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闻传播协同培养模式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从协同学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内容分析和在线访谈的方法,分析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过程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政府—学校—业界”多元主体协同,“特色化培养方向—模块化培养—基层采编实践”多层介体协同和“招生制度改革—校外导师管理的制度化—校内导师媒体挂职激励机制”综合环体协同机制,有助于优化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协同学理论;主体协同;介体协同;环体协同
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了新闻传播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2011年,招收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的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新闻传播专业的研究生教育,进入了战略性转折点:即从培养学术型硕士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向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双轨并存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型。[1]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摸索,不少学校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如何有别于学术硕士,如何与时俱进地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转型,从学科导向转向需求导向,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是当前新闻传播硕士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2]因此,本研究从协同学理论视角出发,分析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过程的现状及困境,并进一步提出创新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这不仅能够丰富和拓展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研究,而且对于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理论基础:协同学理论
协同学,又称“协同论”,是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关于合作、协作或协同的理论;之后,该理论逐渐从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协同学作为系统科学新三论之一,强调开放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通过复杂的非线性作用产生协调效应(合作、同步和互补),形成不同于原来状态的有序状态,超越原来各自功能之和,形成“1+1>2”协同效应。[3]由于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具有主体多元化和要素多元化的特征,符合协同学理论所必需的基本前提。因此,探索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主体、介体和环体之间的联动协同机制,激发协同效应,有助于改变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主体各自为政,介体与社会需求协调不一,环体协同不足的现象,进一步优化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
二、研究数据的获取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在线(QQ、微信)访谈和内容分析法。
(一)在线访谈法
主要用于了解专业硕士、专硕导师、业界对于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的认知、态度,深入了解专业硕士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访谈21名专业硕士中,男生9名,女生12名;985高校6名,211高校5名,一本高校6名,其他高校4名。专业硕士导师18名,男性10名,女性8名;985高校5名,211高校6名,一本高校5名,其他高校2名。业界人士8名,女性5名,男性3名;传统媒体4名,新媒体公司4名。访谈问题包括:1.您认为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是什么?2.您对改进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有何建议?
(二)内容分析
从第四轮新闻传播学学科评估结果的每个等级中,随机抽取2所高校,再加上抽取2所未进入评估结果的高校,共计20所高校,分析这些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招生目录、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及毕业论文等的现状及问题。
三、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现况
(一)招生现状
1.专业硕士招生数量快速增长,已全面超越学术硕士。近年来,由于国家严控学术硕士的招生规模,鼓励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招生数量得以快速增长。20所高校中,除了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硕招生数量多于专硕之外,其余高校专硕的招生数量均多于学硕,还有众多地方院校只招收专业硕士。由此可见,我国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教育已偏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2.双一流高校推免生的比例较高。近年来,推免生在全日制专硕中的比例逐步上升。在20所高校中,2021年全日制专硕推免率较高的高校依次为:中国人民大学66.7%、复旦大学65%、华中科技大学57.1%、暨南大学55.3%、北京大学47.9%。依靠推免制,许多双一流高校获得了一批较为稳定、优质的专硕生源。
3.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招生数量呈上升趋势。在学制上,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以全日制学习为主,专业硕士可以采取灵活的学制,既可是全日制,也可采取非全日制。全日制生源大多来源于在校学生,而非全日制生源一般为在职人员,为他们提供深造学习的机会。但是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2016)精神,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步伐,各校从2017年起,陆续从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中选拔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统考使得考试难度的增加,使得非全日制专业硕士中在职人员的生源大为减少,不少应届生由于落榜全日制专业硕士,而被调剂到了非全日制专业硕士。
(二)培养方向
大众化、常规化对20所院校专业硕士的培养方向进行统计,发现只有10所高校进行了细分,其他高校为“不区分研究方向”。即使设置方向,也大多以大众化、常规化方向为主,立足于本校独特优势的特色化、精准化培养方向,尚未完全明朗化。
(三)课程设置
根据时代发展推陈出新2018年,全国新闻与传播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了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核心课程指南,将“新媒体研究与应用”“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新闻传播政策、法律与伦理”“媒介经营与管理”作为专业硕士的核心课程。据此,多数学校专业硕士必修课基本上由这几门课程组成,而选修课程根据时代发展推陈出新:如社会心态与舆情仿真(中山大学)、计算传播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可视化数据新闻实践(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人机交互与用户行为研究(中山大学)、VR影像实践(中山大学)、数据挖掘与应用(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汕头大学)、短视频创作(暨南大学)、融合新闻制作(暨南大学)、网络交互设计基础(汕头大学)等。
四、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问及“您认为目前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访谈的22名专业硕士反映问题最多的依次为: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学硕的区分度不高、未能对接业界需求、培养方向不明确。15名专业硕士导师的访谈中,反映最多的依次为:师资力量短板、专硕培养定位不清晰、生源质量、学制过短。8名业界人士访谈中,反映最多的是:实践能力较弱、缺乏对业界的深入了解、缺乏对社会整体认知、期望值过高。
(一)实践能力培养较为薄弱
通过对20所高校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分析发现,目前各院校研究生课程总学分在34-39分之间,其中课程教学学分就占25-34学分左右;实践环节学分要求最高的高校为8学分,最低为3学分,大多数为4学分。这反映出我国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培养中的实践学分所占比重偏小。20所高校中,对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时间的要求,仅有2所高校要求为“1年”,1所要求“不少于10个月”,2所为“不少于4个月”,其余高校均为“不少于6个月”(与学硕的实践要求差异不大)。因此,不少业界人士、老师和专硕学生呼吁,适当增加专业硕士学分中实践学分的比重,加大对实践层面的考核力度。
(二)培养定位不够清晰,与学硕区分度不高
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有非常清晰的界限。在培养目标上,学术型硕士以培养学术研究后备军为目标方向;专业学位硕士则以满足市场需要为主要目标方向,侧重于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两者的目标不同,决定了两种硕士教育在其他方面的差异。但是目前很多高校没有把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明显区隔开来,培养定位不够清晰,培养模式大致相同,没有凸显专业硕士的培养特色和目标。
1.课程设置。不少学校新闻传播的专业硕士课程设置还不完善,尚未形成独立的专业硕士课程体系,只是简单移植了学术硕士的既有课程,理论性课程偏多,根据业界需求设置的实务型课程偏少,甚至沦为“低配版”的学硕课程体系。
2.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在学位论文环节上,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不同于学术硕士采取单一的毕业论文形式,而是鼓励采用毕业论文、调研报告、媒体内容创作、项目研发策划类等多种形式;即使是毕业论文也应强化实践导向,选题应源自社会实践问题,强调学生运用所学新闻传播理论相关专业知识,综合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可是在实际运作中,只有极少数专硕学生采用毕业设计,绝大多数专硕学生还是采取毕业论文形式。即使是采用毕业论文,其应用导向也不是很明显,与学硕学生的毕业论文并无差异。
(三)校外导师制流于形式,校内导师“双师型”比例较低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指出,应当重视吸收来自新闻传播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师资结构。因此,大多数高校对专业硕士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聘请丰富实践经验的业界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指导。然而,由于业界导师往往是业界骨干,本身就承担大量工作,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实践指导,因此这种校外导师的聘请大多流于形式,未能进行实质指导,学生仍主要依赖于校内导师的指导。业界导师只负责提供实习岗位,通常的做法是把所带的学生托付给某个编辑部,对学生的实际指导和引导相当有限。通过对国内20所院校专业硕士校内导师队伍的分析发现,校内导师“双师型”(有业界从业背景)比例较低,仅有3所学校的双师型比例超过50%。这说明校内专硕导师大多没有业界实践经验,再加上与业界联系不够紧密,对于传媒业的最新发展动态缺乏清晰认识,不能及时地洞悉业界需求,很好地指导学生实践和进行职业设计。学界有实务经验的导师师资不足和业界导师指导匮乏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硕人才培养的质量。
五、协同学视域下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归根结底是忽视了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自身所蕴含的较强的协同性、开放性和社会化特性,导致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支撑链条的断裂。实际上,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动态系统,系统内各要素相互协同、相互制约,以协同学理论为指导,构建“主体协同、介体协同、环体协同”三个维度的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各维度有机协同,能够使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形成“1+1>2”的协同效应。
(一)主体协同
政府—学校—业界面对专业硕士实践环节较为薄弱的现状,改变以学校为主的单一主体现状,建立“政府—学校—业界”多元主体协同,建议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规范毕业设计的考核标准,学校与业界共建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开设专题工作坊,为专业硕士搭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强化实践能力。
1.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规范毕业设计的考核标准。虽然专业型硕士鼓励学生以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完成学位论文,但是很少有学生愿意采用毕业设计,因为做了毕业设计,还要写一篇类似毕业论文的作品阐释,工作量大为加大,还不如写一篇毕业论文省事;对于导师来说,很多专硕导师的知识结构尚不能很好地驾驭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标准难以把握。再加上目前教育部加大了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审查力度,为了避免出现问题,很多老师都建议专硕学生采用毕业论文形式。因此,建议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尽早出台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并纳入毕业论文抽查的范围,以供各专硕培养单位参考;在此基础上,各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专硕毕业设计要求。
2.建立与业界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加大业界参与专业硕士培养的力度,建立高校和业界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基地,而不是单纯的实习实践基地,进行专业硕士人才的联合培养,使业界实践教育嵌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日常学习之中。如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签署《共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实践基地协议》,其最大的亮点是“嵌入式实训模式”,通过实践基地建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到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实习,与校内的教学环节衔接起来。学校的部分实务类课程中,嵌入新闻一线的实训环节,安排学生到浙江日报接受场景化教学,最后完成报社布置的实训任务。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媒体实践平台和实践项目,如“准记者南方训练营”“共建专业编译平台”和“舆情调查报告”等。广西大学与人民网广西分公司等合作申报获批的省级研究生新媒体创新创业教育暨联合培养基地,共建广西新媒体实验室,专硕学生直接参与人民网“中央厨房”、舆情监测、“两微一端”、微电商四大产品生产和运营。
3.邀请资深媒体人开设专题工作坊。专业硕士教育对于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然而,校内实务课程老师的稀缺,校外导师受时间的局限,无法完整地承担一学期的实务课程。因此,邀请资深媒体人开设专业工作坊,使专业教学更贴近业界需求,实现课堂理论和实践操作的无缝对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邀请来自南方都市报、南方人物周刊、南都周刊等多位资深媒体人为专业硕士开设了专题工作坊,如新闻写作技巧与实训工作坊、新闻摄影工作坊,不仅为专硕学生搭建了和资深媒体人交流的平台,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业界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战训练,实现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介体协同
特色化培养方向—模块化培养—基层采编实践介体为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方法。面对目前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没有突出培养特色和目标的状况,采取“特色化培养方向—模块化培养—基层采编实践”多层介体协同,有助于解决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介体众多,但与社会需求协同不足的现象。
1.坚持社会需求导向,凸显学校优势特色。大多数高校对于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基本上都是相同定位,缺乏个性和特色。一些地方院校盲目模仿一些老牌新闻学院的培养模式,结果导致缺乏自身特色和优势,培养出来的学生也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实践探索中,一些新闻院校坚持社会需求导向,逐渐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专业硕士培养方向,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国际新闻模式”,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复合型财经类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北大医学部、深圳大学与深圳卫健委联合培养“健康传播”方向的专业硕士,中山大学“交互设计”“大数据传播”方向的专业硕士。
2.优化课程设置,实行差异化、模块化的培养。新闻传播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业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检验其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是能否达到“职业资格”。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加强职业导向,优化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走差异化、模块化的特色培养之路,像中山大学就是围绕培养方向实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财经新闻”方向开设:西方财经新闻报道、经济学基础、高级财经新闻报道、宏观经济新闻报道、金融理论与政策等课程;“交互设计”方向设置交互设计方法、人机交互与用户行为研究、新媒体信息架构设计、视觉传播、设计理论与思潮等课程;“大数据传播”方向开设大数据与舆论研究、传播大数据研究方法、网络爬虫与数据库基础、计算机辅助文本分析等课程。
3.深入基层采编,完成职业训练。深入基层采访是完成专业硕士职业训练的有效路径。如兰州大学创办了“重走中国西北角”等特色品牌实践活动;西南政法大学采用“大篷车课堂”,由实务教师带领学生到基层采访,根据能力培养目标促使专硕学生在实务工作环境当中完成职业能力的训练。
(三)环体协同
招生制度改革—校外导师管理的制度化—校内导师媒体挂职激励机制
1.专业硕士招生制度改革。一是适度控制专业硕士的招生规模和质量,设置1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门槛。这几年国家严控学硕的招生规模,鼓励扩大专硕的招生规模,以适应社会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但是近几年新闻传播专硕的招生规模增长迅猛,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和师资力量未能及时跟上,从而引发培养质量的下滑,造成专硕学生理论水平较为薄弱,实践能力也不强的“夹生”现状。因此,适度控制专硕的招生规模,严把生源的质量关,在招生时设置一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门槛,是提升专硕培养质量的有效路径。二是适当延长学制(2.5-3年)。新闻传播学学术硕士的学制一般是三年,而新闻传播全日制专业硕士一般采取两年的学制(20所高校中,13所高校是两年制),这就决定了学生第一年忙于上课、考试,没有太多时间进行深度学习。第二年则忙着毕业设计、找工作,实习实践环节也会打折扣。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与其他专业硕士的一大不同之处,就是跨专业学生占比较高。两年的学制,对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尤其是对跨专业的专硕而言,往往是既没有很好地扩充专业知识,又没能提升实践技能。因此,现在不少高校已将2年制专硕改为2.5-3年,像上海交通大学为2.5年,广西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云南大学、湖北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为3年。
2.校外导师管理的组织化、制度化。虽然现在大多数学校的专业硕士培养都实行“双导师制”,但是对校外导师的考核体系尚不完善,并无强制性的规范和准则;课酬津贴又受政策限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再加上时间和精力的原因,校外导师制大多成了“挂名制度”,担任硕导成为业界资深人士的一种荣誉象征,是否实际指导学生实践完全靠校外导师的责任感。因此,将校外导师的管理组织化、制度化,明确校外导师的职责,增加课酬津贴,是加强专硕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3.出台鼓励校内专硕导师到媒体挂职锻炼机制。美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师资队伍一般由“绿眼罩人”与“卡方人”构成。“绿眼罩人”是指具有丰富业界实践经验的教师,承担实务课程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实务技能;“卡方人”是以学术为导向的理论课程教师,他们一般拥有博士学位,具有较强学术研究能力。中国高校由于人才引进机制的限制,想引进业界有丰富实践经验但不具备博士学位的师资难度很大;而具备博士学位又同时具有业界从业背景的师资十分紧缺,很难引进。因此,出台校内专硕导师到媒体挂职锻炼机制,鼓励校内专硕导师到媒体挂职,了解业界需求,提升业务实践能力,进而反哺实务教学,不失为一个切实可行的路径。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到业界挂职不应只是挂挂名,走走形式,而应实际参与到媒体的日常新闻采编、运营管理之中。这就需要从机制上减免挂职老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量,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更好地投入全职媒体挂职之中。
六、结语
以协同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政府—学校—业界”多元主体协同,“特色化培养方向—模块化培养—基层采编实践”多层介体协同和“招生制度改革—校外导师管理的制度化—校内导师媒体挂职机制”综合环体协同,有助于优化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增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张昆.从单一模式向双轨体制过渡——中国传媒研究生教育的重大转型[J].新闻前哨,2010(10):19-22.
[2]周葆华.从新媒体专硕探索看新媒体传播教育[J].青年记者,2020(21):63-64.
[3]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11.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