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构建特殊教育体育高效课堂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构建特殊教育体育高效课堂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构建特殊教育体育高效课堂浅析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开始更加关注对学生的综合教育,希望让学生全面地发展,而体能教育,成为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学科的地位逐渐提升,借助体育教学,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学生的体能训练,帮助学生提高体能素养,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因此,体育学科的教学质量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几年,诞生了不少体育教育手段,游戏教学法、医教结合法等,正是其中重要的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以游戏教学法为角度展开了相关的探究,分析了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原则以及运用策略,有助于构建高效课堂,希望能够为特殊教育体育教师带来教学参考和帮助。

1游戏教学法在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运用的价值

游戏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里融入一些生动的趣味活动和趣味的游戏,以此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教学法,强调了快乐教学理念,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里的体验和感受,以此来达到教学的目标。这种游戏教学提倡的是快乐的教学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而针对游戏教学所提出的一系列改革和建设性的意见,帮助特殊教育教师带来了很好的启示。为特殊教育的体育教育带来新的契机,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范围之内学习,并且能够达到真正有效教育的目的。

1.1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够在学习过程里更加的积极和主动,从而提升学习的参与感,达到学习的效果。因此,作为特殊教育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也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通过游戏教学法,能够让体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让学生逐渐激发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以往传统的教学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前热身的时候,往往会让学生进行跑步、做活动操等,一直采用这种单一的热身方式,久而久之,学生参与热身的欲望慢慢下降,开始应付热身活动,最终失去了热身最初的价值。而在游戏教学法下,教师们会借助一些游戏、音乐来热身活动,每节课都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热身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热身兴趣,为后续的体育教学打好基础。

1.2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规则意识,是立足于社会上的一个必要的能力,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体育教师,也需要在体育教学中融入规则意识,让学生学会遵守规则、重视规则,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带来帮助。经过教师的调研发现,当前很多智力残疾学生普遍都缺乏规则意识,教师很少重视对这类学生的引导和培育。而借助游戏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游戏中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逐渐养成规则意识,慢慢地开始重视每次游戏规则,并且以身作则,遵守规则、传播规则,慢慢地实现规则意识培养的目标。可见,将游戏教学发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规则意识培育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在游戏的参与过程里,还能够助于学生各方面技能提高。

1.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在游戏教学设计下,教师能够把从音乐和游戏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竞技精神的价值、团结的力量等特征,转化为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影响,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意义。

2游戏教学法在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2.1安全性原则

体育教学,最重要的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促进体育教学,帮助特殊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都需要以此为基准。如果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超出了学生负荷、或者没有做好安全措施,很可能导致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时候,出现各方面安全问题,从而违背了体育教学的初衷。因此,体育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的时候,首先需要遵守的便是安全性原则,在体育活动之前做好安全准备、安全热身、安全提示等等,并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残障情况,结合学生的体能负荷设计,以此来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康复和成长,实现体能教育的目标。

2.2全面性和差异性原则

在开展游戏教学的时候,教师还需要注重活动设计的全面性和差异性原则。对于特殊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残障程度不同,自身的身体情况状况也有很大的差异,并且男女之间的体能情况和特长也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时,要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差异,针对不同残疾类型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和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实现体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3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运用的对策

3.1通过教师关爱,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些特殊学生对外部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记忆力差,沟通能力差。他们确实有自发的学习兴趣,但不能灵活地将知识转移到日常生活中。他们的逻辑思维单一而死板,比如在解释“坐下”和“休息一会”这两个简单的口令时,有的同学已经分不清了,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亲力亲为,带领学生一遍遍的详细讲解和辅导,产生潜意识的记忆。因此,教师不仅要善意关怀,更要对不同程度的智力残疾学生给予充分的、细心的考虑,所有的教学目标要紧密结合训练及康复流程。并配合体育课恢复,根据学生的重视程度,发现每个特殊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关注学生们的习惯养成和性格特点,逐步改正。一些智力障碍学生会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会突然尖叫,或者拍打自己和周围人。面对如此情况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处理突发事件,更加细心、耐心地对待学生,是一种天然的义务。继续整合课程内容,将体育课程与康复目标教育有效结合,我们可以参考其他课程内容的改革创新,如采用“职业技能总体目标-主题式练习-文化教育还原”的课程内容方法。对于心身特征不完善的低水平学生,重点是恢复课程内容,以康复治疗为主。学生的身心发展趋势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可通过恢复文化教育予以辅助,以文化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内容为主,从而建立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既能塑造学生日常生活的适应性,又能恢复学生的体质。

3.2分析每位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

“因人施教”不仅适合普校正常的学生,也适合特殊学校的孩子。这类特殊儿童普遍缺乏语言表达、沟通交流的能力,但每个人的问题却又不一样。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残障情况不一样,又由于先天智力因素落后,学生缺乏自信,有不同的特点,有的学生非常胆怯,有的学生则很难理解教师有难度的教学内容,为了帮助其改变这种不良的习惯和特点,教师应该针对每个残障学生进行特殊的训练。在开展残障学生的体育锻炼时,可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状况以及心理状况设计不同的内容,从而能够按照融合性的体育教学标准,达到更好的残障体育教学及训练目的。比如,有些学生只是单纯的智力残疾,有的学生是智力与身体的多重残疾。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训练方式,通过训练来提高特殊教育的有效性,促进体育课堂教学,达到效果上的改善。

3.3结合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体育游戏

儿歌,是特殊学生最喜欢的艺术类型之一,将儿歌和游戏融入到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在娱乐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逐渐激发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和欲望。因此,游戏教学法,对于特殊学生而言,是一个有效地教学模式。作为体育教师,在采用游戏教学法的时候,需要思考到学生的认知情况,结合班级个别重度特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地设计对应的游戏和活动,才能够让游戏教学法发挥真正的价值和作用,实现其教育意义。这要求体育教师在借助游戏教学法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不能够盲目地选择游戏和音乐,而是要结合所教授班级学生的情况,以及锻炼康复目标,来精心地进行课堂设计,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还需要充分地考虑到教学场地和教学器械因素,设计针对性教学,从而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有效地体育训练。对于特殊的学生而言,他们都喜欢模仿和学习外界的行为和言语,因此,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的这方面特征来设计活动。如教师在课堂上播放儿歌,在“快速跑”的教学时,教师便设计了儿歌演唱和体育运动相融合的环节。教师可以把跑步的一些动作和姿势编成儿歌“身体放松体前倾,两臂前后自然摆,脚掌着地向前跑,看谁跑的快又直!”在课上,教师带领学生演唱编写的儿歌,让学生对儿歌有深入地记忆,再结合儿歌里的动作口令对学生进行跑步讲解,让学生了解跑步时的动作和要领,这样,学生能够提升体育训练的兴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训练。教师还可以依据这个儿歌设计些跑步游戏,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进行跑步接力游戏,队员跑步的时候,其余的学生演唱这首儿歌为队员骨气和加油,最终观察哪个小组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3.4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素质教育背景下一个有效地教学手段,指的是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借助某些工具为学生营造某一个主题的情境,并且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开展游戏教学下的体育训练时,教师也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加深学生的游戏代入感,从而提升游戏效果。例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捕鼠器”游戏,教师在游戏前课堂导入时可以借助儿歌设计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游戏情境。教师让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在圆心内放上了很多零食和玩具作为诱饵,让学生顺时针转圈并演唱歌曲“小老鼠坏坏坏,专门出来搞破坏,我们大家团结紧,坚决把你消灭尽”。唱完,教师让学生打开捕鼠器,引诱扮演老鼠的同学偷诱饵,“老鼠”一边唱着“我是馋嘴小老鼠,发现这里有食物,香甜可口真好吃,吃的肚皮饱鼓鼓!”一边去“偷吃”诱饵。通过这样的音乐演唱,来营造更好地游戏情境,让学生能够进入到特定的游戏情境中,置身于自己的角色里,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3.5设计生活化活动,保持探索兴趣

在当前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一节课往往只有35分钟,一个星期一般1-2节课,这样的运动时常是往往不足的。体育教学,不仅仅局限在课堂的35分钟以内,而是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落实运动康复的观念,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体育意识和运动习惯,才能够更好地获得体能素质发展,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因此,作为特殊教育体育教师,在设计体育教学的时候,也需要尝试突破课堂的局限,将体育运动融入到特殊学生生活中,以此来达到学生应有的训练时长和频率,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了让学生更愿意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康复训练,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游戏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体育训练,达到教学的目标。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录制一段微课视频,在日常课间休息的时候进行播放,同时进行动作演示,让学生依据教师所提供的视频进行歌曲学习,来跟着教师一起做健身动作,通过这样的形式,让体育教学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并且在视频里背景音乐的渲染下,提升学生的沉浸感,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代入感。

3.6结合家校合作,提升体育教学有效性

无论是普校教育还是特殊教育,家长教育都必须介入。家校合作是大势所趋,是学生进步的本质要求。亲子教育的支持可以让残障学生产生自信心,让孩子更愿意参与学习和康复锻炼。比如在体育课上,我们必须坚持医教结合的核心理念,运用科学的运动处方,进一步提高残疾学生在运动康复、运动认知等各方面的学习。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网络平台也在飞速发展。我们可以依托这个服务平台,打造适合特殊教育体育教学的家庭资源,让家校合作更深入,强化开展家长培训和家校联系。让家长了解孩子体育康复的必要性,多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在家庭生活中参与康复治疗,提高效果。教育不仅是特殊学校的事情,家长也在其中起着重要的重要,因此,学校要重视地认识到家长的教育意义,积极地和家长合作,邀请家长参与到教育中,以此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同样,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其中。在游戏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亲子类的运动游戏和运动项目,以此来提升家长的参与度,在游戏的过程里促进学生与家长共同的体能成长,同时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如,为了锻炼培智学生的弹跳能力,教师设计了《小青蛙回家》的亲子游戏,并且改编了歌曲“小青蛙呱呱呱,用力蹬地跳回家,跳跳跳、呱呱呱,小青蛙回到了家”,老师先和家长一起熟悉口令和节拍,再由家长陪同学生一起完成这首歌曲的跳舞,学生们会边跳舞边熟悉如何跳跃,从而掌握弹跳的动作,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整节课堂保持在浓厚的亲子氛围下,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游戏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下,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的一个有效的手段,作为特殊教育体育教师,需要提升对游戏教学法的重视,结合特殊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身体残障情况,来设计对应的游戏教学内容,结合医教结合理念,以此来丰富体育课堂,给学生带来更好的体育学习体验,从而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打造高效课堂,借助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作者:王磊 单位:甘肃省庆阳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