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阳光体育在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中的渗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阳光体育在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中的渗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阳光体育在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中的渗透

摘要:阳光体育理念作为符合时代和历史发展潮流的理念对公共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阳光体育理念的阐述以及对阳光体育渗透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教学重要意义的分析,立足于当代高效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现实情况,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对未来科学体育理念的进一步发展以及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效果的提升起到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阳光体育;课程改革;高校教育

1.阳光体育理念的定义

阳光体育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得名。是党的重要教育方针之一,是“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重要体现,是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在充分调查我国青少年体育素质现实状况,高瞻远瞩做出的重要教育理念指导。阳光体育理念旨在促进青少年重视身体素质、促进体育锻炼,切实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水平、使热爱运动的观念深入人心。相应的,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推出了第一版《学生体育健康标准》,并力促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实行。这一标准在广泛的实践中发觉仍有修订的余地,为使标准更加科学全面,国家体育总局进行了数次修改。现行版本比之前版本要更加科学灵活。例如,引入了体重指数的概念,根据体重指数相应得改变其他项目分数标准,使得学生身体素质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2.阳光体育理念于高校体育公共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与工作节奏的加快,使得人民的活动时间变少。因此,大学公共体育教学作为体育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承担起时代的责任,将阳光体育理念贯彻到整个教育活动中去,从而帮助学生锻炼体魄、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帮助培养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为日后参与国家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1]。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也是高校课程中的重要部分,是必修的科目。但是由于高校的课程安排,各地高校的体育课堂教学时间普遍并不足以完全养成学生的良好身体素质。因此,就应当对高校学生进行理念的培养。阳光体育理念的渗透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堂之内积极参与活动、努力学习体育知识、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对于减少借故请假或借故不参加体育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外,有利于将学生从多种多样的娱乐活动吸引到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当中,培养学生对体育节目、体育运动的兴趣,利用广泛的业余时间、结合个人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爱好培养体育运动习惯。这一举措不仅对于学生现阶段短时期内身体素质有所提高,更加重要的是,在长期内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不仅有利于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在未来参加国家建设中正确排解压力、调节身体和心理双重状态。

3.高校体育公共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3.1高校体育公共教学目标单一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身体素质也各不相同。而现阶段高校体育公共教学中的目标相对比较单一,尚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设置个性化的教学目标[2]。有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差,一学期难以达到学习目标,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信心,从而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发挥,这会导致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甚至千方百计得逃避体育活动,浅显得来说会对学生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阻碍作用,长远的来说,对学生培养良好运动习惯、疾病预防都起到极其不良的影响。而有的学生体育基础较好,对于课程目标能够轻易达成。这就难免使学生对于现阶段的体育课程起了轻视之心,对于教师教导的内容不能做到认真学习、仔细听讲,这样也会对日常体育教学秩序的维护和体育课程活跃、认真的气氛的培养起到不良影响。

3.2体育教学方法较为古板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体育教学方法研究起步较晚。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的教学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在一线的教学活动中,一般分为热身、教授、练习等环节。固有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缺乏新鲜感,久而久之,学生会因课堂教学方式枯燥,而对体育活动渐渐失去兴趣,对于提升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十分不利。现阶段的体育教材多以体育竞赛项目为中心进行知识的讲解,主要教学内容为理论知识教学[3]。部分体育项目对学生体育素质的要求较高,学生难以达到。部分体育项目则强度不够,不能达到学习体育知识、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对于实际操作的介绍较多,对于转变学生理念方面的内容介绍较少。教材中内容详细,但是详略失当,对于阳光体育理念的介绍较少,对于每一项运动得长期效果介绍不清楚。同时,对一项体育运动的介绍应当有所侧重,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当努力发掘该项运动的最为吸引学生之处进行介绍,对于重复率较高或者在其他章节已经介绍过的部分应当进行合理的省略。通过教材内容的调整,加强体育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3.3体育教学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部分体育教学人员并不能从自身出发很好的贯彻阳光体育的新理念。这部分教学人员仍然抱有传统的教学方式,对阳光体育的理念的认识程度较浅或者存在抗拒心理。这部分教学人员并不能从自身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的角度出发、从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而仅仅是简单、片面的从组织教学活动方便的角度,来拒绝或者敷衍阳光体育理念的贯彻。部分高校体育教学人员本身的教学技能水平较低,例如对于课堂各个环境时间的把控缺乏认识,导致一节课花费在热身和组织队列的时间过长,对于真正的教学内容和体育知识的讲解不够,或者学生组织活动的时间被大大压缩。这也会导致高校体育教学对阳光体育教学理念的贯彻,自然而然,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课堂效果就难以得到根本上的提升[4]。并且新的教学理念带来新的师生关系的转变。许多高校体育教学人员无法适应自身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由管理者转变为教学关系的协调者,这也为阳光体育理念的渗透带来了阻碍。

4.提高阳光体育在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中应用效果的几点措施

4.1丰富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目标

学校应当组织学生在每一阶段进行体育素质检测,教学人员应当根据体育素质检测来合理得制定教学目标。对于体育素质检测应当秉承公正、严肃的态度进行,但是不可将过多的压力加给学生,这反而会使学生对体育素质检测产生抗拒心理,导致学生千方百计得逃避或者对成绩弄虚作假。教学人员应当在学生心里树立起对体育素质检测重视、正视的观念。比如对于过度肥胖的学生,通过短时间的锻炼去提高身体素质是不可行也不合理的。教学人员应当与学生共商共量,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将控制体重与运动技能培养、运动兴趣培养结合在一起,分阶段的确立学生能够一步一步达到的教学标准。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应当秉承开放、自由的风气,允许在一定范围内的调换课程,给予学生自主培养体育兴趣的权利。学生在选课之初可能出于观念错误、对该项体育项目理解不足导致选择不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体育课程,学校应当适当允许学生调整体育课程。这一举措有利于开展高校体育个性化课程、提升学生体育运动热情、贯彻阳光体育理念,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

4.2创新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学生基础不一、兴趣爱好不一的现实要求教学人员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学生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创新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将体育游戏引入课堂,通过合理、科学的体育游戏提高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参与游戏中同时收获快乐和知识。还可以将运动与德育相结合。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将运动与公益事业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如鼓励学生参加日行一万步的活动,组织在微信上进行步数捐赠、通过校内体育竞赛为贫困山区捐赠生活用品等。并且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分享学生运动量,从而让学生互相促进,形成“你运动,我运动,大家运动”的模式。并且完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将良好的运动习惯如晨跑里程计入体育平时成绩。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自发得参与体育活动、培养运动习惯更是严格贯彻阳光体育理念、加强阳光体育在高校公共教育中的渗透作用的一种体现[5]。

4.3着力提高教学人员素质

学校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帮助教学人员对于阳光体育的理念进行深刻的理解。通过开各种形式的交流会、组织集体备课、开大型研讨会从而加强教学人员之间的交流,在这种良性的交流中能够深刻理解阳光体育教学理念的高素质教学人员会起到帮助素质仍有待提高的教学人员教学理念的转变的作用。对阳光体育理念理解透彻的人员也不应当止步于此,而是要在教学活动中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地为体育教学理念创新做好准备。素质仍需提高的教学人员更不能够气馁,应当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多方面搜集阳光体育教学理念的资料以及体育教学新教学方法的文献,努力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贯彻阳光体育,从而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做出贡献。

5.总结

体育是我国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体育教育是我国的基础性教育。高校公共体育教育更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掌握体育技能的关键课程。阳光体育理念在各个阶段的体育教学中不断发挥作用,而如何将这一理念的指导性作用最大化,是每个教职人员都应当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都菊英.“阳光体育”语境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05):454-455.

[2]颉梦宁.阳光体育与高校体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154-155.

[3]郭宏焘.从“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行重审高校体育教学[J].湖南社会科学,2014,(z2):69-70.

[4]杜亚芹.“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13,29(05):84-86.

[5]彭博.论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与阳光体育的和谐发展[J].高教探索,2017,(S1):66-67.

作者:王晓云 单位:商丘工学院 体育教学部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