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俗体育文化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俗体育文化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俗体育文化教学

本文遵循“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征概括-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教学及其评价”的研究路径,选择代表民族的典型体育项目进行了研究,从中窥见相应民族文化的特征,旨在推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和宣传。

1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征

1.1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共有特征

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注重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教学就是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践行文化多元发展重要举措的体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符号,承担着记录、传播和推广少数民族优秀体育项目的重任。故此,它们必然具有相同的文化属性:(1)它们都是意识性的存在,以反映客观世界的方方面面是其主要的功能;(2)它们都建立在具体的体育项目或是体育活动上。这些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就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其得以持续存在的基础和前提;(3)凡传承下来并为广众所知的,无论是作为载体的体育项目还是作为抽象提炼出来的体育文化,都必然蕴含人类先进文化基因,也都必然代表了特殊时期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先进方向。例如,壮族的“板鞋竞速”,就是广西壮族民间精英为抗击倭寇而发明的。初时用以训练士兵运行速度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后逐步发展为壮族重要的体育竞技项目。毫无疑问,无论是作为体育项目的“板鞋竞速”还是作为军事训练项目的“板鞋竞速”,它们的本质都相同,精神也必然相通。一个是为应对倭寇入侵而发明创造出来的军事训练项目,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士兵运行速度,以便于对战运行速度同样风驰电掣的日本倭人,达到追击和退避随心所欲的目的。对于士兵而言,除了行进的速度外,团队协作是最重要的。一盘散沙的军队,其士兵作战时犹如一个人对抗一支军队,而凝聚力极其强大的军队刚好相反。传播到民间之后,“板鞋竞速”虽说渐渐褪去了军事训练的特殊用途,但其对速度追求和团队协作精神训练却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又如,藏族的“赛牦牛”,它其实是藏汉民族融合的产物。史载文成公主入藏,藏族首领松赞干布以穿戴了各种染了色“衣服”的牦牛礼迎,并让骑牦牛的士兵驱使牦牛做出竞速、起舞等各种喜庆的动作,使得文成公主一扫旅途困苦,并将这一活动在“国书”中向母家大唐王朝提及,使得中原地区得知这一盛况。松赞干布遂决定将“赛牦牛”运动作为地区的活动,从而实现了该体育项目在整个藏区传播开来。再如,苗族与土家族的“高脚竞速”。在我国,苗族主要分布在西南三省和新疆等地;而土家族则集中在湘西和鄂西。前者山高路陡,后者湿热多雨,因此,高脚竞速有爬坡、涉水之功用。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苗族和土家族外出生产和生活不便的困境,为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后来,中国经济纵深发展以后,苗族和土家族聚居的地方交通愈发便利,“高脚竞速”就理所当然地从交通利器变为体育竞技运动。

1.2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差异性特征

1.2.1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地域差异性研究发现,同一地域同一民族文化大致相当,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差异巨大。同样是彝族,贵州的彝族主要体育活动为火把节、敬酒、龙灯、元宵灯会;而滇西川东则主要以摔跤、骑射为主。远古以来,贵州丛林密布,耕种艰难。土著人以火为媒介,刀耕火种。火成了生存和发展的图腾,作为崇拜,彝族土著创设了火把节。不仅感恩火的恩赐,给土著人带来粮食和生存的根基,让彝族人们得以生存繁衍;同时还带有原始的图腾崇拜。以火为神,将其视作庇佑。在这里,火意味着光明,是当地人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希望;同时,火还是热情奔放的象征和代名词。在还没有通电且交通不便的20世纪,你若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做客,好客的苗、彝土著必然点亮熊熊燃烧的火把,全村老少夹道欢迎,安顿下来之后,必然是敬酒、篝火晚会、跳舞、拉歌等一系列少数民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欢迎远方来的客人的节目,让你心醉和惊奇。另外,“牛王节”“尝新节”“四月八”等也是贵州少数民族较为著名的节日和体育项目。牛王节主要在贵州安顺布依、苗、仡佬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流行,不仅是一个祭奠和感恩耕牛的佳节,同时还是斗歌赛舞的重要体育活动。贵州经济以农业为主,其他产业相对薄弱,但贵州农业技术落后,耕牛是最主要农用动力也是贵州人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因此,对于贵州绝大部分农家而言,耕牛都占有无比重要的地位。当地人感恩耕牛,并以此为主题,举办各种大型的感恩耕牛的节目和体育比赛,这是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所没有的。

1.2.2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民族差异每个民族的发源地都不同,而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他们经过不断地迁徙和发展,最终形成了自身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大致也是如此,这也正是本民族区别于他民族的重要特征。朝鲜族酷爱跳板和长鼓舞,蒙古族有那达慕大会,哈萨克族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傣族是世界闻名的泼水节,藏族则有独特的晒佛节,壮族三月三,苗族芦笙节,彝族火把节,回族开斋节。这些节日无一不将少数民族的图腾崇拜、生活传统以及民族信仰同体育项目融合起来,在进行图腾膜拜的同时彰显了本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具有很强的区分度。而且这些项目已经无一例外地成为了本民族的文化象征,由体育项目折射出来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确实已经成为少数区分少数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而这也必然成为我们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教学的重要基点之一。

2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教学

2.1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长存的重要基因,而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其最大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和传播。如上文所言,教学是实现少数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反复地说道和教化,绝大多数学生必然会对于本民族乃至于自身民族体育文化有一个较为深刻了解,并对其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见解。而且学生是不断地新陈代谢的,一批走了,另外一批新生又进来,继续接受学校教化,这就是学校教育大大优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学校有自己的活动宗旨和教育教学的体系,有定制化的课程模式,这对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常规化的学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归结起来,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优秀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形成文化多元发展的认识,在增加学生见闻的同时,促进学生对于我国民族体育文化多样化有一个具体深刻的认识。

2.2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教学模式

进行大范围、广角度、深起底的调查。调查学校所在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方方面面的具体情况。邀请专家学者撰写分析报告,最终反馈到教材中去。报告必须要有深度和广度,将学校所在地少数民族所独有的民族文化进行梳理,再进行深度的解释。调查学校教职工对相关民俗体育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虑当地学生的素质基础乃至于当地人文社会伦理等,都要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同时还需要编撰教材。教材力求形式和内容多样化,最好做到体系化。单一教材务必图像、图画、图表、文字等内容充实,生动详实,并要求有在线资料的支持。对教学材料进行必要地筛选。建议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体育项目作为教材编撰的素材,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而那些未被选到的项目则作为补充材料作为测验或是考试材料入选进来,并且建议将它们放到相应的独立门户网站上,进行必要的推广和宣传,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在进行教学中,要求担任民族体育文化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是研究型的优秀教师。只有教师具有雄厚的功底和深厚的民族体育文化底蕴,对当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和全面的了解,其进行起教学来才能够得心应手,而不是照本宣科。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多和当地学生多家交流,以互动的方式来增进了解和认识,这样一方面可以大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另外还能实现课堂互动,最终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一定不要把民族体育文化的教学视为不重要的事情,而应该建构起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支持制度来帮助民族民俗文化教学活动的开展。

3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的教学,首要先通过调研的方式,对学校所在地的民族民俗体育文化有深度和广度的认识,然后以此作为主要素材,挑取典型材料进行教材编写,然后培养或是选拔一批对当地民俗民族体育了解深刻的教师,作为授课教师,进行日常教学。另外,我们主张建构起相应的评价体系,对每一学年民族体育文化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建议这种评估是开放性的。实际上,对于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的教学,大致要遵循这样一个过程,研究体育项目,抽象概括出相应的文化特质,然后开展教学,这个过程也应该是师生一起完成的。

参考文献:

[1]秦言多.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120-124.

[2]朱忠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54-160.

[3]刘东渝.试论民族地区高校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5):127-128.

[4]朱杰,程晖,王振杰,等.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SWOT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76.

作者:任亚东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