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障碍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障碍问题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障碍问题

摘要:师生关系的良好建设,一直是一个教学的重点关注问题,师生关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而师生关系建设不仅仅是体现在理论课上,体育教学上也应该得到重视。那么到底怎样才能维系好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呢?又该如何消除师生之间的障碍?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存在的障碍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师生关系;障碍

一、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现状和分析

判断教学是否成功的一个方面,就是看师生之间关系是否融洽和谐,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开展教学的基础和保证。学生与师生之间,友好互动交往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对于教师来说,要转变以往的体育教学观点,用新型的现代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在教学中注意与学生沟通交往的技巧,体现自己的良好人格魅力,并用饱满的情绪来影响感染学生,建立一个相互信任,又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可以时刻以一种领导者的身份来命令学生,导致师生之间不平等状况的出现,教学变成了被迫,而不是学生的主动学习。师生关系说开了存在着4种交往方式,单向交往,双向交往,简单的多向交往,复杂的多向交往,即:教师单方面与学生交流,学生不与教师沟通(单向交往);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沟通(双向交往);教师与学生沟通之外,学生之间也进行沟通(简单的多向交往);教师鼓励班级上的同学,有来回的沟通交往(复杂的多向交往)。分析导致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存在障碍的原因,无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自身体质问题,每个人生而不同,身体素质也不尽相同,一些学生会过胖或偏瘦,还有些天生就比一般人矮小,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可能不如其他人那么的优秀,一些有身体方面残疾的同学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愿意和同学教师进行交流。2.教师教学方式不当,个别的学生从心底就对体育不感兴趣,总是有一种逃避心理,要么不上体育课,要么迟到旷课,慢慢养成了一种恶习,而教师没有及时地引导,没有从自己出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只是严厉地批评,反而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反感,导致这种情况越来越糟糕,学生的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3.性格因素,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每天不是在家中,就是在学校,独来独往,也很少与同龄人进行交流,缺乏集体意识,很少与教师沟通,严重的还会导致自闭症,产生沟通障碍。

二、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障碍问题的相应对策

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的业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体育课程是否感兴趣。因此想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需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水平,没有责任心,不热爱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是不能够教出热爱体育运动的学生的。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起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同时要注意课堂氛围的营造,不能太过沉闷无趣,相信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学生能更好地积极地配合教师上课。2.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体育教师需要控制好每一堂课的运动量,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针对一些特殊的学生群体,还需要适当地增减运动量。针对过胖的学生,在运动时要避免关节的损伤,除了基础的运动项目以外,还可以鼓励他们参加一些其他的运动,比如引体向上、铅球等;体型偏瘦的学生,可以让他们适当地进行仰卧起坐等中强度的运动项目;平时不爱锻炼,老是逃课的学生,在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后,可以叫他们共同进行锻炼,相互监督,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起对于体育的自信心,提高体育课的学习兴趣。3.提高师生交往频率。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往,不应该仅仅只是在课堂上,本身中学体育课时安排,一个星期可能只有一两节,教学内容也比较紧凑,师生之间沟通的时间就少了。因此,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更多地进行主动性的交流,利用好课余时间和周末,教师可以多多地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向班主任或者学生询问,并做好记录,再进行一些体育项目时,要合理地把握运动量,避免学生出现晕倒、体力不支等问题。平时注意观察,了解一些性格独特的学生,在课间活动的时候跟他们交谈,和他们分享一些体育学习经验,告诉他们,体育不只是任务,它能很好地放松心情、锻炼身体,同时一些集体运动项目还能够增强集体感。对于一些比较内向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多参加运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平时和学生沟通的时候,也可以谈及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问问在学习上是否遇到了困难,当一下他们的心灵导师.

参考文献:

[1]沈育章.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与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比较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35).

[2]任洁.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障碍及消除方法探究[J].才智,2012(14).

作者:张顺强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