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音乐网络传播与大众音乐观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音乐网络传播与大众音乐观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音乐网络传播与大众音乐观分析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运行及发展,网络技术的出现使当代音乐传媒以及人们的音乐观念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文章将音乐网络传播以及大众音乐观念作为研究的重点,对其观念的转变及影响进行了阐述,旨在通过问题的研究为音乐网络传播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音乐网络;信息传播;艺术类大学生;音乐观

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音乐传播逐渐呈现出时代的发展变化,现代化的音乐传播方式逐渐由CD及磁带传播,转变为网络化的传播形式。这种传播途径,逐渐扩大了人们对音乐的选择途径,使人们可以更为直观地在音乐情感分析的同时,体会到音乐潜在的艺术价值。但是在互联网络运行的过程中,网络环境下的音乐传播使大众的音乐观念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机遇及挑战。对于网络传播而言,其音乐形式与传统的音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本文在探讨音乐网络传播的同时,对大众的音乐观念进行系统的分析,旨在实现大众音乐观念的综合性提升,实现音乐文化的传承及发展。

一、音乐网络传播的特点及优势分析

(一)音乐网络传播的发展现状

据统计,2014年,全球的互联网新用户已经接近了30亿人,我国的移动互联网使用者也已经超过了8亿。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同时,网络逐渐成为音乐传播中最为快速、便捷的途径,例如,2014年5月由筷子兄弟推出的单曲《小苹果》,三个月内在QQ音乐中的点击量就超过了5亿,并逐渐在全国广泛流传。这一现象的出现,意味着网络音乐平台的出现促进了音乐行业的发展。由于网络音乐传播的时效性特点,歌曲的推广时间大大缩小,新歌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传播及发展。在网络推广的过程中,移动网络终端以及无线网络技术的运用,使音乐的传播打破了传统局面的限制。通过网络,人们只要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平台就可以获取想要的音乐,在最终意义上实现了音乐传播的时效性。

(二)音乐网络传播的优势

通过对网络传播模式的分析可以发现,主要是以数码格式的形式将音乐数据储存网络之中,用户通过网络设备可以进行音乐数据的还原。由于网络是一个整体,在网络环境中的音乐数据可以以多种服务形态进行传播。首先,我国的网络音乐传播大多是免费的,只要用户拥有网络终端,就可以在网络上进行音乐资源的获取,听众也可以将音乐进行下载及收藏,进行反复收听,使音乐传播的范围更为广泛,促进了音乐的传播及发展。其次,网络传播具有自由性,网络环境具有资源的分享形式,人们获取音乐可以不受地域、时间等限制,从而为音乐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①再次,音乐制作人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通过对意见的分析对音乐的制作风格进行调整,从而为音乐文化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最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展现了音乐传播渠道的广泛性以及信息的多样性特点。将互联网作为一种基本的创新工具,可以实现音乐内容的及时性传播,同时使人们的信息获取观念得到了转变。与此同时,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播也具有虚拟性、海量性的特点,其中数字化的信息技术以及音乐内容,会为信息的产生及复制提供有效依据。

(三)音乐网络传播的特点

在互联网环境下,通过信息内容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音乐的沟通范围,其核心意义具有一定的信息传递以及交换的特点,但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在音乐价值提升的过程中,网络环境下提供的信息非常丰富,可能会导致音乐的价值取向发生一定的偏离,同时也会对音乐的传播及定位造成干扰。第二,在互联网实际需求分析的过程中,很多传统网络环境中的音乐具有更接近电报等传播形式的特点,在现阶段的网络平台中,通过对音乐服务以及应用的分析,为人们的沟通及交流带来了一定的空间。而且在现阶段的网络环境下,通过对音乐互联网的概括及分析,可以通过新技术的运用,强化音乐中的听觉以及技术环境中相关内容的结合,使音乐成为一种网络环境中基础性的信息,有效改变人们对音乐的传统认知,从而使音乐文化的本身艺术得到充分性的发挥。第三,互联网具有一定人文性的特点,通过对文化性以及情感性的分析,可以使各艺术之间得到充分的融合。但是在分析互联网媒体以及娱乐等内容时,互联网产业的力量在网络环境中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与此同时,在艺术传播以及娱乐性能分析的过程中,在较为严肃、系统的环境下,其存在的审美活动是与情感反应联系在一起的,在音乐接受以及发挥的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信息量阈值。因此,在音乐情感中,经典艺术的欣赏与情感本身具有紧密的关联性,但是由于艺术作品以及音乐形式的差异性,在这些音乐信息认定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审美经验。②

二、音乐网络传播对大众音乐观念的影响分析

(一)对大众音乐创作观念的影响

由于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音乐观念不断发生改变,在音乐欣赏以及音乐观念形成的过程中,不会再局限于传统的音乐观念之中。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歌手随之出现,他们在音乐创作中不需要首先取得一定的知名度、经纪人以及固定的唱片公司,而且也不需要额外的费用就可以将音乐作品传到网络上,从而实现音乐信息的共享。在这种环境之下,人们在音乐创作时所需要的人力、财力相对较少。与此同时,在这种创作音乐的环境下,可以使歌曲得到综合性的评价,现代人们的音乐观念得到了全新性的改变。③

(二)对大众音乐审美观念的影响

在传统音乐创作的过程中,作曲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会经过不断的自我肯定以及自我否定,他们会尽全力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乐曲。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作曲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网友们的评论以及网友的互动,并在这些评论中获得乐曲创作的灵感。与此同时,人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技术进行音乐内容的沟通,从而创作出更好的音乐作品。但也正是因为这种音乐文化的转变,使传统音乐的创作呈现出一定特色化的转变。因此,在现阶段音乐文化创作中,传统的音乐与现代音乐的结合是十分重要的。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现代音乐与古典音乐的结合可以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听享受,这种艺术形式在传统的音乐中是很难出现的。因此,在整个技术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了音乐审美的创新。

(三)对大众音乐价值观念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其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呈现出差异性的变化,同时也包含了音乐观念的变化。但是,有些人认为网络上的音乐传播会严重影响音乐作品的质量,对于专辑的发放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网络传播对音乐的创作者而言并没有很大的优势。也有些人认为,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主要是由于在网络传播中可以使音乐呈现出多元化的传播途径,从而使音乐价值观念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因此,在现阶段音乐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应该树立健康的网络评价环节,通过客观的评价使人们形成良好的音乐价值观念,从而为音乐文化的传承及创新提供有效依据。④

(四)对音乐传播主体的影响

在音乐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通过网络传媒环境的构建,逐渐打破了电台、电视等内容的限制,听众在音乐欣赏的同时,可以有效决定音乐的传播范围。此外,随着无线网络环境的出现,智能手机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在网络环境之下,人们通过网络平台的运用,可以实现音乐传播技术的更新,也逐渐打破了单一性音乐文化的创作,实现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充分彰显了音乐传播的主体性。⑤

(五)对音乐产业中商业化发展模式的影响

随着音乐产业市场化的发展,商业音乐的出现促进了网络音乐以及个人音乐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个人音乐呈现出网络形式的变化。对于这一音乐形式而言,不会将盈利作为目的,只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传播。其中,网络音乐的创作者也并不具有专业音乐知识,网络音乐的制作者通常会通过翻唱或是自己填词,将已经制作好的音乐到网络平台之中。在创作的过程中,具有成本小、曲调通俗易懂等特点,很容易使听众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产生共鸣,例如,从2003年的《两只蝴蝶》到2011年的《老男孩》,都是通过网络平台的传播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当中。网络平台可以为音乐制作人以及个人演唱者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从而实现网络的多元化传播。因此,在这种虚拟化网络平台构建的过程中,音乐欣赏者同时也可以成为音乐的创作者,并为多元化的音乐传播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六)对网络音乐制作与文化传播的影响

随着网络平台的构建及发展,网络化的音乐传播逐渐改变了人们的音乐观念,同时也转变了人们的音乐态度。在音乐信息不断涌入的同时,网络平台中的音乐形式逐渐被人们广泛接受,所以,也就逐渐呈现出音乐文化传承中的求异、求新原则。例如,2012年韩国流行的《江南style》,在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上得到了10亿以上的点击量,并成为广受人们喜爱的音乐形式。通过这些独特的风格及制作方式,实现了全新的音乐形式。音乐文化的特定群体使文化传播逐渐呈现出社会性的变化。在便利的网络环境、视听环境之下,可以使人们在网络平台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音乐风格。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以及音乐氛围的呈现,逐渐提高了创新性的音乐文化,并在网络音乐以及传播氛围不断强化的同时,使音乐文化的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因此,在现阶段文化传承及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促进音乐环境的多元化发展,并使传统的音乐产业得到创新,从而为音乐文化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社会经济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网络技术的出现使大众的音乐观念得到了全面的转变,音乐文化逐渐成为人们的基本需求。音乐在互联网平台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音乐创作者应该认识到网络音乐传播的重要意义,在顺应时展需求的情况下,进行音乐传播的综合性分析。但是,在网络音乐传播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限制性因素,这就需要人们在音乐欣赏以及文化传承的同时,提高对网络环境的认知,通过创新性音乐传播,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从而为音乐文化的传播及创新传播提供有效依据。

注释:

①吴丽群.音乐网络传播与艺术类大学生的音乐观[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5(2):76.

②魏晓凡.网络化进程中的音乐传播:特征与趋势[D].中国传媒大学,2013.

③黄群.音乐网络传播对大众音乐观的影响[J].新闻世界,2010(6):135.

④李婷.音乐网络传播与艺术类大学生的音乐观[J].音乐大观,2014(12):201.

⑤邵萱.数字时代我国网络音乐产业的形成与发展[J].传媒,2014(9):50.

⑥任飞.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研究[D].山东大学,2012.

参考文献:

[1]顾楠华.传播的平台与改造的因子—新时期我国大众传媒对流行音乐影响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2]王琪,黄帅杰,孙羽翀.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在校园中的传播应用[J].大众文艺(理论),2009(16).

[3]涂园园,何一波.传播学视野阈中的流行音乐研究[J].北方音乐,2011(9).

[4]刘佳馨.试析“中国风”—当今流行音乐民族化的发展趋势[J].神州,2013(2).

[5]王世飞.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的发展及其精神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6]刘海翔.中国古代文化元素在现代广告创意中应用与影响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作者:王悦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