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三农文化下的体育课程教学创新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三农文化指的是农民、农村和农业精神文明的整体称号,农业作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三农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国民素质教育、国家繁荣富强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与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三农问题已然成为全国重点关注的社会问题。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入和农村地区现代化建设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一定影响,其中体育课程教学作为国内高校必修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科目,应该紧跟三农文化发展形势,全面满足学生的体育教学需求,帮助他们增强身体素质、保持身心健康,整体性提高全体人民的身体素质水平,因此,在三农文化视野下如何开展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创新实践并提高体育教学效益,值得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本文将结合《全民健身背景下农村体育发展研究》一书,基于农村体育发展现实情况,进一步分析与探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发展现状和创新路径。李阳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发行的《全民健身背景下农村体育发展研究》是一部围绕农村体育发展问题展开详细分析的优秀学术著作,共七章。
该书先从农村体育及其相关概述展开介绍,详细阐述了全民健身理论知识基础,紧接着基于农业体育发展认知,针对全民健身背景下的农民体育运动、农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详细探究,最后作者还以河北省张家口、承德等地区的农村体育建设作为参考示例,全面探讨了全民健身背景下农村体育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且对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优化与创新提出部分有效建议。总体来看,该书概括性和系统性地阐述了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同时对其发展原因和未来前景进行了研究论述与建议讨论,整体逻辑严谨、结构分明、专业性强,适合广大农村体育研究工作者阅读学习。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作用近些年伴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智能科技为大众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让人们很多事情都不用“亲力亲为”,但智能设备在给予生活方便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运动的懈怠,许多大学生正是因为沉迷于手机、电脑等网络设备而疏于锻炼,缺乏体育运动意识,从而产生身体肥胖、体能下降、身体素质差等问题,甚至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开展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体育锻炼频率、提高身体综合素质和掌握体育基础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让学生领会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以及引导学生养成主动锻炼的良好习惯。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发展现状一是对于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足。大力开展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是现代素质教育体系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但由于传统化教育思想观念的根深蒂固,许多高校虽然积极开设了体育课程,大部分师生仍注重于专业课程而缺少对体育课程教学内涵及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导致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流于表面化,教师形式化教学和学生应付式参与,使得高校体育课程根本未能有效落实和充分发挥其作用价值。二是体育课程教学方法过于刻板。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核心,要求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课节奏学习体育基础知识以及模仿教师进行体育锻炼,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极大地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主观能动性,而且教学过程中也缺乏互动性和学习动力。长此以往会打击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不利于体育运动技能的培养和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三是体育课程评价方式较为单一。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的成绩评价方式多为基础体能测试,但这种评价方式不够公平和客观,一方面是不同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体能测试并不能明确地反映出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情况。
另一方面,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注重于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水平、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培养和提升,单一的评价方式难以全面了解学生综合实际情况。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创新策略首先,高校应该制定出明确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提高师生们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再通过体育课程知识讲座或校园运动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对体育教育产生明确认知的同时,激发他们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进而培养全体师生体育锻炼意识。其次,高校应该创新体育课程教学方式,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体育课程教学,并且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鼓励学生进行独立判断和思考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尽可能丰富课程内容与增加体育课程教学的互动性,以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和实践能力。最后,高校应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对体育课程进行成绩考核,针对不同体育运动项目从技能水平、心理状态、基本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这样既能够详细地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和身心状态,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优势,帮助学生建立体育信心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运动习惯,从而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有效落实与发展。
作者:金宁 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