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体育文化交流传播策略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体育文化交流传播策略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体育文化交流传播策略探析

【摘要】本文阐述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体育文化先行的必要性,分析了陕西体育文化特征及在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传播中的现状,提出了促进陕西体育文化交流传播的策略。应确认体育文化发展方向;明确体育文化交流的“基本盘”和“重点盘”;利用信息化技术,助力体育文化发展的推进和深化。

【关键词】陕西省;体育文化;交流传播;融合发展;策略

体育文化是指人通过体育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在调节自身情感、在协调群体关系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广义的体育文化指的是自人类有史以来,在体育方面创造出的所有文明,包括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即为丰富人类生活,满足生存需求,以身体为媒介,把满足人类需求的身体活动进行加工、组织和秩序化,形成获得社会承认的、具有独立意义和价值的文化。[1]它包括精神文化(体育观念、意识、思想、言论等)和行为文化(体育行为、技术、规范、规则等)两大部分;狭义的体育文化通常指的是与体育相关的概念、思想、理论和精神文明等,即将生产于社会生活的体育作为有价值的活动加以肯定,并赋予一定的知识文化内涵,从而使体育由自然活动变成文化活动。它包括与艺术、宗教、学术、文化娱乐以及传播媒介等有关的体育活动和体育作品,如体育舞蹈、艺术体操、武术、体育摄影、体育雕塑、体育建筑、体育音乐、体育文学、体育研究、体育大众传播等。[2]体育文化工作则是指体育宣传报道、体育赛事转播、体育报刊书籍、体育音乐电影等操作层面的活动。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体育文化先行的必要性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是一种新型的对外交流和传播观念,也是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策略。[3]我国拥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如茶文化、饮食文化、旗袍文化等等,但是这种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并不广泛,其原因就是因为这种亚文化本土性很强,在国际传播和国外传播中并不具备明显优势,所以当前我国对外文化传播中应当首先选定具有代表性、大众性的文化作为传播突破点,体育文化就是典型的大众文化的一种。[4]地方区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活化石,陕西具备丰厚的人文资源、地理资源、历史资源和经济资源,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在世界都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将陕西区域文化与体育文化结合适应了“一带一路”的传播要求,作为中国其他文化的代表在世界范围内能有效快速的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因此将体育文化作为对外传播的典型代表具有理论支持和现实基础。

二、陕西体育文化的特征

一是民族性。除汉族以外,陕西省内还有42个民族散居杂居,而且陕西自古就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十分发达的地区,人员往来频繁,当前陕西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历史发展有密切关系。其中最具有民族性代表的就是母球、回回十八肘、穆圣拳等等带有回族特征的体育项目。二是时代性。体育文化的时代性指的是对当前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反映,时代性通常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体育文化在目前时展的浸润下不断更新、升级,成为了带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另一方面,体育文化对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也是一种反映。陕西体育文化适应当前文化对外交流环境的需要,积极地使用信息化的方式,推动体育文化借助“一带一路”在更广的范围传播。

三、陕西及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传播现状

1、陕西体育文化交流传播现状由于气候、地理、人文等方面的不同,陕西南北区域的体育文化差异很大,按照地域进行划分可以分为陕北、关中、陕南体育文化,除此以外还可以分为传统体育文化、娱乐性体育文化和民俗性体育文化,这种分类方式主要是因为陕西当地少数民族数量较多,且历史上西安曾长期是中国的首都,商贸往来、人员密集,因此体育文化内容较为丰富,延伸出大量日常、竞技和娱乐时开展的体育项目。当前陕西也意识到当地体育文化在全国和全世界的传播力度,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并没有完全认知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自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受阻,相关部门的研究和宣传力度不足,年轻人没有深刻认识陕西传统体育文化;其次传统体育文化产业落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产业落后已经成为一个通病,北京奥运会之后传统体育文化开始出现复苏迹象,虽然陕西也做出改革,但是仍有体育文化项目开发不足,主导型产业较弱等现象;最后,传统体育文化相对封闭,体育文化是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过程,而由于某些原因陕西体育文化发展相对封闭,没有与沿海发达体育文化和西部多民族体育文化进行密切的交流。[5]

2、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传播现状我国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传播的主体主要依靠官方组织、社会团体、人员流动、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举办的体育文化宣传和竞技比赛等活动,其中官方组织是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最稳定的主体,但是在灵活性方面欠缺,需要社会团体等自发形式进行补充,从当前的国际体育文化传播情况来看,国际和国内能形成有效的联动关系,如通过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中心等进行宣传。[6]体育文化的传播内容也突破了物质层面,如体育器械、体育用具、体育服饰等等,开始朝体育深刻内涵和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深度挖掘体育文化背后的内涵。一边加强西方人对中国传统体育活动如武术的兴趣和了解,一边丰富中国武术的含义,介绍武术其他分支,如阐释太极拳背后阴阳、经络等中医的概念。[7]但是我国国际体育文化传播缺少相应的传播效果监测机构,无法对体育文化传播有效性进行分析,这就导致了相关组织浪费大量精力,无法做到重点突破,阻碍国际体育交流传播的步伐。

四、促进陕西体育文化交流传播的策略

1、确认体育文化发展方向陕西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内在和外在因素的支持。外在因素包括:政策支持,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制定促进体育文化发展的策略,从“全民运动”的角度出发,建立和完善社区体育设施,开展体育文化走进基层的活动,与社区或乡镇联合调动群众积极性。资金投入,寻找当地具有影响力的体育相关企业,政府通过开启项目的方式,让企业为陕西体育文化发展注资,并形成资金链的良性循环。内在原因包括:一要树立体育文化意识,体育文化的发展最终离不开人的支持,特别是在西方文化东渐,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岌岌可危的环境下,强化年轻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是建立产业链,从陕西的当地特色出发,将历史、地理、旅游等方面与体育文化结合在一起,例如开发“感受陕西体育文化”的旅游项目,为游客展示陕西传统体育表演。三是拓宽交流传播渠道,除了体育文化意识较低外,陕西体育文化之所以没有得到完善开发的原因就是交流渠道有限,体育文化发展空间相对封闭,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定期举办研讨会、友谊赛等增加其他地区进入陕西了解体育文化的机会。[8]

2、明确体育文化的“基本盘”和“重点盘”分清陕西体育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基本盘”和“重点盘”,其目的是一种针对性策略的实施。“一带一路”策略具有层次性,即主要面对与中国在地理、历史、政治等方面相近的国家和地区,其次才面对西方国家,因此国际体育文化传播也要讲求层次性,其“基本盘”应该是华人华侨聚集居住的地区、与我国建立全面合作战略伙伴的国家、中亚地区国家、区域内其他友好国家,把握“重点盘”则是在“基础盘”的基础上着力掌握体育文化优势的国家和地区,以及体育文化相对薄弱,需要大量支持的国家和地区。[9]国际体育文化传播中要遵循红线原则,即不能与其他体育文化相隔太远也不能走得太近,陕西体育传播要坚持自身特色,在国际上展现中国精神,并最终突破西方文化传播霸权,实现体育“文化逆转”。

3、利用信息化技术,助力体育文化发展的推进和深化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技术与各行各业都在实现深度融合,对于体育文化发展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信息化建设成为陕西体育文化交流传播新的突破口和生长点,体育文化想要发展必须乘上信息化这辆“快车”,利用信息化技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反馈及时的特点进一步扩大体育文化在亚文化中的地位。信息化技术还能够增强陕西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像红拳、猴拳、醉拳等武术形式以及陕西传统体育文化活动“风筝会”等都可以使用信息化技术,如视频、动画、AI等方式进行演示和展览。[10]体育文化的发展除了要依靠加大自身文化挖掘力度外,还要认识信息化技术对体育文化发展的推进和深化作用,这将是未来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陕西体育文化产业建成的重点落实办法,相关体育管理部门也要依靠信息化技术建立系统的体育文化传播监测体系,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分析体育文化交流传播的具体效果,集中精力向国际体育文化传播发展,提升中国体育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形象和地位,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体育文化魅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西方体育文化传播强势的国际环境,我国应该在“一带一路”对外传播观念的指导下积极挖掘和开拓具有本土特色的体育文化项目,即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陕西拥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体育文化方面有武术、骑射、摔跤、举重等体育文化,可以作为我国体育文化对外传播的代表,但是在具体交流和传播过程中也要注意方式方法的使用,结合信息化技术,突破体育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加深我国体育文化的传播深度,同时还要重视与其他省、其他国家的交流活动,取长补短,强化创新意识等。

【参考文献】

[1]陈刚.一带一路与我国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策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7.7.8-11.

[2]李金金,黄聪.我国“一带一路”体育文化建设的遇境与路径[J].浙江体育科学,2017.39(3)16-22.

[3]张宝强,陈小龙,鲁江.唐代中外体育文化交流及其历史意义[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4)452-455.

[4]曹继红,王揖涛,茹秀英,胡移山.近现代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及其未来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6)727-729.

[5]王天军,王珏瑞.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下的体育文化交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6)641-644.

[6]王华军.汉唐时期河洛体育文化对外交流及当代价值[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5)175-177.

[7]张永强.汉唐时期陕西体育文化发展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J].2015.37(3)31-33.

[8]杜芸,齐朝勇.当代丝绸之路民族体育文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5)45-47.

[9]赵新芝,张沙.大众体育文化交流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发展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5)69-70.

[10]艾险峰.多元文化语境下体育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01)29-35.

作者:胡炜 单位:陕西艺术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