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关键词: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教学改革;解决方案

一、提高重视程度

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特别是学业压力相对较大、即将面临毕业的学生,将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了课堂教学方面,从而忽视了身体素质的提升。因此,我们应当做到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学校和学生对体育教学、全面发展的重视程度:第一,学校应当合理安排体育课程,增加体育教学的时间,明确教学的目标,提高在体育教师选择方面的标准,选择具有教学经验,有活力和热情的教师,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加强体育教学宣传工作,使学生知道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学校也可以定期举行相关活动、比赛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中来。第三,将体育考核纳入到日常考核当中。体育教学应当有结业机制,同时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从客观层面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

二、丰富教学内容

单一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对体育教学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我们现有的体育教学课程主要是跑步、篮球、足球等。课程单一且覆盖面较小。体育教学同样提倡因材施教,女生或者是体制较差的学生应当提供活动量较小或者对肺活量要求较低的课程,例如拉丁舞、瑜伽、华尔兹、太极等,丰富的教学内容也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学生可以选择1-2门课程,在上课时间总数不变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的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这样也会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不同的课程也应该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考核应当以激发学生学习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考核为目的,这样才能切实推动体育教学课程的实施。

三、丰富教学形式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体育教学也不在限制与课堂的教学,而是线上的理论教学和线下的实践教学相结合。使用线上教学的方式可以使学生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同样,线上教学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明确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除了线上的理论教学之外,我们也可以开发线上的自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体能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和所处的教学阶段,从而选择更加适合的训练。教学设备也是激发学生兴趣以及真正达到体育教学目的的重要方面,学校应当加大在教学器具方面的投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方便学生进行日常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团队建设

体育教学中的团队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是师资力量方面,学校应当扩大体育教学队伍,激发教师的创造能力和建设能力,根据不同的班级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用个人魅力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学校社团和活动组织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之间互相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能够间接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利,同样学生力量也是重要因素,他们更加了解自身的需求以及对出现的问题能够快速的提出解决的措施,社团等校园组织之间可以开展不同的活动,产生良性竞争,从而将体育教学上升一个层次,充分展现体育精神、奥运精神。

五、结语

新一代的青年不仅要求是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也要成为健康的、积极的、有活力的青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体育教育教学,但是当代体育教学过程中缺存在着不小的阻力。面对我们现有的教学问题,应当提高学校和学生两方面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将体育考核纳入到我们日常的考评中。另外,我们要丰富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同样要强调因材施教,学生应当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互联网的发展也为体育教学带来的便利,利用互联网推动线上教学和线上测评能够使学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从而在体能素质和自身全面发展方面有长远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廖艳萍.“全面发展”目标下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1):145-146.

[2]王厚红.浅析陶行知体育思想对地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影响[J].长沙大学学报,2018(02):152-153.

[3]周云正.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的改革方向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03):69-70.

作者:胡勇波 单位: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