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体育文化建设西方经验与选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大学体育文化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抓手,是高校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美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大学体育文化理念、制度、实践等方面的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可供我国大学体育文化建设借鉴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体育文化;西方经验;启示
大学体育文化是以大学生为活动主体,以体育运动项目和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大学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以体育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亚文化。大学体育文化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抓手,是高校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大学体育文化具有导向、凝聚、育人、竞争激励、心理调适、愉悦身心与享受成就、行为规范与道德自律及人际交往等德育功能。大学体育文化蓬勃发展是大学体育文化德育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西方大学体育文化相关经验为我国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道路选择提供了有利参考。
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西方经验
1.价值引领:西方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理念。第一,尊重传统:高校体育文化充分体现本国文化特征。西方文化滥觞于古希腊,其为典型的海洋文明,多体现为“无畏”“拼搏”“进取”等开拓性特征。因此,西方体育文化具有强调竞争、注重规则、鼓励自我超越等文化特征。美国、英国和法国三国高校体育文化均植根于西方体育文化传统,同时结合了本国的优秀文化经验,确立了适用于高校体育发展的文化理念,并具备以下优势:一是在国际化浪潮激荡的整体背景下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基石,能够有效地促进现代、多元的体育文化的构建;二是植根于本国的优秀文化经验能够使体育文化适应于具体国家、地区的本土化需求,有利于文化在实践层面的落实与发展。美国大学体育文化推崇集体荣誉,注重个人价值,同时注重大学体育与社区的互动关系;英国大学体育文化以户外竞赛和综合体育训练为根基,强调对传统的尊重以及学生的参与,注重俱乐部形式的集体式参与活动以及竞争性较强的体育竞技赛事;法国高校以浪漫主义作为体育文化建设根基,在注重体育文化的丰富性与开放性的同时,强调“体育文化特殊性”的原则。第二,深度融合:体育文化与大学精神互融互通。美国、英国、法国高校体育文化与大学精神深度融合,高校体育文化既是大学精神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是大学精神精髓的集中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体育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重要标准,如学生体育特长是大学录取的重要参考因素,且大学针对体育特长生设有不同类别的奖学金;二是将体育文化作为人才培养不可分割的重要载体,认同大学体育与大学教育的目的同向同行,如美国耶鲁大学注重“锻炼身体”和“培养精神”并重的优质人才培养目标,美国斯坦福大学认为体育有助于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现;三是将体育荣誉视为学校声誉及地位的重要象征,如美国大学善于以举办各类体育赛事为契机进行广泛宣讲借以扩大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第三,“以生为本”:高度重视学生自主性和参与度。美国、英国、法国三国高校尊重学生个体价值,重视发挥学生参与包括体育文化活动在内的校园活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管理与服务。一方面,注重赋予学生充分自主权。强调学生对于校园体育文化的自主建构,学校方面通常能够赋予学生极大的自主权,准许其在一定范围内,自主购买体育设施、现场观看比赛等,并确保学生拥有对于社团或俱乐部的诸多建设权利。另一方面,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高校提供各种机会,鼓励不同背景、性别、能力、兴趣的人,以其喜爱并擅长的方式参与到学校不同层次、形式的体育活动中去,并由此体会体育的目的、价值以及生活的含义,如美国耶鲁大学近90%、英国杜伦大学85%的学生都热爱参加体育运动。2.制度保障:促进美国、英国、法国三国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制度与机制。第一,国家战略:政府出台体育政策为高校体育文化发展提供保证。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所在国家体育政策的保障。自1979年以来,美国一直全面深刻介入公民体育与健康,美国政府关于公民体育与健康较为全面和权威的行动指南《健康公民:美国卫生署关于健康促进和疾病防治报告》定期公布,各层次政府机构及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及实施,美国体育已形成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三位一体,自觉协同的良性运行机制。英国体育文化近代化转型的重要特征是法制化和规范化,政府对于体育事业的支持促进了英国体育文化建设保持其独立地位。法国已形成政府宏观调控、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和社会共推型管理体制,《大众与竞技体育活动的组织和促进法》(1984年)、《Avice法则》(1984年)、《复兴法国体育计划》(1986年)、《法国大众与竞技体育活动的组织和促进法修订版》(1994年)及《Avice法则修订版》(2000年)等制度体现了法国体育政策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历程。第二,校际联盟:大学之间形成共筑体育文化的良性互动机制。美国、英国、法国三国高校均建立了比较系统且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校际体育竞赛体系,并使之成为提升国家竞技体育水平和推动高校体育文化蓬勃发展的有力推进器。美国大学生体育竞赛大致可分三类:一类是两校间的传统赛,如斯坦福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之间被称为大学“大比赛”(BigGame)的学生橄榄球赛从1892年始每年一届,持续百余年;第二类是多校间竞赛,如“常青藤联盟”、帕克12联盟等校际体育交流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第三类是全国性竞赛,美国主要由成立于1906年、有1,200多所大学加入、已设22个体育项目的大学体育联合会(NCAA)组织,每年有逾四万名大学生运动员参加各项比赛,并实行校长负责制。英国由大学体育协会(UniversitySportsAssociation)负责组织校际间体育赛事,大学体育协会制定出全国统一的全年比赛手册,并发放至每所高校,手册规定每周三下午以及周六日全天作为高校联赛时间,周三下午每所高校的本科生全部停课,参加相关的体育竞赛。比赛采用主客场赛制,全国被划分为五个赛区。法国大学体育联盟以推广和组织大学生体育竞赛为目标集合所有大学社团,体育锻炼大学服务系统根据大学生需求提供非竞技性、非传统性、社交性较强的体育活动,如攀岩、潜水、高尔夫等。第三,自主治理:大学实施强化体育文化的系列举措。在美国、英国、法国,各高校为构建优质体育文化采取了全方位、多渠道的举措,并逐步使之固化为制度与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自主治理体系。一是注重体育场馆设施建设,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具有数量多、规模大、质量高、维护好、使用率高等特点,如美国规模较大的大学一般都有2个至3个体育馆,三国国内体育比赛场乃至承办的奥运会都经常使用大学的场馆。二是注重体育品牌的打造,一方面,打造品牌项目,如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及八校美式足球联盟等赛事及体育团体,均为世界知名体育活动品牌;另一方面,推广体育标识,如耶鲁大学体育徽标印制于衣帽等商品上,举办体育赛事时往往供不应求。三是注重体育明星的培养与塑造,各高校着眼于体育明星引领示范、凝聚学校力量、增益学校声誉等作用,重视对著名运动员及教练员的培养与宣传;如美国高校向全世界公开招募、招聘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生运动员和专业教练员,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院及斯坦福大学等均超百人获得历届奥运会冠军。四是注重体育文化的传播,除各大主流媒体(如《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均设专栏提供报道)非常关注大学体育活动外,各高校均有各自报纸、电视、网站等校园传播媒体报道相关活动。3.实践支持:美国、英国、法国三国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美国、英国、法国三国大学生体育社团历史悠久,数量可观,且形成了独特的管理理念、运行经验和发展模式,具有多样化、专业化、规范化等突出特点。第一,多样化:大学生体育社团蓬勃发展的现实表现。一是社团类型的多样性,可分为课内、课外、课内外结合社团等。二是社团涉猎体育项目的多样性。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斯坦福大学、布朗大学分别有体育社团63个、20余个,占社团总数的10%。英国剑桥大学有53个校级俱乐部、英国巴斯大学有48个,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有47个(截至2016年数据)。大学生体育社团涉猎的体育项目种类齐全,项目丰富,包括球类、格斗类、竞速类、益智类、极限运动类等百余项。三是社团参与主体的多样性。不分国别、种族、性别、专业、年级等,全体学生均可依据兴趣、爱好、特长等自主选择、自主参与,同时社团也对教职工、校友、社区等人群开放。各个体育社团规模从几个人到数百人不等,如巴斯大学的网球俱乐部有三百人左右。四是社团活动多样性。除开展相关体育运动项目交流、训练及竞赛等活动以外,体育社团还开展社区共建、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五是社团经费来源的多样性。主要经费来源包括学校下拨、社团营利收入、校友会和社会团体赞助、社团成员会费等。第二,专业化:大学生体育社团立身之本。一是有专业体育教师指导。美国高校学生社团都有指导教师,社团的诸多事务需要得到指导教师的指导和认可,鼓励每个社团选择一个教练,协助社团开展活动。基于大学、社区与行业资源的整合,英国大学生体育社团聘请专兼职指导教师进行专业化指导。二是开展的活动专业性强。体育社团致力于相关体育运动项目的交流、培训、组织校内比赛等活动的同时,可以参加校际非竞争性友谊赛或国内外相关活动,可以参加联盟、地区或者国家级的专业比赛。三是社团成员专业素养高。在美国、英国、法国三国,大学生体育社团既是提升全民健康的利器,同时也是为竞技体育输送精英的堡垒,如各大球类联赛的新秀有许多来自高校。第三,规范化:大学生体育社团生存之道。美国、英国、法国三国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规范化主要体现在学校对体育社团的规范管理和体育社团内部的规范管理两个层面,以及组织结构规范化、管理制度规范化、工作流程规范化、社团成员行为规范化等几个方面。例如:美国哈佛大学体育社团管理实行“指导+制度”模式,体育部指导学生体育社团建立由学生组成的领导机构,以《哈佛大学俱乐部体育手册》为依据进行社团管理。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所有学生社团由学生代表理事会、社团理事会和财务委员会组成的学联董事会统一管理,社团活动以学联董事会制定的《学联战略》《学联章程》为依据及指南。
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中国选择
中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体育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大学根本任务的必要途径。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道路选择既须博采西方所长,又要立足中国国情,符合社会实际,适应时展。1.铸魂:树立正确的大学体育文化理念。第一,坚定文化自信。中国大学体育文化涵养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重义轻利”“重和谐”“重精神”“重集体”等本土化特征,是中华体育精神的具体体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根同源。大学体育文化建设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第二,弘扬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大学特色的彰显和生存发展的持续动力,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高校体育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大学精神为魂,与大学发展一体,以体育文化的独特魅力及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在强壮大学生体魄的同时凝聚起他们的精神力量。第三,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体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要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高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激发、引导并保障大学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固本:建立健全大学体育文化制度体系。从国家层面看,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出台的学校体育相关政策法规数以百计,呈现出全面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趋势,但支持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仍须不断完善,战略性、连贯性、精准性及实效性等还有待提升。从社会层面看,一是要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搭建市场化高校体育文化平台,塑造诸如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等品牌赛事,广泛宣扬大学生新时代体育精神,引领社会文化新风尚;二是要强化校际联盟,鼓励高校间加强体育文化交流,并以其为纽带,以点带面促进高校间全面且深入地交流合作。从高校层面看,一是要提升对体育文化重要意义的深刻认识;二是要在师资队伍、场地设施、资金支持、社团管理等各方面完善制度细则并确保落实。3.激活:大力发展大学生体育社团。大学体育文化的实践性、体验性等特征强调并需要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大学生体育社团是大学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主动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核心阵营。我国大学生体育社团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其规模、数量及质量的不断提升,在大学生中的吸引力、影响力不断扩大。但相对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有待全面提质。第一,要实现规范化,确保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可持续性。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体育社团的管理模式、资源配给、人员结构、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另一方面,各社团内部应有完善的章程、发展目标、长远规划及社团活动细则、请假制度、会员考核制度等具体制度。第二,要体现专业化,确保大学生体育社团不可替代性。同质即意味消亡。可以通过聘任专业教师、紧扣专业开展社团相关活动,培养并引进高水平专业社团成员、开展或积极参与专业赛事等途径提升体育社团专业性。第三,要推进实体化,确保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自主性。指导大学生提升体育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能力与水平;适当引入社会化、市场化机制,促进大学生体育社团活力及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希.对美国十所大学体育的考察与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3):116-125.
[2]茹秀英,王揖涛.新中国50年来中西方体育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历史透视及原因剖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3):1-5.
[3]姜志明,刘甄悦.中外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9):105-108.
[4]黄卓,周美芳,郝建平,等.美、英、法、日4国体育文化软实力发展模式及启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8):15-21.
[5]龚正伟,肖焕禹,盖洋.美国体育政策的演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1):18-24.
作者:杨娜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