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网络文学发展的影响因素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网络文学是通俗文学在新媒体时代下的变体,它的形成与发展比以往任何文学形式都要复杂。科技、经济、政治和网络文学自身力量是影响网络文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任何一方因素的消长都会直接影响到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网络文学;发展因素;大众文化
一科技因素
相较于传统纸质,文学网站拥有更大的展示平台和不可限量的储存容量,因此编辑对作品的审核和管理相对宽松,让更多优秀拥有表现的机会。正因为网络文学“海纳百川”的态度,各种读者都能在网站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网络文学逐渐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网络文学的展示方式也日益多元化,如手机app软件推广、游戏改编、影视剧改编等。尤其是影视剧改编和播出,让网络文学更具影响力。例如,由《后宫甄嬛传》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不仅获得了超高的收视率也囊括了不少的奖项。与此同时,键盘输入、语音输入等新媒体写作比传统书写更加方便、快捷。传统作家写百万字就已经算是“巨著”了,但是对网络小说来说百万字的篇幅稀疏平常,猫腻的《间客》已经有348万字,《庆余年》更是达到了398万字。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就已经达到了533万,是字数最多的网络小说之一。另外,便捷的网络让读者的反馈更加即时,作者和读者的有效沟通,让读者有机会参与到网络文学的创作中,这也是网络文学拥有巨量读者的原因之一。科技不仅改变了网络文学的创作方式,也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当手机成为最便捷的阅读终端,这种表现更加明显。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10%。手机阅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人们不再像阅读纸质书籍那样咬文嚼字,跳跃式的阅读更加符合当下的阅读环境,一目十行已经成为阅读常速。“快捷”成为人们审美的一个潜在因素。同时,网络文学的表达方式以简单直白为主,读者不需要具备高深的学问和专业的文学素养就能够轻松进行阅读,这也符合网络文学作为民间文学的气质。因此,成了当下网络文学的语言叙述碎片化,故事情节随意化,人文价值肤浅化都是网络文学根据读者需要自我调整的结果。
二经济因素
网络和资本的融合并不是在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商业写作就已盛行,“文化书商就包装作家,以美女写作、身体写作、青春写作为刺激读者的策略。”网络文学虽然是因为作家的“消遣”与“娱乐”而诞生的,但是随着订阅、打赏等收费阅读机制的普及与推广,潜藏在网络文学的商业特性逐渐清晰与成熟。除了付费阅读,网络文学还被改编成电影、电视甚至网络游戏来吸引读者。从2000年至2013年,共有13部网络小说被改编成电影,56部被改编成了电视剧。这种趋势越演越烈,仅2015-2016年间,就有12部网络小说被改编成了电影,34部网络小说被改编成了电视剧。一部优秀的作品,经过商业运作,它的版权通常覆盖多个领域。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部网络小说除了实体出版,还被改编成了同名电视剧、电影和漫画。无论是改变成电影、电视、还是网络游戏,都是网络文学衍生的一种方式,而判断他们是否具有衍生价值的主要依据在于传播者能否在衍生过程获得经济利润。拥有庞大读者的网络文学潜藏的经济利益让投资方们虎视眈眈,吸引读者,并促使他们消费,是网络文学的“生存问题”。在这样的氛围下,网络文学以文学网站为平台,形成一条规模庞大的文化产业。作者、读者、出版商、发行商、游戏改编者、影视改编者以及手机软件运营商等一系列人员活跃于此。当商品属性超越文学属性,网络文学沦为大众的消遣和娱乐文化产品,并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文学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人文关怀。网络文学的商业化是作为文学功利性的现实体现,是不可能被消灭或清除的,但是在经济消费时代,网络文学的商业化很容易被腐蚀和侵害,过度的商业化会消解网络文学创作的主体性。不可否认,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中,确实存在一些低俗的作品。但总体而言,商业化写作为网络文学聚集了数量庞大的读者,丰富了网络文学传播的方式和途径,为网络文学的继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雄厚的群众力量。
三政治因素
文学和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文学的兴盛与发展首先应满足政治环境的需求,文学气息只有与其时代背景相吻合,才能爆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其次,政治顶端的欣赏与推崇对文学的兴盛起到了关键作用:汉赋首先是宫廷文学的代表;曹氏父子对文学的支持与欣赏促成了建安文学的兴盛;唐初的几位皇帝无不爱好文艺音乐,提倡风雅,编纂文书,唱和吟咏;宋词之兴盛“多由君上之提倡,非啻一时风会已也。”除此之外,很多人在文学和政治上都有较高的地位,比如骆宾王、张若虚、苏轼、王安石等。目前的网络文学,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两点政治需要。首先,网络文学符合现在我们生活的政治环境。我们生活在国力蒸蒸日上的中国,人们对政府的信心随着国力上升而逐渐增强,贫困、疾苦、腐败虽然没有彻底消失,但已不再是最主要的社会矛盾。当大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最基本的保障之后,就开始追逐精神上的满足。再加上整个社会处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压力下,娱乐逐渐成为人们的首要精神需求,对网络文学而言,这种社会特质主要体现在对阅读快感的追求与消费。网络文学在侵入大众生活中的同时,政治上端的精英阶层也加大了对网络文学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成立网络作家协会,积极吸纳知名网络,让网络作家有归属感,指导并鼓励他们继续创作出优秀的网络文学。其次,各种相关会议的召开,为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政治环境。这里面既有国家决策的会议,也有精英层面对网络文学进行理论梳理与评论。再次,相关研究课题和研究基地的成立,将网络文学的研究工作落到实处。其中,中南大学的网络文学研究基地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网络文学研究阵地。
四网络文学自身的力量
网络文学的本是文学,无论它现在是何种形态,最终还是要回到人类精神的刻度表达上,承担世界、社会赋予它的责任。因此,网络文学能否健康发展,最终还是要凭借网络文学自身的力量。利益驱动导致文学活动四要素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了。人们很容易把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归纳为大众传媒的介入。在传播过程中媒体的主要任务是满足受众。当读者同时又担任受众这一角色时,文学活动自然发生倾斜,文学作品沦为取悦大众的精神工具。但造成这一局面的最主要的还是网络文学本身。网络文学的生产者,大多是新媒体时代的先锋者,以70后和80后居多。年轻的写作者们缺乏50后作家那样饱满的历史感,缺乏60后作家那样的艺术先锋意识,虽然他们拥有妙趣横生的想象力,但在这想象力背后藏着他们对现实世界的苍白的认知。现实世界残酷的生存逻辑,被网络们有意或无意地美化了。并不是每一个职场新人都会像杜拉拉一样,迎娶高富帅,开启新人生;也不是每一个“陈长生”通过努力就能改变不幸的境遇。网络文学变成了作者的一种美好愿景,是普泛道德意识的人文情怀。网络文学的读者往往是年龄层次更低的青少年。科技的发展使这些少年们逐渐丧失了最基础的生存技能。即使不会炒菜做饭也没关系,美团和饿了吗这种外卖app会帮他们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生活有父母供给,不用过于担心金钱的压力。可以说,网络时代的青少年们,本身就处在一种相对虚幻的世界,因此,他们对网络文学里描绘的虚幻世界并不感到陌生,反而在阅读的时候,自身具备很强的代入感。而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仅限于欣赏节奏鲜明的故事情节,容易忽略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次的人文关怀。作为构成网络文学活动的两大主体,读者和作者的文学素养和人文关怀是决定网络文学发展方向的核心因素。如何让作品真实地反应客观世界,读者与作者在人文关怀中产生共鸣,作品对社会有着积极意义,都是网络文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总而言之,网络文学能否成为主流的文艺形式,主要取决于它是否能够脱离商业的束缚,跳出世俗的层面,能否真实客观地反映社会的精神现实,并对社会产生精神引领作用。但我们也不用着急,唐诗和宋词都有着百年的发展历史,而网络文学从诞生到现在不过二十年的光景,我们应当用宽容和理解的眼光来看待它,允许它进行适当的自我调整,鼓励并引导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志雄.网络文学的发展与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欧阳友权.网络文学五年普查2009-2013[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3]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4]张健.数字出版与网络文学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跟进[J].教育现代化,2016,3(38):28-29.
作者:宋洁心 单位: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