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闻传播的变革与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正给新闻传播带来颠覆性变革,体现在两大方面:传播模式上,智能传播的资讯“个人定制”,彻底改变“以传播者为中心”模式,实现新闻传播由“千人一面”向“千人千面”转变;传播领域上,智能传播突破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传统媒介限制,让受众在虚拟空间“亲临现场”感受新闻。
关键词:智能传播;变革;个性化推送;VR+新闻
从印刷术到报纸杂志传播,从电磁波发现到广播的诞生,从互联网技术到门户网站、自媒体崛起,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出现到智能传播的兴起……每次科技变革,都打破人际交流障碍,促使传播媒介及传播模式发生重大转变。文章通过科技变革与新闻传播相互关系的视角,探寻智能传播兴起的渊源、现状及其当前面临的问题,预测其发展愿景。与以往传播模式相比,智能传播模式彻底改变“以传播者为中心”传播模式,实现新闻资讯“个人定制”;以“VR+新闻”为代表的智能传播进一步打破时空局限,让受众在虚拟空间“亲临现场”感受新闻成为可能。作为新事物,智能传播也引起学术界关注,开始梳理智能传播的实践发展,并对人才培养、媒体融合、受众心理、伦理以及理论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故而本文对智能传播相关问题略作探讨,不足之处,敬请专家指教。
一、科技变革与新闻传播模式演进
雕版印刷术诞生于隋唐时期。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该技术传入世界各国。印刷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书籍、报纸的批量化生产,元朝《开元杂报》是人类史上的第一份报纸。可以说,印刷术使人类社会进入印刷传媒时代,它打破人际交流的时空局限,传播模式发生革命性的突破。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赫兹发现电磁波。1906年,美国物理学家费森登进行人类史上第一次广播,昭示着无线电广播的诞生。这一科技变革使传播模式从原来的无声传播、延时传播发展到有声传播、即时传播。1925年,英国工程师贝尔德进行电视公开演讲,这也是人类史上第一次电视无线传播。传播模式也从有声传播、发展到视频画面传播,人们再也不用凭借文字和声音想象画面。[1]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互联网技术推动下,互联网传播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以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为代表,海量资讯突破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版面、频道等限制;第二阶段,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为代表,突出了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第三阶段,以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智能媒体为代表,应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为受众量身定制个性化新闻资讯。[2]纵观数百年来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经历传统传播、互联网传播和智能传播三大阶段。以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为代表的传统传播,适应的是信息稀缺时代,传播模式是一点对多点的大众式传播;而以门户网站及自媒体为代表的互联网传播,则是链式、病毒式传播,它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信息过载,受众真正需要的资讯被淹没在信息海洋里。由此,为受众“量身定制”新闻资讯的智能传播应运而生。
二、大数据及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方向
在智能传播出现前,不管传播媒介演变为哪一种形态,都没有改变“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正如一点资讯副总裁、总编辑吴晨光所说的:“之前的媒体——从100万年前原始人的口语传播到现代报纸、到19世纪的广播、20世纪的电视、到1997年门户网络网站在中国出现,尽管传播介质有所变化,但都是‘千人一面’——总编辑和编辑有权力决定谁是头条,谁是二条,读者只有被动接受”。[3]随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千人一面”传播模式被迅速颠覆。从此,新闻传播进入“以受众为中心”的“千人千面”的智能传播时代。
(一)智能传播,为受众“量身订制”新闻资讯
智能传播是指充分开动人脑动能的基础上,以大数据为依托,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轴,交叉融入数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应用于现代智能“环境拟态”和“场景再造”、新闻图片智能识别、新闻素材智能转换(声音文字转换、视频文字转换)、新闻源头事实核查和新闻内容的个性化推送等。[4]创立于2012年的今日头条,依靠其强大的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迅速成长为智能媒体的“独角兽”。“我们要做的是定制专属于你的产品”的私人订制营销策略,是今日头条与传统媒体的根本区别。今日头条对其数量庞大的用户达到“秒懂”程度。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曾表示,应用大数据技术,今日头条0.1秒内计算推荐结果,3秒完成文章提取、挖掘、分类,5秒内就可以计算出新用户兴趣偏好。同时,今日头条每隔10秒就会自动更新注册用户数据,重新绘制兴趣图谱。在内容方面,今日头条“只做新闻的搬运工”,依托强大的数据挖掘、搜罗和分析能力搜索新闻资讯,并“搬运”到自己的平台上。在新闻推送方面,今日头条根据用户的习惯、兴趣、阅读时间段及所处位置等信息进行个性化推荐。正如今日头条宣称的,“你关心的,才是头条。”[5]同样成立于2012年的一点资讯,也正在利用大数据技术,探索“千人千面”新闻传播。一点资讯将内容分发权交给“人工智能分发技术”;通过收集用户信息,推测用户的兴趣、偏好等,为每位用户绘制画像,然后将资讯推送给最可能需要它的用户。鉴于智能媒体取得的巨大成功,近年来百度、腾讯、新华社等互联网媒体也开始向智能媒体学习。在这方面,新华社依托其强大的大数据技术实力,走在前沿。2017年12月26日,新华社“媒体大脑”正式亮相,探索未来新闻传播新方式。目前,“媒体大脑”已覆盖新闻生产、分发、监测、反馈等8项产品功能。依托国内一流的语音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媒体大脑”不仅可以为读者“量身定制”新闻资讯,还可以真正了解用户。用户通过“智能会话”与“媒体大脑”交流,可以提出真正符合自己需求的新闻资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媒体大脑”收集到用户偏好等数据信息后,不断改进新闻内容生产的针对性,产生更多、更生动的延展性新闻资讯,以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
(二)智能传播,让受众身如其境地感受新闻
虚拟现实是一种计算机仿真系统,通过对三维世界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模拟生成一种虚拟环境,把“远处的”的场景“移动”到眼前。受众不仅可以身临其境地进行沉浸式体验,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干预场景。该技术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在军事、教育、医疗及网络游戏等领域推广应用。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简称AI)和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融合发展引起新闻界的注意,逐渐有媒体尝试应用VR技术制作新闻,让受众在虚拟环境中打破时空限制,身如其境地感受新闻。2010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传播学院、有着“虚拟现实教母”之称的NonnydelaPeña在麻省理工学报上,首次使用“沉浸式新闻”概念介绍VR+新闻,称沉浸式新闻是“一种使观众能够对新闻中的故事或者场景获得第一人称视角体验的新闻生产方式”。[6]2013年,美国《得梅因纪事报》应用VR技术制作的新闻——“HarvestofChange”,被认为是VR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首次运用,这也标志着VR+新闻的诞生。随后,《纽约时报》、CNN等国际主流媒体争先开展VR+新闻的融合项目。2014年,VR+新闻在国内起步。2014年5月份,澎湃新闻开设“全景现场”新闻专栏,全景视频以及静态全景等VR+新闻;2015年,《人民日报》利用“9•3”大阅兵契机,也开始制作VR+新闻;2015年,新华社制作的VR+新闻——《带你“亲临”深圳滑坡救援现场》,让受众身临其境地感受灾难发生前后及救援场景。2016年9月,央视应用VR技术,开设虚拟演播室,专题介绍神舟十一号。虚拟演播室内,神舟飞船可以从屏幕里“飞”出来与观众见面,主持人甚至还可以“走进”飞船内部,向观众详细介绍飞船的内部构造。传统媒体的传播报道,都是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媒介。而以VR+新闻为代表的智能传播,开辟出新闻报道的新视角。在虚拟世界里,VR+新闻打破新闻传播的时空界限,让受众亲临“第一现场”感受新闻,也为更真实、全面、客观地表达新闻提供更多可能。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曹三省教授评价道,当AI与VR构成一组新的技术趋势,VR所带来沉浸感、交互性与构想性被看作是最具潜力的新媒体形态。在今天看来,智能性可以被看作是VR的第四个特性。[7]
三、智能传播面临的困境
智能媒体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其所面临的困境也不容小觑。(一)“信息茧房”初显。2006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凯斯•R•桑斯坦提出“信息茧房”概念:信息传播中,因众人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领域,久而久之就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内。[8]智能媒体的精准化、个性化推送,过分地迎合同户的口味,而用户又不断固化自己喜好的信息,最终使自己处于信息格子里,以为接受到的信息都是正确的。久而久之,导致“信息茧房”的形成。[9](二)版权纠纷屡现。智能媒体只做“新闻搬运工”个性化推送的营销模式也屡屡出现版权纠纷。今日头条自诞生以来,就不断陷入版权纷争之中。2014年以来,《广州日报》、凤凰网等媒体指责今日头条侵犯其版权,窃取其新闻,并提起诉讼,国家版权局也立案调查。如何成为合法的“新闻搬运工”,跳出版权纠纷泥潭,是智能媒体亟需解决的问题。(三)低质内容泛滥。新闻是反映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它在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智能媒体是应用大数据算法收集资讯,再推送给受众。面对海量资讯,仅依靠大数据技术很难在资讯的优劣、价值观导向等方面进行有效把关。这样就很可能传播一些低俗、舆论导向偏差的不良信息。2018年4月,今日头条播出有违社会道德节目,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关注,并受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处罚。(四)虚拟现实新闻的困境。新闻传播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新闻的客观准确。VR+新闻对未来传媒发展提供了新方向,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在虚拟世界里,VR+新闻制作的再逼真,也不能等同于真实世界。与文字、图片、视频的间接感受不同,VR+新闻可能诱使受众将虚拟新闻等同为事实真相,成为操控公众认知的“更加隐蔽和强大的工具”,造成真假新闻难以甄别。[10]那么,VR+新闻所采用的声音、影像和图片是否必须实地录制拍摄?应该以什么标准来选择、剪辑视频音频?这些都没有行业标准规范,需要在实践中形成共识。
四、智能传播发展的新闻愿景
智能媒体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解决之道。未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新旧媒体深入融合发展,或许将为智能媒体的发展完善提供更多契机。依托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施的个性化推送,让受众陷入“信息茧房”。应当看到,当前的个性化智能推送仅处于初级阶段,凭借有限数据猜测用户的喜好,进而推送海量资讯去迎合用户。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或许用户可以便捷地与智能平台对话互动,传递其最真实的需求;而且智能平台通过深度学习,或许可以做到“比用户更懂用户”。这样,智能平台为用户量身定制的资讯不仅更精准,还避免过分讨好用户而让其陷入信息孤岛。智能媒体只做“新闻的搬运工”,在“吸粉”无数的同时,也带来版权纠纷、内容低质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渠道与内容脱节,这也是新旧媒体融合的意义所在。智能媒体的渠道优势是传统媒体梦寐以求的,而传统媒体的优质内容也逐渐成为智能媒体渴求的资源。随着新旧媒体在磨合中深度融合,必将在内容生产、渠道、利益分配等环节形成一条全新的新闻传播产业链,最终形成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好体验的智能媒体。新闻传播需要在一系列规章制度的约束下,才能消除传播过程中的歧义与模糊性,最大限度地规避新闻乱象的发生。而任何技术变革在突破原有框架的同时,也是对现有规章制度的挑战。作为新事物,依托虚拟现实技术的“VR+新闻”在给受众带来更好体验的同时,也必然带来一系列的不适应。这也需要“VR+新闻”在长期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系列自由、合法、有序的传播规则与章法。当然,一个“有章可循”的“VR+新闻”传播环境不可能一蹴而就,必要在实践试错中,逐渐从无序走向有序。
五、结束语
新闻传播模式演进的内驱力,来源于科技革新、前沿技术的进步。从以文字图片为主的报纸,以音视频为主的广播电视的传统新闻,再到以虚拟报道为主的“VR+新闻”的虚拟新闻;从“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统传播,到以“受众为中心”的智能传播;每一阶段的技术突破,都极大地丰富了新闻传播方式。虽然智能传播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着“信息茧房、侵犯版权、内容低质、新伦理困境”等诸多问题,但它为未来新闻传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数百年来新闻传播模式的变迁史也告诉我们,智能传播不是未来新闻传播的终极方向。或许在新旧媒体激烈的竞争中,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下,真正适应智能时代的新闻传播模式正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陈翯世洋.技术变革:媒体融合的前提[J].现代交际,2016(08):91-92.
[2]郭全中,郭凤娟.智能传播:我国互联网媒体演化的最新传播方式[J].传媒评论,2017(01):77-79.
[3]吴晨光.内容获取+内容分发:决定未来媒体的两个因素[J].中国记者,2016(12):81-83.
[4]谭铁牛,曾静平.智能传播的现实应用、理论溯源与未来构想[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25(02):2-8+147.
[5]崔佳.大数据背景下“今日头条”发展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8,4(01):37-38.
作者:柯士雨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