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网络文学再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网络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20个年头。尽管取得了不小的发展,但中国网络文学也在一步步走向禁锢,总体上来看,远未实现人们的预期。某种意义上,目前成熟的网络文学作品大都可以视作通俗文学的现代搬演,这也最终使其身上的革命性潜能消失殆尽,而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心头之痛。然而,辩证地看待网络文学,也要注意到依托自媒体或一己网络空间的自文学之逐渐显影这一事实及其所预示的网络文学的最终可能。一定程度上,可以将自文学视为中国网络文学最普遍也是最后的力量之源。
[关键词]网络文学;通俗文学;革命性的消解;自文学
一总体上的判断:禁锢远大于发展
网络文学在我国已经走过20年。20年来,它取得了不少成就,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它仍在发展之中,对于这么一个年轻的生命,我们很难现在就给其一个断然的结论,从而将它框定在一个固定的含义之内。网络文学一定程度上挑战了我们对于文学的既有认识,也给我们提供了思考文学的另外路径和角度。关于网络文学的定义,现在仍有不少的争议,而这些争议,可能正是网络文学不可摆脱的“现实”。谈论任何一个事物,都不能脱离它所置身的“现实”。在面对中国网络文学的时候,我们也只有将之放置在中国当下文学语境乃至现实语境之中,才有可能给予其一个精确的言说。这20年,中国网络文学走过的是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网络文学的共性甚少,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脚踏实地,站在中国网络文学的实际来发言。从这样的视角看,我认为这20年是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的20年,也是网络文学不断禁锢自己的20年。20年里,中国网络文学从无到有,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蔚然成林,从小打小闹到严肃认真,取得了重大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甚至可以说具备了与纯文学或传统文学分庭抗礼的力量与资本。尽管不能说网络文学已经在纯文学或传统文学之外确立了一种新的文学规范,但人们也大都可以感知到相比纯文学或传统文学,网络文学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我们评价网络文学,已经无法仅仅调用纯文学或传统文学的相关理论资源即可应对,也无法将之与纯文学或传统文学简单对比就可以得出结论。我们必须在文学评价尺度上给出新的标准,并仅仅用其“聚焦”网络文学,才能给予网络文学以相对符合其实际的评价。应该说,这已经是网络文学取得的不小成就。在文学之中,网络文学已经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如何评价它是另外一个问题。相比纯文学或传统文学,它是确凿无疑的、完全不同的存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应运而生,这一切显得如此顺理成章,甚至没有人对这个概念有任何怀疑,人们的分歧在于如何界定它的外在边界和内在内涵,这大概就是“文变染乎世情,兴衰系乎时序”的又一写照吧。由于互联网时代在人类历史上的革命性意义,文学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人们自然也有理由对网络文学抱持较高的期待。不过现实是,比之于人们最初对网络文学的期待,网络文学的实际发展却可以说与之相差甚远。或者换句话说,其偏离了人们最初的期待,走向了一条另外的道路。网络文学领域自然也有文学的繁荣景象,但其终究在某种程度上偏移了文学的本义。尽管对于文学本义的解释众说纷纭,但网络文学没有满足人们对于它的最初期待是再明显不过的事实。如今在类型文学范畴下“存身”的网络文学可以说已经丧失了其最初锐气,在资本与“乌合之众”的庸俗趣味的合围下,其发展举步维艰。当然,在部分网络文学从业者看来,这种状况也可以理解为如鱼得水。这取决于人们对文学以及网络文学抱持什么样的信念与理解。为什么说网络文学的这20年同时是一个不断禁锢自己的过程呢?这主要是就其对文学的革命性意义的逐渐消解的意义上而言。如今,我们谈论起网络文学,甚至不是站在文学的立场上言说,而是站在社会意义尤其是网络本身的工具意义上言说,这就足以证明网络文学已将自己禁锢到了何种程度。网络文学的拥趸可以认为网络文学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学尺度,一种可以抛开纯文学或传统文学尺度的文学尺度,但就实际情况而言,网络文学的现有成就不过证明了网络文学可以存在于网络,却始终无法证明其不可脱离网络的网络性,更无法证明网络文学的文学性。我所理解的网络文学应该是离开网络就无法生存的文学形式,应该是某种激发了文学性的全新可能的文学形式,应该是与纸上文学“大异其趣”的文学形式,但这一切几乎与网络文学无缘。网络文学的发展完全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网络文学始终没有催生出一种新的文学性的存在样态。网络文学的支持者一般倾向于认为:“从媒介革命的角度出发,网络文学真正颠覆的不是雅俗秩序,而是构造雅俗秩序的印刷文明自身。在这个意义上网络文学的重心在‘网络’而非‘文学’……[1]”这点无可厚非。但比之于网络文学的网络性,网络文学既然是文学之一种,它就必须首先在文学性上证明自身。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在文学性上确立自身,网络文学就将变成一种可疑的文学形式。换句话说,既然是文学之一种,网络文学总得拿出一些文学性方面的建树,才当得起一个新的文学类型的名号,但它现在并没有做到这点。在文学性这一点上,网络文学始终没有什么突破,照它现在已经展现出来的发展逻辑和基本样态来看,未来它可能也不会在文学性上有什么突破,这就是它禁锢自己的所在。
二革命性的彻底消解:通俗文学的当下搬演
时至今日,人们已经可以轻易在网络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找到血缘关系。很多时候,网络文学除了在创作门槛上的民主化革命之外,其具体的文本面貌很难说不是通俗文学的当下搬演。网络文学与经典的通俗文学是有一些区别,但如果我们考虑到通俗文学在当下的必然变迁,似乎二者之间的那点区别也就所剩无几了。或许我们可以更精准地称当下的网络文学为存在于网络上的通俗文学,当然这也只是为了指出其与通俗文学的联系。我觉得网络文学没有兑现人们对它的期待,根本原因就在于网络文学本来可能借助于工具的革命性变化带来一种文学意义上的革命性变化,但它却轻易就在资本与“乌合之众”的庸俗趣味合围下沦落为通俗文学的现代搬演。网络文学在资本、欲望、利益等之间无可奈何地游走,从而根本悖离了文学本身的要义。人类历史上,由于载体或工具的改变而导致的文学的革命性变化早有先例,人们当然有理由对网络文学抱有期待,但现在来看,人们对网络文学的期待实在有些太理想主义了。人们也许是在一种激动躁狂的情绪下,选择性地忽视了文学其本质乃是文字的艺术,从而遗忘了以下事实:互联网可以改变文字的书写方法、传播形式,但始终无法改变文字本身的规定性。这也就意味着一些过于先锋的对于网络文学的想象(比如超链接写作等)事实上的可能失效。除了开放写作门槛有可能开创文学的新的存在样态之外,由于文字本身的规定性的限制,网络文学事实上的革命性空间是极其狭窄的。如果我们不将任何可以“放”在网络空间内的文学作品都称为网络文学,而是侧重对网络文学的网络性与文学性融合无间一面的强调的话,我们必须得承认当下的所有网络文学作品都与革命性无缘,甚至可以说与网络性也仅仅只有点滴关系。网络性只是导致了存在生态的改变与读者阅读生态的改变,这些改变始终浮在文学的外表,而没有切入文学的内里,没有触及到文学关键性的要害。事实上,早在网络文学刚诞生时,就有论者注意到“网络文学尽管其体裁不同,但它最后的运行方式则不可避免地与纸质文学世界趋同”[2]这一趋势。实践也证明,网络文学并未对“纸质文学”构成有力的冲击。除了篇幅过大,无法在纸媒上一一呈现之外(这更多也是出于节约纸张的考虑,而非无法呈现),现有的网络文学作品基本上没有自己独立的审美规范和文学尺度,一旦将之转移到纸媒上,我们完全可以称其为传统文学。或者更确切地说,称其为通俗文学。这无疑是网络文学革命性的最终消解。在这种革命性的消解中,无疑有一个时代文学想象的黯然落幕。在另外的意义上,我们似乎又可以称网络文学为欲望文学。这么说并非贬低网络文学,而是试图尽量把握其文本展开的内在理路。由于资本和“乌合之众”趣味的联合,从通俗文学的意义上出发去写作的网络文学只有走上欲望“伸张”这条道路,才有真正的未来可言。网络文学与资本的直接勾连使得其未来将始终与资本的命运直接相关,内在地接受资本运作逻辑的支配。这几乎是网络文学无法摆脱的局面,而欲望正是资本增益自身最通俗最常见的一种渠道或方式。比之于前此文学对欲望的欲遮还羞,或欲盖弥彰,网络文学接续通俗文学的脉络,采取更加开放大胆的方式介入欲望,就此打通欲望“横行”的通道。不难发现,网络文学对欲望的集中点燃是前所未有的,它将人的欲望无限伸展,几乎是以梦幻般的方式让人们重新认识到欲望的无穷魅力,也就此为人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从而让人们得以在其中“醉生梦死”。为此,网络文学不吝于通过文字调动人的各种感官,从而在感官的全方位释放中给人以极致感受。不管有没有思想层面的触动,网络文学只是对人的感官的全部唤醒,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其全部的美学趣味。这就是网络文学最为内在的“行文逻辑”。如果说网络文学有与前此文学有什么根本不同,我觉得可能就在于二者对于欲望的处理方式不同。在消费主义的逻辑法则下,对欲望的刺激始终是资本增益自身的惯用方式,在网络文学中,这一处理方式更是屡试不爽。所谓“爽点”的获名,即可以看出网络文学的这种特点。值得一提的是,欲望并非仅指身体层面的欲望,探险欲望、求异欲望甚至变态欲望等各种门类的欲望都是网络文学愿意用心“探察”的领域。与“严肃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对这些欲望的探讨常常停留于“奇观”的层面而止步不前。最大限度地“伸张”欲望,却几乎没有对于欲望的真正思考,这可能是网络文学遭遇的严重问题,但这也正是网络文学“发家”的本钱。阅读网络文学,也因此既是一种难得的消遣,也是一种尽兴的欲望满足。在漫长的篇幅内,网络文学善于经营一个又一个、一层又一层的欲望刺激点,牵引着读者的身心投入。尽管这种身心投入常常只是感官投入,但却足以让读者获得一定的满足,甚至获得一种麻醉一样的阅读快感。比之于严肃文学作品,网络文学作品的确更能娱人,在当下社会,自然也就成为人们消遣阅读的一大选择。但是,这一切都只能是一种通俗文学意义上的作用。不夸张地说,网络文学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还是有不小的距离。笔者并不是对纯文学或传统文学有多么深重的执念,或由于对新兴的网络文学的不习惯,才对20年来的网络文学有所不满,才对网络文学做出如此充满贬低的评价。鉴于网络文学的文学实绩,笔者认为当下的网络文学不具有独立的审美规范,也不是一个独立的文学品类,网络文学只是借助于网络这个载体去阅读传播的文学类型。既然这样,网络文学就应该接受一般的文学作品审美尺度的检验。但面对这样的检验,网络文学又不能让人满意。网络文学20年来一直想要挣脱纯文学或传统文学的藩篱,而自创一种规范,但问题是,它不但始终无力或未能建立这种期望之中的规范,反而不幸地滑入了通俗文学的泥潭。网络文学20年来涌现出来很多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一些网络文学作家的大名更是经由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而越发如雷贯耳、人所共知,但仔细审读这些作品,就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它们并没有确立网络文学独立的审美规范,也没有将网络文学提升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品类。根本上来看,我们这个时代的网络文学可能只是在网络上写作、传播的文学而已。抽离开网络这个载体,这些网络文学的经典之作依然可以存在于纸媒上,并且可能获得更广泛的读者和更好的经济效益。抽离开网络,这些作品并不会有什么重大损失,这就是其依然困在传统文学规范之下的证据。近些年,在网络文学逐渐被体制收编之后,本来有望成就一番伟业的网络文学一方面被作为印证当前文艺百花齐放的一个证据反复“征用”,从而为官方所推崇,另一方面则依然被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一个有活力者,为“资本家”青睐。这就是网络文学的当下现状,也是其一个时期内不可更改的命运。这种形势从一个方面来看当然是网络文学欣欣向荣、大有可为,但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网络文学不会有多大的作为。从最初的革命先锋到当下的困于命运,网络文学这20年很难说不是在走下坡路。
三自文学的显影:网络文学的真正未来
下坡路的说法看似低看,其实却未尝不是来自于一种对网络文学的情怀或初心。如果没有这个情怀或初心的话,我们完全可以说现在的网络文学正处于更好的时期,比之于20年前,也算是取得了长足进步,毕竟网络文学这20年来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我们始终不能忘了人们最初对网络文学的情怀或初衷,那就是在互联网最初普及的时候,大家对于文学民主性和文本开放性的疯狂展望。平心而论,尽管眼下的网络文学似乎成为了一种僵化的文学类型,不大可能再有新的创意,但作为一个有着更加广泛内涵的概念的网络文学,它又可能依然有不小的前景与发展空间。这就是如今如雨后春笋一样遍地而生的依托自媒体或个人网络小空间而诞生的文学,以及其他所有在网络上自由生长的文学。考虑到这些文学存在方式的个人性,参照自媒体这一已经被广泛接受的新概念,我们或许可以将这类文学统一称为自文学。这样的文学建立在个人的网络平台或网络空间的基础上,完全专注于书写一己的悲欢离合和所思所想,特别在意文学性的运用与锻造,特别在意对文学之严肃性和革命性的探索与追寻,从而能够在最大意义上守护这个碎片化时代文学的精神之火。从某种意义上说,自文学才是网络文学的理想类型,也只有建立在个人性根基上的文学,才有可能最终统摄社会与时代诸相,从而铸就我们这个时代网络文学的扛鼎之作。自文学正是网络文学民主性进一步深化的必然果实,在这条路上,网络文学才有可能最终找到成就自我之路。这并不是世界网络文学普遍的规律,这只是笔者所认为的中国网络文学的必要进阶之路。在通行的网络文学已经被资本、官方和“乌合之众”的趣味合围之后,自文学是网络文学无奈之下的唯一可能出路,但也很可能是中国网络文学的真正突围之路。另一方面,就文本的开放性而言,网络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放开了文本的道德尺度,对于欲望进行了“放肆”的书写,但距离真正的文本开放,网络文学依然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我们能预想到一旦文本进入彻底开放的境地,中国网络文学将会爆发出巨大创造力,那必将是中国文学的一场革命。但我们也要十分清醒地认识到,文本的彻底开放性可能永远只是一个幻梦。由于文字本身的规定性,文本的开放性只能在文字本身的打开上下功夫,才能有所收获,这实际上已经内在地决定了文本的开放性必然是戴着沉重枷锁跳舞的一种尝试。文本无法彻底开放,文本只能有限度地开放,而且这开放性还要取决于文字本身的规定性这层束缚多大程度上可以被解除。文本的开放性是一个宏大的话题,这里仅择取文学为了表现人类意识结构及其变化而要采用的文本的开放性为例来说明。如同意识流创造了表现人类意识流动的可能性一样,文本的开放性可能也会创造表现人类意识结构及其变化的可能性。在理性看来,人类的意识结构是严整的,但在实际情形中,人类的意识结构常常是变动不居、前后交叉、时刻跳动的,只有借助于文本的开放性,才有可能将这一复杂的意识结构及其变化表现出来。这无疑将推动文学阔步前进。事实上,这也是文学可能做到的,尽管现在并无作家作相关尝试。只有那些未曾尝试的,才是网络文学可能有所突破的飞地。在文本的开放性上,网络文学几乎未曾做过文章,而这正是网络文学的发展方向。互联网的诞生的确使得文本的开放性成为一个可能的话题,但是就现有的网络文学的文本处理方式来看,文本的开放性依然是一个待解的难题。人们总是倾向于在网络与文学之间建立一种单向度联系,似乎只要有了网络,网络文学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其实不然,成熟的网络文学也同时意味着双重克服,既克服网络的弊端,也克服文学的懒惰。现在的网络文学显然是放任了网络的弊端和文学的懒惰,从而使得本来有可能有所革新的网络文学成为了一种更加传统的文学类型。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用“网络时代”的通俗文学来对当下的网络文学进行总体概括。在网络文学走过20年历程之际,笔者越发感到网络文学的前途不容乐观。在传统文学日渐失却轰动效应的今天,网络文学依然可以有巨大的读者群,依然可以有渐成产业化的生产流程,这也许就是一种胜利吧。然而,笔者对以娱乐为宗旨的文学始终持不欣赏的态度,因此笔者对当下网络文学的现状十分失望。在极端的时候,甚至觉得网络文学这个概念可以不存在。既然互联网刚问世时带来的文学想象力已经早早耗竭,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渗透日常生活每一空间的常规性存在,网络作为一种媒介的革命性意义也就荡然无存,再在文学面前冠以“网络”二字似乎是多余的。当然,一如前面已经说过的,自文学其实可以接过“网络文学”的名号,从而继续保住网络文学这一名号。笔者倾向于认为,在自文学的大海里,才可能诞生出真正惊世骇俗的文学力作。自文学散在网络空间的存在样态,更加契合网络本身的特点。所有的先锋注定都是孤独的,自文学必将成为撑起网络文学的中流砥柱,使得我们这个时代的网络文学最终名符其实。这一切不仅需要自文学作者的努力,更需要我们耐心的等待,也需要我们在看待文学的时候自动地将功利的考虑摒除在身心之外。唯有如此,网络文学的未来才可以值得期待。未来20年,网络文学可能仍要与纯文学或传统文学共存。它是日渐巩固,从而建立一种真正的网络文学,还是日渐瓦解,从而再度汇入传统文学的大海之中,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邵燕君.“媒介融合”时代的“孵化器”:多重博弈下中国网络文学的新位置和新使命[J].当代作家评论,2015(6):182.
[2]王宏图,葛红兵,梁宁宁,等.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发展笔谈[J].社会科学,2001(8):72.
作者:龚自强 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