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融媒体时代地方新媒体传播平台打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融媒体时代地方新媒体传播平台打造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融媒体时代地方新媒体传播平台打造

摘要:媒体融合发展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全国各地融媒体中心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媒体融合逐步从全面铺开向纵深发展。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立足本土,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地方品牌。本文以平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与实践为例,探讨通过组织机构融合、生产流程再造、体制机制改革和人才资源整合,找准自身定位,挖掘地方资源,构建融媒体传播矩阵,着力打造本土化融媒体平台。

关键词:融媒体;打造;平台建设;实践

融媒体时代,移动网络广泛普及、各类服务终端不断兴起、网络信息资源海量产生,信息传播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使得传统媒体已无法满足受众需求。如何更好地将党的声音传递到基层每个角落,已经成为各级媒体机构的共同职责和重要使命。媒体融合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转型的大势所趋,是技术与市场推动的必然结果,也是新时代完善县域治理、推动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平顺县融媒体中心通过重构采编流程,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进程,着力打造以“媒体+”为核心的新媒体平台,全面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1平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意义

1.1县级媒体融合发展现状

县级媒体建设于1983年在“四级办台”政策指导下开始搭建县级广播电视台,经过近40年的发展,媒体功能不断丰富,媒体形态不断转变,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不变。2014年以来,传统媒体在融合方面迅速反应、积极践行,呈现全面推进、如火如荼之势。2018年9月,召开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要求2020年底基本实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全国全覆盖。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主要包括财政依托型、市场经营型、入驻平台、自建平台四种类型,已经初步形成业态齐备的媒体传播矩阵。但由于受观念、机制、人才等因素制约,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依旧面临种种挑战。在观念方面,没有互联网思维,导致各媒介之间难以统筹协调,不能形成传播合力;在机制方面,绩效考核不能与融合媒体有效结合,无法调动采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人才方面,没有系统的培训,无法使采编人员快速向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全媒管理人才转型,不能激发采编人员的创新动力。

1.2深度融合是解决当前发展瓶颈的必然

平顺县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下辖5镇7乡262个行政村,总人口16.7万。原平顺县广播电视台的受众主要集中于县城、乡镇和农村。由于受移动网络终端普及的影响,受众分流严重,广告收益大幅下滑。因为没有构建吸引足够数量受众的网络媒体,原平顺县广播电视台在新闻素材采集、编辑、、反馈等各个环节都与各大平台相对独立,导致新闻报道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融媒体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深耕基层群众需求 ,打通各个传播平台,实现“记者一次采集、平台多种生成、全媒传播受众”的需求迫在眉睫。

2平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内容

自2019年5月以来,平顺县积极推进融媒体建设工作,出台工作方案,编制可研报告,扩充办公场地,改善办公条件,建立融媒体平台。10月31日,领导班子组建到位;12月3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12月13日,启用新印章;12月16日,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12月17日,挂牌成立。目前,融媒体建设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平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旨在将广播、电视、报刊、新兴媒体等媒体资源整合,优化采编流程、再造地方平台,迎合全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打通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连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一平台、双驱动”的搭建。“一平台”即融媒体平台,平顺县各部门、各乡村的新闻类、政务类、服务类等信息,都在平台聚合、管理、展现。“双驱动”包括技术和内容。前者是硬件,后者是软件。以先进技术为基础,以优质内容为根本,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优势,从简单的形式相加到深度的内容相融,给受众传递更为真实、立体、深刻、全面的内容,进而形成具有地方显著特点的融媒体平台。

3平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

3.1整合媒体资源

新组建的平顺县融媒体中心为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归口县委宣传部管理,主要职责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在新闻宣传方面的方针政策,发挥党和政府喉舌功能作用。原平顺县广播电视台、平顺县新闻中心工作机构、编制、职能、人员、设备全部划归至平顺县融媒体中心,原有人员身份待遇不变,加挂平顺县广播电视台牌子。

3.2再造采编流程

集中力量建设一个采编中心,内设统一的新闻信息采集中心、编辑中心,打通各个传播平台,实现“记者一次采集、平台多种生成、全媒传播受众”的内容生产模式。同时,根据相关规定,申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新闻记者证、播音员主持人证等相关证件。

3.3建设媒体矩阵

以平顺县广播电视台为主体,整合县域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广播、电视、微博、微信、农村大喇叭、电子阅报栏、户外LED显示屏、广告灯箱等公共媒体资源,形成分众传播、分类覆盖的格局。

3.4统筹技术平台

依托省级“中央厨房”——山西媒体智慧云平台建设本地客户端,同时在该平台开设的客户端设置本地板块、频道。平顺县融媒体中心负责内容生产、审核、分发,山西媒体智慧云平台提供技术支撑、运营维护。2019年12月1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向平顺县捐赠的“中国广电融媒云”正式落户,自此平顺县融媒体中心入驻海量电视大数据国家级平台。

3.5开展综合服务

从单纯的新闻宣传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增强互动性。着力打造本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线上平台,宣传解读党的大政方针、为民惠民政策,帮助基层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体育、科普、公益活动,开展各类商务、会展、节庆、电商服务等活动,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打通线上线下,加强服务性和互动性功能,形成良好的政民沟通互动。

4平顺县融媒体中心建设与实践

为进一步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平顺县融媒体中心对新闻采编流程进行了优化重组,达到了新闻快速、高效的目的,实践了多元传播的报道模式。

4.1优化部门设置

只有部门设置得到优化,才能实现快速、高效的融合报道目标。为此,平顺县融媒体中心打破了原来单纯以媒体形式设置部门的模式,设立了行政中心、新闻中心、技术中心、传媒公司四大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部门。其中,新闻中心负责所有媒体平台新闻的采集、编辑、审核及工作。媒体平台包括电视《平顺新闻》、报纸《今日平顺》、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山西媒体智慧云平台、中国广电融媒云等,打破不同媒体之间的工作壁垒,实现不同呈现形式的新闻报道在媒体之间的同步共享。

4.2重组采编流程

传统的采编流程比较分散,要适应融媒体时展趋势,重组采编流程,统筹指挥调度成为必然。平顺县融媒体中心对采编流程的重组,具体流程如下。(1)县情研判融媒体中心要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既要成为县域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的主导力量,又要成为向本地群众提供各种服务的平台,进而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因此,要立足本地民生,全面研判县情。(2)线索获取掌握信息线索是融媒体生产环节的开端。平顺县融媒体中心通过搭TerrestrialDigitalTelevision14.www.rti.cn建具有线索聚焦功能的平台,方便各类消息的收集和整理,实现资源共享、集中处理,实时掌握民生民意、社会热点、政策实施等数据信息。(3)选题策划选题策划是采编流程的核心。要提升内容影响力,需筛选、确定哪些内容作为传播重点。平顺县融媒体中心立足品牌意识,挖掘本土报道的优势,做好选题策划,持续推出新观点、新栏目。(4)统一调度信息传递准确、迅速是受众的普遍需求。选题确定后,指挥调度平台下达任务至采编人员,文字、摄影、视频等协同配合,获取高质量的新闻素材,由指挥调度平台跟踪任务完成状况。(5)全媒采编采访完成后,采编人员及时将视频、图文等内容提交编辑平台,由广播、电视、报刊、新兴媒体等传播渠道根据各自传播特点选择所需内容,并进行二次加工,形成最终内容产品。(6)三级会审首先由责任编辑初审,再由媒体负责人复审,最后由总编辑终审,严格把好消息审核关。三级会审既可实现对消息客观、公正的评价,也可避免由于编辑人员知识不足和工作疏忽造成的失误。(7)刊播联动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是媒体不变的主题。平顺县融媒体中心在用好广播、电视、报刊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抖音、公众号、今日头条等新兴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实现多渠道。(8)效果评价准确衡量在不同传播渠道的传播效果,如曝光率、粉丝量、阅读量等,从受众角度分析表达方式、呈现形式和维度深度,进而对今后内容作出有效分析、判断和规划。

4.3强化技术支撑

平顺县融媒体中心以“媒体+”为核心的融媒体平台依赖于综合、可控的技术支撑。通过中国广电融媒云、山西媒体智慧云和自身APP多个平台内容汇聚,在整合中实现统一管理。具体实施过程中,秉承移动优先的原则,采编人员利用融媒体单兵APP或者计算机终端,将视频、音频、图片、文稿等素材上传存储到素材库,编辑审核进行内容聚合、二次创作、播出分发,形成广播、电视、报刊、抖音、公众号、今日头条、APP等渠道传播矩阵。同时,与传播效果相关的数据在融媒体平台集中呈现,为今后内容调整提供依据。同时,利用中国广电融媒云的“云搜”“云剪”“云播”和“云桥”等产品工具包,创新报道内容、报道方式和手段,打通短视频、H5、直播、VR等传播介质,让直播化、移动化成为平顺县融媒体中心的新趋势。4.4人员技能融合融媒体中心不仅是平台的融合,更是人的融合。按照媒体融合的需求,平顺县融媒体中心对采编队伍进行整合,并引进研究生学历人才4名。同时,结合宣传思想战线开展“四力”教育实践工作,分批次对采编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推进思维转换,掌握全面复合技能,让每名采编人员集文字、摄影、视频等多项技能于一身,以多媒体融合的技能完成新闻信息采集。此外,平顺县融媒体中心通过建立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发创新活力。

4.5综合信息服务

2019年1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平顺县融媒体中心在强化媒体传播渠道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以“媒体+”为核心的融媒体平台,以大数据为引擎,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逐步打造“新闻+政务”“新闻+服务”“新闻+文创”等服务领域,提供了解民意、开展政策宣传和舆论监测等应用,着力打造信息服务综合体,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过融媒体中心建设,实现了对新闻事件的立体化、全方位的报道,既增强了传播渠道的及时性,提高了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还有效提升了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面对信息技术快速更迭的实际,平顺县融媒体中心将根据县情特点,不断完善适应县域特征的融媒体平台系统,从而实现应用功能及其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参考文献:

[1]赵晨.加快媒体融合进程  构建现代传播体系[J].新闻战线,2020(3).

[2]吴茶洪.做优新闻产品  主动服务读者  加快深度融合[J].城市党报研究,2020(3).

[3]周勇.如何强化本土内容传播[J].广播电视信息,2020(2).

[4]杨西梅.探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20(1).

[5]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作者:张永清 单位:平顺县融媒体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