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智能网络下高校阅读空间管理素养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智能网络下高校阅读空间管理素养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智能网络下高校阅读空间管理素养探究

智能网络时代,高校阅读空间管理这一工作需要在认识、能力和方法等层面不断提升水平,为知识经验生成和传播、促进学习者学习方式转变、加强知识管理等命题丰富内涵;需要从突破传统学科思维、构建全面准确合理的工作机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等方面不断完善自身素养。智能网络时代的来临对既往的图书馆阅读空间形态的嬗变提出了新的挑战,也蕴含着新的机遇。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将其与现代组织与管理变革模式紧密融合起来。总体上看,在以往建立在科层体制下的阅读空间管理模式中,阅读活动具体实践环节中每个成员分属于不同的层级,每一个层级中每一个职位的业务范围、工作程序、行为标准以及系统内的各组织成员的职责及其相互关系,都要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使这一过程中各项环节都有章可寻。其次,每个成员(管理者与学习者)接受组织分配的任务,要按分工原则完成自己的岗位职责;管理者凭自己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所长、技术能力在活动中获得分工并主导落实环节;上层管理者按组织者自身技术资格授予其职位。因此,参与者(学习者)的实践行为几乎全部都要接受来自管理者的指示与要求,对其阅读空间管理实践环节中的学习效果和行为评价具备重要的指导权和评价权。

一、新要求的具体体现

新时代教育领域管理模式的飞速发展客观上对图书馆阅读空间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是落实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平台,是学习者成长、管理者业务提升、阅读效果的彰显,进而丰富和拓展高水平育人效果的重要场所(阅读空间)。阅读空间管理这一具体的实践活动要持续不断地开展下去,并促进专业水平提升,进而丰富高校育人工作内涵,需要通过不断反思和变革,逐步达到建构新秩序、创设新氛围、形成新效果等相关目标。当前,随着智能时代图书馆自身定位、性质和各类服务职能的转变,图书馆内工作人员的研究空间、研究内容、研究方式乃至个人在工作实践环节中形成的经验、思想等价值层面的新的领悟,势必具备更多符合新时代特征的重要变化。飞速发展的网络媒介及现实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质对组织管理者自身的阅读空间管理工作执行意识和能力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认识层面,要将服务作为专业工作状态第一要职

阅读空间管理工作人员要从原来单纯的行政思维为主的工作方式中解放出来,转变为以多维互动为主要沟通方式的阅读空间管理模式。要充分结合具体实践,凝练各方面智慧,加强沟通交往,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通常的阅读活动只停留在单纯对文本的阅读和学习过程中,而缺乏较多对文本本身背景资料的学习和交流。作为专业的阅读空间管理人员,其价值也应该体现在为读者服务上,读者通过建立自己的阅读经验形成体系,呈现出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陈述相应的解决方案,使得阅读空间管理活动组织者可以更有效地了解其阅读成果形成的具体情况,从而达到经验积累集思广益、执行效果润物无声、解决问题效能提升等效果。因此,这一原则不仅是管理者(组织者)建构起终身学习(实践)这一理念的生动阐释,更是对其有力推动阅读空间管理活动形态变革的具体表述。

2在能力层面,要有指向业务素养提升的新理念积累

在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前提下,阅读空间管理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业务素养提升,工作人员不能只当新理念下的“搬运工”,而要在具体的工作落实过程中,不断形成自身基于网络化、大众化等信息传媒发展新形态的新理念。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反思和实践,积累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反思是成长的阶梯,反思有利于促进自身沟通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阅读实践中研究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理论素养的提高。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裂口。它暗示着对问题答案的寻求,就是为了在断裂处架设起一座沟通两岸的“桥梁”。实践活动的独特性和可生成性要求阅读空间管理者自身要学会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反思,更要善于反思。要在座谈研讨、对话交流等过程中开展调研,开展反思,要借助问卷调查、撰写教育沟通日志、交往情境、阅读空间随笔等方式将其具体化、实践化,进而达到理论化、系统化,并使反思成为日常,提升阅读空间管理工作水平提升的新状态,使专业引领变得更加厚重,更加贴近读者实际生活和实际工作。3在方法层面,要有深入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工作作风阅读空间管理工作人员要提倡树立细致入微的落实精神、发扬紧密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要面向基层,融入到具体的阅读工作实际中去。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与读者之间建立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比如通过倾听读者的实际困惑,不断发掘和解决现实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专业引领的重要作用,用自身专业的、具体的工作经验,与读者建立形成稳定的、融洽的沟通桥梁,这块工作专家没有直接给出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可供遵循的唯一模式,面对问题应理性应对,并将专业理论有机地融进基层实践中。

二、自身能力的提升对做好业务具有重大意义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开展阅读工作的双方(管理者与学习者)自身对下列表述是有自身体会的,这一过程不仅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学习者可以通过自身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展现自身的认识发展过程,把握自身阅读经验的积累与提升。在这一过程中,阅读空间管理工作人员与读者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沟通与交往基础,为创设有效阅读空间营造了良好的条件。实际上,在这一过程中,阅读空间管理工作人员作为管理者,其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对做好相关业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促进实践知识体系的生产与传播

如前所述,阅读空间管理过程将资料共享功能和交流功能进一步强化,突出显示其个性化和开放化等特点,并将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思想共享。客观地说,以往的网上阅读、电子书阅读等方式在储存“看得见的知识文本”等方面皆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而阅读交往空间的介入由于其多元性,在这一交往沟通过程中也发生了多样的模态变化,使自身丰富多样的源知识形态得以展现,为读者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帮助。

2有利于学习者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从阅读参与者到学习者,所强调的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阅读行为养成和自我学习效果积累,通过这一专业化的经验培育和形成过程,很多学习者将以往阅读过程中存在疑惑的内容都提出来,这些问题的具体表征主要体现在对阅读文本的认识上,不同的学习者在认识的层次、程度、深度和广度及阅读效率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性。这些都说明不同的学习方式应该成为阅读交往活动中值得关注的重要命题。在这一活动中,如果这样的问题能很快得到解答,那么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便得到了新的发展,也就是说,学习者自身可以与不同专业背景和阅读经验的同伴进行相互交流,在这种实践环境下,阅读空间管理活动组织者能更加充分地关注到学习者自身的个性特点和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指导。

3有利于学习者自我知识的管理

在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前提下,每个阅读空间中的学习者都可以成为自身阅读经验积累和交往实践理念的创造者,他们掌握着自己的知识话语权,进行着个人书写,表达着自己的思想、追求和愿望,独立地进行写作,为社会创造出新的精神财富。在具体的实践环节,宏观层面的活动目标被不断具体化、个性化、系统化、组织化及理论化。基于日常积累的阅读空间管理系统的形成丰富了实践内涵,有效地整理、扩充、完善了这一领域的理论知识体系。对组织者而言,这既是整理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也是在重新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因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是有道德、值得信任和言行一致的人,同时被领导者也希望知道该领导者是否具备领导该有的技术、态度、能力和勇气,同时他们也都希望受到领导者的激励。因此,对于学习者而言,这既是个人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地整理自己获得知识的过程。

4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管理能力

正因为读者(学习者)自身的知识、经验、理念与思想的形成过程不是封闭的,需要通过阅读空间管理这一具体的实践过程将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融为一体,进而达到提升自身思维和素养积累水平这一最终效果的过程,因此,将他们日常的思想精华(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进行及时记录与整理,萃取并联接自己认为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义的信息与资源,既方便了自己,又能让他人及时地汲取这样的知识和思想。而在既往的阅读活动中,有关这方面的工作确实很少,更多的往往是指向一般意义上的文本阅读及每位学习者就个人阅读心得陈述个人心得体会。但实际上,这块工作应该成为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空间管理活动组织者(工作人员)要善于捕捉类似活动中所产生的机遇与灵感,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路径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管理能力:

5需要进一步突破传统的学科思维

爱因斯坦之所以伟大,在于他除具备相当出色的科学素养之外,还经常用人文学科的视角看待周遭和自身。世界著名的哥本哈根大学既有物理学巨匠玻尔,又有存在主义大师克尔凯郭尔。一个人既具备了科学素养又具备人文精神,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科知识只是其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在组织文化中,领导者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努力把其他人员也培养成为其各自工作范围内的领导者,从而形成一批新的领导者。传统的阅读空间管理活动由于较为重视从学科背景知识的角度进行经验传输,往往限于二元论思维体系,而忽视了学习者自身阅读实践经验体系的积累和形成。在阅读活动中学习者自身产生的灵感、体会、经验等都是值得积累、思考、总结的重要因素,可以成为阅读交往活动中的重要成果积累。而能否在这一层面增强管理者在整个活动中的管理能力,需要管理者平时有较广博的知识和工作经验积累。因此,自身阅读面的拓宽和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理应成为阅读空间管理者自身走向专业领域的内在需求。在与经典作品及各类阅读文本的对话中,可以不断形成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引领能力的提升之路。

6要有更加全面、准确、合理的工作机制

学会把握唯物辩证法中的两点论和重点论,并将两者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有机融合起来。周恩来总理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和干部:“应该具有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尊重客观事实,服从真理,把自己置于客观地位,不要受任何框框的限制。”如前所述,阅读空间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具体的阅读空间管理活动中有机形成的。其物理存在形式如图书馆实体阅读室、工作坊、各类网络平台等,其内部的重要载体是阅读资源——以馆藏各类纸质和电子形态存在的资源为中介,以物理空间、网络空间等为具体的存在形式,以馆内从业人员、高校专兼职学工人员与读者(一般主要指学生个体)作为纸质或电子介质形式而存在,其功能是指向个体完善人格的养成。实际工作中,既要重视静态的阅读空间建设,如各类书籍资源的查找陈列;同时也要重视动态生成的阅读资源对于形成有效阅读空间的重要支撑作用。阅读空间的行为主体是读者,即高校青年学生自身,要从关注在阅读行为中是否能形成人与自身内心的和谐角度,培养其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辨力。

7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古代仁人志士在这一方面多有阐述,如明代顾炎武自成体系的“天下”观,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将中华文化推崇到精神世界的崇高境地,使其发挥重要的引领与统率作用,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农耕家庭普遍重视子女教育,历史上许多为民族和人类福祉做出贡献的有为之士,都在其青少年时期接受了较为完整系统的优秀文化教育,比如在书法层面达到一定境界——“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以斯言之,岂易多得?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忘想,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这无不是其刻苦习得经典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们后期在社会中处事为人、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卓越的能力素养做出较为系统的铺垫。读书实践的科学开展不仅需要读书者自身的主观努力,更需要科学的“思想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日常工作和实践的理论准绳;在具体的工作中,阅读空间管理工作人员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各类矛盾;善于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达到处理好各种矛盾并提出最恰当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叶澜.思维在断裂处穿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再寻找[J].中国教育学刊,2001(04):3-8.

[2]戴维·W·约翰逊.领导合作型学校[M].唐宗清,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赵中建.学校文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钱其琛.认真研究周恩来的外交思想与实践[J].《红岩春秋》1989年创刊号.

[5]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

[6]谢忠强,袁随芳.窑洞书香:七年知青岁月中习近平读书特点论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02):28-31.

作者:周扬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