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草根组织参与农村体育服务路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草根组织参与农村体育服务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草根组织参与农村体育服务路径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环巢湖草根组织内在需求、农村体育服务供给现状进行研究,提出草根组织参与农村体育服务路径:以凸显草根组织价值为目标,提升社会各界认知纵深度;以草根组织发展为纽带,健全乡民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以帮扶农村基础设施为核心,建立“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以整合乡村体育资源为助力,构建民俗体育文化传承模式.

关键词:环巢湖;草根组织;农村体育服务;路径

近年来,随着公共体育文化服务项目工作的兴趣和法规的增加,我国颁布了一系列促进乡村体育文化发展趋势的现行政策和对策.从政府部门体育文化工作的战略布局来看,体育文化体系的建设是公共体育文化保障体系基础建设的重要产业之一.因此,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现行政策,以鼓励社会团体的发展趋势,例如《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1].基层创业体育文化机构(俗称草根组织)是基层体育文化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发展服务,人民参与和非盈利性的功能.在缺乏政府核心部门和销售市场不足的情况下,草根组织充分发挥了农村公共体育文化服务项目发展趋势的关键作用.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环境下,环巢湖周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有效供给,草根组织发展壮大.因而,以草根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为视角,分析具体现状,提出发展的实践路径具有现实意义,为农村体育事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环巢湖草根组织的内在需求现状

体育社会组织是指体育社团(包括项目和团体研究协会),体育文化非营利企业,体育文化慈善基金会,自发体育机构(包括健身体育网站、团队、网络组织等)等以发展群众体育为目的的非营利性组织[2].近年来,我国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的总体发展呈递升态势,但是规模不大,地域分布不均匀,整体发展有待进步.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人口数据显示,体育民办非企业单位占比52.6%,体育社团占比63.5%,体育基金会占比0.2%,而体育社会组织的增速慢于其他社会组织.且体育社会组织主要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地区优于乡镇农村地区.在建设美好乡村的背景下,扶贫政策的精准实施,环巢湖居民的需求方式发生转变,由物质需求转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选取环巢湖12镇中10个中心村作为样本,调查后得知,环巢湖周边农村体育组织主要是政府机关中的“官组织”(文化站或农技站),村委会“民组织”(各种群众体育协会),草根组织(自组织).另有8个乡村里有基层社会体育组织,没有基层体育组织的农村占比20%,其中,具有“官组织”占36.5%;“民组织”占64.5%;“自组织”占75%(注:数据来源于村干部的多项选择).草根组织在农村存在较多,广受居民支持,一方面归因于草根组织是一种民众自发性组织,体育活动易组织和开展;另一方面正因为越来越多的居民在闲暇之余更愿意参与健身锻炼的内在需求,草根组织才有了发展的资源.

2环巢湖农村体育服务供给现状

2.1农村体育活动内容特色分明

目前,农村公共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现状有:供给形式单一,主要靠政府主导;人口分布两极化,青年人偏少;外出务工劳累,群众参与度不高.走访10个村委会(注:10村为环巢湖周边具有代表性的中心村)得知,大部分乡村的体育活动偶尔举办,主要靠各级政府宣传与组织的,每年举办活动频率超过3次的占60%,中垾镇滨湖行政村温村、黄麓镇芦溪行政村九疃村和长临河镇罗洪行政村罗家疃村每年组织体育活动次数超过5次.但是,农村公共体育活动的项目内容丰富,从10个自然村访谈中了解到,所属乡镇都具有地方特色体育活动,在乡镇政府的组织下,村民积极参与其中.具体如表1:环巢湖乡镇体育活动别具特色,各自争艳,促进了农民参与健身锻炼的积极性.尤其黄麓镇、长临河镇和三河镇的体育活动内容丰富,来源于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旅游产业支撑和科教的重视,促使了体育公共事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全民健身的内容,鼓舞了草根性体育组织参与服务的热情.

2.2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供给不足

拥有宽敞适宜的体育健身场所,是开展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构成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物质要素[3].实地走访以上10个乡村的村委会后得知,农村常住人口在逐年增加,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陈旧,缺乏修缮,村民活动场所过于集中、不均衡和缺乏,人均活动面积仅有0.67—3.75m2,如表2.表2数据显示,九疃村和滨湖村的人均锻炼面积超过3m2,其他农村都在1m2左右.一方面九疃村和滨湖村的人口基数不大,另一方面是两村所属黄麓镇(科创半岛)和三河镇(5A风景区).所以,地方经济发达,可以加大政府对公共体育的投入,惠及乡民的健身需求,使村民选择锻炼的场所更多.

2.3农村体育人力资源专业性不够

本课题组通过调查发现,农村体育组织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少数农村基层体育组织缺乏,在环巢湖周边10个乡村中,有健身活动点的占80%,主要锻炼项目有广场舞、太极类、棋牌类为主.在10个乡村中,随机性调查了400名村民,认为村里偶尔组织体育活动的占69%,经常的占10.75%,没有的占20.25%.从组织体育活动主体来看,村委会组织的占38.77%,草根组织的占31.52%,29.71%的村民认为不清楚.村民认为开展体育活动很好的占9.25%,好的占45.75%,一般的占42.25%,不好的占2.75%.从农村体育健康指导员的配备上看,认为有健康指导员的占34.25%,没有的占65.75%,同时认为有1个的占70.07%,1个以上的占29.93%.数据显示(注:数据是从400名村民的调查问卷中整理而获得的),农村公共体育人力资源服务供给的专业性不足:一方面农村体育组织稀缺,很多来自草根组织,自发性组织村民参与锻炼,没有专业培训领域与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农村健身健康指导员配备不够,65.75%的村民认为没有健身指导,大都根据视频、网络等形式进行自学.所以,笔者认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离不开专业资源的输入,既需要组织机构或社会团体的管理机制,也需要政企协作,为民带来更多体育专业人才指导,方可全面、科学地满足村民的健康健身需求.

3环巢湖草根组织参与农村体育服务的路径

3.1以凸显草根组织价值为目标,提升社会各界认知纵深度

草根组织是农村社会基层体育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常以健身服务点为主要存在形式.健身服务点人员是自发式的居民群,其特点有范围分散,随机性较强,非盈利性,话语权缺乏,但其优势在于群众性强,积极性高.当村民即将奔入小康社会后,草根组织更愿意投身于健身服务事业,并渴望拥有健康的生活,这也促使了更多的社会主体主动投入的信心.过去,只有一个“政府机构”被用于参与指导体育活动,但现在它是一个“自我-组织”和使用基层创业体育和文化机构的“群组织”共同服务农村体育草根团体的社会地位,已趋同于政府和社会了.因此,草根组织的发展需要吸引社会各界关注,一方面“自组织”需要提高自我能力、提升自我价值和扩大社会知名度,具体可以利用微博、微信、自媒体直播平台、报纸、自述报告等方式加大村民体育健身、组织管理的宣传,更多的“吸粉”,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刺激企业、社会团体关注的热情,具体可以提高自我社会责任感和非盈利性意识,帮助企业或团体树立良好形象,进而获得更多面向企业的无形资本.随着美好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环巢湖周边区域农村的草根组织的发展也趋于成熟.一方面协助地方政府组织大型赛事,如长临河镇罗家疃村草根组织在国际马拉松赛、环巢湖毅行赛事上的参与,中垾镇温村参与全国自行车公开赛等;另一方面积极投入地方特色文化宣传,帮助当地村委会选拔优秀特色体育活动去大舞台展演.草根组织通过自身的努力,让社会各界得到了广泛关注,既提升了草根们的知名度,也吸引了更多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支持和投入,即“社会-政府-个体”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凸显草根组织的价值地位.

3.2以草根组织发展为纽带,健全乡民群众身边的健身指导

农办发[2017]11号文件《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其提出重要任务:健全农民群众身边的健身组织.《意见》强调了各级体育部门和农业部门要鼓励成立基层农民体育组织,整合资源,平等对待农村基层体育文化机构,在人力,财力,体育和健身知识方面得到具体指导和困难援助.[5]依托环巢湖周边休闲体育的发展壮大,农村体育组织的规模也在急剧增升,有乡镇的文化站,居委会或社区的健身场所,以及各自然村都设有健身锻炼点.草根组织是一种自发式、非营利性,服务村民的一种体育健身组织.一方面草根组织完善了乡村体育组织的构成体系,另方面弥补了政府体育组织的的单调性.草根组织有特色内涵,拥有专业的健身指导人员、组织体育活动的后勤人员、发展村民参与锻炼的会员制度等等.草根组织就像一根纽带,一面关联着“官组织”或社会组织中专业人才、场地设施、体育赛事的引进和宣传;另一方面联动着各村的村民的健身意愿和体育人才的投入.例如:长临河镇罗家疃村草根组织发动了近百人参与了合肥市组织的大型国际赛事,散兵镇东西村草根组织也组织了两个文化队(广场舞和太极拳)参加镇里的文体展演.草根组织既不是专业管理组织也不是单纯的健身个体,而是个“纽带”,可以增加体育专业输入,也可以满足健身需求的民间组织,适用于农村的全民健身体育组织的体系建设.

3.3以帮扶农村基础设施为核心,创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2018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了《关于体育扶贫项目实施意见》,文件中提出发挥体育综合带动效应,在贫困地区构建“体育+”或“+体育”的发展模式,营造精准扶贫、体育助力的良好局面,促进体育工作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6]环巢湖周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良好,也有当地特色文化旅游经济支撑.目前,环巢湖周边的农村贫困户基本“脱帽”,但大部分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缺乏,人均健身面积低于1m2;农村专业健身指导人员稀缺,42.7%的村民认为没有指导人员;农村体育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单一,广场健身偏多,公园健身仅占3.7%.基于以上的现状可以发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不能满足于广大村民健康生活的需求.因此,环巢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需要各界的扶持,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发展模式:(1)巢湖是五大淡水湖之一,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当地的人文风情,强化“体育+旅游”项目,以旅游经济促体育事业;(2)环巢湖旅游大道(滨湖大道)串联周边12乡镇,共创“体育+赛事”项目,通过开发山地越野、水上娱乐、自行车等运动项目,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办更多特色赛事;(3)环巢湖周边农村的民俗活动内容丰富,例如:耍龙灯、打腰鼓、舞狮子、扭秧歌、跑旱船、踩高跷、赛龙舟等,鼓励“体育+特色小镇”项目,以各种民俗体育活动的举办来传承当地民俗体育文化,增加扶贫效益,例如:中垾镇体育特色小镇.即,环巢湖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发展模式应为“特色”和“融合”相结合的新模式:一方面“体育+特色小镇”,增加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支持,地方特色文化的提升,简称“特色”;另一方面以“体育+旅游”和“体育+赛事”相结合的产业链,突出环巢湖周边产业的融合,简称“融合”.

3.4以整合乡村体育资源为契机,构建民俗体育文化传承模式

“健身联体”是指在“健康中国”背景下,通过县,乡(镇)和村一级,在公众的陪同下,基本建成了三级公共体育文化服务体系.将政府体育(教育)相关部门、社会体育组织、村落族群组织以及部分社会精英(如私营企业主)联系起来,为村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以及其他全民健身体育项目的发展同向发力、同频共振.[7]合肥市人民政府将巢湖打造成为全国首个国家旅游休闲区,围绕环巢湖打造的5大示范区已全面建成.各个旅游企业、各种大型赛事也已经投向周边乡民的视野,后期还会举办F1赛艇、帆船比赛等.环巢湖周边休闲区高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离不开各个企业的投资以及其他社会精英的帮助.在多方资源的共同协助下,地方民俗活动被广泛开展,才使民俗体育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因此,构建环巢湖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模式需要做到:(1)建立“四维为一体”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界管理责任范围(政府、社企、草根组织和社会精英);(2)加强政府“放权”政策,让社会组织无顾虑支持和培育更多的体育基金会、体育协会、俱乐部等;尤其在农村扶持更多草根组织,发挥其非营利性、公益性和自愿性的作用.(3)体育文化的传承要遵循当地乡民的愿望,尊重当地传统文化,“接地气”地满足村民的体育需求;(4)广纳各种体育界社会精英,通过科学研究,让乡民既能传承民俗传统,又能全面而科学地锻炼民俗体育运动.

参考文献:

[1]郑柏武,林丽芳,钟兆祥.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草根组织的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4):21-28.

[2]佟安安.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9:15,20.

[3]昂兵.高校体育社团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路径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17(4):48-51.

[4]马飞.环巢湖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供给服务发展路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9,40(5):68-71.

[5]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农办发[2017]11号[EB/OL].(2017-11-29)[2020-02-26].

[6]国家体育总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体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EB/OL].(2018--07-30)[2020-03-05].

[7]黄聪,李金金.村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问题的社会根源及解决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12):123-128.

作者:昂兵 单位:安徽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