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校园和谐视角下体育文化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校园和谐视角下体育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校园和谐视角下体育文化论文

一、和谐校园以及构建和谐校园的理论支持

许多学者将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与和谐校园内涵综合起来,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以及基本内容入手,对和谐校园进行了有益的理论研究尝试,提出了许多对和谐校园理论的独特理解。冯佑培、伍学云、潘靖等认为,学校有序,协调以及均衡的发展状态就是和谐校园,其是一种以协调发展、和衷共济以及内和外顺为中心的一种素质教育模式,将各种教育要素以校园为纽带,创设下优化、自由、全面以及协调的育人环境,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各个要素之间以及各个系统的协调运作,更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合力发展,以学生、教师以及学校三方面共同发展的整体效应。简德平则对和谐校园内涵中自然环境以及人物进行分析论述。其指出高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与社会存在的一种相互促进、依存以及协调的关系就是和谐校园。其中,包括自然与高校内部、物与高校内容以及人与高校内部多方面的和谐。通过研究,许多学者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的举措,包括:坚持校园可持续发展观念、树立起科学发展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设立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得校园和谐与社会和谐能够共同发展进步。

二、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1.校园文化内涵一个民族进步的动力就是教育,社会共有的精神家园就是文化。校园文化对于一所学校来讲相当于人类的思想以及生命的灵魂。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的要求。体育运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体魄,更能够提高其道德修养,开阔视野,培养出更符合现时期复合型高层次的全面人才。高校体育文化是在校园内出现的与体育相关的一种文化现象。高校是学生能否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体育锻炼方式的关键所在。因此,体育文化具有培养学生群体更好成长的无可替代的地位。

2.校园体育文化内涵

新时期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具备健康的心理。高校体育文化就是对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文精神进行弘扬。因此,可以说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人文化科学教育、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科学人才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国家、集体以及校园利益相一致的体育目标就是高校体育文化的根本体现。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建立高校体育行为组织的价值取向。第二,要明确高校体育总目标,利用目标进行激励引导。第三,完善包括能力系统、个性倾向以及自我调节系统等的个性结构。个体身心是否能够适应社会进行全面发展与个性结构是否完备有着直接的关系。高校体育文化是独立性以及群体性互相交织的一种文化活动,参与到其中的个体,能够使得自我意识增强,激励自身不断突破极限挑战困难。校园体育文化的调整,是使得个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更是校园体育精神的主旨,其促进体育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能够更好地沿着健康进步的方向发展下去。

三、基于校园和谐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文化功能

1.教育功能

高校体育文化最为显著的功能就是教育功能。高校体育文化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着学生,成为最生动活泼、最为广泛以及最具可接受性的教育方式。体育并不仅仅是单一的运动竞技,而是多学科的集合体。学生将他人传授的科学健身知识通过实践换为自身知识的过程也是一种科学文化传递的过程。高校体育文化利用多元化的体育活动,对学生的体育审美情趣、人文精神以及道德观进行培养,是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手段。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需要承受一定的运动强度以及独立与协作等的生理及心理的双重负荷,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组织以及有计划的活动,能够形成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一方面可以利用服装、体育雕塑、器材建筑等丰富校园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有序健康的发展,在浓郁体育文化氛围中的学生,会潜移默化地被其所倡导的精神熏陶与感染。

2.健身功能

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能够极大化地激发学生运动热情,使其能够更多地投身于锻炼中。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使思维更加敏捷,头脑更加清醒。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够增加大脑血氧供给,兴奋与抑制更加集中,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以及均衡性加强,对外界刺激拥有更为准确与迅速的反应;可以提高大脑综合分析能力,使得有机体工作能力加强。通过体育锻炼,肌肉血液供应能力能够加强,使得肌肉纤维变粗,蛋白质含量增加,肌肉工作能力提高。增强了人体新陈代谢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技能。另外,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够使学生充满活力,朝气蓬勃。

3.导向功能

高校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学生具有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成才心切、充满好奇心、可塑性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个性特点,极其容易受外界因素如暴力、色情等影响,一旦缺乏正确的引导,以及校园文化匮乏,就会使学生迷失方向。校园文化的引导能够将学生对成功以及事业的欲望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行为准则以及追求。通过班级以及学校的共同协调,能够减少学生接触社会不良因素的机会,将其引导到积极的发展道路上。高校可以利用大型体育比赛的名人效应使学生间接或直接地参与活动,促使其养成良好体育锻炼的习惯。

4.疏导功能

美国社会学家曾指出,多建立运动场所就等于少修建监狱。科学的体育活动能够满足人类的情感刺激以及体验,从而调整心理功能的平衡,起到缓解压力、消除不良情绪的作用,一些例如拳击、足球等较为激烈的对抗活动,更是情绪宣泄的通道。当今社会就业竞争激烈以及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得多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聚会、上网、喝酒等成为其缓解压力的渠道,导致学校管理难度增大,学风不正。因此,需要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其在学习之余,能够通过体育锻炼,消除心理困惑、减少内耗,同时协调人际关系。

5.凝聚功能

高校体育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同时也是一种思想黏合剂,能够将不同见解、不通性格的师生团结在一起,形成一种归属感、荣誉感以及认同感,从而形成凝聚力与向心力。例如“女排精神”、雅典奥运会刘翔的突破以及北京申奥成功的不眠之夜等,均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更是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另外,在高校运动会中,集体项目如球类比赛,接力赛等,观众的呐喊声震耳欲聋,校运动会可以说每举办一次就是一次人心的凝聚。

6.娱乐功能

高校体育文化的又一重要功能就是寓教于乐。体育从根本来说就是带有规则的游戏,一旦丧失了娱乐性,也失去了其存在的根本意义。在高校中,许多娱乐性不强的体育项目由于不受学生欢迎已经被排除在外,反而一些娱乐性很强的项目,不仅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更为校园体育注入了活力。高校体育文化在人的情感世界中具有极强的教化作用,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能够净化人类心灵,提高品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能够充分展现自我才华,释放能量,获得成功的愉悦,取得心理健康与平衡。高校体育文化的娱乐功能,真正做到了人本主义,既满足了学生心理需求,又促进了学生自我和谐。

四、基于校园和谐视角下的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和谐为理念,优化校园环境

高校的场馆建筑、体育场地以及器材设施等均是体育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与前提保障。在高校体育文化物质建设中,不仅需要由育人目标以及自身传统出发,结合自身体育环境特点、学科特色以及自身专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不仅需要对场地建设等进行长足规划,更需要利用现有物质基础定期组织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建立起具有本校特点,并且体现和谐校园理念的体育文化环境。利用体育知识宣传、校园广播以及校园网络等,将体育活动所蕴含的理念、价值观以及精神等要素传播给每一位师生,使得体育文化在校园范围内无处不在,使得广大师生时刻能够受到体育文化的熏陶,感受到和谐校园以及和谐社会的温馨。

2.以人为本,细化体育管理规章制度,完善组织体系

第一,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并且完善高校体育监察制度,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情况进行实时监察,确定高校体育负责人。各级管理层需要做到身先力行,形成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环境,促进每个人能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第二,高校各个相关部门需要切实建设本校关于体育文化建设的有关规定,定制出详细的场地管理、活动以及竞赛等规章制度,不断激发教师以及学生的内动力。第三,高校需要定期举办如体育文化节、体育竞赛、体育周、体育社团、体育沙龙以及俱乐部等体育活动,上级部门以及学校领导层需要确保体育组织能够实现。

3.弘扬人文精神,加强高校体育意识文化建设

第一,需要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培养渗透体育意识,利用课外活动、体育课、课间操等业余活动,逐渐丰富学生体育知识,建立起体育意识以及习惯,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在体育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体育的作用、目的、意义以及功能。第二,实现终身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本身就是行为倾向以及思想意识的有机结合。第三,营造校园和谐文化环境。学生能否为祖国以及人民更好的服务的根本前提就是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高校需要以和谐为理念,加强体育工作,增强体育文化建设,使得学生能够受到多种形式的体育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由提高体育认识转变为体育行为,满足情感需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文化对校园和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需要清楚的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而是系统与长期的工作。高校需要加强对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视程度,全面认识体育文化对人才培养以及学校发展的重要地位,尤其是高校主要领导层以及对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者,更需要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进行全面的认识,并且做到真正的重视,将其归入高校总体发展规划中,真正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落实为和谐校园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

作者:陈金义 单位:厦门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