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论思政教育网络传播的对策选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论思政教育网络传播的对策选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论思政教育网络传播的对策选择

一、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面临的困境

1.分辨网民心理需求困难。对商人而言无利不起早。日常生活中,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活动通常都是带有目的性的,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产生相应的行动,所以,先要成功地完成一件事情必须先了解这件事情中关键人物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可以说是说服别人的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他人有敌意的人听从劝服的可能性较小;冷漠不合群的人听从劝服的可能性较小;缺乏想象力,冷淡的人听从劝服的可能性较小;自卑感情重的人容易听从他人意见;性格外向的人比性格内向的人容易听从他人意见;想象力丰富的,对事物敏感的人容易听从他人意见。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听取他人的意见是说到人心坎里去了,他人的意见或是建议能够满足当下自身心理需求,这样的信息比较容易被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中教授他人的过程也是需要了解接受者的心理需求的。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实践中也需要了解网络用户的心理,明确需要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确定信息的接受者。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中,整个空间是虚拟的。“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个体是隐蔽的、虚拟的、数字的,人被符号代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表现为符号和符号之间的互动。”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表现半公开式的隐蔽的互动过程,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工作者分析信息接受者心理,判断接受者需求和编辑需要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带来很大的困难。这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活动如果不能研究和分析网络用户的个性及心理,也就不可能针对不同的心理需求进行因材施教,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2.外来文化冲突。很多青少年网民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思想活跃,充满好奇,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可塑性强。但是,“在开放的超越国界的网络世界里,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会受到各种各样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和冲击。”网络的自由性使得西方发达国家将西方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带入网络并且传播开来。网络空间难以管制极易导致思想、价值观念的混乱。青年对于这些新鲜的外来文化从无意识模仿到内在的理性追求,无法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解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精神支柱,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其激励导向作用减弱,甚至倒向歧途。面对这样的网络上的思想侵蚀,我们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对我们民族和国家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对策选择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的管理规则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需要加强网络传播过程中的管理体系。首先需要强化调控体系,需要有强有力的领导组织、监督组织、导向和激励机制、教育机制等。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领导班子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专业人才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工作。其次,强化监督体系,利用网络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环境进行监督,把关。做好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思想舆论导向,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例如推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积极参与各种网络文明工程建设活动。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体制,坚持表彰奖励与批评处罚相结合的原则。还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做到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2.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信息的选择工作。对信息的筛选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良好开端的先决条件,是整个传播过程的源头。互联网信息高度的开放性和信息的筛选表面上是矛盾的,但是,“信息的开放是为了使更多的人拥有知情权,以达到提高受众的认知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把关筛选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接受者,使接受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有利于自身成长,有助于社会发展的信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中就要求传播者和工作人员拥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过硬的综合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中接受者是落脚点。由于网络接受者群体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者和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信息前的调查工作,了解受众的需要、结构、心理、行为等特点,必须考虑到受众的不同层次的认知水平,有意识的区别对待。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2]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对信息传播进行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武装和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思想,开展工作,履行好自身职责。

3.注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中的网络管理技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实际上是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要以先进的网络技术为支撑,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网络传播运行模式,提高网络传播技术含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渠道。传播工作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吸纳网络技术人才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先进的技术来采取网民所喜闻乐见的方式使网民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健康向上的娱乐体验,开阔接受者的视野,陶冶接受者的情操。“要通过先进网络技术的运用,对传播信息进行监控、过滤和筛选,建立一道坚固的技术‘防火墙’”,及时有效地对不良信息进行处理,加强信息安全,引导大众加强网络文明建设,营造文明良好的网络环境。比如可以研发网络信息过滤软件;自动屏蔽不良信息;及时控制、阻止网民上传散布违法或是不道德信息,还有从技术上加强对病毒或黑客的防范,维护信息传播过程的安全,传播过程中可以采取密码机制,认证系统等有效手段保障信息安全。

4.利用各种传播媒介提高网络传播效率。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使得传统的媒体手段不断更新升级,除了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媒介以外,更是出现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多媒体形式,例如电子书刊等。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中,要以网络为依托,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电视等手段融合在一起,实现散发式的多种手段的传播方式,例如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网站,利用BBS舆论引导,在BBS论坛上可以信息同时进行广泛讨论,现在更是出现了博客空间,不仅可以就某一主题信息,还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其他网络用户能够随时发表观点,形成互动。还有微博信息,简单明了地叙述,及时迅速地传播。这些传播方式中可以动画,文学,图片等结合的方式吸引人民群众自动自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了教育传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本文作者:薛羽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法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