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体育文化的发展分析(6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一定的地理文化等条件,冰雪体育文化对于推动黑龙江省城市经济建设、提高冰雪体育文化产品的竞争力、丰富人们的精神文明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滞后。为此,本文对黑龙江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并立足于黑龙江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劣势,进一步分析了冰雪体育文化对黑龙江发展的价值作用,最后提出几点建议,以促进黑龙江冰雪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黑龙江;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发展
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终身体育精神的深入发展,北京冬奥会的申办成功,冰雪体育运动项目逐渐成为我国一股热潮。冰雪对于黑龙江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黑龙江冰雪体育文化产业规模较大,且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兼容并包含了国内外、南北文化之所长,可谓是我国冰雪体育文化发展的龙头,更是东北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精神来源。该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逐步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彰显了极强的生命力。尤其是近些年更是逐步朝着科学化、综合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作为我国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名城,黑龙江省的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对黑龙江文化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提高意义重大。
1黑龙江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首先,较我国其他省份而言,东北地区纬度较高,降雨量大,易结冰,这种气候特征极为适合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且黑龙江山地面积广阔,尚未开法利用的场地较多,为冰雪体育活动的举办提供了天然场地。其次,黑龙江具有深厚的冰雪文化底蕴。在长期的自然条件气候影响下,黑龙江形成了独特悠久的饮食文化及服饰文化,与外界的联系沟通不断加强。而自哈尔滨举办国际冰雪节后,黑龙江的冰雪体育便登上了世界国际舞台,更逐渐为人所知,许多国际知名企业开始关注黑龙江的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加强合作联系,使冰雪体育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更带动了黑龙江省的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这也成为黑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此外,随着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哈尔滨城市周遭也相继建设起或大或小的滑雪场,但总体规模上仍以小型为主,且经营手段较不规范,这也使得黑龙江的冰雪体育文化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黑龙江冰雪资源的利用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被运用得更加细致,并逐步形成冰雪体育、文化、旅游、贸易和艺术等相互融合的趋势。
2黑龙江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劣势
2.1优势
地理位置是黑龙江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最为得天独厚的优势。该省位于我国的最北边冬季寒冷的西伯利亚寒流,极为寒冷,月平均气温大致在零下14.7℃,1月份气温最低,冰雪主要集中于11月份至来年的4月份,雪量大且密集,雪质尤佳,所处的生态环境也极好;而就森林覆盖率来说,黑龙江省就占据了全国将近一半,山地面积占据着全省面积的三分之二;全省海拔1000米以上,可用于建造冰雪体育文化的大型滑雪场的山峰有100座左右。而当前,我国所拥有的不同规模的滑雪场也不过180余座左右,黑龙江省占据了五分之二左右,且这些滑雪场的规模仍在不断地完善和规划当中,部分滑雪场甚至成为国家级的滑雪场地,如黑河远东国际滑雪场。在此优越的地理优势及优质的冰雪资源条件下所孕育出来的冰雪体育文化自然彰显着独具一格的魅力。例如,根据不同时节,该省每年皆会打造出不同的冰雪体育主题,如春天活力滑雪月、隆冬发烧滑雪月等,这几个活动开展时都会吸引广大的冰雪体育运动发烧友积极参与。同时,该省政府也积极投入于冰雪体育文化的建设,不断加大冰雪体育文化宣传力度,例如从1963年的冰灯游园,再到1998年建成的冰雪大世界,在第17届冰雪大世界上总用冰用雪量创历年之最,用冰量达到了18万立方米,用雪量达到了15万立方米,冰雪景观数量达到了74个。黑龙江慢慢把冰雕艺术和雪雕艺术相互融合,冰雪运动和全民健身运动有机融合等,不仅促成了国内外舞台上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更是打造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冰雪体育文化长廊”工程。
2.2劣势
黑龙江省是在我国市场经济道路开启时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发展起步相对缓慢,且在传统理念限制下,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更是深受旧观念的影响。因此,使得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文化产品的开发推广皆难以取得较好的成果,在文化产业的营销上更是缺乏创新意识,手段方法也较为单一化,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导致该省冰雪体育文化产业无法在国际舞台中站稳跟脚。此外,冰雪体育文化产品在性能开发、造型设计等水平也相对不高,较之国际知名冰雪品牌,差距着实大。在起步晚、起点低、管理体制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管理方式缺乏创新等劣势下,使其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经济。
3冰雪体育文化对于黑龙江发展的价值作用
3.1带动经济发展
黑龙江所打造出的冰雪名城及其冰雪景观等,为哈尔滨冰雪节及其国际滑雪节等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该省树立起了“世界冰雪旅游名都”等著名冰雪品牌形象。据该省相关数据统计可知,该省每年春节“黄金周”接待的国内外游客及其收入等皆以10%~20%的增长趋势不断上升,该省可谓是我国春节“黄金周”的旅游胜地。在此形势下,所收获的巨大财富也为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的建立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冰雪体育文化产业所开设的一系列活动中的各种滑雪旅游消费、景观门票消费及其冰雪节的展示会等各种以“冰雪”为载体的产业消费,皆为黑龙江省的旅游业发展、带动人们消费、拉动相关产业体系的经济发展、促进整个省份经济水平的提高等发挥着巨大的价值作用。
3.2促进人的综合发展
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身处北方的人民来说,有利于促进终身体育的发展。冬季健身体育运动,能强壮人的身心,这是夏季运动项目所难以替代的功能。特别是冰雪运动,不仅有健身美体、陶冶品质等健身功效,还是富有浪漫气息、刺激性的运动,较之其他体育场馆运动的场地封闭性和喧嚣的都市运动而言,冰雪冬季体育运动能让人们投身于大自然的森海雪原中,享受纯净的山野之壮美、体验刺激的冰雪运动,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体质得到增强、抗寒预疾,更好地适应于该省冬季高寒环境。此外,通过冰雪户外运动,对于增强人体机体技能,促进人体器官系统新陈代谢水平的提高;严寒困境当中人的意志、克服艰难险阻的精神有所提升;从久宅身居大院到室外大自然壮丽景观,人们深处清新环境中,沉闷烦躁之心、抑积的精神压力皆会得到有效舒缓。这些对于人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是极有效果的。所以说,黑龙江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人的综合发展,使人们不断提升适应大自然的生存能力。
3.3带动城市体育设施建设和发展
体育设施建设对于城市建设及其发展起着推动和催化作用,尤其是黑龙江这种具有举办大型体育运动会的城市来说。而在举办过程中使得大量体育运动员、教练及其游客等都汇集到同一个城市中心,这将促使城市进行大规模的体育设备设施建设改造,使整个城市焕然一新,增添风采。而黑龙江冰雪体育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也表明: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能够提供群众观看冰雪体育赛事和参与冰雪活动的体育资源,还为世界顶级赛事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体育设施,使广大旅游与体育爱好者都能够尽情地体验和享受冰雪体育文化运动的魅力。同时,体育设施的建成也为黑龙江更好更快的宣传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品牌形象的重要力量,提高该省份城市的影响力。
4对黑龙江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4.1整合资源
针对黑龙江丰富的冰雪资源应加以整合,不断加强宏观调控手段,使其形成合力,共同带动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建设。如将固有的冰雪林海雪原、气侯条件等善于利用,以此来打造出冰雪体育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特色产品;又如某个学校社区内浇筑的冰场,可在周末或假期向社区居民开放。而政府再给予相应的补贴,使得居民参与冰雪体育活动的热情有所提升,冰雪资源也能得以有效发挥。同时,还可将冰雪雕刻、冰雪漫画及其民俗表演等富有艺术特色的内容等充分融合到冰雪运动当中,使其更具活力,彰显体育包容万象的独特魅力。此外,滑雪体育运动还有许多内在潜力可以挖掘,例如滑雪运动技术咨询、滑雪运动机械中的雪地摩托车、滑雪运动器具中的滑雪板等,通过将这些资源的有机融合,对于黑龙江打造世界著名的冰雪体育文化胜地极有益处。
4.2加快政策扶持保障体系的建立
促进黑龙江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仅要依赖于黑龙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异的地理优势,更需政府的资金和相关政策扶持的投入,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动员社会各界的资金和人力支持,使其切实参与冰雪体育文化项目的规划当中,并将冰雪体育文化的规划实施状况充分反馈给社会,让广大社会群众和各界都能够关心、关注并投入到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建设中。使黑龙江“冰雪体育文化节”形成一个全民参与、全民建设、共同健身的区域性节日。此外,国家、省市、乡镇等相关政府要切实联合起来,全方位、整体性推进,为本区域的人们开展更多可免费参与冰雪体育健身的场所,使人们真切感受到黑龙江冰雪体育文化带来的愉悦。
4.3建设冰雪体育文化传播体系
首先,根据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实际发展特点和状况,应当制定长期规划,积极组建本省、本市的主流媒体,并引进国内外较为优秀的媒体,借助互联网、网络电视及其广播报纸等来加大对黑龙江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品牌形象的宣传力度;其次,还要积极引导该省各大地区、冰雪行业,及其相关的旅游景点进行形象宣传,将黑龙江的整体形象与冰雪体育文化品牌的宣传加以有机融合,进行捆绑式宣传;最后,针对沿海地区,包含东南亚、东亚及其港澳台等地区,逐步建立起以黑龙江冰雪体育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旅游景点宣传公告,还要不断加强与政府关公、国际的交流合作,并积极申办国内外知名的冰雪体育文化活动、赛事,不断引进相关的国际知名度较高的论坛、研讨会等。在知名品牌和名人名会的帮助下积极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黑龙江冰雪体育文化,有效地提升冰雪文化产业品牌美誉度,并打响国内外知名度。
4.4构建冰雪体育文化生态保护体系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黑龙江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的建立起着关键性作用,为此,必须切实注重对自然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打造出无污染可再造的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在实际建设中,应当秉承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不断加强保护历史人文景观与其传统古建筑,以促使人文设施实现规模与集聚效应,使得黑龙江的林海雪原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能与深厚的历史人文资源、独特的城市自然风光都能有机融合。在此情形下,不断将黑龙江建设成一个资源科学利用、城市高度文明、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生态都市。切实做好上述内容,才能真正将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更好的维持下去。
4.5打造冰雪体育文化产业体系
加快市场化运作速度、积极推动企业化参与是打造冰雪体育文化产业体系,并实现冰雪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相关政府应当积极鼓励企业参与到冰雪体育文化建设当中,为其进行资本整合,不断提高冰雪体育文化企业的实力。为此,还应积极引导并建设起一批实际竞争力较强的国有企业或是大型股份文化有限企业,以将资本作为基本纽带,逐步实现跨地区、行业、股份制度并有效进行重组兼容并蓄的冰雪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同时,还要以冰雪体育文化为基准点,打造出一批强实力、国际竞争力较高的冰雪文化园、冰雪体育文化园、数字媒体文化园等,进一步整合资源,将这些文化园创设成独树一帜,又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形成黑龙江鲜明独特的文化品牌,并成为冰雪体育文化开设活动的亮点。
4.6构建创意产业园
对于冰雪体育器材、竞赛冠名、服饰及其体育吉祥物等产品中所蕴含的创意元素及其成分加以开发利用,打造出冰雪文化底蕴浓厚、科技含量高、顺应时代潮流的创新品牌。同时,积极构建创意产业园,以高新技术为核心推动冰雪体育文化创意园区、创业产业链的发展,并以此带动黑龙江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集聚。此外,还可将各个艺术家、冰雪体育文化企业、非营利性机构组织等有机融合起来,促使规模化、统一化的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形成,并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4.7构建冰雪体育旅游文化品牌特色
根据黑龙江冰雪体育旅游文化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特色精神文明,应当积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鼓励相关冰雪体育企业建设起富有区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自主品牌。对于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体育建设企业要积极扶持和鼓励,同时还要加强培育冰雪体育赛事品牌,如积极申办冬奥会等国际想象力较强的赛事,促使体育基本设施加以改造和升级,并逐步提高冰雪体育赛事的营销管理手段,以推动冰雪体育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形成富有民族文化特色、冰雪体育地域性优势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新局面。
4.8积极培养冰雪体育人才
作为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核心,冰雪体育人才专业素养的提高非常重要。为此,黑龙江相关冰雪体育产业应当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教育作用,不断加大对冰雪体育人才的培养力度,重视对人才专业知识技能、管理能力的提升。此外,专业机构培训也是不可或缺的,还要逐步建立健全冰雪体育相关的培训人才基地,并加强校企、科学研究院之间的合作。不断完善冰雪体育人才培养机制,使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强有力的人才力量。
5结语
综上分析,黑龙江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并非朝夕间所能完成,必须善用黑龙江深厚的冰雪文化底蕴。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要依托于现有资源优势,更要不断挖掘潜在资源优势,使其不断融合统一。所以,政府、社会及其个人都应当积极参与到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建设中来,不断提出创新发展新模式,不断挖掘发展优势所在,不断注入冰雪体育文化内涵,才能使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站得更稳、影响力不断增强。在科学发展理念的基础上,逐步提高黑龙江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品牌形象,切实打响黑龙江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孙威,刘明亮.我国冰雪消费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1).
[2]王诚民.中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05).
[3]姚小林.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的发展现状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5(03).
[4]张萍,王诚民,倪莎莎,等.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文化的产生及其发展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5]宋国良,韩洪侠.黑龙江省冰雪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策略[J].冰雪运动,2012(02).
作者:李博 孙显仁 郭芳 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东北林业大学
第二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摘要:中华民族体育是我们的祖先在悠悠历史中创造和积累下来的传统文化,它所体现出的是各个民族所提倡的一致的文化价值观,它有着与体育活动相适的竞赛程序、器材制作、比赛的规则等相关制度,也是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经济生活等的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所以,这种文化,是应该保护、传承下去的。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要结合传统民族体育自身文化的特点,在发展中体现传统民族体育的原真、生态,多样性。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传承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们祖先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创造中积累下来的传统文化,它体现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它很好的反映了各民族的生活历史、民风民俗、民间信仰。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是奠定各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础,是维护中华文化的重要环节。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历程
近现代,随着西方的新兴体育项目不断进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这种历史传统文化作为抵御新兴外来文化的产物,受到了我国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在我国受到外国侵略的时候,武术这种民族传统体育受到了倡导,从30年代后,民族传统体育和外来新兴体育的竞争才渐渐的销声匿迹,民族传统体育和外来新兴体育都算作的中国的近现代体育文化活动,并且都将其进行了适合国情的改造。辛亥革命结束以后,精武体育会、北京体育研究社等一些国内体育组织和中国的体育爱好者,他们提倡民族传统体育,主要就是中国武术,这一提议,极大的唤醒国人们对传统体育的关注,他们把中国武术作为强身健体的中国式体操,这使得对中国传统游戏进行整理、研究的文化保护活动渐渐多了起来。一直到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又将中国武术遗产的发掘整理工作提到议程,这次的发掘整理工作,培养出来一批研究骨干,开设了专门机构,开展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工作,组织专门的机构队伍对民间传统体育进行调查研究,就民族传统体育的学术问题展开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一路走来,一直都是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才进行挖掘保护。虽然改革开发以后重视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工作,但是缺少组织、研究水平不等、手段单一,使得挖掘整理工作不能很好的进行。
二、如何更好的保护发展民族传统体育
至今为止,研究者、学者从立法、非物质遗产、教育传承、知识产权等方面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持续发展进行了论述,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外来新兴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利害关系也提出了比较丰富的意见,但是对一些理论性、技术性的问题来说总体思路不够清晰,这就要有进行更进一步的的探讨。
(一)保护发展的科学依据
每一种人类文明都有着它自身的认知和实践发展的最终依据。那么,民族传统体育保护发展的最终依据是什么呢?作为一种民间的草根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其中绝大多数都源自于民间,它是一种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文化产物,是历经数代人无为而治的,它的发展规律是一种有机、缓慢、自然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有着很强约束性,所以一般情况下它不会随着某个人的思想意识而随意的进行改变。行政的干预,舆论的作用,都只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和特定的时间内都起着相对影响作用,但是民族传统体育自身有着强大的自制力,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民族传统体育终究是要回归的。
(二)保护传承的文化重点
现在看来,从体育文化保护传承的层次机构来说,不管是文化保护还是传承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重点都应该是放在体育文化的精神层面上。传统体育文化结构分三个层次的理论分别指出,文化分为内、中、外三个基本层次,而在这其中的重要核心层次就是其精神文化,这个精神文化节包括了其自身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等等。差不多所有的中外学者都一致认为,外在的文化结构最深层的精神文化的内核,也就是文化价值观,这是让一种文化得以长期存在,并且区分于其他文化的重要原因,在文化运作中占据着重要核心的位置。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该有本、末之分。什么是本呢?就是体育文化里的价值观,它是体育文化运行的核心,起到价值引导的作用。而末呢,即价值观外在的延伸,就是那些被称为“技”或者“术”行为、技术和规则等这些表面的文化内容。体育行为就是价值观的外在体现,价值观支配着体育行为,所以,只要保证不改变内在的价值观,那么体育行为就不会改变。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踩风车、芦笙舞、竹竿舞、背箩舞、荡秋千等,它们其中大部分都是隐含着对大自然崇拜,表现出人们对大自然敬畏自然,珍惜爱护生命的精神价值。正是凭着这些精神观念才塑造了体育的灵魂,任何的体育文化保护者和传承者都应该关注至它们,只有这样,保护和传承才做的完美。如果你忽视了对核心精神价值观的保护和传承,那么体育文化就缺少了其灵魂,所以保护传承也就只变成了走形式。像华南地区的壮、瑶、苗等少数民族地区,一直流传着铜鼓舞,这不仅仅只是一种民俗性的体育技能和表演形式,更是一种人民对自然信仰的表现,它通过这种体育形式来表达祈雨求丰收、佑护生灵的精神诉求。但是,在现在这个大经济条件影响下的今天,很多地方把铜鼓舞简单的当作一种表演,以此来换取利益,使传统体育内在的精神失去了,所以,一定要杜绝此类的情况。
结语
要更好的民族传统体育,就要弄清它的根源,知道它从哪里来,应该往哪里去,这样才能更好的从根源上保护传承民族传统体育。任何的一种形态都有它固定的“道”,传统体育也不能例外,它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是体育文化形态所固有的“道”来给它规定,不是由学者或者一些官员们而设立、构建出来的,所以传统体育应该秉承找寻、发现的精神态度去保护、传承。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民族传统体育原有的价值观,才能让民族传统体育得以更好的发展,流传千古,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刘石磊.湘鄂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吉首大学,2013.
[2]孙庆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基本理论问题[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01.
[3]辛锡灿.民族文化生态村模式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SWOT分析和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作者:岳贞淑
第三篇:黑龙江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摘要:分析了黑龙江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及策略,黑龙江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来黑龙江省体育产业应发展具有本省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要建立有利于体育产业科学发展的机制,大力发展体育文化,形成体育产业与文化相互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开发具有特色优势的体育项目和以体育产品为主导的体育产业基地,建立体育产业集聚区,使体育产业与体育文化的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关键词:黑龙江省;体育文化产业;现状;发展策略
体育文化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体育文化产业通过一系列的商业运作使得体育文化的内涵不断充分和丰富.总之,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产业共同为人们对体育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使得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化产业共同进步.所以,在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要通过准确定位体育文化,使体育文化促进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我国体育产业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黑龙江省发展体育文化产业的环境分析
1.1资产存量有限,市场化转制过程中启动能力不足
在区域发展进程中,地方财政的支持对其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京广浙等地区基础好,政府财力支持力度大,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资金投入力度都很大,这就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好基础条件[1].但是,如同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不比京广浙等一线城市,财政收入低、财力不足,尽管已经提高了对体育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但还是与一线城市无法比拟,按照人均体育事业财政支出基础指标统计结果远远低于京广浙等地区.除此之外,体育事业发展需要更多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而社会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成熟,并不具备基本形成条件.
1.2消费水平不高,城乡间差异显著
居民收入是衡量人们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也是人们消费需求的可变量因素.不同城市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深圳在199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万元左右,同时期的黑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为0.7万元左右,这样巨大的收入差距已经严重影响了黑龙江省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2-3].从经济学角度上考虑,体育消费弹性较大,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变化.黑龙江省居民收入水平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具有较大差异,其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都落后于京广浙等地区.对于黑龙江省居民来讲,体育消费还不能够成为其生活消费的一部分,没有因此产生需求结构.再加上黑龙江的各种体育发展要求随着市场的开发不断向外延伸,很大一部分关于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资本、人才等都离开了黑龙江本土,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3区域体育市场开发难度较大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城市化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会带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据统计,我国城市创造的GDP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增长速度高达18%,远远高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4].这足以说明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作用,而体育产业发展也要依托于城市载体,为城市经济发展贡献力量.黑龙江省城市发展滞后,2000年左右我国全国城市总数670个,黑龙江省占50个,仅占全国总数的7%左右.黑龙江省大中小城市结构不合理、城市经济发展规模不健全,使得城市体育区域发展受到限制.
2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产业的关系
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产业之间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体育文化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潜在的经济价值.所谓体育文化产业,是将体育认识、情感、体育价值、体育思想、道德以及制度等体育文化中存在的经济价值作为商品进行生产、等价交换所进行的一种行为[5].针对体育文化进行不断探究分析,不断开发出新的体育文化新产品,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实现了对体育产品研发出来的经济价值,而且还促进了体育文化产业的生产、交换以及消费等环节的产生的效益.通过体育文化自身的影响力来实现体育文化产业横向的发展,并为这一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体育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深远,具备所有文化的共性.在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基础上,培养人的坚强意志、提升人类的良好品格、具有熏陶和教化意义.除此之外,体育文化自身也具备独特的意义,比如倾向于对人的身心能力的开发、培养以及锻炼,在严格的游戏规则下,通过竞技比赛,衡量出优胜劣汰.人类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可以适度地激发起人类身体内部潜在的天赋和能力,可以使得人们重新看待和认识自我,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挑战[6-7].这种自我超越可以体现在体育竞技比赛中,也可以体现在普通的强身健体活动中.通过长时间的体育锻炼活动,使得人们对自身体育素质有了更清楚的了解,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每个人的体育素质能力.在体育文化意义上,则更多的是体现人的精神层面的提升,比如人的意志力、自信心等等.体育运动过程中,有助于帮助人忘却身边现实的桎梏,使得快速融入另一个存在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通过体育特有的交流方式进行交流,达到精神层面的不断深化.比如一个人在体育运动过程中,逐渐转变了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其重新思考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并逐渐释然,感受生活的愉悦.正如奥林匹克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一样,将体育文化充分融入到体育竞技比赛当中,强调运动员不仅要实现体育运动成绩的超越,还要实现自身精神世界的超越[8].由此可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所体现的精神、人格的升华真实地体现了体育文化的使命和意义.从文化角度去考虑,人类通过创造有规律的活动来表现文化活动,追求其正义、自由的价值目标和重要意义.体育文化的价值也不缺乏这一点,深切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完善人性发展,完善人类精神力量,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体育文化产业的对策研究
黑龙江省面对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将迎来巨大挑战.这同样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黑龙江省只要结合现实发展情况,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就能将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向另一个高潮.以下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提出几点黑龙江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3.1选准切入点
黑龙江省体育文化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一定的资金投入力度.尤其是体育文化产业涵盖面极广,在资金投入不足的前提下无法全方位照顾到.所以,要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满足黑龙江省体育发展的需求.要充分考虑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发展特色,优先选择大众健身娱乐体育领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随之推动起来,将全面体育健身娱乐业作为最佳的切入点[9].
3.2主业与副业协调发展
体育文化产业的开展可以分为3个部分,包括本体产业、相关产业、体育部门办的其他产业.综合考虑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发展体育相关产业或者体育部门举办的其他产业进行资金的积累,促进本体产业的发展[10].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不光靠体育经营,搞多种经营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也就是说,体育本体产业与其他副业共同协调发展,避免出现本体产业的独树一帜,也防止其他副业对本体产业形成冲击和威胁.
3.3滑雪是我省发展体育文化产业的重中之重
综合考虑黑龙江省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冰雪运动是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最好的选择.所以,我们将冰雪运动看作是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将滑雪项目作为黑龙江体育文化产业的切入点.目前,黑龙江省滑雪场地总共有大小80多家,根据不完全统计,在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旺季接待国内旅游人数高达245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高达15亿元人民币,接待入境旅游者11.239人次,旅游创汇425.5万美元.例如,龙珠二龙山滑雪场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二,平均每天接待滑雪者在2 000人次以上,初三达到5 000人次;宾县吉华长寿山滑雪场仅初四一天就接待游客2000人次左右,创下了该滑雪场接待游客人数的历史新高.而且滑雪运动开展向外延伸的旅游服务、机械加工、建筑、交通、餐饮以及宾馆等诸多行业都随之发展.滑雪旅游所带来的1元收入,随之拉动其他行业增值的幅度高达6元至7元左右,每增加一个就业机会,就会拉动其他行业就业增加6至7个左右.所以说,冰雪体育运动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和可能.目前,黑龙江省雪场大部分为民营资本建设,规模较大的滑雪场并不多,滑雪用品涉猎的也比较少,这使得滑雪体育运动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虽然我国冰雪体育经济增长迅速,但是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增长相比存在较大差异,要引起相应的重视[10-11].
3.4树立品牌意识
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项目为东北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给黑龙江经济发展提供了先天条件,为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12].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资金、技术等流通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黑龙江省要不断扩大本地区的知名度,不断吸引外资进入黑龙江省进行注资投入,促进地方性经济发展.结合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利用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说法,将冰雪运动看成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品牌力量,将冰雪体育运动发展促使世界都熟知黑龙江省的滑雪运动.比如策尔马特被认为是瑞士最好的甚至是世界最好的滑雪场;圣莫里兹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滑雪场之一,被誉为冬季运动的发源地,曾两次举办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还有圣安顿著名的高山滑雪圣地等等.这些著名的雪场是该国家该地区的重要标志.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不断提升城市的品牌,使得城市的知名度在国内外打响,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及高额的资金支持.目前,黑龙江省的滑雪体育运动不仅面临着国内20多个省份的竞争,也有来自国外滑雪旅游产业的竞争,比如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13-14].
3.5大力培育体育竞赛表演市场
黑龙江省体育管理部门要关注体育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吸引更多的高技术人才留住黑龙江省,为黑龙江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另外,要关注对观赏性较强的体育项目扶持,不断引起和培养各类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稳定发展.要不断深化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规范竞赛市场的规范化,使得社会各界承办各种体育赛事,活跃竞赛市场,吸引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参与.
4结语
体育文化产业在世纪之初被提出来绝不仅仅是一个新名词、新概念,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它的提出以文化产业为依托,以一切体育文化现象为着眼点,对它的文化内涵利用产业思维进行创意开发、生产、再生产、销售而产生经济效益的一种新型产业形式.通过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利用有效的优势及寻找更多的优势,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并通过合理的配置资源,克服困难,最终促进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在国内、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鞠明海 单位:绥化学院体育系
第四篇:山东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战略措施
摘要: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着力发展作为朝阳产业的体育文化产业,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有着重要的意义。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梳理,提出了积极构建山东省体育文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协调体育文化产业布局;实施特色品牌战略等相关战略措施。旨在提升山东省体育文化软实力,促进山东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山东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战略措施
近年来,体育文化产业作为融体育文化与经济为一体的低碳环保产业,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山东省历史文化悠久,有着丰富的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2008年奥运会海上赛事、第十一届全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为山东省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城市影响力的提升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加速了山东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但一些矛盾与问题也逐步的显露出来,其中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出现了明显的“一高一低”现象。体育用品制造业在体育文化产业中虽然所占比重较高,但是并没有形成自己特色的品牌,主要以加工作业为主。作为核心产业的体育竞赛表演业以及关联度极高的体育旅游休闲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提出积极可行的战略措施,是实现山东省体育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1山东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背景
2014年10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文件中指出要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2015年18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推广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2016年7月13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印发《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中指出要对体育重点领域进行改革,并取得突破,深入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升体育产业规模和质量,促进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时期。山东省在《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体育产业作为连接生产、服务和消费的绿色产业、新兴产业、健康产业,正在逐步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力量。
2山东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2.1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竞赛表演业是体育产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各项大型体育赛事的承办对于提高城市知名度与影响力、打造特色体育赛事品牌、带动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山东省在1994年相继成立足球、排球、乒乓球等职业俱乐部,近年来,以英派斯为代表的商业性俱乐部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从9~12届全运会的成绩来看,山东省竞技体育的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第十一届全运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展现了山东省的综合实力,为山东省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8-2014年,山东省共举办了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45项。虽然山东省的体育竞赛业种类较多,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我国现有的体制机制下,体育赛事仍属于政府计划体制内的管理对象,大型的体育赛事直接由政府计划和举办,一些社会组织和团体的参与积极性相对较低,部门的企业和赞助商也只是选择短期的合作方式。山东省的健身俱乐部虽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大型知名的连锁俱乐部仍较少,俱乐部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仍未被充分的挖掘。
2.2体育健身休闲业在全民健身和和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2016年4月17日,以“健康山东动起来,强身健体奔小康”为主题口号的山东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在青岛市奥帆中心旗阵广场拉开帷幕,此次运动会首次推出了五大万人休闲健身系列活动。山东省全民健身运动会是山东省所创办的群众性的体育赛事品牌,覆盖所有人群,为广大群众休闲健身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山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山东省山东省体育局自2011年开始举办每年一次的全民健身运动会,成为了山东省目前设置项目最多,综合性水平较高的大型综合群众体育赛事。据统计(表3-3),山东省全民健身运动会参赛人数由2011年的100万逐年增加到2015年的326万,参与人群不断的扩大。竞赛项目根据群众的需求,由前五年的30项左右增加到2016年的63项。
2.3体育中介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体育中介业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山东省体育中介业的发展,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机构设置等方面尚未成熟。一些社会性质的中介组织和团体,虽然在推动山东省体育中介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和集团尚未建立,不利于体育中介业的进一步发展。调查研究发现,山东省现有的体育中介服务机构在发展过程中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专门性的体育中介服务机构数量较少且规模小,缺乏竞争力;第二,体育中介服务机构设置不合理;第三,专业性的体育经纪服务人员匮乏;第四,体育中介法律法规不健全。
2.4体育用品制造业山东省在2014年中国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分布前10强省份中位列第二,发展成为体育用品制造业大省。逐步形成了一批如泰山、乐陵等知名的体育产业集团和体育产业基地,其中仍以体育用品制造业为主导产业。2010年,乐陵市获批“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成为了全国第五个、山东省第一个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目前,乐陵市规模以上体育产业用品生产经营及配套企业达到6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1.85万人,年产值20多亿元,2004年—2009年,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逐年增加。体育产业对乐陵市的GDP贡献率占当地GDP的10%,并成为了德州市的四大新兴产业之一。2014年8月,庆云县体育产业基地、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体育产业基地获得批复,成为了山东省首批的8家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庆云县体育产业基地由家庭作坊逐步发展成为了“体育器材之乡”,年产值占全镇生产总值的30%以上。日照经济开发区以日照中大健身器材有限公司为龙头,形成了日照爱康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日照东方健身器材有限公司等10家规模以上体育器材公司为主的产业格局。泰山体育产业集团位于乐陵市,是我国体育产业的龙头企业,其品牌价值达133亿,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最大的器材供应商,2016年,泰山体育收到里约奥组委独家供应商确认函,再次成为奥运会独家器材供应商。山东省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大而不强,体育用品的科技含量低,如表3-8、3-9所示,山东省体育用品制造业研发投入较少,消费者对于体育用品的选择更加的倾向于阿迪达斯和耐克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由此反映出我国的体育用品业品牌意识薄弱,自主创新能力差,没有形成自己特色的品牌,国际竞争力低。
2.5体育彩票业体育彩票是筹集体育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2012年,山东省体彩销售量突破百亿大关,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2013年,山东省体彩事业稳步健康的发展,年销量达122.42亿元,同比增长16.44亿元。2014年,全省体彩销量突破150亿元,达到158.86亿元,比2013年增长29.77%,市场占有率也首次突破50%,达到了51.8%。历年来筹集的体育彩票公益金为山东省体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据统计,2015年山东省体育彩票全年累计销售157.5亿元,位列全国第二,共筹集公益金37.26亿元,实现社会就业收入10亿多元,对促进山东省体育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15年11月30日,专业研究彩票发展的独立法人民办非企业单位———山东彩票研究院成立,这对于山东省体育彩票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
2.6体育旅游业体育旅游业作为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的休闲娱乐方式,越来越受到青睐。2014年国家相继制定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与《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为促进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山东省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依据不同的区位优势,开发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为消费者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和环境。体育旅游业作为低碳环保产业,其强大的辐射关联效应对于山东省体育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2014年8月,烟台蓬莱海上休闲运动示范基地、青岛风河伟业体育健身休闲示范基地、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的建立逐步形成了山东省体育旅游圈。然而,山东省体育旅游业的开发主要集中在滨海休闲旅游方面,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缺乏充分的挖掘。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缺乏专业性的指导人才、政策法规机制不完善、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不够等相关问题。
3山东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措施
3.1完善政策法规,强化保障措施
完善的法规政策是体育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根本依据。首先,山东省政府应结合本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体条件,制定积极可行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措施。其次,山东省应该以《体育法》为基础制定适合山东省省情的相关体育法规服务体系,规定不同体育产业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强化山东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第三,制定规范、有序的市场管理政策,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与机制,培育与扶持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机构,积极引导居民体育消费政策,大力宣传体育文化。
3.2优化体育文化产业结构
优化体育文化产业结构,顺应社会发展需求,是山东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对体育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出的更高要求。体育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包括体育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具体的发展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体育健身休闲产业作为突破口,增加体育人口促进体育消费,扩大体育市场主体规模。其次,培育体育文化产业内部主导产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作为体育文化产业的主体产业,对其进行长远的规划与管理,增强体育竞赛表演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性,逐步的扶植与培育体育竞赛表演业成为体育文化产业的支柱性主导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体育中介服务业、体育旅游业等相关产业是体育文化产业中的新鲜血液,未来的发展势头强劲,引导与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是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
3.3加快产业融合,协调体育文化产业布局,扩大产业集聚和产业关联效应
体育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包含多项门类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辐射效应,山东省应该利用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力量优化整合资源,促进产业融合。山东省各个体育产业基地的建立,突出了产业集群化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应该推动产业链的整合,完善产业内部结构体系。提高大型企业的集群效应与创新能力,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打造体育文化产业园以及专业性的体育文化产业圈。
3.4以儒家文化为载体,打造山东特色体育文化产业品牌
民族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战略中的亮点,山东省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山东省应以儒家文化为载体,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广泛影响力的山东特色体育文化产业品牌,带动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文化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影响力的体育品牌赛事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影响力的提高都有积极正面的效应,山东省可以尝试引进发展成熟的品牌赛事,并吸取经验,积累动力,实施品牌战略,逐步打造山东特色的体育赛事品牌,增强体育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3.5充分引进培养体育文化产业专业人才
山东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队伍和信誉良好的体育中介机构携手进行管理和运作,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资源是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必要方法和手段。其次,采取校企合作制度,加强高等院校的培养,鼓励师资力量优越的院校设置体育管理专业,培养专业性的管理人才也是重要的途径。国家企业和社会组织可以与高校合作建立人才管理培养基地,构建人才管理系统,开发体育人才市场,输送优秀的专业性人才资源。
作者:宋敏芳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第五篇: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
摘要: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四个方面对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下集中整合各级优势资源,借助现代大众传媒,适度产业化提高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活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策略,促进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SWOT分析
1.前言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长期以来在培养国民坚韧不拔的品格、健康的体魄和加强国家各个民族团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具有很高的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等文化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随着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断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对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找出其文化发展时内部具备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发现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出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对策,进一步提高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体育文化中的竞争力、影响力。
2.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
2.1Strengths优势分析
2.1.1地理位置武陵山区,华中腹地。是集渝湘鄂黔地区,地跨一市三省,其中包括重庆的黔江地区以及酉阳县、秀山县、石柱县、武隆县,湖南省的湘西自治州以及张家界市、怀化市,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以及长阳县、五丰县和贵州铜仁地区,面积约为10万平方公里的大山脉。是连接东中部与西部的重要地区,是加大中部与西部文化、经济、政治等交流的重要地区,地理位置优势明显。
2.1.2自然环境鬼斧神工的大自然给了武陵山区不可多得的天然景观。气候宜人,冬暖夏凉,山区蜿蜒起伏,溪水潺潺,高山涌泉,长流不息,林海茫茫,奇峰异洞,风光旖旎,令人神往。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原型正是武陵山区,游记中“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凄美,落英缤纷”正是武陵山区自然环境优美的写照。
2.1.3具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大自然给予武陵山区土家族优美的自然风景的同时,也给予了武陵山区土家族独具一格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自古以来武陵山区是少数民族生存繁衍的地区,这里聚集着土家族、苗族、汉族、侗族等30多个民族,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文化,也是现如今中国不多见的少数民族文化沉积地区。
2.1.4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土家族人民在武陵山区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这些文化世代相传至今,为土家族人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长期在对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的适应过程中,始终坚持传承和发扬着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特有的文化内涵。如重庆酉阳的摆手舞、沿河土家族的“肉莲花”、凤冈县土家族的“打连枷”、石阡的毛龙文化等,这些土家族传统的民俗活动是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载体。在世代相传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一直受到该地区的人民群众的喜爱。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并在人民的生活、生产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2.2Weakness劣势分析
2.2.1生存基础薄弱武陵山区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和形成了具有土家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主要体现在传统的节日、婚俗、祭奠活动等。这些传统的体育文化虽然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对弘扬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只是存在于武陵山区土家族中,没有被大多数地区所了解、熟悉。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只是通过口头、语言等形式相传,大量的传统体育文化没有具体的记载,在传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误传、漏传等问题,导致这些文化在消亡的边境挣扎。
2.2.2地方经济落后,重视程度不够武陵山区属经济基础薄弱地区,是全国贫困地区之一。在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地方经济落后,无法对其进行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专项资金的缺乏投入,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保护和传承。同时,武陵山区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这制约着武陵山区的区域经济合作。
2.2.3专业人才队伍紧缺专业人才对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决定性因素,也为其发展提供保障。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专项的体育人才培养专业,从事体育专业人才资源紧缺,因此专业人才队伍的紧缺,也是制约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2.2.4缺乏地方政策扶持随着现代体育项目普及和体育赛事的盛行,武陵山区各地区在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发展核心是现代体育项目,对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支持逐渐减少,武陵山区各地区对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扶持没有明确的文件支持,这也是制约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原因之一。
2.3Opprtunity机遇分析
2.3.1国家地方政策扶持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关政策性文件,武陵山区为了保护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如2006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建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等。国家、地方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及措施,为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发展机遇。
2.3.2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全民健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在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要求下,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大力宣传全民健身计划,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全民健身的器材和设备。武陵山区土家族人民的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对继承和发展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全民健身计划的有机结合,全面促进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
2.3.3武陵山区土家族经济文化发展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武陵山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为武林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明确提出:“协调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邻地区成立‘武林山经济协作区’,组织编制区域发展规划,促进经济协作和功能互补,加快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11年10月,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出台等,这一系列的重要文件、举措标志着国家投资项目的重点向西部地区转移,其中武陵山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之一的地区。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武陵山区各地区积极引导,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为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武林山区土家族经济得到大力的发展时,人民群众有精力、有能力为其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提供支持。
2.3.4交通运输业大力发展武陵山区的交通运输业近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武陵山区正在构筑现代交通网络。铜仁、万州、恩施机场通航,飞往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的航线;铁路方面渝怀铁路、黔张常铁路等铁路通行,特别是近年来高铁的发展,也为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提供了渠道。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完善,使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的走出去提供了机会。
2.4Threat挑战分析
2.4.1现代体育项目的冲击现代体育文化逐渐被武陵山区土家族人所接受,现代体育文化所带来的速度、激情等虽然给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思想碰撞,但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现在现代体育文化项目的冲击,如篮球、羽毛球、高尔夫球等现代体育项目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广泛的接受和喜爱,特别是青少年一代。
2.4.2生存环境面临困境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依靠武陵山区土家族独具一格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随着生活的需要,大部分的武陵山区土家族人走进城市,寻求新的生活方式,年轻的武陵山区土家族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较低、对其保护与传承意识淡薄,出现继承人的断层,这不仅影响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还影响了其发展。
3.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措施
3.1整合政府、社会、各民间组织的资源
建立政府、社会、各民间组织的协作机构,加强武陵山区各区域土家族的交流。我国民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组织或机构较少,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知识、没有明确的保护文件,使得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来自群众,其发展也需要群众的支持,因此政府要根据武陵山区的实际情况、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需要加强各区域的合作,整合政府、社会、民间组织的优势资源,将优势资源发挥到最大化,建立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3.2借助现代大众传媒打造发展平台
随着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人们通过大众传媒了解世界各地的发展。现代大众传媒的盛行,为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提供了传播媒介。在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应该通过现代大众传媒进行宣传,带来媒体聚焦效应。吸引更多人来了解、关注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也会吸引更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者的关注,为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
3.3加强地方政府引导,建立健土家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机制
武陵山区的地方政府积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引导全体武陵山区土家族人积极投身到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工作中,为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加快关于“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相关文件的颁布,为其发展提供文件依据,加快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工作机构的建立,为其发展过程提供科学的保障,加快建设健全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机制,如“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协会”、“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基地”等,为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提供机构保障。
3.4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为其培养专业人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的教育和体育体制的改革也随之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和体育理念对学校体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体育的最基本职能之一就是传递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体育文化,学校体育也肩负着传播社会文化的使命,学校体育继承和发展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挥其重要作用。土家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进校园,让更多的年轻一代人成为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者,如铜仁学院第37届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进行了“摆手舞”的表演。武陵山区现有高校的学校教育要为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培养相关专业人才,提高文化素质和修养,明确培养目标,为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提供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人才。
3.5适度产业化提高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活力
适度产业化提高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活力。依靠产业化提高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活力。加大对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如将武陵山区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和独具特色的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相结合,发展武林山区的旅游事业,支持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走进大众视野。
3.6传承方式日趋科学,内容与形式与时俱进
在对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中,传承的方式日趋科学,内容与形式要要与时俱进。对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资料记载,为研究提供准确的理论依据,也为对其的继承与发展提供重要的文献参考依据。在其发展过程中,发展内容和形式既要保留其独特性又要迎合时代潮流的发展,从而实现武陵山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在与现代体育文化发展碰撞中既能独树一帜又能与现代体育文化保持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杨赳赳.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SWOT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01):80-81.[期刊].
[2]王兆峰.武陵山区的优势、劣势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03):52-54.[期刊].
[3]符雪娇.文化生境下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2016.(02).:59-61.[期刊]
作者:杨莹 宁丽娟
第六篇: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SWOT分析等方法对武汉市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进行研究,总结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三个层面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建设性意见。研究发现:社区体育设施利用率不高与体育设施缺乏之间存在矛盾,社区举办体育活动经费渠道较狭窄,社区体育指导员配备不足,缺乏领头者带领社区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等问题。建议政府应加强对社区体育设施的管理并起领头作用开展体育文化活动,在社区配备社区体育指导员并结合企业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为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区体育;全民健身;体育文化发展;SWOT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思想观念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自身喜爱的生活方式有了更高的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位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发显得重要。社区发展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安定繁荣,社区文化发展对社区的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社区体育文化作为社区文化的一个分支,不仅能够保障社区居民健康的身体素质,而且会影响到整个社区的精神文化风貌,深入发展社区体育文化可以增强社区居民的责任感与归属感,提高社区精神文明程度。从整体来看,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中存在诸多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因此,结合内外部条件、环境进行SWOT分析,并相应地提出我国社区体育发展要发扬优势、克服弊端、紧抓机遇、化解威胁的建议,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发展尽一分力量。
1.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
1.1武汉市社区体育文化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1.1.1外部有利因素(1)国家政策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主要任务指出要弘扬体育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供给。将体育文化融入体育健身的全周期和全过程,以举办体育赛事活动为抓手,大力宣传运动项目文化[1]。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有利于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为社区体育文化发展提供指导性的政策方针。(2)健康第一理念“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健康常态化已经成为武汉市体育事业发展潮流。随着人们对体育的理解与认识,在“健康”被视为第一的时代,体育价值观决定和支配着人们的体育行为趋向和选择[2]。社区居民有了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居民锻炼身体才会有动力并且方向正确,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还需要体育文化活动的引导,如体育比赛、体育健身讲座等。体育比赛紧张激烈的节奏扣人心弦,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喜怒哀乐的情感交流,运动技艺的惊险性,比赛的对抗性,战术配合的准确性,稍纵即逝的偶然性,时间速度的节奏性,音响画面的艺术性,使人们欣赏到一种精彩超群的流动技术,极大地满足精神上的需要[3]。(3)社区体育文化功能第一,社区体育文化促进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文化作为社区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区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的主人,只有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中,才能真正意义上形成社区归属感。第二,社区体育文化改善居民的生活方式。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维护社区秩序稳定。社区体育文化活动作为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休闲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居民参与,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抵御了一些不健康的生活内容的侵蚀。第三,社区体育文化增强了社区凝聚力。社区体育文化在物质上满足居民体育需求,在制度上规范社区,在精神上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
1.1.2外部不利因素(1)社区体育法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表明了国家对社会体育的重视和支持,《体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体育工作坚持以开展全面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各类体育协调发展。”同时,《全面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条例》、《中国成人体质测定标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等一系列体育法律法规相序颁布。这有利于体育管理有秩序地进行,且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这些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大,而且实施法律法规时要求实行“一刀切”,这不利于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由于法律方法具有相对稳定性,不能因时、因事、因地、因人随意更改,其修改要合乎法律法规的秩序。这一系列限制因素对社区体育文化中的制度文化的发展极其不利。(2)举国体制下社区体育文化发展较为困难在计划经济时代,举国体制对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尤其提高我国在体坛的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和促进经济的发展,均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市场经济下,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视健康为第一要义,对体育的物质、精神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近年来金牌战略举国体制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质疑,是因为群众体育发展水平与体育精英的辉煌成绩有较大落差[4]。举国体制忽视了群众体育的发展,导致我国群众体制逐年下降,给我国国民健康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缺乏国家的支持,社区体育文化发展较为困难。
1.2武汉市社区体育文化内部环境分析
1.2.1内部有利因素(1)武汉市已举办的体育赛事及将要举办的体育赛事这些年,在武汉已经举办的和将要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包括:女足世界杯、汤尤羽毛球赛、男篮亚锦赛、武网、汉马。成功举办一项大型赛事,可以彰显这个城市在国际规则、国际标准对交通、安全、旅游、住宿、饮食等领域的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向全国人民甚至全世界人民展现武汉市人民综合素质和精神风貌。马拉松比赛,参赛选手在城市中穿行,相对一般馆内的赛事,管理上挑战更大。并且参赛选手是全体民众。跑马拉松赛成为全民健身时尚“赫然在列”,更是展现武汉市民的综合素质和精神风貌的优质平台。武汉市必然要重视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建设,加强社区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为将要在武汉市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2)社区老年人口增多是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催化剂随着我国离退制度的建立,大批离退休人员涌向社区,人均寿命的增加,加快了人口老龄化速度,2000年,我国已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老年人拥有大量闲暇时间,又有迫切的健康长寿和重建社会交往圈的愿望。体育活动正是他们保持健康、延缓衰老、扩大社会交往、消除孤独与寂寞、善度闲暇的理想途径。老年人对体育的钟情,能够推动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3)保障措施将进一步完善国家将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优化投资引导政策,推动落实财税等各项优惠政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工作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安排一定比例的彩票公益金等财政资金。这一措施为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上的保障,更是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良好契机,应牢牢抓住这一机遇。
1.2.2内部不利因素(1)社区体育场地及体育设施现状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属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之一。但是,一方面,社区健身器材利用率不高,这说明,社区内的健身器材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实际需求,反映出社区管理者不能对社区体育设施进行优化管理。另一方面,居民选择在傍晚进行体育锻炼,反映出社区体育场地使用率不高与社区场地不足之间的矛盾。(2)社区举办体育活动经费来源武汉市社区体育活动经费是以政府提供为主、企业赞助为辅的资金筹措机制。但是,在政府对体育文化建设这一方面,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对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投入比例,从侧面反映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经费来源不具有稳定性,同时说明活动经费不足是制约武汉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因素之一。(3)社区体育指导员配备不足社区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社区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对工作人员。他们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5]。从调查中发现,只有7.64%的社区存在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仅有的社区体育指导员是已经退休且热爱体育活动的社区居民,几乎没有专业的社区体育指导员。65.03%的社区居民希望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因此,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缺乏也是制约武汉市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2)社区体育组织缺乏领头羊体育制度文化外在表现形式包括两部分:体育活动的组织和体育相关政策的宣传活动,对社区居民都具有宣传与教育的作用[6]。社区体育活动无组织的状态为主,以锻炼者自发形成为辅。这种无组织的社区体育活动很难起到宣传作用,更别说对社区居民起到教育作用。
2.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SWOT矩阵分析
根据SWOT分析法,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诸多影响因素大体上可以分为四方面:内部优势和劣势因素、外部环境机会和威胁因素。下面是这四个方面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2.1SO组合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内部优势条件,如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为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城市人口增多,对社区体育文化活动需求量大;《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有效实施,中国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到:建设健康中国、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如果能够把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发展自身具有的优势和外部的因素结合起来发展,那么将是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最好趋势。
2.1WO组合
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经费投资及人力资源管理,所以要想城市社区体育文化更好地发展,社区内健身场地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明确在社区体育文化发展中的资金投入比例,同时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响应《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以及中国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的内容。这些有利的外部机会因素可以极大促进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同时调节社区体育文化氛围。
2.3ST组合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人们体育需求的增长,社区体育项目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社区居民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内已有的健身器材和场地,也可以借用附近学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进行体育锻炼。
2.4WT组合
社区体育组织体系不完善,基本上是自发组织的,这对城市社区体育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社区居民对体育场地和设施需求量大,然而,社区内健身场地缺乏且健身器材破旧,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加之社区内社会体育指导员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健身需求。总之,当城市社区体育本身的劣势因素遇到外部环境威胁影响时,会极大地制约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
3.建议
3.1物质文化方面
3.1.1解决社区体育场地使用效率不高与社区体育场地不足的矛盾。首先完善社区内体育场地和设施,再在社区之间建设供居民健身的体育中心,在区与区之间建立综合体育场馆,为社区之间或者区域之间举办小型比赛提供场所。最后在武汉市建设大型场馆举办武汉市与周边市区的大型比赛。
3.1.2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体育文化建设职能,加大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强社区体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使社区管理工作有机运转。积极动员社会上的企业对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赞助,建立多层次的资金筹措机制。
3.2制度文化方面
3.2.1解决社会体育指导员需求量大与数量和质量不足的矛盾。第一国家或者政府部门应建立专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并对其进行培训;第二,政府部门应联系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成立志愿者协会,不仅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能运用于实践,而且有利于社区居民得到科学、健康的体育锻炼方法,进而加强社区体育制度文化的建设。
3.2.2建立组织。通过社区内已有的体育组织,团结群众,动员群众科学地、持久地参加体育文化活动。通过培养骨干队伍,加强人员管理和规划,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队伍,发展并壮大组织力量,使组织稳定。3.3精神文化方面由政府牵头,社区居委会协调,通过社区内已有的体育制度及体育组织和体育社团,经常举办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社区体育文化活动,让居民对体育价值有新的认识,引导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从而促进社区体育精神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EB/OL].运动科学论坛.
[2]徐娇,于可红.基于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模型构建[J].浙江体育科学,2009,31(4).
[3]360百科[EB/OL]
[4]屈强,姜伟,王志强.基于SWOT分析的陕西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问题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12,11.
[5]宗有智.对我国社区体育指导员培养途径的思考[G].中国成人教育,2005,10.
[6]张明星.济南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3.05.
作者:何梅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