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网络时代学校体育文化传播路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网络时代学校体育文化传播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网络时代学校体育文化传播路径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播媒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要想更好地传播体育文化,便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拓宽学校体育文化的传播路径。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网络时代下学校体育文化的传播路径,仅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时代;学校;体育文化;传播路径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时代。在这一背景下,文化传播模式得到了极大的创新,并且形成了新的文化传播理念。其中以“Internet”为核心的网络技术以极快的速度普及与升级,对传统的文化传播模式造成了强劲的冲击,极大地拓宽了信息的传播范围。学校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学校应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进行体育文化的传播,满足学生的体育文化需求,并发挥其文化教育作用,达到增强学校师生体质与体育意识的效果。

一、校园体育文化概念

所谓校园体育文化,便是指于学校这一特定范围内呈现的一种体育文化氛围,是教研者在研究与教学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体育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来说,即学校内的教职工、学生、其他员工在健身运动、体育设施、体育健身、运动竞赛等活动中拥有与形成的物质及精神上的财富[1]。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促进课内与课外体育文化活动的有机结合,并以此为主要内容,充分利用校园这一主要空间,有效突出校园精神。这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与学校的教育方式、校风校纪及培养目标等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有着丰富外延与深刻内涵的文化现象,可与校园德育、美育、智育等文化一同构成校园文化群,还可与群众体育文化、竞技运动文化共同组成广义上的体育文化群。

二、校园体育文化特点

社会文化形态纷繁多彩,而校园体育作为重要形态之一,表现出了强烈的个性。由于校园体育文化源于社会的大文化背景,对社会有滋养作用,但也与社会文化相区别,因此具备一定的特殊功能。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便是“校园精神”,其既是深层次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表现了校园群体的共同价值取向、价值认同、行为方式与心理特征[2]。曾有学者将学术文化称为校园精神文化之首,体育文化则为精神文化之躯。由此看来,体育文化建设是校园精神建设的重要形态与途径,为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以现代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校园体育文化传播趋势

在信息产业与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学校体育网络化进程不断加快,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对于学校体育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愈发明显。通过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可有效传播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并进一步扩展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首先,在学校体育文化传播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可使受众的角色与地位发生变化,学生由被动接收知识转变为主动接收知识,并且学生可随时随地将自己认为存在价值的信息传播开来,同媒体传播者享有平等地位。这样一来,便可充分显现出网络传播的巨大威力,做到更好、更快、充实地进行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其次,基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学校体育文化传播有着广泛性、开放性、交互性、协作性、共享性与自主性等特点,信息传播量巨大,有着极快的传播速度,可实现双向交互,同时资源处于开放与共享状态,为学校体育文化资源提供了重要支持。在学校体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前提下,学生受其影响便会逐渐形成校园体育文化意识,在不断学习与传播中促进学校体育文化的更好发展[3]。另外利用网络传播学校体育文化不仅可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还能为其他职业、年龄人群提供体育欣赏、知识及技术方面的指导与参考,进而逐渐成为人们体育学习的重要途径。最后,“传播+”模式的提出为新时代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课题。如今,我们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对体育文化表现出了极大的渴求。虽然信息传播模式经历了巨大的改变,但由于学生体育文化需求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展开体育文化教育才能做到学校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播,因此在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过程中,应当做到学校体育文化传播的窄播化,切实满足不同受众需求。

四、网络时代下学校体育文化的传播路径

(一)重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学校体育文化传播中的作用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成为主要的传播媒介。伴随着以“Internet”为核心的网络技术的快速普及与升级,传统的学校体育文化传播格局已被打破,学校体育文化不再受控且单向传播,有效地满足了当前日益膨胀的体育文化内涵。并且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以其明显的传播优势成为学校体育文化传播的必然选择[4]。虽然电视、广播、报纸等依然是当前较为常见的传播媒介,且在一定时期内显现出了巨大的信息传播作用,但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新一代超宽带互联网的出现,其同时具备了超文本、容量大、时效快、综合服务、远程传递等多项功能,可对世界各地的体育文化信息进行搜集与管理,从而为学校体育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多的资源支持。并且从发展角度来看,信息网络将在未来的文化传播中成为主流媒介,是一种大趋势,学校应顺应时展潮流,积极创新,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对此,学校必须予以重视。

(二)建立体育专题网页与论坛来促进师生间的合作若想提升学校体育文化教育与传播的有效性,仅凭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毕竟课堂中所学的体育文化知识是有限的,加之学生存在身体素质上的差异,教学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基于此,学校可组织相关教职工设计与制作一些体育宣传、体育学习及体育新闻的专题性网页,并于校园网上。学生只需访问校园网便可进行体育知识的在线学习,同时还能在自我锻炼与学习的过程中在网络上自己的心得体会,做到知识的共享[5]。在课上学习与网上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师生间合作机会得以增加,学生的协作精神也会随之不断增强,有利于提高其体育活动能力。另外教师可就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情况,在课下建立论坛与学生展开进一步的交流与探讨,重点考察学生对体育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引导其针对体育文化主题说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提升其思维能力与传播意识。例如教师可在论坛中给出这样一些主题:“你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有哪些”“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健康问题”“点评球赛”等,让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喜好等说出见解,由此呈现于教师与同学的面前。并且教师与同学也可就不同学生的见解展开评述与提出建议,让学生进行借鉴,进而在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知识思辨能力的同时,增强师生间的交流,切实提升网络学习效果。

(三)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成立个人网站为适应学校体育文化网络传播的具体需要,学校必须积极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要求体育教师在业务素质上要对体育科学知识有效掌握,并掌握必要的信息网络技术,具备高尚的事业心与使命感,做到准确把握体育文化舆论导向与定位,同时应具备较强的进取精神与创新精神,坚信只有培养学生的信息文化素养与加强网络技术教育,才能适应网络时代下体育文化发展的实际要求。另外,学校还应鼓励学生成立个人网站,让学生登陆网站来补充更多的体育文化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应做到各种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其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参与到体育网络资源建设工作当中,利用网络平台将自己的教学成果与经验及时的分享,不断丰富体育文化网络资源,既为同行交流提供依据,又为学生学习提供指导。教师还可借助个人网站开发与重组课程资源内容,帮助学生展开网络复习,并且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教学内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6]。

(四)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学校体育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转变。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强化网络环境与学生周边环境的交互作用,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与获取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网络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各种的体育信息资源,包括学校运动队建设、体育教研、体育教学、组织结构、运动处方、成绩查询、体质自我评价、场地器材管理、国内外优秀网站链接、体育保健、校内体育新闻等,让学生登录校园网来学到更多知识,及时获知国内外最新的体育动态。另外当学生在利用体质评价系统完成对自己的体质评估后,教师还要引导其依照自身所掌握的体育文化知识,有针对性与目的性地展开锻炼,逐渐使其建立起终身体育意识,另外在学校体育网络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学校也应意识到体育教育应从校园内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向没有围墙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模式转变,进而使原本由关注考试成绩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教育逐渐转为为社会服务及终身体育学习的素质教育,使师生从观念上出现本质改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升全校师生身体素质,促进学校体育文化教育事业的更好发展[7]。

五、结语

总的来说,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体育知识传播路径,具备向学生及其他社会群体宣传体育文化知识的重要功能。同时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是推动学校体育文化知识更新的重要动力,可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与教学目标的实际需要。对此,学校应加强同相关政府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及网络教育的硬件建设。同时意识到知识更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其进行新知识与技术的学习,使其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服务。另外学校还应建立一些高水平的体育教育网站,强化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紧扼体育科学领域内的有价值的信息,向学生积极渗透一些传播体育文化的新方式与新内容,并借助学生传播到更为广泛的体育爱好者群体中,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少琼.新媒体环境下的体育文化发展路径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5,1(18).

[2]佟小玲.新媒体时代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现状及方法策略探析[J].才智,2019(11):133-133.

[3]靳晓晴.一带一路战略下体育文化传播的路径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1).

[4]罗卫东.校园体育文化传播与实践相结合研究[J].体育时空,2015(19).

[5]陈国德,高妍.基于现代信息网络的高职学校体育文化传播探析[J].才智,2018(23):161.

[6]申旭.互联网+背景下的民族体育文化传播策略与路径研究[J].体育风尚,2018,(1):77.

[7]张丽丽,高宇.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现实路径解读[J].新闻战线,2015(12):131-132.

作者:徐孝斌 单位:山东省平邑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