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网络传播平台数据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网络传播平台数据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网络传播平台数据分析

数据是数字化的符号记录,反映客观事物,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和外界进行交互并产生一定价值。计算机领域学者认为,“数据是指任何以数字化形式存储的内容,包括文本、数字、图像、视频、音频、软件、算法、动态模拟、模型等”①。互联网不断发展和普及,产生了规模庞大的数据。在数字化的网络传播时代,数据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由此引发数据窃取、数据泄露、数据欺诈、侵犯隐私、伤害未成年人等问题。作为强势的数据主体,网络传播平台应当妥善行使数据权利,并遵从一定的数据义务,为用户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一、网络传播平台的数据权利

网络传播平台可以根据用户上网的数据信息对其推送相应的信息。用户的网上数据都可以被网络传播数据平台加以利用。

1.网络传播平台拥有对个人数据合法性处理的权利。如果网络传播平台不具有合法收集数据主体数据信息的权利,那么其生产数据信息的能力将大幅度降低。网络传播平台在依法收集用户个人数据后,应享有受法律保护的权利。该权利独立于被收集者的授权,也独立于其他权利。

首先,网络传播平台公示其收集数据、使用数据等信息的目的、范围等,在得到数据主体同意后,网络传播平台收集数据信息这一行为属于合法性行为,受法律保护。

其次,基于公平性原则,数据主体通过授权网络传播平台收集其数据信息,从而享有使用网络传播平台提供各种数据产品等相关服务。因此,网络传播平台对于合法收集的数据主体的数据信息享有相应的权利。

2.网络传播平台对个人数据享有经营权。网络传播平台应享有对个人数据的经营权。数据已经成为网络传播平台的一部分,网络传播平台需要借助数据进行决策、判断等。伴随着网络数据平台收集、储存的数据增多,一方面,数据主体成为大量信息的生产者;另一方面,数据主体也成为大量信息的消费者。比如数据主体可以在社交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作品等,同时也可以在网络传播平台上观看影视节目,下载图书、音乐等。当网络传播平台向数据主体展示其收集、储存的大数据的使用方式、使用范围、使用目的并获得数据主体的授权后,网络传播平台就有权使用其收集、储存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经营活动。

二、网络传播平台的数据义务

1.尊重版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传播平台可以运用搜索工具等将报刊媒体、互联网博客、自媒体文章等内容聚合,并将内容推送给用户供其订阅。今日头条号称“不做新闻生产者,只做新闻搬运者”,却因“搬运”新闻而被多家媒体、互联网公司等投诉。例如,2014年,搜狐公司对“今日头条”侵犯其著作权提出了法律诉讼,要求“今日头条”赔偿1100万元。此外,还有广州日报等传统媒体起诉“今日头条”侵犯其著作权。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得获取信息愈发简单,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经授权就获取。

2.维护信息安全。伴随着网络传播平台收集与储存的数据量的增加,网络传播平台可以根据大数据向用户进行精准推送,但是在向用户推送信息时,应维护信息安全,避免向用户推送虚假信息、不良信息等。2015年,百度通过其竞价广告推广系统向患有滑膜肉瘤的大学生魏则西推送北京武警二医院的“生物免疫法”,大学生魏则西因相信了百度搜索推广中的“生物免疫法”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最终不幸去世。在此次事件中,百度推广网站应对魏则西的死承担责任,因为其推送的带有虚假宣传的信息对其产生了误导。

3.保障用户隐私。网络传播平台有义务保障用户隐私,不随意收集、储存用户个人隐私。2018年7月15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曝光了数款手机地图类App获取与地图应用无关的个人隐私信息,包括获得手机联系人、发送短信等权限。在曝光后,多家地图类App厂商齐回应,取消没有必要的个人隐私信息获取。vivoNEX用户在使用QQ浏览器浏览一些网页时,发现浏览器会调用手机自带的升降摄像头,或收集、储存个人隐私。②网络传播平台应避免收集不必要的用户个人数据,保障个人数据权利不被侵犯。网络传播平台不仅需要合法收集用户隐私,更应该保障用户隐私,尽力避免用户隐私被泄露。

4.把关审核信息。在网络传播时代,人人都有自己的“话筒”,在传播信息方面,人们可以更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等。正因为如此,网络传播平台更应该扮演好“把关人”“审核人”的角色,利用技术过滤不良信息,还可以通过人工加强对信息的审核,减少虚假信息、谣言等不良信息的传播。哔哩哔哩一度出现涉及青少年低俗内容的动漫及相关内容。哔哩哔哩表示,将加强内容审查,并将进一步加强用户举报反馈机制及相关工作人员问责。短视频平台抖音也在加强短视频内容的审核,以避免不良短视频传递给未成年人。因此,抖音推出关爱未成年人的“向日葵计划”,在审核、内容等多个层面提出多个措施。此外,“向日葵计划”有望推送优质的内容给青少年,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③

三、网络传播平台的数据规制

针对网络传播过程中的数据窃取、数据泄露、数据协议霸王条款、数据贩卖、数据篡改、数据欺诈、数据陷阱、数据误导、伤害未成年人、偷拍窃听等问题,可以从立法机构、执法监管者、个人、传播平台等方面展开规制,其中包括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道德自律与他律、行政规制(事前限制)、法律规制(索赔、强制道歉、强令消除影响等)、研发采用尖端保密技术(如区块链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等。

1.与时俱进完善数据领域的立法。为保护欧盟用户个人数据,欧盟出台《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简称GDPR)。中国需要继续完善数据主体隐私保护、数据保护等相关法律,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条文,使得网络传播平台在传播信息、收集储存用户信息等方面更加规范。健全管控机制,可以设立网络数据的安全保障制度,也可以设立分级保护机制,强化个人数据的安全保障工作。网络平台应该定期排查网络数据安全隐患,通过监测数据在信息源头进行控制。需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体系,通过加强立法的系统性、明确立法的指向性、提高立法的精准性等手段,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规范网络传播平台的发展,减少乃至消除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事件。我国2017年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但这只是完善数据立法的第一步。

2018年,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动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确保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2019年1月至6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办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的征求意见稿,正在逐渐完善数据领域的立法。

2.推动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升级。近几年,大型网络信息泄露事件没有得到根本性好转。2015年,HackingTeam出现数据泄露事件,使得诸多内部文件资料出现在互联网上且可下载。④2018年,Facebook泄露了超5000万用户的数据,引发舆论哗然。保障用户隐私权,需要网络传播平台加强自身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构建,不断升级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加强漏洞管理,完善平台的信息管理职能,促进信息安全防护工作的升级,形成相对完善的用户数据信息管理、审查等机制,通过身份鉴别以及信息传输加密等措施使用户隐私得到保障。

3.组建专门的数据信息把关审核团队。因持续传播色情低俗信息、违规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等问题,今日头条与凤凰新闻手机客户端两家企业负责人被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约谈。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责令企业立即停止违法违规行为。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传播平台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用户推荐信息,但在推荐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审核信息质量,呈现的信息良莠不齐,甚至出现信息失真的情形。因此,网络传播平台需要加强内容审核,把关信息内容,注重审核信息的真实性。为此,今日头条招聘3000名内容编辑负责审核,加强内容治理和建设。哔哩哔哩在被国家多部门约谈后,做出了相应整改,其中包括重点加强网站审核团队的建设,扩编一倍以上审核人力。

4.开展数据使用素养教育。针对网络空间数据信息良莠不齐的现状,网络信息管理部门、网络平台、学校、个人都有必要开展与数据使用相关的素养教育,以增强数据主体鉴别信息质量与使用数据的能力,使低质量信息的传播得到有效控制。

网络信息管理部门应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氛围,通过公益广告、法规宣传等引导各类数据主体尤其是网络传播平台合理、合法地搜集、使用平台数据。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教育功能,针对数据使用中已出现的问题,开设介绍数据使用规范的课程或讲座,通过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对数据信息的正确认识,增强他们使用数据的能力。网民也需要主动接受网络数据法律法规教育,加强对数据信息的认识,习得有关数据使用的新知识和数据保护的新技能,成为懂法、知规、有理性、不盲目的“数据公民”。

注释:

①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专家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专家委员会资源整合与持续发展研究报告》,2007年8月版,第1页

②人民网:《谁在偷拍?vivoNEX升降式摄像头还有意外收获》[EB/OL],

③《哔哩哔哩遭下架它和抖音都了新的审核措施》[EB/OL],第一财经,

④徐君锋张利:《HackingTeam公司数据泄露事件追踪与剖析》[J],《中国信息安全》,2015年第9期

⑤《B站全面进行内容整改:审核人力扩编一倍以上》[EB/OL],

 

作者:王卫明  程高祥 单位: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