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涉农短视频网络传播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涉农短视频网络传播价值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涉农短视频网络传播价值

摘要:在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也积极地参与到了意见与内容输出的阵营中来。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城市占据媒体话语权,农村被畸形表达的传播现状。本文主要从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两个方面来探析涉农短视频的网络传播价值

关键词:涉农短视频;传播价值;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涉农短视频主要是指以“农村、农业、农民”等为主要内容来制作的短视频。从生产模式上来说主要分为UGC(UserGeneratedContent)、生产模式与PGC(ProfessionalGeneratedContent)生产模式两种。UGC模式制作速度快、数量大,但也有制作粗糙、内容日趋同质化的问题,加之涉农短视频的使用者中农村用户的比例比之其他类型的短视频要高,所以更显草根性。PGC生产模式是由一批在内容上专注于农村题材的专业团队生产,更注重内容质量,内容的编排方式、画面的美观性和表达技巧也更显专业化,可读性更强。

二、涉农短视频的传播条件

涉农短视频的发展离不开整个移动互联网大环境,移动互联网硬件与软件的高速迭代与更新给移动短视频带来了快速和流畅的使用体验。另外,各大运营商纷纷提速降费,接入和使用互联网的费用问题不再成为阻碍人们使用的主要因素。移动通信行业上网速度的大幅提升给人们使用手机上网带来了更快速、更便捷的体验。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上半年新增手机网民3509万人,较2017年末增加4.7%。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7年的97.5%提升至98.3%,网民手机上网比例继续攀升。”短视频作为一种信息承载方式,内容丰富多样、互动性强,人们碎片化的观看习惯也使得短视频的用户量迅猛增加。这些都是涉农短视频传播的客观条件。从数据可以看出,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呈持续增长的趋势。“截至2018年6月,综合各个热门短视频应用的用户规模达5.94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74.1%;合并短视频应用的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高达88.7%,用户规模达7.11亿。”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短视频,涉农短视频得以传播开来的优势在于,除庞大的短视频用户量给涉农短视频的传播提供了流量基础外,涉农短视频的三农属性争取到了农村用户的参与。另外,从使用驱动力上来说,城镇用户对农村有着原始的好奇心,对农村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好奇成为城镇用户观看的心理驱动力;对曾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现居城镇的用户来说,涉农短视频起到唤起记忆的作用;最后,长期处于媒体弱势中的农村用户通过短视频找到了表达的渠道,通过在短视频的评论点赞功能获得关注和心理认同。短视频平台与电商平台响应国家网络扶贫政策后,农村用户可以通过短视频售卖农副产品,获得实际的经济收入,更是大大提高了使用积极性。

三、涉农短视频的传播价值

(一)社会价值

1.改善拟态环境与刻板成见的局限,矫正社会对农村的虚假认知

媒体长期以来都是掌握在处于城市环境的精英阶层手中,在媒体的表达语境中,对于农村的描述势必是不准确的,即使是通过实地走访表达出的内容也是经过了编排、剪辑后呈现出来的,这其中还掺杂了媒体的倾向性。这种上帝视角下的农村生活是片面和僵硬的,并不是农村真实环境的再现。人们基于媒体中报道的农村形象,再结合个人的情感、认知与观念,得出的结论是刻板且带有成见的,要么认为农村即贫穷、落后、愚昧,要么觉得农村是真善美的代名词。当农村得以不经编排地进行原始表达时,人们会发现真实的农村并不是简单的“一元论”,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能用简单的好与坏来评判。

2.打开农村对社会的反馈渠道

每个人、每个群体都有表达的欲望,然而由于受地域、文化水平等的限制,农村长期处于单方面接收主导媒体话语权的城市意见中,在传播机制中是缺乏反馈渠道的。移动短视频的出现,给予了农村一个低门槛、高效率的表达渠道,真正以第一人称的身份将主观意义上的农村场景输出到媒体视野中,去主动填充乃至是颠覆一个被城市话语权建构的虚假农村形象。

(二)经济价值

1.打通农村资源供给端与消费端之间的线上渠道

农村环境里往往蕴藏着丰富的原始民族文化、自然景观与特色农副产品。通过易操作、低门槛的短视频,大大拓宽了农村与外界的沟通渠道,这些原受传播渠道狭小而不为人知的农村资源得以通过短视频的方式传播出去。打通了农村资源供给端与消费端之间的线上渠道,有着此类消费需求的人们得以获知到这些资源的存在。在国家网络扶贫政策的推动下,各大短视频与电商平台纷纷出台了助力农村发展的计划。

2.撬动旅游资源开发,提升贫困区造富能力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对于旅游休闲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农村旅游资源通过短视频的形式传播出去后,带动了线上与线下之间的消费转向,人们不再局限于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农村特色农副产品的线上消费。对有特色的农村旅游资源也有线下消费转向。2018年11月29日,字节跳动公司发起了“山里DOU是好风光”文旅扶贫项目,旨在以抖音为主阵地,帮助贫困地区的特色旅游景区通过短视频的形式提升品牌知名度,激发用户的旅游行为。四川稻城亚丁的浮云牧场、青海茶卡盐湖等身处贫困县的景点,已在抖音的帮助下成为网红旅游点,通过旅游业带动脱贫。旅游资源的开发实现了联动效应,带动农村旅游资源成产业化发展,带动了贫困区当地餐饮、民宿、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立与完善,创造了大批的就业岗位。提升了贫困区居民依靠自身资源摆脱贫困的造富能力。

四、涉农短视频传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内容同质化,对垂直领域挖掘不足

相关短视频平台的精准投放功能运用了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为用户重复推荐相似的热门内容,比如在抖音上大热的四川稻城亚丁、青海茶卡盐湖等景点。用户只能接触到局限的信息,对相似的短视频重复传播,形成信息茧房。大量的流量集中于一两个热门景点,导致的结果就是超量的游客涌入超过了当地的承受能力,给基础设施尚未完善的景区带来很大压力,自然景观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事实上我们国家偏远山区、贫困地区中待开发的旅游资源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人们的旅游热情还可以消化更多的新兴景点。三农是一个很大的题材库,涉农短视频还有很大的生产空间,农村的生产、生活、特色旅游资源、特色农副产品都是可以继续深挖的对象。在互联网时代,涉农短视频成功传播并带来收益给农村的对外交流打开了一道新的大门。

(二)劣质内容为农村带来污名

涉农短视频UGC用户中的农村人口,受到文化水平和平台以流量为利益导向的影响,出现了很多博人眼球的劣质内容,纵使此类低俗的劣质内容并不是农村生产生活的常态,而是表演性的、戏剧性的,但是大量的低俗内容也给农村带来了愚昧、低俗的负面评价。目前,农村用户文化水平与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现状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UGC模式生产出来的涉农短视频存在低俗、博眼球的现象要由相关短视频平台严把调性、严格审核来解决,但由于用户基数与上传视频量庞大,短视频平台在视频审核工作上面临着挑战。

(三)变现渠道单一

目前的涉农短视频主要是通过电商的方式售卖农副产品来实现变现,变现方式比较单一,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搭建MCN平台来实现商业的稳定变现。“MCN(Multi-ChannelNetwork)本质上是一种多频道网络的产品形态,联合PGC,在资本的有力支持下,保障内容的持续输出,最终实现商业的稳定变现。”专业的MCN机构会帮助短视频制作者进行包装、宣传、推广,平台还会给予内容制作者一定的补贴,让制作者可以专注于内容的制作。目前国内已经有了多家MCN机构,这种成产业链的短视频生产方式也将会是涉农短视频的未来发展之路。

五、结语

在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涉农短视频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表现出了比以往更高效的传播能力,是农村在公共舆论空间的一条发声渠道。其在网络扶贫领域的创新探索,在符合市场规律的情况下帮助农村实现其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作为短视频市场的一种类型化现象,尽管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但在国家政策与市场的双向调控下,会进一步起到改善农村文化与经济环境的作用并走向产业化。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8.8.20.

[2]田嘉祺.中国本土化MCN模式在网红经济链条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经济,2018(5):15.

[3]郑乃菡.短视频的盈利模式分析[J].大众文艺,2017,(18):174+231.

[4]王军,赵雪薇.我国短视频平台的商业模式特征及走向[J].新闻爱好者,2018(06).

作者:马越千 单位:北京印刷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