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议网络传播对自我意识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议网络传播对自我意识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议网络传播对自我意识的作用

一、网络传播对当代青年自我意识影响的观察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聊天、公共交流平台、网络日记和网络游戏等网络交往形式开始融合。比如魔兽游戏即综合了游戏、即时聊天工具、公共交流平台等形式;人人网也包含了即时聊天、对抗游戏等功能。本研究试图通过观察和访谈魔兽玩家、BBS版主和人人网用户三个交往主体来反映网络交往主要形式对自我认知的影响。

(一)“我们都是魔兽玩家”

魔兽,全称魔兽世界,是暴雪娱乐制作的一款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参与者称作“玩家”。玩家LY,1986年生于四川,男性,崇尚个性,有活力,不失责任感。法学专业大学二年级学生,学习之余广泛参与各类活动。

1.完整的世界比现实更宏伟

LY具有7年的网游经历,资深玩家。他认为“魔兽和其他的很不一样,完善的故事背景和属于自己的历史,让人感觉它已经不是一个游戏,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LY所说的历史,是暴雪娱乐公司为推广游戏专门编著的小说,至今已出至十五册,依靠这些故事,游戏被打造成一个拥有完善背景和庞大历史架构的魔幻世界。游戏角色方面,魔兽世界设计了12个个性鲜明的种族和10个拥有不同技能的职业。且均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包括各个种族故事背景、城市、能力天赋以及不同的运输方式和坐骑。游戏规则方面,角色拥有各类专业技能,通过团队作战可以增长级别,当达到一定级别后可以购买私人坐骑。甚至游戏有自己的流通货币“G”。

2.现实社会规范的虚拟世界观

游戏中,玩家少了很多现实社会的约束,但是在LY眼里,这个虚拟的空间也并不是什么都虚无。“你可以在里面随便发泄情绪,并且不用担心发生肢体冲突,但这并不是没有办法惩罚你。通过公共区发言举报你,大家知道了就都不愿意理你,也不愿意和你组团战斗,时间久了,你就失去在这个世界生存的意义。”可以看出现实规范在网络空间里得到了延伸,虚拟角色背后是生活在真实世界的个体,内化的规范性在网上交往时依然发挥着作用——如果要生存,你就一定要守“规矩”,用实际行动赢得口碑。不过这些规范有着非常清晰的逻辑指向,那就是维护有利于所有玩家的环境秩序。

3.真诚的无身份交往

在魔兽世界里,现实身体是缺席的,角色是虚拟的,可以根据玩家意愿任意更改。对于这一点,所有玩家十分明确,因此在选择交往对象的时候,像长相、身高、年龄、性别、职业、财富、权力等这些在现实中的择友参考条件通通忽略,取而代之的是在共同完成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能力、品质和幽默感等作为人最本真的“灵魂”。这些情感的交往也可以让生活在压力之下的人们在心理上得到安慰。这是网络交往的效果对现实生活感受给予了正向的作用。

(二)BBS版主的科技梦想

BBS的英文全称是BulletinBoardSystem,“电子公告板”。BBS最早是用来公布股市价格等类信息的。随着科技的发展,BBS系统已经发展成用户可以以匿名的方式通过远程访问,用电子信息的方式发表自己观点的设施。小W,男性,1987年出生,重庆某高校大三学生,来自重庆区县的农村,现为所在高校某著名论坛的版主,主要负责综合课堂和硕博招生两个版块。

1.由情感性关系向工具性关系的理性转变

小W从小学五年级起开始接触与使用电脑,主要用于娱乐消遣。初中开始接触单机游戏,从高一开始接触互联网,看视频、上论坛灌水、聊天。进入大学后,使用网络的习惯还在延续,但网络交往发生了变化。刚上大学时,小W注册了一个以学校命名的论坛。小W认为,加入这个社区是为了寻找一个归属感,通过论坛从别人身上了解了一个大学生应该做什么。之后,在决定考研后,“就开始经常去硕博招生版块去交流,借鉴经验,下载资料,但有些资料要高级别才能拿到,就开始有目的多发帖回帖,决定申请管理员——管理员可以看到所有的资料,这个很有吸引力。”在小W身上可以看到他基于网络交往与他人建立关系经历了一个从情感性到工具性转变的清晰脉络。之前接触网络是为了娱乐消遣,但当网络的技能不断增进,随着年龄的增长,小W开始有意识地通过网络交往达成一定的目标,而落脚点是在于有利于现实中自我的成长和发展。

2.虚拟社区的现实性

为了吸引网友发帖、回帖,各类BBS都有激励机制。这个空间里并非我们想象一样平等,而是和现实社会一样,存在“阶级”划分。不同的等级,标志着不同的权限,虽然这个等级的身份和现实生活中的出身、背景不尽相同,但含义相似。网上的成长规则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延伸。小W所在的论坛也不例外,有自己的积分政策,按发帖数、在线时间、威望等折算积分。积分增加,你的身份也会从乞丐、法院实习、书记员、审判员到审判长逐级上升,一直到终身大法官。随级别的增加所获得的查看权限也相应增加,这一点就是网络空间的“按劳分配”。

3.受限的权力

在BBS环境里,版主依靠技术获得的权力是确实存在的,一方面他可以对发言进行管理,也可以根据发言的情况对用户给予封号处罚,而这些判断的标准相对主观;另一方面一般版主发言可以收到更多回应。但小W在使用手中的权力时并没有影响日常生活,他把网上和现实界分得比较清楚,而且他也把这种权力看作是版主这个身份赋予给他的责任,“作为版主有责任让这个版块健康地发展,更多的是一种服务。”小W的这种权威感并不明显,不会影响到现实生活中的认知,但权力的便利让他有机会接触更多的资源,促进客观自我的成长与发展。

(三)人人网的另一个自我

人人网,是中国最早的校园SNS社区,不仅具备了博客展现自我,记录自我的功能,还拥有更多即时交流的方式。更重要的是,他鼓励用户以实名注册,排除了网络交往的匿名性。WML,人人网实名注册,80后,男性,河南人,大学二年级,个性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大一开始接触人人网。

1.交往主体人人网页面的文本呈现

人人网的个人主页由用户的部分主要有:个人资料、状态、相册和日志,现就这几个类别的文本对WML的人人网主页加以统计分析。综合数据和分析如图1,WML的个人主页上发表各类文章为287篇,其中心情独白部分是通过心情的表述表达自我形象,相册中有照片虽然是陌生人形象,但用户认为其与个人的形象有一定的关联,因此也将其归属为表现自我形象的部分,加上直接表现个人形象的共为98篇,占总篇数34%;生活记录为112篇,占39%;娱乐为12条;表达观点的有15条,其余与文章分析关系不大,归为无意义部分。从图表和数据统计可以看出,WML的人人主页主要承担了记录生活和表达自我的功能。从文本呈现分析,WML在人人网上呈现的形象为:外型不错的个性形象;伤感的诗人形象;广交天下好友的豁达形象;注意内省,但较少关注社会和学习。

2.经过修饰的网络自我

通过对WML长达5个月的观察,以及与其同学访谈,发现其个性特征大致为:长相一般,不算突出;语言能力和工作能力较强;比较有自信,善于表现,有良好的交际圈子;情绪化,易激动,好争辩。这种基于WML现实交际得出的社会评价,与在人人网上呈现的自我形象存在一定的偏差。而通过对当事人的访谈发现,其对自己的认识与现实观察得到的结果有很大的出入,但与网上呈现的形象表现出了更多的一致。可见,对自己这种认知先于网络的呈现,可以认定WML在人人网上构建的自我是根据自我的理想化认知完成的,与客观存在有一定差别,其在网上形成自我的时候进行了一定的选择和修饰。

3.网络环境的社会化成就

生活像块多棱镜,总会折射出我们不同的侧面。对于在不同领域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WML有着清醒的认识:“其实文字表现出来的我和别人眼里的我是不同的,平时大家觉得我比较随性,贪玩,不上进,但文字里的我就显得很深邃,但这两个都是我自己,我是个矛盾的人。”WML认为生活在社会当中就会有许多不同的身份,每个身份需要用不同方式来应对,网络只是多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表达而已。像WML表现的一样,很多人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不同的身份,懂得在不同时间释放自己不同的情绪,比如在工作时就要严谨,回到家里就要变得亲切。

二、研究结论

自1987年中国开始引入互联网,20多年以来,我国社会对待互联网的态度也日趋客观,用户的网络媒介素养也较原来大有改观。通过对以上主体的观察分析发现,网络交往主体对网络自我的认知比原来更成熟。

(一)延伸与约束

互联网技术以匿名化、操作简易化的特性赋予了网络交往隐蔽的特性、网络社会平等性的特点。但随着国人网络交往时间的增加,虚拟社会并没有出现之前想象的无政府状态,也不如我们预期的平等无差别。三例研究可以看到,互联网为网络交往相较于现实世界的社会交往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现实社会的普适价值,依然在网络交往中被奉为圭臬,并为交往主体主动接受并践行。虚拟身份对于现实身份的背离,在某种程度上,也许是对于现实主体所受制约的一种补偿。无论如何,虚拟身份与现实身份之间的隐秘联系仍然是主体的个性品质,而这正是交往的核心所在。

(二)网络交往克服了现实交往障碍,有利于自我成长

现实社会里,我们制造了一些人为的符号以便于我们在交往中标记,但人为的约定却逐渐制造了一些交往障碍。网络交往平台,在无身份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使我们更容易达到有效率的交往效果。魔兽世界里,为了共同目标奋斗,可以忽略年龄、职位、性别,我们更容易找到忘年交这样的纯粹感情;网络交往的即时性让远距离交往变得更频繁、更有效率。BBS里志趣相投让人们发言更踊跃,这种主动性交往对象的选择改变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内敛和沉默;人人网的个人修饰让人克服了现实生活的刻板印象,让我们更容易找到理想的交往对象。少了现实阻碍,我们在网络交往里更容易表现出真实的一面,不断通过交往对象的认可,从而达到对自我概念的强化和掌握,有利于真实的自我(也可以说理想自我)的成长。

(三)线上线下自我肯定的平衡机制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现代人生活节奏变快、压力变大,消极情绪得不到发泄。网络空间交往廉价,较易成功,使其成为我们缓解压力的安全阀。网络空间为擅长互联网技术的人们找到了一个发挥能力的平台。现实生活中,当人们不能在一个领域里获得成功时,健康的解决方案就是去寻找其他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所长。网络空间为现实空间扩展了一个舞台。换句话说,当他在线下不能获得肯定时,他可以在线上找到自我的肯定,而当线上不能获得肯定时,他又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领域。同时,从以上个例可以看出,交往主体对线上行为和线下行为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一般不会把线上的破坏性行为带到现实中——这明显是不利于自我的。此时,自我心理防御机制发挥了作用。

三、网络交往角色扮演的社会化意义

随着国人网络素养的提高,人们能够越来越客观地正视网络。从以上个案中发现,人们一般不会把网络构建的自我当作自己的全部形象对待,而是逐渐把这个虚拟的“我”作为现实的“我”的一个“分身”——很多真实的“我”中的一个。人们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来建设自我和发展自我。网络自我,虽然是虚拟的,但是基于现实的,不管人们的想象力多发达,在交往的深入过程中总会受到现实自我的制约。网络交往的角色的选择和现实生活中的选择是一致的,是基于自我的客观实在和设想的一种探索,而不是凭空的想象,不会与现实中的自我发生颠覆性的冲突,相反能丰富自我认知,是自我概念成长的一种促进。

本文作者:张伟莉、罗丽琳 单位:西南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