吸。体育教学中,应当给学生布置带有困难性的任务,其限度是学生必须通过努力才能够完成。通过体育挫折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勇于挑战的乐观态度,而这恰恰是当今大学生在克服挫折中所需要的。

3.4体育挫折教育中促进人际沟通,感受自我存在价值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育不仅具有丰富多样的内容,而且大学生参与体育教育一系列的团体组织活动,作为集体的一员,要承担一定的角色。在体育学习和比赛中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并为了达到集体共同目标而拼搏进取、协同奋斗。因此,在体育学习和比赛活动中,学生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合作能够增强彼此之间的感情,能够增强学生的团结意识和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团结、集体的重要性,因此学生在日后的人际交往中就能够表现出较好的社交能力。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和比赛,在于同伴的默契配合中,在与对手的对抗过程中,在征服并获得成功之后,能够得到一种快感和心理上的满足感。在与同伴合作时,一次成功的比赛能使人产生自豪感、成就感、觉得自己存在的价值。通过体育活动,可多方面展示人的才能,维护和提升人的自尊、自信以及自律。

4体育教学实施挫折教育的策略

4.1创新特殊的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心理承受力

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构成,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该不断丰富挫折教育的内容,创新其教学形式,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和勇往直前的心理,主动接受挫折[4]。比如,在跑步当中,可用游戏或比赛(如障碍比赛)的方式进行。让一部分学生感受挫折,通过逆境中的情绪锻炼,最终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然后在进行一些球类运动时,可分组对抗练习,或者在学生准备投篮时调整篮球架的高度让一些素质好的学生感受到挫折,也可以对体育待优生采取降低难度的办法,如调整规则以便于他们达成目标,以增强其自我效能感,重新树立体育学习的信心。这样不仅能提高胜利者的运动积极性,也会刺激失败者不甘示弱的心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和提高要求等方法,适当提高学生的负荷水平,最终达到增强学生承受能力的效果。

4.2采用竞争的教学形式,多渠道进行挫折教育

竞争是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因素,也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够促进个体进步和社会的繁荣。因此,竞争意识的培养是挫折教育的重要内容。例如在篮球比赛中,将学生分为实力相当的两个小组,让两组学生展开投篮竞争,让他们在紧张的投篮比赛中学会积极调整心态。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参与度和学习质量。体育夏(冬)令营是指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的一种拓展教育方式。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环境来开展夏令营活动让大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感受大自然恶劣的环境,如在下雨天让学生徒步,并在路途上设置一些障碍,如泥潭、洼地、陡坡让学生自己去适应,以提高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生理负荷承受能力,还可以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使学生达到增强体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4.3体育挫折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独立面对挫折的能力

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于当代高校大学生来讲,个性发展突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性格特点各有不同,他们的挫折应对意识和能力也参差不齐。面对此种情况,体育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地开展挫折教学活动。例如,对经常孤傲不逊,盲目自信的学生可以安排受多因素影响的竞争激烈的篮球比赛等运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导致比赛失败后,老师针对相关情况进行总结阐述,让学生明白失败的原因除对手强大之外还同自身的能力不足或是战术配合不到位有关,必须耐心解决比赛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总结经验虚心学习,为下次的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面对挫折胆怯、逃避的学生,可以运用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方法,在充分做好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在体育游戏中设置障碍困难,通过老师的引导与同学之间的相互配合不断战胜体育游戏中的一个个挫折,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但在进行挫折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在坚持安全第一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不能盲目进行设置超出学生能力之外体育游戏和活动[5]。

5结语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培养的新一代建设者,他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过硬的心理素质是其走向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高校体育挫折教育在提高质量的同时还要形式创新。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性的资源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促进挫折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深入融合,合理有效地进行体育挫折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因此,高校中开展体育挫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该遵循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全面而个性发展的综合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冯江平.挫折心理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2]纪秀明.长春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挫折教育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

[3]田林.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的途径研究[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7(03):106-108.

作者:熊华宇 胡婉婕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