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唐代文学体育文化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唐代文学体育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唐代文学体育文化论文

一、唐代文学体育文化概述

唐代是典型的多元文化共存共生的朝代,唐代文化带有典型的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兼备的特点。唐朝文化的多元化不仅体现在艺术和文学领域,还在体育活动方面呈现出更具朝气的特点。体育活动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以诗歌为代表的唐代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内容。唐代文学和唐代体育也因此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首先,唐代体育对唐诗的创作接连不断地提供了素材;其次,从唐诗中所描绘出的体育,又可真实地触摸到唐代社会所发生的体育生活。文人舞剑、贵族打球,以及此前几乎从未出现过的女子走出闺阁,骑马纵横、弯弓搭箭的场景,都出现在了唐代的文学作品中。唐代文学首推诗歌,而唐代诗歌几乎涉及了唐代体育活动的全部方面。据统计,《全唐诗》中有400多首与体育活动相关。这些诗歌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容丰富。不仅包括了皇室贵族的娱乐项目——马球和狩猎,还涉及了寻常百姓的休闲体育娱乐,以及西域胡人的新奇的体育活动和女子体育活动的描述。

二、初唐文学与体育

初唐年间,宫廷之中射猎活动颇为风行。唐太宗李世民就曾以诗作来描绘出猎的场景:“雕戈夏服箭,羽骑绿沉弓。怖兽潜幽壑,惊禽散翠空。”(《出猎》)“金鞍移上苑,玉勒骋平畴。旌旗四望合,罝罗一面求。”(《冬狩》)皇室出猎的盛况可见一斑。又有唐玄宗李隆基的“弧矢威天下,旌旗游近县。一面施鸟罗,三驱教人战。暮云成积雪,晓色开行殿。月兔落高矰,星狼下急箭”(《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初唐时期的拔河活动,场面也颇为盛大。拔河原本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军营训练中,原称作“牵钩”。百姓认为其能够产生感应庄稼,促使丰收的作用,拔河也因此产生了一种类似于祭祀仪式的色彩,而非简单的娱乐活动。大臣张说曾记录下了拔河的场面“今岁好拖钩,横街敞御楼。长绳系日住,贯索挽河流。斗力频催鼓,争都更上筹。春来百种戏,天意在宜秋”(《奉和圣制观拔河俗戏应制》)。从诗歌及其他文学作品来看,反映初唐时期宫廷府第内开展的体育活动占据了大多数,主要是皇室射猎、赞颂功绩的舞蹈、祈福举行的拔河比赛。从这一点不难判断,在社会稳定初期,百废待兴之时,体育活动主要是上层阶级的锻炼和娱乐。再者,唐代开国主要凭借武力一统天下,因此王公贵族大多英勇善战,狩猎和骑射自然是其心仪的娱乐。此后,随着国力恢复发展,击败东突厥、吐谷浑、高昌及其他属国后,贞观年间的唐王朝政治稳定,国家富强,加之李家自陇西进占中原,本身具备的异域背景带给了强大的唐王朝开放的外交态度,因此很多具有体育背景的活动都有了显示国家实力的隐含特点。例如文臣薛胜在《拔河赋》中记录的“皇帝大夸胡人,以八方平泰,百戏繁会,令壮士千人分为两队,名曰拔河于内,实耀武于外”。体育项目的盛大场面从来就是彰显国力的一种途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三、盛唐文学与体育

盛唐中期出现了大量热情洋溢、奔放豪迈的诗作,山水田园与边塞诗派鼎足而立。在两大文学家——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笔下也反映出了盛唐时期体育活动的特点:主要集中在端午、寒食、登高等时令节日中,侠士之风盛行,梨园开始成为百姓娱乐活动的场所。盛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主要体现了登高、竞渡、马球及投壶等体育项目。这些体育活动往往都是与节日民俗活动密不可分。例如张九龄的“岂似龙山上,还同湘水滨。衰颜忧更老,淑景望非春。禊饮岂吾事,聊将偶俗尘。”(《三月三日登龙山》)王昌龄的“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九日登高》)储光義的“吹箫管,清池发棹歌。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水叶藏鱼鸟,林花间绮罗。”(《官庄池观竞渡》)蔡孚的“德阳宫北苑东头,云作高台月作楼。金锤玉蓥千金地,宝杖雕文七宝球。窦融一家三尚主,梁冀频封万户侯红鬣锦鬃风騄骥,黄络青丝电紫骝。奔星乱下花场里,初月飞来画杖头”(《打球篇》)。此外,凭借边塞诗的自成一派,与游侠这一唐代特殊现象的出现,中国古代的传统武术也得以继承和发展。李白曾赞颂:“边城儿,生年不读一字书,但将游猎夸轻趫。胡马秋肥宜白草,骑来蹑影何矜骄。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鶬迸落连飞髇,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行行游且猎篇》)此外,司空曙的《观猎骑》、李颀的《塞下曲》和崔颢的《杂曲歌辞•游侠篇》、高适的《营州歌》都反映了边塞、军营、游侠等不同场合和人群的体育运动场景。相比于马球、射猎等体育活动,在唐代文人间流行的主要是投壶、下棋、登山等项目。由于唐代科举制度已经逐步完善,社会的各个阶层都获得了进入仕途的机会,而不再仅仅是靠门第出身“平流进取,坐至公卿”。这些文人们受到唐代自由精神的感染,不再因循守旧,而是乐观进取,意气豪迈,积极入世。

四、中唐、晚唐文学与体育

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冲击,唐代社会发生了由盛而衰的剧变。文学作品中体现的宫廷体育活动也大大减少。中唐时还有棋类、马球等活动的描述,以及修仙、养生类的记述。时至晚唐,甚至描述体育活动本身的文学作品也越来越少,或许是生逢乱世的人们不再热衷于体育活动,即便有,也是投身于骑射、武术等项目。其实中唐时期体育活动的内容较之盛唐还要更加丰富一些,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在原本的骑射、马球、竞渡等项目之外增加了对民间开展广泛的春游、秋千、风筝等体育活动的描述。例如张仲素的“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濛濛百花里,罗绮竞秋千。骋望登香阁,争高下砌台。林间踏青去,席上意钱来。”(《春游曲三首》)武元衡的“千里雪山开,沱江春水来。驻帆云缥缈,吹管鹤裴回。身外流年驶,尊前落景催。不应归棹远,明月在高台。”(《春日与诸公泛舟》)此外还有陈去疾的《踏歌行》、白居易的《和春深二十首》、王建的《秋千辞》和司空曙的《风筝》都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从事春游、秋千、风筝等运动时的场景。而元稹的《竞舟》和《竞渡》,张建封的《竞渡歌》和刘禹锡的《竞渡曲》都描绘出了端午节时民间对于竞渡这一体育项目的热爱。而且,在这些描绘春游踏青的诗作中,不乏提及女子参与其中的身影。虽然这些舞蹈、蹴鞠等女子体育的描述更多还是局限于宫廷贵族而非寻常百姓,但是这依然是我国古代体育史上,女子参与最为普遍和直接的记录。徐铉的《抛球乐》、鱼玄机的《打球作》和无名氏的《咏美人骑马》就体现出了唐代开放、平等、自由的民族政策和社会风气,使得传统的儒家伦理对人们的束缚有所减弱,女子也得以走出闺阁,参与到抛球、踏青、蹴鞠、舞蹈等体育运动中来。从中唐到晚唐之间,棋类运动前所未有地发展起来,文人雅士之间对弈水平普遍较高。王建的《看棋》中写到:“彼此抽先局势平,傍人道死的还生。两边对坐无言语,尽日时闻下子声。”此外朱湾的《咏双陆骰子》、刘禹锡的《观棋歌送儇师西游》、张籍的《美人宫棋》无不体现出当时棋类运动的雅致与流行。此外,出于对时局动荡的漠然和自给自足的状态,中唐之中修仙养生之道也在文学作品中多有体现。反映出当时炼丹修道、四气养生等行为的盛行。例如钱起的《过瑞龙观道士》、张籍的《求仙行》、孟郊的《列仙文》诸诗。时至晚唐,由于时局更加动荡不安,原本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百姓多有破产或因战乱流离失所,因此祥和欢快的春游、拔河等场景逐渐减少,养生活动也基本绝迹于文学作品之中。描述武艺、兵器的内容占据了主要的篇幅。例如姚合的《腊日猎》、杜牧的《赠猎骑》、李商隐的《日射》、马戴的《校猎曲》等。与此同时,文人间的棋类活动却依然是文学作品描写的重要内容。李从谦的《观棋》、温庭筠的《观棋》、裴说的《棋》、李洞的《对棋》均为此类作品中的翘楚。

五、结语

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的文学作品对体育文化的记录体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阶段性,从运动项目、参与人群等记述内容不难看出,文学作品的描绘、称颂以及文人亲身的参与,都对唐代作为我国古代史上体育运动发展的高峰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李小莉 单位:河南教育学院体育系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