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体质健康下的体育教学改革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体质健康下的体育教学改革方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体质健康下的体育教学改革方式

摘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其中身体健康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作为大学生而言,体质健康是他们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技能、顺利就业创业的重要前提。结合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现状,对当前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存在偏差;教学方式方法及模式存在问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不足;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信度有待提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基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途径:改革高校体育评价机制;加强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改革体育课堂教学方式;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体育教学改革;大学生;体质健康;方式

引言

体质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前提。但是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15年的《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但是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与学校体育教学效果不佳存在直接的关联[1]。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讲话也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即要以学生的健康为中心,帮助学生培养体育学习兴趣,在体育锻炼中促进体质健康、人格健全发展并锻炼意志。因此,本研究旨在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基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式,为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了江苏省12所高校(6所本科院校,6所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为了解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以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为根本出发点和目标的教学改革,主要采取了以下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学者在体育教学现状、体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梳理前人所得到的研究成果,并仔细分析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关于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为本研究提供参考材料。

1.2.2访谈法采用实地走访和电话访谈的方法与高校资深体育教学教师、体育教学研究学者及高校体育教学管理者进行访谈,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听取他们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1.2.3问卷调查法自编了《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问卷》,主要对大学生体育课堂兴趣、参与情况、课外体育活动参与情况进行调查。对所抽取12所江苏地区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78份,回收有效453份,回收率94.77%。

2结果与分析

2.1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1.1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存在偏差在对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进行调查发现,仍然有接近半数的体育教师认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教学,学生的主要学习目的也就是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水平。运动技能是学生开展某项体育运动、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但是,学校体育不同于竞技体育,不是为了追求更高的运动水平,而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借助这个运动项目开展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而言,体育课教学目的是帮助他们以所掌握的运动技能为基础,以良好的体育运动兴趣和习惯作为内驱力,在课外开展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课堂体育锻炼行为在课外得到延续,在走出校园后仍然能够得到延续,从而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存在偏差,导致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引导或支配下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方式方法、考核评价方式、教学组织、教学设计等各方面会偏离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根本目的和要求。

2.1.2教学方式方法及模式存在问题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大部分高校都实行分项教学,即提供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的常见体育项目,让学生进行选择,安排选择同一项目的学生组成班级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学生对运动项目的选择性及学习需求。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高校体育教学方式方法仍然没有跟上教学改革的需求,大部分都为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且学生练习环节,教师指导不足,部分学生甚至呈现“放羊式”。这种教学方式方法及模式不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对学生的教学考核上,一方面表现为评价标准是统一的,即对所有学生都是采取一致性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在考核标准上只注重对学生运动技能的考核,即在学期末对学生所选的体育课堂学习体育运动项目的运动能力水平进行考核,没有对学生体育运动习惯、体育运动意识、课外体育运动参与情况进行考核;再一方面,作为终结性的评价,没有对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及运动技能发展的动态变化进行评价。

2.1.3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不佳通过问卷对大学生对高校体育教学喜爱程度上进行调查发现,59.9%的大学生表示喜欢上体育课,30.1%的学生表示对体育课的喜欢程度为“一般”,而表示不喜欢体育课的大学生占到了10%。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有超过40%的大学生表示对体育课没有明显的兴趣倾向,不是很喜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足,将影响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进一步对高校体育课学生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发现,49%的学生表示在体育课上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32%的大学生表示有时参与体育课上的体育活动,18%的学生表示“看情况”参与体育课上的体育活动,另外还有1%的学生表示从不参与体育课上的体育活动,可以看出有在体育课上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大学生未超过半数,说明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课堂体育活动不积极。另外,在对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进行实地调研发现,个别高校体育教师甚至不组织教学,上课集合完毕后就安排学生进行自由活动,采取“放羊式”的教学。因此,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直接体现就是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运动量不足,体育运动技能学习效果有限,体育运动兴趣未得到有效培养。

2.1.4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不足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实现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发展及体育锻炼的重要需求。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在男生中,表示每周参加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占12.9%,每周参加1到2次的占83.1%,每周没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占4.0%;在女生中每组参加3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的占8.2%,每周参加1到2次的占47.0%。0%,而每周没有参加任何课外体育活动的占44.8%。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整体上,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每周参加3次以上课外活动比例都不高,大多数学生每组只开展1到2次课外体育活动,还有少数男生和超过四成的女生每周未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因此,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不足,尤其女生存在不足。课外体育锻炼不足导致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缺失,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体质健康。

2.1.5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信度有待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作为评价学校体育教学效果和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指标。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要求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纳入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逐步形成科学规范、导向明确、诚信可靠、保障有力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制度。但是,在目前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机制方面,由学校自主开展检测并上报数据,教育部虽然组织抽查复核,但对于一致性较低并无实质性的惩罚措施,存在学校组织学生测试时不够严谨,检测、器材设施不达标,检测方法不规范,学生出工不出力,甚至个别学校造假数据等问题,从而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信度不高。在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信度不高的情况下,不能为评价高校体育教学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可靠的指标和依据。

2.2基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式

2.2.1改革高校体育评价机制评价方式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有什么样的评价,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采取的是结果型、技能型的评价标准,所以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对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传授。要进行基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一方面是改革对学校及教师体育教学的评价机制。在对高校体育及教师体育教学的评价中,要以学生体质健康作为重要评价指标。通过每学年科学、规范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通过连续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行监测,将其动态升降变化作为高校体育和教师教学的重要评价指标,从而推动高校体育及教师体育教学将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作为首要任务和根本目标。另一方面,改革对大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方式。在评价学生体育学习成绩方面,不再单纯地以学生体育技能作为唯一考核指标。一是建立全方位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学习习惯、体育运动技能、体育锻炼意识、体质健康水平、体育文化素养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二是建立全过程的考核评价体系,改变以往终结式的评价,而是对学生课堂学习、课外体育锻炼、体质健康变化情况等进行全过程的考核。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考核来引导学生认真进行体育学习,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2]。

2.2.2加强高校体育教学管理当前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重视对文化科目教学的管理,而忽视了体育教学的管理,导致体育教学管理松懈,监管缺失,体育课流于形式、可有可无。一是要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教学制度,在严格遵守有关文件政策的基础上,制定本校体育教学、活动、教研、考核、奖惩等各方面制度,使学校体育教学管理有据可循、有章可依。二是要加强对体育课的监管,在高度重视体育课教学的基础上,加大对体育课的监管力度,杜绝“放羊式”的教学,加强对体育课教学的评价,加大对评价结果的运用。

2.2.3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阳光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阳光体育运动对于增进学生体质健康、预防近视、减轻肥胖、促进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作用。当前,大学生由于体育锻炼习惯未有效养成,沉溺于网络等虚拟世界,成为“宅男”“宅女”,造成阳光体育活动极度缺乏。因此,学校要引导学生走出户外,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一是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方式,比如足球、啦啦操、篮球、网球、中长跑等适合在户外阳光下开展的运动项目,另外,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意识的培养;二是积极组织群体性体育活动,比如校园体育节、体育运动会等,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引导学生走出户外,开展体育锻炼;三是要加强学生体育社团建设,通过建立各种学生体育社团,由学生自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3]。

2.2.4改革体育课堂教学方式在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遵循教育教学基本原理,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在传统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往往采取“填鸭式”“放任式”的教学方式,其都不利于学生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4]。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建立于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之上的小组合作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以及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微课教学法,这些教学方法还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自主学习,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具有较强的惯性和定势,相比其他文化科目教学改革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在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同时,也要打破原有的教学行为习惯定势,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体育课堂教学方式。

2.2.5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核心要素,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的变革关键都在于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在高校体育教师的引进上,要加强队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考核,选拔具有较高教学素养,教学理念、方式方法具有一定先进性的教师;另一方面,在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中,重视对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将学生体质健康作为重要评价依据;第三,定期开展教师教学研究、教学比武等活动,加强本校体育教师及与外校体育教师的交流,在交流中接受新思想、新方法[5]。

3结语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体育教学效果,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和体质健康水平。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和根本目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教育理念、教学管理、教学方式、课外体育活动、体育师资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从而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果,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及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卢瑛.终身体育大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J].陕西教育(高教),2019(10):36-37.

[2]杨俊,李国和.基于终身体育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分析[J].运动精品,2019,38(09):10-11.

[3]曾新平.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现状与模式研究[J].内江科技,2019,40(09):128-129.

[4]陈晓武.终身教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3):85-87.

[5]王世友,张海军,李淑娟,张丽艳.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态势及推进策略[J].中国冶金教育,2019(04):18-20.

作者:贾炳涛 颜乾勇 单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