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受众角色中网络传播的变化现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在结合受众的概念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受众角色在网络传播中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网络传播中受众角色由受众变化为独立且理性的个体,二是受众角色由清晰变得模糊,三是受众角色本位意识出现崛起,四是受者和传者不再有明确的界限。
关键词:受众角色;网络传播;变化现象
网络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和应用方式的不断丰富,使得越来越多的大众成为网络受众。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网络受众的角色特征也日益凸显。就以当下最火热的网络事件为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高热度、高点击率的网络事件,更多的是由网民传播的,而不是官方,更甚者有些网络事件的形成都没有记者的参与,可见,无论从网络事件的形成还是传播来看,其信源是网民,其信宿也是网民,这就足以体现网络受众的角色特点。
一、受众的概念
受众,是在一对多的传播活动当中,作为信息传播的对象方和接受信息传播的一方,也就是信息传播最终的接受者,例如读者,包括书籍读者、报刊读者等,广播听众、电视观众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所说的受众。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以第四媒体的身份成为了信息传递的主要媒介,而作为第五代媒体的手机,其高度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几乎让地球上所有人都成为了受众。伴随着信息传播手段的发展和进步,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自己制造并传递信息,而不再是一味的接受信息,自此,受众的角色开始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也成为了我们新时代下对受众研究的重点。网络传播的兴起,改变了受众长期以来的、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的地位和状态,受众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自主的检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且能够与信息者互通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更有甚者还能够参与到信息制作的过程中。网络中的受众不仅是网络信息资源的消费者,也是生产者与提供者。
二、受众角色在网络传播中的变化
(一)网络传播中受众角色由受众变化为独立且理性的个体
在以传统媒体为主要传播单位的时代中,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他们所给出的信息,无法选择,也不能质疑,更加不要说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种传播单位与受众之间严重的地位不平等性,促使传播单位的信息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流,引导了社会舆论的方向,并影响着受众的思想。而网络的介入彻底改变了受众的被动地位,网络迫使信息的制造和传播单位趋于平民化,使得其权威赖以依存机构不复存在。网民重视的是那些有价值的信息,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这样在充斥着不同声音和观点的网络中,受众在接受海量信息同时,开始尝试独立思考,开始尝试作为一个独立的、理性的个体,来利用自己的认知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甄别和评价,进而形成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予以,展示给他人。
(二)网络传播中受众角色由清晰变得模糊
信源、信息、信宿,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三大要件。纵观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信源,也就是传播者,一般是单位或组织,通过既定的媒介,例如报纸、杂质、电视、广播节目等,将信息传递给受众,也就是信宿,受众接受到信息后也许会有所反馈,但是依据传播方式的不同,受众信息的反馈方式也有所限制,反馈周期也普遍较长。在这一过程当中,受众既是信息传播的目的地,又是信息传播的方式,既是接受信息的受众,又是辅助信息传播的间接传播者,这一阶段的受众和传播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但彼此之间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矛盾,彼此之间有着鲜明的分界线。
(三)网络传播中受众角色本位意识出现崛起
消费是市场经济的一大特点,而受众,作为市场经济当中、主要的信息消费群体,新闻信息、网络信息等,都成为了受众的消费对象。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生产工业化、运作商业化、消费快餐化的特点下,受众成为了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竞相争抢的消费者,受众的喜好和需求,成为了他们制造信息的标准和要求。受众在选择媒体,媒体也在想法设法以其特色和价值追求有选择地吸引受众,这种选择就是媒体的市场定位,它吸引大量受众,满足受众基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四)网络传播中受者和传者不再有明确的界限
网络的复杂性彻底打破了受者和传者的界限,每一个使用网络获取和阅读信息的受者,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因此,在网络传播中,“传者”与“受者”这样的词汇已失去了它们既有的意义,当一个人在网络中扮演多个角色时,我们无法绝对地把他说成“传者”或是“受者”,受众的概念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逐渐模糊,有的学者将他们称为网众,在这里,我们姑且用“网民”或“网络用户”这样的称谓来命名之。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较之传统媒体而言,网络传播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再也不是单一的线性传播,而是以散布形式为主的网状传播方式。受众角色在网络传播中的变化现象,启示我们要在网络传播中要洁身自好,注意传播正面积极的言论.
参考文献:
[1]刘世超.微博表层信息对受众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宁波大学,2015.
[2]杨莉.心理学视角下网络新闻事件探析——以毕福剑事件为例[J].视听,2016(9):125-126.
[3]赵昆,冯冰,胡爽,等.论博客对“把关人”理论的再定义[J].青年文学家,2016(18):195.
作者:汤涵博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