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命教育与体育教育的融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生命教育”理念日渐成为高校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置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后,结合“生命教育”的理念,形成“生命教育”与高职体育教育的更好融合,促进高职体育教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
一、高职体育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1.教学目标忽略“生命教育”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国家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摇篮,理应将大学生对个人生命价值的追问体现于日常的教学中,尤其对于培养大学生身体素质、毅力品格的体育教育来说,帮助大学生追问个人社会生命价值显得尤为必要与重要。体育教学目标要在以“纲要”为前提和基础的同时,也要根据不同学生而有所不同,抑或能够以个性化教学作为体育教育的基本出发点,确保能够符合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高心理预期值,将教学目标真正体现“纲要”的本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生为本”的目标。2.体育教学内容过于泛化。体育教学的内容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是否能通过体育课程深刻理解生命的含义,决定了促进广大大学生对于个人生命价值内省的程度,同时也能够检验出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真正理解。但当前众多的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的设定却一直固守以往的教学内容模式,缺乏对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思考,缺乏对“纲要”的指导思想与本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只机械化的开设了如篮球、足球、健美操、武术等基本项目,教学目标设计的也较为简单,未能真正体现出职业院校学生的特色,未能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健康等未来职业生涯中能够运用到的基本保健常识以及对社会生命价值的含义,如此单一、简单化了的体育教学内容难以实现对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难以实现“生命教育”落到实处。3.教学评价过于简单化。当前,绝大多数高职类院校的体育教育评价设置的较为简单,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将学生平时的出勤率和测试分数加上期末考核成绩作为其最后的体育成绩”[2]。对学生的评价基本都是以出勤次数多少、基本技能掌握是否到位、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作为评定标准,忽略了学生通过体育教育是否身心素质改变、对待生命价值的看法是否有所改观抑或深刻,是否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未考虑如何将“生命教育”理念如何融入教学评价的设置中去,即使有考虑但也仅限于表面的融合,这些都无法保证生命教育能够较好融入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中。
二、“生命教育”融入高职体育教育的途径
1.教学目标要清晰、明确。体育教育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生命体验,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的生命感悟有所提升,不再将“生命教育”口号化、形式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该立足职业院校学生的现实情况,找到生命教育、生命感悟等与教学目标的契合点,设计适合本学校学生的体育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不能脱离实际情况,不能脱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否则必将陷入“空、大”的地步,更不能将体育教师自身对生命教育的随意理解融入教学目标,而要根据客观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入手,避免因过于夸大、难以实现而歪曲了“生命”的真正内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应当从以上三个层面开展,即首先通过特定的体育项目、活动引导学生对自然生命形成敬畏之心,这样方能教育学生珍惜生命,以及未来职业生涯中做到爱惜身体健康;其次,通过精神生命的层面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品格,提升学生自我心理素质,确保身心两方面和谐发展;再次,从社会生命层面培养学生树立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个人价值的实现必须以社会责任的承担为前提,加强学生对社会生命的理解进而付之于实践。2.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实践出真知,但凡理论的诞生必离不开实践的检验,体育教育若要实现与“生命教育”的完美融合,也必然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即,“体育教学的内容就要回归到学生的生活”,回归生活是实现“生命教育”与高职体育教育融合的必经之路,唯有此,方能将生命的真谛、对生命的敬畏融入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方能培养学生对生命的体验内心反省。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系列体育活动、课程教学等手段使学生充分体验生命的宝贵与价值,如,当前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时有发生一些因不堪工作、生活重负而结束自己生命的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无一不是对生命的漠视、自身抗击打能力弱、无法转移负面情绪等行为的恶果,为了使大学生更好适应未来职业、生活所带来的压力,体育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日常的体育的技能、知识、技巧等,应采取恰当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以及转移压力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抗打击能力,培养坚毅品格。3.教学评价要“去简单化”。在体育教学环节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构成了教学环节,检验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从全方位的角度对学生的综合表现作出评价,即,教学评价,“生命教育”本质上要求体育教师能够做到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要求教师时刻保持着对学生积极关注、适时引导。教学评价不能以学生是否积极回答问题,体育项目技能是否做到位、体育竞技中获得名次等简单划一的要求作为评定标准,而是应该从“相对动态的、全方位的、不断发展的角度看待每一个学生”,力争做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相结合的立体的、动态的、“去简单化”的教学评价。生命是需要人们以敬畏之心对待,对人的评价也应该收到同样的对待,任何人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意义与价值,这就要求体育教育做到客观、立体、“去简单化”的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不同层次性,把人性的关辉撒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之中去,使“生命教育”真正的融入到体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岳海峰.基于生命教育的高职体育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研究,2014.4.
[2]谢迎霞.“生命教育”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2017.6.
[3]岳海峰.基于生命教育的高职体育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研究,2014.4.
作者:李树伟单位: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