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党校体育教育自我效能感理论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党校体育教育自我效能感理论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党校体育教育自我效能感理论应用

摘要: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素质教育改革的各项研究目前主要围绕发展政策、教学理论、教学手段等教学端而开展,较少涉及学生主观能动性、实践创新力价值认知、能力发展及人才培养综合素养水平的实践研究,因此在学生端已造成高校体育教学整体成效水平与教学改革宗旨相去甚远的尴尬局面,特别是体育教学在学生端的问题更为集中。本文就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党校体育成效的发展价值与意义进行解析,探索自我效能感理论在党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自我能感理论;党校;体育教育;应用研究

所谓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个体对自我能否完成某一行为和工作的能力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自我效能感理论主要强调个体进行某行为和开展工作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一个重要认知心理学概念,是基于人性及其因果决定模式,即个体、环境与行动三者之间的交互决定关系的三元交互决定论为模型而产生,西沃效能感对人的自我认知中介过程做出了理论解释。该理论一经提出即被心理学、社会学和组织行为学等多个领域进行关注、吸收和大量研究。自我效能感理论强调个体的感受和自信力建设,尊重个体的能力发展,是高度顺应当今个体的个性化、独特化追求的一个理论,是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的理论,值得进行深度研究和广泛的应用探索。自我效能感理论应用与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应用于体育教学研究涉及较少,鉴于党校体育教学的独特性和思想导向性,笔者认为应加强党校体育教学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应用研究,通过提升学员的自我效能水平,增强个体的体育自信和体育素养水平,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和岗位需要的合格学员。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新时期体育强国发展政策,在《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提出体育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将不再简单停留在“体质”和“技能”层面,应真正落实到增强国民体质健康,建设体育强国和提升民众体育观念教育。在教育新形势下,本文本着落实人的全面发展和体育素养教育目的,结合自我效能感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特研究自我效能感理论在党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途径和实现策略,充分认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体育发展的推动意义及自我能效价值。本研究将对学员的体育学科自信和主观能动性具有积极的科研价值,有利于推动党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升党校体育教育成效。

1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党校体育教育的影响和建设方向分析

1.1在教学端能有助于改善党校体育教学结构和教学策略,提升体育对人的影响和价值认知

根据学习理论研究,学习态度决定着个体在学科教学中的努力程度和心理倾向。自我效能感理论应用于党校体育教学带来的首要影响就是在教学端将有助于改善党校体育教学结构和教学策略,提升体育对人的影响认知和价值认知。鉴于党校学制短、学员流动性强,政治性教学为主的独特的教学特色,使得过去在党校教育中体育教学的价值并没有得到较好认知。但党员干部的身体素养是进行后续繁重工作的根基,必须要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进行重新认知与构建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自我效能感理论可改变党校体育教育过去以运动技能和体质测试为主要维度的教学结构,关注学员端学员的体育运动兴趣、积极性和体育自信水平,则能够有助于学员坚定体育锻炼的信念和产生较强的主观能力性,提升体育参与频度。进而影响后续体育学习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乃至“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信念。

1.2在学生端,能较好激发学员的体育长久锻炼意愿,产生长效作用,落实身体素养要求

根据相关职能部门披露的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数据看,我国大学生耐力、速度等体质素质的不断下降和心血管疾病检出率的不断攀升是当前体育教学开展面临的主要难题。而上述两大问题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体中更为凸出。因此党校教育必须注重学生身体机能水平建设和身体素质综合提升。但学校体育锻炼对身体机能、心肺能力的价值影响并不是在短期内就能显现的,需要个体在长期的体育锻炼和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中才能体现的。因此,党校体育教育的价值也是一个缓慢的长效过程,在提升学员运动技能,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的同时,需要坚定学员的体育自信,才能保证学员在今后的长期体育学习与锻炼中具有坚定的信念和体育运动信心,来对抗各种外界干扰、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党校体育教育最大的成效就是激发学员的体育长久锻炼意愿,产生长效作用机制,落实身体素养等体育素养教育,拓宽体育锻炼的实效,拉长体育学习过程。

2自我效能感理论在党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2.1探索自我效能感理论教学,提升学员的自我认识和心理暗示水平,编制量表进行强化

党校体育作为党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体育的开展成效不仅对党员的身体素质水平有影响,也对党员今后的体育自主锻炼意识和体育运动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而85%的党校学员都是参加工作岗位多年的中年学员,他们具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历,对于党校学员的体育教育必须要注重学员的体验和兴趣建设。过去的以体能和运动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内容则难以提升学员兴趣和参与度,而且后续体育教育影响并不长。探索自我效能感理论在党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则手段要落实自我效能感理论教学,从理论视角提升学员的自我认识和心理暗示,通过大量的体育实践让学员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充分释放各种情绪和心理暗示,通过对消极心理暗示的消极意义的认识,提升学员对积极心理暗示和主观认知的价值认识,来引导学员建立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此后编制量表强化主观认识,让学员更加乐于参与体育锻炼,提升体育自信力,从而将体育运动发展成一种习惯。

2.2优化体育教学结构,创设自我效能感形成因素,增强学生体育成功体验和体育发展目标

鉴于党校学员工作岗位和职责的特殊性,党校体育教育必须要注重体育教学影响的持续性和发展性探索,加强党校体育教育对学员后续的影响成效落实。基于当前的党校体育教育发展目标和学员体育发展需求和自我效能感建设水平需要,目前在我国党校体育教育中融入自我效能感理论,提升学员的体育自我效能感,应通过体育教学环境的创设、体育开展形式和体育教学内容3个维度优化体育教学结构,特别是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多样的体育活动的创设来提升学生的成功体验是创设学员自我效能感形成因素,增强学生体育成功体验的重要手段。这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中认为“成功体验是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为重要的因素”理论认知是高度契合的,也是在今后的党校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在《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提出了“以体育育人”的功能,这也为新时期党校体育教育中长期发展指明了方向,必须按照自我效能感形成因素创设教学环境和党校体育发展环境,落实学员的终身体育发展目标和成效。

3结语

本文以自我效能感应理论为切入点,深入探索在新时期形势下党校体育的发展方向和体育教学成效提升方式。在基于对自我效能感理论的认知基础上,笔者就党校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和使命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和当今时代对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现实提出了2个新发展策略,即从自我效能感理论落实层面提升学员的自我认识和心理暗示强化主观认识的价值,从教学结构优化层面,创设自我效能感形成因素,增强学生体育成功体验和体育发展目标。这些应用策略的探究与提出不仅是响应体育学科素质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对我国党校的体育教育学生端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能力培养的实现策略的要求,为后续党校体育教育多元教育功能的开拓和实现提供了现实依据,这些有益的教育探索具有较强的时代前瞻性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云.大学生体质、体育参与行为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3):200-201.

[2]颜云云,李娜.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形成的自我效能感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5):114-116.

[3]杨默衍.体育领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14):32-33.

[4]易靓.自我效能感理论综述[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9):218-219.

[5]杜建军.青少年体育锻炼多主体协同治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9.

[6]谷松.体育运动中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7]彭硕.体育教学中自我效能感理论作用及提升途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1):159,161.

作者:王茂生 张朝霞 雪飞 单位:甘肃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