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智能时代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困境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工业4.0的智能化时代,高校教育者对网络文化多元开放等特征缺乏理性认识,教育观念老化致师生网络水平倒置。思政教育工作者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文化教育活动意识不足,仍沿袭传统灌输“训导式”说教的封闭教育模式,教学内容空泛,方式方法落后,情感体验缺乏,信息甄别能力弱,对网络知识与技术掌握不够,处于信息占有角色倒位的劣势地位,网络教育课程与智能时代脱节严重。网络文化育人载体欠缺、弱效,缺失营销战略意识,比例失衡致教育主客体互动不足,内容陈旧、更新缓慢致载体影响力弱化。思政类微媒体构筑随便,缺乏深度和吸引力,因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导致关注度不高,“客源”流失严重。大学生对网络环境认知模糊,角色认知错位,对新生事物认知片面,网络慎独自律意识淡薄,对网络文化认知处于一种非自觉状态。
关键词:智能时代;网络文化;育人困境
当前,人类社会业已迈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工业4.0时代,智能化是工业4.0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智能设备凭借信息智能技术通过内在节点或外在支点潜移默化地形塑着人们的物质世界、精神世界、虚拟世界和制度世界。智能化是一柄双刃剑,在为我国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给高校网络文化育人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国际网络单极霸权对我国高校主流价值观传播带来了严峻挑战,在网络世界中占垄断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有意识地在网络社会中传播不良、错误和反动信息,对我国主旋律文化、主流核心价值体系、民族国家认同感等进行熏染、渗透和严重侵蚀,使得网络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文化育人等方面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形成了严峻挑战和危机。基于此,在新时代网络文化育人与治理中,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以整体性、关联性和协同性为指导原则,构建网络法律体系,依法治网,维护我国网络生态安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治理体系的形成、运行和完善,做好网络文化育人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工作。而网络文化所内蕴的虚拟性、开放性、平等性和共享性等内在特质,对具有传统性、自发性和自在性的日常生活场域形成了一种强力的冲击,为大学生网络主体传统的日常生活场域“自觉化”,及优化和发挥网络文化育人效能(价值导向、凝聚整合、激励教育、思想渗透、实践规范)提供了重要契机。因此,厘清智能时代高校网络文化的育人困境问题,有利于应对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形态渗透和价值观传播对高校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发挥高校网络文化的育人效能,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网络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促进高校网络文化治理体制形成、运行和完善,维护我国民族文化、主旋律文化和主流核心价值体系,解决“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教给谁这五个根本问题”。目前,我国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存在的主要困境和问题有:高校教育者网络文化素质滞后,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建设滞后,网络媒介素养教育途径单一,网络文化育人载体欠缺和弱效,大学生主体网络认知能力弱化,慎独自律意识淡薄。
一、高校教育者网络文化素质滞后
高校教育者(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者、思政理论课教师)是网络文化教育的主体,更是教育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其自身知识学历结构、教育教学能力和网络文化素养之高低直接决定着教育的实际效果。
(一)高校教育者对网络文化缺乏理性认识
高校教育者对网络文化缺乏客观性的认识,很难分清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联系与区别,意识不到虚拟行为及虚拟社会也是客观存在的。而对网络文化缺少理性认识,导致高校教育者忽视网络文化及其功能发挥,从而无法树立正确的网络文化教育观念,完成网络文化教育任务更是无从谈起。因此,要重视发挥“网络文化的外在导向功能,网络行为规范首先以一种他律的形式对人形成外在约束,具有极强的外在导向功能,一是要保证网络行为规范,尊重客观事实,即预设规范须遵循和体现事物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二是网络行为规范必须对网民个体具有价值意义;三是在原有的社会道德教育和学校道德教育框架的基础上,增设网络文化教育和网络法律制度课程等,普及网络文化知识的教育内容,在网络文化宣传中进行思想教育”[1]。
(二)网络文化教育观念老化导致师生水平倒置
网络社会崛起所促成的智能网络化技术快速应用普及,使得信息获取更加便捷,信息共享成为可能,改变了以往大学生被动接受文化信息的状况,大学生自身的优良文化特质,也使得他们更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网络社会,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以及对有效信息的获取可能强于和早于高校教育者,使其能根据自身的兴趣喜好去主动学习成为可能,而通过积极主动学习,可能使其成为某些方面的专家,从而打破传统教育者垄断教育文化资源分配的状况。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网络文化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育者必须适应技术硬件快速更新换代、互联互通的网络文化教育环境,更新教育观念,设计与信息时代潮流相接轨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再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评估教育实际效果。但一些高校教育者固化于传统教育经验,缺乏能达成共识的网络文化教育理念,大部分高校教育者依然无法用时代性的眼光去认真看待网络这一新鲜事物,导致网络文化教育观念陈旧,且因高校教育者的网络技术匮乏、落后,致其无力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指导,最终导致大学生网络技术高于教育者自身的网络技术水平,形成了水平倒置的尴尬局面,严重影响了高校网络文化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高校教育者对网络文化特点缺乏研究致其素质水平不高
网络文化是现实社会文化在网络社会的延伸,是建立在现实伦理基础上的,这要求网络文化教育既要强调现实与历史的统一,又要体现历史的内在联系。然而,大部分高校教育者的网络素养亟待提升,其对网络文化的新特性、新特点认识不够,导致其自身的网络素养提升缓慢,很难认清网络文化是一种自律型的文化模式,轻视网络文化的多元开放性,忽视了在开放的虚拟网络环境下,网络文化的外在监督机制变弱的特性,只把眼光停留在表面的网络行为表现上,忽视了社会舆论和制度法律在网络文化教育中的规约作用,很难实施深层次的网络文化观念教育。
二、高校网络文化教育队伍建设滞后
智能网络语境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极大冲击和深刻影响,然而,高校网络文化教育工作组织者(主要是指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的高校辅导员、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副)书记、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等)的网络信息舆情预警、危机应对和管控,以及对学生思想行为的管理疏导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表现在运用网络开展高校文化教育方面具有严重的滞后性。
(一)运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文化教育意识淡化
当前,一些高校网络文化教育工作者尚未转变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文化教育工作理念和模式,对利用先进的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文化教育工作的认识不够,他们对大学生的文化教育仍停留在“训导式”说教的封闭教育状态,导致教育内容空洞、说教苍白,且大话、套话、空话倾向严重,使其在实际的文化教育工作中习惯于沿袭传统的灌输教育模式,满足以往的教育实践经验,脱离信息时代潮流,导致其网络文化教育意识仍处于一种非自觉状态。因此,要充分发挥既是网络舆论的生产者、传播者和领航员,更是忠实的践行者的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唯有如此,才能牢牢把握高校网络文化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话语权和领导权,方能带头启迪大众的信仰自觉。
(二)对网络知识与技术掌握不够
高校网络文化教育工作者在传统的文化教育工作中始终处于信息中心的优势地位,这使其在教育过程中较容易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赖。然而,随着互联网知识和应用技术快速地社会化和大众化,致使高校网络文化教育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甚至丧失了其以往一直处于教育信息传播中心的优势地位。开放和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大学生网络主体就可以便捷、快速地查阅和获得其所需的各种前沿知识和信息资料。与之相反,高校网络文化教育工作者常因忙于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再加上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文化教育的工作意识不强,对网络知识与技术掌握也不够,导致其处于一种信息劣势。长此以往,高校网络文化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等交流沟通过程中,可能因前沿信息占有的角色倒位和信息不对称,造成交流信息“代沟”,从而对高校网络文化教育的实际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高校网络文化教育工作者应在思想意识上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在教育实践中掌握和运用网络知识与技术,切实提高网络应用能力,保持信息中心的优势地位,并熟悉和占领网络新阵地,“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2]这是做好网络时代高—8—校网络文化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三、高校网络文化育人载体弱效
当前,高校网络文化的育人载体相对弱效,针对性强、个性鲜明的育人载体更是欠缺。
(一)比例失衡导致教育主客体互动不足
目前,高校教师微博客、微信和学生微博、微信的数量和发展比例严重失衡,导致网络文化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对话和互动不足。一方面,高校教育者注册的微博、微信数量太少,远比不上学生的微博、微信数量,导致师生微博、微信数量的不对等,致师生之间的微博、微信比例严重失衡。现在高校有关教师计算机能力培养方面的制度要求里,只是针对职称评定有硬性规定,且考试内容没有涉及微博、微信等目前广为使用的网络手段,教育者得不到有关微博、微信的应用技巧的培训,很多教师只是凭着自身兴趣去学习和摸索,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微博、微信载体在高校网络文化教育中的有效使用。与之相反,大学生微博、微信是高校微博、微信的主流,数量多、运作熟练,而教师微博、微信的普及就远不如学生微博、微信,这与开博教师的结构和年龄有一定关系,多数开博的教师为青年教师。同时,与其所从事的专业也有关系,文科专业的教师注册的微博、微信远多于工科、理科教师的微博、微信等网络辐射载体。另一方面,高校微博、微信等微媒体移动网络载体发展缓慢。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数量的不断增多,有些高校尝试以移动互联网络为技术载体,建立相关的思政和德育的博客网站,设立了党建网、团建网等思政网站,创建了道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工作微博。然而,尚有相当数量的高校未建立专门的博客网和思政网站,师生只能在其他博客网站上注册博客,导致高校设立网站的访问量较低,这对高校形成一个博客团体和打造学校的博客品牌非常不利。
(二)内容陈旧导致网络文化载体影响力弱效
当前,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微博、微信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吸引力,微博、微信网站宣传内容枯燥乏味,多以报道会议等大而空的说教为主,访问量低,学生关注程度不高,缺少互动。一是网络文化载体构筑随意,缺乏深度。当前,部分高校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意识弱化和缺乏,致使高校网络文化教育的相关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文化载体构筑得比较随便,教育者思想政治修养欠缺,缺乏一定的指导思想和思想深度,导致他们的微博、微信没有吸引力和深度,又因缺乏与大学生主体平等交流的意识,泛泛而谈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而很难吸引学生。目的性不强和思想深度不够,缺乏内涵的教师微博、微信,虽然给人一种不排斥的感觉,但也会使学生感觉不到微博、微信的思想和目的,难以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导致教师不能深入微博、微信扩展自己的教育影响,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利用微博、微信平台进行交流和学习。与之对应,学生微博、微信也呈现出比较浮躁的气象,微博、微信对于他们而言更多的是随便看看或打发寂寞的消遣,这也使教师的微博、微信很难深入他们的内心,使得师生双方都认同的微博、微信载体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一个鲜明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目的。二是网络文化载体形式单一,内容陈旧,致“客源”流失严重。有的教育者虽然开通了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微信,但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更新不及时等问题,或者虽然经常更新,但访问量低,很少有学生留下“脚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微信内容陈旧,访问量低,缺少互动,学生关注程度不高,导致“客源”流失严重而无法发挥其作用。这多半是因为微博、微信的内容、形式不能吸引学生,微博、微信的管理者不能及时反馈,或开通微博、微信的教师在日常生活和网络中与学生交流不多,缺少广大学生的关注。有些教育者一味追求微博、微信内容的理论性与学术性等,无法在广大学生中引起共鸣,从而渐渐失去微博、微信的“客源”。没有学生来学习的教育内容也就无法实现它自身的价值。有的微博、微信内容不新颖,没有跟上学生接受信息的的速度和方式,从而出现“教师讲的学生知道,学生讲的教师却不知道”的尴尬局面。教育者应该注意微博、微信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与设计,从而使自己的微博、微信在网络的优胜劣汰大潮中得以生存。
(三)教师网络媒介素养欠缺导致网络文化载体利用率低下
一是教师网络媒介素养欠缺制约思政微博、微信发挥影响力。微博、微信虽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交互的教学方式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比较欠缺,利用网络媒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都不合适,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思政微博、微信的广度、深度和吸引力、影响力。网络媒介传播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要想使网络媒介中的微博、微信发挥思政教育作用,必须持续地构筑微博、微信大厦,还要适时填充和更新内容,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二是海量信息制约思政微博、微信发挥作用。网络空间中丰富和开放的信息资源,使大学生主体产生激烈的价值观冲突,使其价值选择和网络行为选择也变得更加困难。由于互联网的相关法治不健全,使得网络空间中海量的信息泥沙俱下,大量垃圾信息充斥在网络世界中,高校教育者和大学生也无可避免地受其影响,这对大学生的网络文化意识和网络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诱导和误导,也对思政微博、微信发挥积极作用造成了阻碍。海量信息导致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很难筛选到合适的信息为己所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思政微博、微信对大学生群体发挥效用。
四、大学生网络认知能力弱化,慎独意识淡薄
关于网络文化的教育,我国高校关注较晚,也不够重视,而学生上网的年龄层次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他们在这一时期是接受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时期。但处在中学的青少年升学压力大,繁重的课程学习压力使其不堪重负,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接受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而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把中学教育扭曲成应试教育,缺乏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系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导致学生在接触网络之初,就缺乏相应的认知能力和道德素养。当其升级成为大学生后,相较有升学压力的中学时代,压力稍减、相对自由的大学生活使其无时无刻不在与互联网打交道,存在着网络认知能力弱、慎独意识淡薄等问题。大学生网络主体的网络认知是指主体对作为认知对象客体的网络的多方面认识活动。主体网络认知能力弱化主要表现在对网络环境认知模糊、新生事物认知片面、角色认知错位等方面。
(一)网络环境认知模糊
随着智能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和更新换代,快速崛起的网络社会使人类真实的物理世界与数字化的虚拟世界的边界变得日益淡化与模糊,以网络技术为存在基础的赛博空间,是一个虚拟人类现实生活世界的第二生活空间。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年大学生可通过报纸、网络、微媒体、移动智能终端等传统和现代媒介轻松获取信息,特别是对时政、社会评论类信息资源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但这也导致传统的思政德育“以文化人”“熏染教化”“铸魂育人”等功能被进一步削弱,而外部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和多元社会思潮侵扰使得青年大学生对网络社会环境和新生事物的认知能力弱化。同时,网络使得大学生网络主体超越了物理世界中时间和空间对生活环境的限制,使其生活在一个现实与数字化虚拟相交织的二重世界中,这种现实和虚拟生活环境的二重化,极易诱使一些大学生对网络环境认知模糊,致其很难区分现实生活环境和虚拟网络环境。
(二)对网络新生事物认知片面
大学生网络主体因生活阅历尚浅、社会经验不足等因素限制,致其在对网络新生事物的认知过程中极有可能产生片面性,即对其好坏、价值、功能的认识不全面,极易落入非此即彼、主客二分认知模式的窠臼。如“黑客”现象,有些人认为是高超的网络技术,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是网络犯罪。这种对网络新生事物认知的片面性和简单化极大地降低了大学生网络主体的网络认知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弱化了青年网络生活中的慎独自律意识。因此,提升高校网络文化协同育人效能,就必须积极加强高校网络文化阵地建设,转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育方式,增强网络文化育人载体的品牌效应,强化宣传和营销意识,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引领和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娱乐活动,让学生浸润在充满正能量的“大思政”校园环境中,促进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在智能时代释放出最大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张元,等.网络道德异化与和谐网络文化建设[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4):22—26.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作者:张元 刘秉鑫 单位:江苏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