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体育教师敬业精神解析与培育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体育教师敬业精神解析与培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体育教师敬业精神解析与培育研究

摘要:新时代体育教师敬业精神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体育教师职业的热爱、坚守和敬畏三个方面。体育教师敬业精神的培育应该以职业认知为切入点,培育职业热爱之情;以职业责任教育为核心,培育职业坚守之志;以科学的评价管理为手段,培育职业敬畏之心。

关键词:体育教师;热爱;坚守;敬畏;职业认知;职业责任;职业敬畏;敬业精神

体育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历史使命。在思考体育教育现状和影响学生健康素质的成因等问题时发现,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客观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才能尽快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成为现阶段主要思考的方向,从体育教师敬业精神的培育入手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一、敬业成为时代迫切需求的一种价值取向

敬业是指从业者以极其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于“业”,其基本意思包括:事业、事情、所从事的工作,一般将其理解为所从事的工作或职业。任者春在《敬业:从道德规范到精神信仰》〔1〕一文中对“敬”“敬业”的含义进行了非常细致的研究。该文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敬”被看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道德规范,具体体现在敬神、敬人和敬业三个方面。敬神之“敬”制约着人对神的行为方式,是一种宗教道德;敬人之“敬”规范着人际交往的态度和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准则;敬业之“敬”体现了个体对其工作职责的态度,是人对待工作的一种价值取向要求。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当代社会所应崇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分作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的核心价值观要求,在个人层次上的“敬业”是针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所提出的价值观要求。社会成员分别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敬业着重对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员提出了对待职业的价值观要求。体育教师是一种社会职业,体育教师当然应该树立敬业的价值观,而价值观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所以当体育教师具有了敬业的价值观,就可以说体育教师具有了敬业精神。

二、体育教师敬业精神解析

(一)对所从事职业的热爱爱是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概念,人们有着各种生活的体验,一般是指对人或物的一种喜爱的感情。除此之外,爱还有喜好之意。热爱表达的是喜爱和喜好的感情达到了比较深刻的程度之意。《朱子语类•卷二十三》有“敬而不爱,非真敬也”的观点。朱熹是南宋的儒家代表人物,他这里对“敬”的解释为我们理解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提供了新的角度。热爱与敬业之间存在着统一的关系,没有对职业的热爱就意味着没有对职业的真敬。所以,对所从事职业的热爱就应该表现出非常喜爱和非常喜好的特征。顺着这个思路研判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就可以从体育教师对职业的热爱情况来衡量,进而将体育教师当初择业的动机作为审视的指标。孙玉龙等人发表了有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思想现状的文章〔2〕,文章以河北省8所院校的928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表明,当问及“若让自己重新选择专业会怎样”的问题时,有316人回答“可能不会选择现在的专业”,占调查总人数的34%;回答“绝对不会选择现在的专业”的学生有5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7%。体育教育专业是专门培养体育教师的专业,有很多当初选择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并非出于对这个专业的兴趣,更谈不上热爱,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结果。没有对体育教师职业的憧憬和热爱,就谈不上对体育教师职业的敬业精神。这个调查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面对每年填报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考生,令人担忧的是其中一定有不少考生并非是出于对体育教育专业的热爱而填报的,更担忧这些考生入学后的专业学习热情,以及他们将来毕业后对体育教师职业的选择动力。

(二)对所从事职业的坚守所谓坚守,一般解释为坚决守卫和不离开之意。这里所谓对体育教师职业的坚守,就是指坚决守卫和不离开体育教师的岗位。《论语•子路》中有“执事敬”的说法,《朱子语类•卷十二》中说“敬者守于此而不易之谓”。上述古圣先贤对“敬”的理解表明了敬业的另外一层涵义,即对所从事职业的坚守。在论及敬业精神的时候,人们常常会推举我国及日本、德国等国家的一些从业者所精心打造出的百年老店,最少都花了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而我国的一些市场化品牌却表现出了急躁、急功近利、耐不住寂寞等现象。基于国内外个人和企业成功的经验,国家强调和积极倡导公民层次的“敬业”价值观,旨在培养个人和企业坚守的品格。对于体育教师敬业精神而言,需要的也是坚守的品格,才能取得职业上的较大发展和进步。一个体育教师从初级职称到高级职称所需要付出的时间平均在20年左右,如果中途改行则会前功尽弃。在20世纪90年代曾出现过较多的体育教师改行的现象。马鑫〔3〕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写道:“很多体育教师不能坚定自己的职业信仰,放弃自己的教师职业,选择改行寻求更大利益的工作或者职业”。行业外流的去向一般是工商、税务、银行以及政府机关等。由此可见,如何能够让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坚守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一个在培养体育教师敬业精神方面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三)对所从事职业的敬畏对于“敬业”之意,《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辞海》注解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何谓“专心致志”,可以将其理解为“心无旁骛”或者“一门心思”和“全身心付出”。追究“专心致志”背后的原因,是从业者对所从事职业的敬畏之心。所谓敬畏,表达的是又敬重又畏惧的心理。敬重和畏惧并存的心理导致了专心致志的工作状态。又敬重又畏惧的心理用比较通俗的话说,就是非常渴望做好但同时害怕令人失望的心态。《荀子•荣辱》中有“百工以巧尽械器”〔4〕的表述,表达了各种工匠以精巧极致作为追求和荣誉获得的途径。为了保证质量和荣誉,古代的很多工匠会在自己生产的产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这就使从业者非常看重自己的名声和信誉,进而尽其所能,刻苦用功,以至于精益求精,以免为别人或后人留下不好的名声。看重声誉是因,行为表现是果;有了敬畏之心,才会专心致志。《论语•子张》中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5〕,意思是说,工匠们只有在作坊里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地创作,才能成就自己的作品。每当看到从业者挑灯夜战,勤学苦练,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投入到工作状态中时,我们就能够感受到存在于从业者内心深处对高质量产品的渴望之情和对自己口碑声誉的器重和爱护,畏惧自己的声誉受到丝毫损失。因此,是否怀有敬畏之心就成为识别是否具有敬业精神的又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体育教师所上的每一节课都可以看作是一件件作品和一个个成果,体育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关系着其声誉好坏,体育教师的科研成果更会给体育教师带来创新成就感。怀有对职业敬畏之心的体育教师就会在工作中表现出勤奋努力、刻苦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行为。但是,现实工作中并非所有的体育教师都对本职工作怀有敬畏之心。当然,体育教师对本职工作的敬畏之心不仅仅体现在体育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和学术氛围方面,但是,体育科研成果却是体育教师职称晋升和多种荣誉获得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体育教师在科研方面的敬畏之心存在功利思想等问题。

三、体育教师敬业精神的培育

(一)以职业认知为切入点,培养对体育教师职业的热爱之情Feldman研究指出:“职业认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际行为的重要依据。”〔6〕广义的职业认知就是人们对各种职业的基本看法,狭义的职业认知主要是对某一种职业的看法。对一个职业的特点、价值、社会地位等越了解,才越有可能产生对这个职业的向往和爱慕。热爱的内容是具体而非抽象的。热爱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与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指出,兴趣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因事物或活动本身的特点引发的兴趣,间接兴趣则是因活动的结果而引发的兴趣。所以,对体育教师这一职业产生兴趣,进而上升为热爱之情,离不开对体育教师这一职业的特点和价值的认知。具体表现在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作风、职业荣誉、职业义务、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良心等方面。由于职业认知决定职业态度,职业态度决定职业行为,所以,面对即将从事体育教师职业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首先,应该对其进行体育教师职业理想、职业荣誉、职业态度方面的教育,使其对体育教师职业的相关要求有一个比较全面和准确的认识。要使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及那些准备报考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明白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职业价值,使他们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有更深入的理解。其次,要尽快改变我国部分省份高考体育能力测试取消专项测试的办法,使那些真正具有体育兴趣和体育特长的学生将来有机会从事体育教育职业。第三,也需要向国外一些国家学习,允许同一所大学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开始的两年中进行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第三年允许部分学生对专业进行重新选择。最终使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树立比较稳定的专业理想,并将自己的职业与兴趣爱好统一在一起。

(二)以职业责任教育为核心,培养体育教师的坚守之志职业义务是社会对职业所提出的要求和条件。社会对体育教师这一职业的要求对体育教师来说是客观存在的。体育教师的职业责任旨在强调体育教师的职业自觉性,也就是体育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利益和职业义务的自觉意识,有了职业责任才能为职业而努力和付出。体育教师对职业利益和职业义务的自觉认识,也即是作为职业责任的文化自觉,可以促使体育教师将他律转化为自律。因为职业责任是对职业利益和职业义务的自觉,是职业活动的核心要素和职业精神的典型体现。毫无疑问,体育教师是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角色,承担着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光荣使命,关乎国家的强弱兴衰,国家为体育教师的培养专门进行了计划和投入。体育教师的改行意味着学校体育教师数量的缺乏和国家体育教师培养的浪费,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和国家的体育教育事业。体育教师的改行可能对体育教师个人而言是向上流动,但当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出现矛盾时,正确的选择需要建立在职业义务、职业利益和职业责任的正确认识上,当体育教师具有了较强的职业责任感时就不会轻易地做出改行的决定和选择。

(三)以科学的评价管理为手段,激发体育教师的敬畏之心对体育教师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价管理,应该有一套具体的规范制度体系,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遵守职业规范,做出工作成就的奖励;二是对违背职业规范,造成工作失误的惩戒。二者都关系着体育教师职业声誉的获得,前者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师的职业声誉,后者则有损于体育教师的职业声誉。一个对职业声誉具有敬畏之心的体育教师,一方面希望获得别人和社会的认可与奖励,另一方面会畏惧因工作失误而遭受的惩戒。评价体育教师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思想道德、体育教学、体育科研、运动训练与比赛等多个方面。但是现行的评价标准不甚科学,过于简单化、一刀切,重科研而轻其他。这样的评价标准不利于体育教师敬畏之心的养成。对体育教师进行评价管理的核心在于培养体育教师的敬畏之心。对体育教师的评价管理是体育教师发展的指挥棒和风向标,需要确立科学的体育教师评价标准,以激发体育教师的敬畏之心,进而激励体育教师勤奋创新和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体育教师基于敬畏之心而形成的勤奋创新和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不仅需要建立在评价标准导向上的个人努力,还需要通过必要的方式和机构使体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习得性地获得对职业规范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强制的惩戒措施使其遵守职业规范。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价管理制度是培育体育教师敬畏之心不可或缺的工具。

参考文献:

〔1〕任者春.敬业:从道德规范到精神信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82-86.

〔2〕孙玉龙,郭强,石鸿儒.河北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现状调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4):99-102.

〔3〕马鑫.湖南二本院校体育教师流失现状与对策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2015.

〔4〕荀子〔M〕.方勇,李波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5.51.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224.

作者:朱磊 杨维 杨民庆 李金龙 单位:菲律宾卡威迪国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