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不同时期移民对黑龙江体育文化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不同时期移民对黑龙江体育文化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不同时期移民对黑龙江体育文化的影响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探究从辽金时期到改革开放初期黑龙江移民体育文化的形成背景、剖析表现形式,挖掘不同时期移民黑龙江体育文化深刻影响的原因。研究表明:黑龙江地区移民体育文化改变体育狭隘的原有格局,丰富黑龙江地区体育文化表现形式,促进体育文化发展,但是古代黑龙江流域体育移民文化局限性强,近现代移民体育文化创新力度弱,也不能忽视外国侵略者对黑龙江体育文化的破坏。

关键词:体育史;体育文化;移民;黑龙江

黑龙江地区的体育文化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绚丽多姿、多元共存、融合发展的诸多特征,极具特色。不同时期移民对黑龙江体育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古代移民主要指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包括辽国、金国、明朝及清政府早期;近代移民主要指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后移民主要指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

1古代移民对黑龙江体育文化的影响分析

1.1黑龙江古代移民形成背景

辽上京道管辖的黑龙江塔子城,是汉族早期移民地。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为了在经济上充实金源内地,将中原地区部分汉族人民迁徙到金上京会宁府一带。天会五年(1127年)金军俘宋徽宗、宋钦宗二帝为首的三千多汉族人民迁入黑龙江。明朝军丁因不满服苦役,纷纷逃至黑龙江以求生存。清初期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人民迁徙鼓励向黑龙江移民。一方面汉族“流民”移民迁徙到黑龙江,另一方面清王朝为了维护政治稳定陆续将罪犯流放至宁古塔、齐齐哈尔等地[1]。关于“流人”移民的数量,据《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结构》记载,“康熙年间仅黑龙江移民达数千人以上”[2]。

1.2黑龙江古代移民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

辽金“流人”移民主要通过战争方式,以掠夺型为主。辽尤甚,金次之。辽代“散乐”包括百戏杂技,主要从后晋移民传来[3]。《辽史•乐志》记载:“今之‘散乐’、俳优、歌舞杂技。”贵族社会和民间都在广泛流传“散乐”乐舞。同时辽国人学会了汉族象棋、围棋、双陆等体育活动。1974年5月法库叶茂辽墓中出土一套完整木制双陆棋具,盘板长方形,棋子黑白各15枚,骰子两粒[4]。女真人善骑射,向契丹人学会了射柳和击鞠。据史料记载,在重五日“行射柳,击球之戏,亦辽俗也,金因尚之”[5]。公元1115年5月,阿骨打率领女真推翻北方统治。天会五年(1127年),金军俘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及宫女歌舞艺人北迁。宋的歌舞、杂技,金已应有尽有。北宋灭亡后踏跷、踏索、上竿、弄丸、斗鸡、杂剧等也传入金朝内地[6]。《许亢宗奉使行程录》记载“百戏出场,有大旗、狮豹、踏索、上竿、斗跳、弄丸、筑球、角觝、杂剧等,服色鲜明,颇类中朝。”[7]金统治北宋后,棋类活动在金得到快速发展,在阿城市松峰山有石围棋盘。阿城文物藏品中,有五标近代钢象棋子。明清时期“流人”移民主要以罪犯的流放为主体。明代“流人”移民对军事体育贡献大,更多的是为了戍边卫国。清代“流人”移民流放至齐齐哈尔、宁古塔等地,在“流人”移民影响下逐渐引入了中原戏曲和杂技。杨宾道“康熙初,宁古塔张坦公,有歌姬十人,今惟有执剌而讴(杂技)者。”[8]可见一些贵族身份流人带去戏剧、杂技演员。

1.3古代移民对黑龙江体育文化的影响分析

1.3.1古代“流人”移民对黑龙江体育文化的影响

辽金“流人”移民以战俘身份北迁到黑龙江地区,身处异乡,经常以百戏杂技充实生活。辽国皇帝每到“岁时节日”要求后晋歌舞、杂技演员表演节目,并受到皇室贵族的推崇,辽国歌舞团模仿后晋百戏杂技艺术元素,百戏杂技逐渐在辽流行起来。金代皇帝尤爱下棋,金皇室贵族经常与北宋“流人”进行棋艺交流,这不仅带动了金贵族学习棋艺,并且促使北宋围棋、象棋大范围地在金境流行。据《大医国志校证》所载,三世熙宗“赋诗染翰,雅歌儒服,分茶焚香,弈棋象戏,尽失女真故态也”[9]。辽金“流人”传统舞蹈、百戏杂技、双陆、围棋、象棋等体育活动的引入,使辽金体育项目内容得到极大扩展,内涵更加丰富,群众体育活动的竞技性和文娱性都得到加强。清代“流人”移民中,一些被流放的地主阶级携带大量的戏曲、杂技演员,这些杂技演员平时以做苦役为主,并为当地贵族表演谋生。曲艺杂技在黑龙江发展较晚,伴随着“流人”移民逐渐兴起,随后传入齐齐哈尔等地区。汉文化在影响清文化的同时,清文化也为汉文化带来全新风气。清代“流人”到齐齐哈尔后不断学习骑马射箭[10]。如清康熙初年御史陈志纪流放到宁古塔时,曾吟诗道“从人学涉猎,驱马试讴吟”可见流放的文士也学会了少数民族弓马射技术[11]。因此,当时塞外才出现“只今文士习弓刀”的局面[12]。

1.3.2古代“流民”移民对黑龙江移民体育文化的影响

古代“流民”移民一方面指辽上京道塔子城,汉族早期流民,另一方面指清政府早期招垦政策、清中期私自闯入谋求生存的流民。从辽金开始,就有大量的中原体育文化随“流民”传入到黑龙江社会,“流民”为了谋生教授当地人棋艺、歌舞、杂技等中原体育项目,深受其民族的接纳和喜爱,逐渐成为当地种休闲娱乐,竞技驰逐、强身健体的手段,丰富当地民族生活方式和社会情趣。古代“流民”移民所带来的中原体育活动,成为当地极具特色的体育形式。孔子的“仁、礼”儒家思想影响着黑龙江社会文化形态。辽金皇室喜爱并推崇儒家思想,把儒家文化作为统治国家的工具。这样的“仁、礼”教育思想体现在骑马射箭中,如辽国三月三日射兔节“国俗刻木为兔,分明走马射之,先中者胜,负名下马跪进酒,胜明马上饮之。”[13]这是一种敬酒之礼。金朝把马球也当成一种礼仪。如《金史•礼志八》记载“先于球场南立双桓置板,开下一孔为门……能夺鞠击入网囊者为胜。”[14]孔子的礼仪建立在“仁”之本体的基础上,依托于“仁”外化和社会各阶层兢兢业业与约束。

2近代移民对黑龙江体育文化的影响分析

2.1黑龙江近代移民体育文化形成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黑龙江地区移民人数发生了重要变化。1861年清政府开禁,华北汉族、朝鲜族人民迁入。朝鲜北边的贫苦农民由于当时繁重的苛捐杂税与饥荒,致使农村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大量破产农民越江进入东北。1882年光绪年间俄国淘金移民、1897年中东铁路修建后俄国和欧美移民、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的白俄和犹太人迁入黑龙江地区。民国初期,移民实边加之辽河一带土匪猖獗,导致大量移民迁入。1914年以后黑龙江政府为拓垦耕地颁布很多优惠政策,例如降低土地价格,加之山东、河北等地兵祸不断天灾流行,致使大量灾民进入黑龙江地区。

2.2黑龙江近代移民表现形式

2.2.1体育建筑文化的表现形式

黑龙江地区近代体育建筑文化的形成是20世纪初中东铁路修筑后,田径场、自行车场、滑冰场、滑雪场、游泳场、赛马场等场馆建成。例如,赛马场是1905年由俄国人建立,占地45万平方米。赛马场从形式上是一个娱乐、体育活动场所,而实际上却是一个官办大型赌博场所。俄侨民会开设南岗“札牙斯”滑冰场[15]。1910年前后,俄国人在哈尔滨市埠头区建立哈尔滨第一个体育场(红星体育场),一些外国侨民经常进行田径、自行车、篮球和网球活动[16]。侨居在哈尔滨的俄国人在松花江上开辟了游泳场、建立了跳水台,一些中国职工也在参加活动。哈尔滨的自行车场位于道里药铺街,冬季浇成冰场,且对社会开放[17]。1937年日伪在哈尔滨修建了“宜德体育馆”。1937年,牡丹江市在北山浇有一个滑冰场,该市各小学开设滑冰课。齐齐哈尔市西大桥有一处滑冰场。

2.2.2体育组织文化的表现形式

黑龙江地区近代体育组织的形成引起了城市近代化与近代城市化两种不同形式的社会变革,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其机体都注入了新的生机,明显加快了城市化科学化进程。20年代末30年代初,外国华侨成立滑冰协会[18]。1946年,哈尔滨在解放后建立了秋林俱乐部、火车头俱乐部、红星体育俱乐部3支冰球队,常举办冰球场活动。近代马术运动是20世纪初传入,1905年俄国侨民在哈尔滨成立“北满赛马协会”[19]。1921年,犹太人青年为了让热爱体育的优秀青年聚集在一起,遂成立了“马卡比体育协会”[20]。1946年,黑龙江地区解放后,哈尔滨政府机关建立“同仁俱乐部”,这是负责群众体育活动的基层组织。1945年9月,中苏育马协会成立。民国时期,俄国侨民在哈尔滨组织一些体育组织,如“冰上运动会”。20年代末期,中东铁路当局在哈尔滨松花江南岸建立游艇俱乐部(哈尔滨江上俱乐部),并创立了“水上运动会”[21]。

2.2.3体育项目文化表现形式

2.2.3.1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文化的表现形式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东北地区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首领张拳师在黑龙江设坛练拳,协助清军抵御沙俄侵略军。这个时期大量的拳种在黑龙江地区广泛传播。近代黑龙江地区闯关东现象,造成武术拳种文化的形成、发展、传播,为黑龙江地区武术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传播的武术拳种主要包括七星螳螂拳、通背拳、少林唐拳、八级拳、太祖拳、鸳鸯拳等。中华民国时期,黑龙江地区高跷舞的流入,丰富了民族体育形式。民国末期和东北沦陷时期,来自闯荡江湖的人谋生表演摔跤,自此以后摔跤也逐渐在黑龙江地区兴起。

2.2.3.2近代国外体育项目的表现形式

近代国外冰雪运动的引进,促进了冰雪体育在黑龙江地区快速发展,引导冰雪体育文化链日渐完整。近代冰雪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东铁路修筑,由俄国人传入。20世纪20年代,雪地冰球简单易学,趣味性强,很快在民间少年儿童中传开。这项活动大多用一根1米左右木杆或树枝做成“冰球杆”,用一个圆木块或冻土豆当成“冰球”[22]。花样滑冰是艺术感染力和张力结合的观赏性竞技运动,是20世纪初由俄国人传入黑龙江地区。近代国外体育项目除了有冰雪体育项目外,最具代表性的项目是举重和自行车。1896年黑龙江地区的现代举重运动由俄国人传入,大批的铁路员工和沙俄军队进入黑龙江。举重在当时被当成一项健身娱乐的活动。1905年以后,举重被纳入体育必修课,在运动会中有举重和哑铃操比赛。1898年,一批美、日、法外国移民来到哈尔滨,近代拳击、自行车运动逐渐进入黑龙江地区[23]。每逢空闲时间,他们在红星体育场举办自行车竞赛活动。

2.3近代移民对黑龙江体育文化的影响

2.3.1近代“外国”移民对黑龙江体育文化的影响

近代外国移民主要包括俄国淘金移民、中东铁路修筑后俄国和欧美移民、俄国十月革命后白俄和犹太移民迁入黑龙江地区。受到外来体育项目文化因子的冲击,人民被动接受大量的近代西方体育文化,黑龙江体育建筑、体育项目、体育组织文化得到快速发展。体育建筑促使近代体育运动日渐兴起,但这种建筑风格的形成与当时殖民者疯狂的敛财、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盲目追求时髦的奢靡之风有关,折射出黑龙江地区人们近代苦难的历史,形成一种自尊与自卑交织在一起的深层矛盾,从而致使极端情绪的形成。移民体育项目的引进,与本土体育项目文化因子发生了碰撞融合,由此可见文化冲击的力量不可忽视。但近代西方体育项目具有局限性,这些运动最初只在外国侨民中开展,中国人很少参加。近代体育组织的形成为移民体育爱好者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增强了外国侨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提高了黑龙江地区体育组织密度,明显加快了移民体育文化发展的进程。但这些组织成立之初存有商业色彩,组织成员以外国侨民为主,组织内部结构框架不完整且稳定性差,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2.3.2近代“闯关东”移民对黑龙江体育文化的影响

近代“闯关东”移民大多数为了生存,从事农耕生产建设。另一部分人靠传播武术文化为生。例如一些拳师他们首先通过接头卖艺赚取一定财富,在黑龙江建立场馆、收徒、组织武术比赛,武术传播涉及的范围之广影响极深,尤其是劳苦大众阶层。在民国时期,每逢丧假婚娶或岁时活动,汉族人在民间进行高跷舞表演,丰富了民族体育形式。民国时期闯荡江湖的人在街头表演摔跤,成为民间娱乐健身的方式,增添了民间大众的艺术欣赏途径。

3新中国成立后移民对黑龙江体育文化影响分析

3.1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移民体育文化形成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移民主要为省际移民,一是大型企业迁入的移民,辽宁和内地城市抽调大量工程技术职工支援黑龙江工业基地建设。二是组织集体移民,大批复原、转业军人和城市知识青年到黑龙江从事农业生产建设。大型企业迁入移民指1950年辽宁电机、机床、机车、轴承、橡胶等二十多个企业迁徙到黑龙江,并成立了齐齐哈尔第一、二机床厂、哈尔滨第一工具厂、哈尔滨轴承厂等大型工厂;从丹东企业迁移的有齐齐哈尔造纸厂、佳木斯纺织厂等[24]。组织集体移民指1958年十万官兵转战“北大荒”开垦三江平原;大批外省青年到黑龙江支边;1960年大庆油田开放建设,党中央组织转业官兵、工人、干部、教授等会战大军共四万多人;四大煤矿的建设和发展,吸引上万省外人员移入,例如鸡西煤矿从1954到1961年人口增加了27万;1964年在中央部署下,黑龙江进行开发大兴安岭建设,林业部从外省抽调近万名干部、工人建设林业公司和林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盲目人口的流入。1955年以后,山东、河北等省的农民大量流入黑龙江,分别在黑龙江的煤矿、林区、铁路和国营农场以及农村公社参加生产建设。1955年哈尔滨集贤县创建两个移民新村、友谊农场。1956年,黑龙江省接受省际农业集体移民,数量大,主要建立移民新村、安插社。

3.2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移民体育文化表现形式

3.2.1体育建筑表现形式

1953-1959年期间,齐齐哈尔、佳木斯等地建起了大小不等的体育场和运动场,齐齐哈尔建立了铁路局体育馆。鹤岗、双鸭山两座煤矿各建体育馆一处。哈尔滨东安机械厂、齐齐哈尔华安机械厂等一批大型工厂建起各种规模的运动场、各类球场[25]。1959年,双鸭山、鹤岗等靠山地区开辟简易滑雪场,在职工中开展滑雪活动。1956年,各种规格的篮球场到处可见,有不少村屯利用大树粗大的木方子订上篮板和篮筐,其被称为“苍蝇拍”式篮球场,并进行各种形式的篮球活动。

3.2.2体育组织表现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全省厂矿、企业、普遍推行“劳卫制”并开展广播体操、球类、田径、武术等体育活动。各产业系统以煤矿、林区相继组建体育协会。50年代初期,随着农业合作社兴起,社员利用集体出工前、后或在田间、在地头进行简易的体育活动。例如,青冈县11个区有703个篮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足球队,参加活动的农民有四千多人。1958年,全省各市、县进一步加强农村体育发展,把农村体育纳入民兵训练内容。在这一时期,很多农村公社、生产队利用民兵连,这些民兵连工前做广播操,工间做田间操,工后打篮球和兵乓球,利用节假日举办各种体育比赛。1951-1957年先后在职工中推行广播体操,工矿、企业职工做工前操、工后操。1956年8月,黑龙江总工会在齐齐哈尔市举行黑龙江省第1届工人体育代表大会,同年举行了第1届工人运动大会。1958年6月黑龙江总工会配合民兵训练,组织了全省性的军事野营活动[26]。1960年海江公社红星大队进行跳绳比赛。1962年,全省的工厂、企业推行各种生产操,鸡西穆棱矿、鹤岗兴安矿开展煤矿工人操,佳木斯、齐齐哈尔纺织厂推行纺织工人操。1964年全省各市、县工矿、企业等建立体育辅导站,开展太极拳、五禽戏等群众健身活动。1965年,结合民兵训练,在全省青年职工中开展游泳、登山等活动。

3.3新中国成立后移民对黑龙江体育文化的影响

3.3.1“省际”组织集体移民对黑龙江体育文化的影响

“省际”组织集体移民概括分为“北大荒”转业官兵、自然人口移民、煤矿林区等移民。“北大荒”转业官兵主要分布在全省国营农场,他们为了增强体质,自发组织兴建简易的篮球场,组织田间操,并响应国家号召进行军事野营活动。煤矿、林区移民在当地兴建体育场馆并定期进行球类活动和煤矿工人操,既摆脱枯燥的生活,又加强作业时彼此间合作,增强矿工和林区工人的身体素质。体育活动的举办加速了移民在当地的体育文化融合,带动了煤矿、林区附近的体育活动组织发展。“省际”组织移民推动了黑龙江经济开发与建设,加快了黑龙江城市化进程,促进群众体育在黑龙江空前发展。体育建筑遍及黑龙江各个市县。黑龙江体育建筑的发展标志着黑龙江地区已不仅仅受限于传统文化氛围的影响,现代化城市雏形日趋形成也促进了黑龙江体育建筑的发展。但是由于物质条件匮乏,人民对体育建筑的重视不足,导致现代化体育建筑的成果相对较少。与此同时,黑龙江地区职工体育和农村体育得到空前开展。现代移民体育文化还需要深入挖掘,从而发挥移民体育文化的最优价值。

3.3.2“省际”大型企业迁入移民对黑龙江体育文化的影响

“省际”大型企业移民的迁入,促使黑龙江体育建筑文化、体育组织文化新形态的形成。这些移民为了提高工作生产积极性,开始组建小型多样的体育场和球场,利用工作业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企业主要以开展广播操和各种球类活动为主。体育场馆的建立不仅造福于工人,亦造福于当地百姓,是群众体育在当地发展的历史见证。

参考文献:

[1]李德滨,石方.黑龙江移民概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176.

[2]石方.黑龙江区域社会史研究(1644-1911)[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90.

[3]黑龙江省文化厅《文艺志》编辑部.文艺史志资料[M].哈尔滨:黑龙江省文化厅印刷厂,1985:147.

[4]叶坦,蒋松岩.宋辽夏金元[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410.

[5]景爱.金上京[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181.

[6]李福民.辽金史话[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278.

[7]王久宇,金宝丽.金源文化史稿[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8:206.

[8]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100.

[9]高文志.黑龙江体育史料[M].哈尔滨:黑龙江体委文史办公室,1988:22.

[10]张守生.齐齐哈尔流人研究[M].中国文化出版社,2009:166.

作者:张珊珊 王韶峰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