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网络文学与文化内驱力的实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网络文学IP助力中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对出版行业和影视行业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文学领域虽然存在一些隐忧,但经过适当的引导与调
整,可建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生态系统,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文学;IP;文化价值;文化内驱力
一、新时代的社会环境助力网络文学发展
1.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助力网络文学发展
我国的网络文学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所谓网络文学,是指网民在电脑上创作并通过互联网发表的,供网络用户欣赏或参与的新型文学样式,它是伴随现代计算机特别是
数字化网络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文学形态[1]。如今,互联网在中国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给网络文学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在2018年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2018年上半年新增网民2968万人,较2017年末增加
3.8%,互联网普及率达57.7%。同时,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2018年上半年新增手机网民3509万人,较2017年末增加4.7%,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占比达98.3%。截
至2017年12月底,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78亿,占网民总体的48.9%;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3.44亿,占手机网民的45.6%[2]。可见,网络文学具有广泛的受众群
体,而且受众仍有增长的潜力。目前在PC端比较知名的网络文学网站有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纵横中文网、晋江文学城、云起书院、潇湘书院、17k小说网、小说阅读网、红
袖添香、掌阅小说网等。网络文学的移动阅读APP主要有Kindle、多看阅读、书旗小说、QQ阅读、起点读书、追书神器、搜狗阅读、掌阅、塔读文学、咕咪阅读等。这些网
站和APP为网络文学提供了创作平台与盈利机制。如今,网络文学类型化已然比较成熟,主要有玄幻小说、仙侠小说、都市小说、灵异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网游小说、军
事小说、二次元小说等类型。一方面,这些类型化的小说呈现同质化倾向,数量庞大的网络文学作品良莠不齐;另一方面,一些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持续引导和满足受众需求,网
络文学的价值不断彰显。这样的内容环境刺激网络作家创作出更多的优质作品,也促使网络文学进一步发展。
2.国家文化环境利好,保证网络文学长足发展
当今网络文学异军突起,影响了越来越多的网络受众;网络文学繁荣发展,逐渐得到主流文学界的认可。《网络文学大事件100》资料显示,2005年,新闻出版总署举办“首届
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会议围绕网络文学、学术著作和网络游戏等热点话题进行探讨和交流;2009年,鲁迅文学院举办的“网络文学作家培训班”在北京开班,确定唐家三少
、任怨、张小花等29名网络文学作家为首批学员;2010年,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首次吸纳网络文学作品参评;2011年,唐家三少、当年明月2名网络文学作家与余华、刘震云、陈
忠实、贾平凹、莫言、二月河等100多名传统文学作家一起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2012年,中国作家协会首次举行网络文学作品研讨会,研讨《遍地狼烟》《扶摇
皇后》《隋乱》等5部网络文学作品[3]。总体来说,主流文学界对网络文学的重视,有效地推进并规范了网络文学的创作,增强了网络文学的发展活力,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提到了网络文学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
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重大变革。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
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4]。近年来,网络文学作品和网络作家不断涌现。《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网络文学驻站写作者数量已达
1400万,签约作家数量达68万,其中47%为全职写作者[5]。这些网络作家十分活跃,是建设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有生力量。笔者认为,作为网络文学内容生产者,网
络作家在文化环境利好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树立文化自信,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宗旨,创作出更多优质的网络文学作品。
二、网络文学及其衍生作品构成中国文化产业的主力军
近年来网络文学IP成为焦点。IP是IntellectualProp-erty的简写形式,被译为知识产权。网络文学IP化使网络文学从原生时代进入资本时代。时至今日,影视改编等已经成为网络
文学IP开发的热门方向。《网络文学IP价值的跨界开发策略》一文指出,随着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的兴起,IP多元开发成为网络文化产业内容变现的有效途径[6]。目前,通过付
费阅读、纸质出版、影视和动漫改编等途径,网络文学源源不断地输出优质IP,这一方面使得网络文学的盈利规模呈几何级增长,另一方面,出版、影视和游戏等也从市场的角度
促使网络文学作品提升质量。具体说来,网络文学不仅改变了我国的文学生态,也改变了我国的文学出版行业。过去的文坛格局,是以专业作家为主体、以文学期刊为主要阵地、
以作协和文联为基本体制的格局。进入21世纪之后,有学者指出,以文学期刊为主导的传统文学,已逐渐衍生和分离出以商业出版为依托的市场化文学(或大众文学),以及以
网络媒介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或网络文学)[7]。网络文学在传统型文学之外另辟蹊径,不仅在网络上占据绝对优势,而且在线下出版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成为商业出
版的新宠。网络文学发展初期,出版社仅出版一些点击率较高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这是出版社对网络文学领域的初步尝试,后来,出版社出版热门网络文学作品成为常态。
2000年,今何在的《悟空传》在网上连载发表之后,光明日报出版社推出了这部网络文学作品的第一个纸质版本,首印定为10000册,作品付梓后,引起广大读者的购买热潮,
此后《悟空传》一共出过6版。随着网络类型小说逐渐走向成熟,一些点击率颇高的网络小说进入纸质出版流程,不断创造销售神话。比如2006年1月,《鬼吹灯》一书刚在网上
走红,年底就登上全国各大畅销书的排行榜。备受女性读者喜爱的穿越小说被视为言情小说的一种变体,近些年来在网络上十分盛行,其中的代表作出版后大多能畅销一时[8]
。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为出版行业提供了庞大的内容资源,由于网络点击率是一种甄选标准,通过这种甄选标准选出的作品大多受到市场的欢迎并且成为畅销书。除了出版业,网
络文学对影视等行业也产生巨大的影响。网络文学与影视、游戏等有着天然的关联,“网络文学+”影视、“网络文学+”游戏是大势所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文化
现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众文化的兴起使得整个中国文化格局因之改变。学者陶东风认为,大众文化具有多种特点和功能,如商业性、娱乐化、文本的模式化和复制性等;大众
文化一般包括流行小说、商业娱乐性的影视、流行音乐、广告文化等形态[9]。在此意义上,网络文学、影视剧、动漫、游戏等都是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们具有相似的文化
特征,因此当网络文学与其他大众文化形式相结合时,其间的异质性障碍较小。虽然网络文学在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上与传统文学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正是它的通俗性、商
业性、娱乐性使它更易于被改编成影视等文化产品。《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络文学作品数量累计高达1647万部,其中,出版纸质图
书累计6942部,改编电影累计1195部,改编电视剧累计1232部,改编游戏累计605部,改编动漫累计712部[5]。许多热门影视剧都来自网络文学改编,并且获得了较高的收
视率和票房收入。在“互联网+”发展的大环境下,网络文学的价值愈发凸显,“网络文学+”是“互联网+”大背景下的具体呈现,其深层意义是网络文学产业通过与其他产业
的联合和深入融合,实现产业升级。如果各大网络文学网站、移动阅读APP与优质内容生产机构能够实现深度融合,必将迎来文化产业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网络文学+”通过近
些年的发展,从内容生产到传播销售,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新时代背景下,符合时展潮流、覆盖庞大受众群体的网络文学,通过市场与资本的助力、出版与影视等行业的协
同发展等途径,可实现“网络文学+”新的突破。
三、网络文学及其衍生作品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1.网络文学及其衍生作品海量增长,但距离经典艺术尚有差距
网络文学产业处于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和投融资模式的创新阶段。目前,网络文学作品数量实现了海量增长,但是能够成为经典的少之又少。正如一些学者注意到的,如今的网络
文学创作者在社会制定的劳动力价格中,一方面被消费者引发的“需求神话”所捕获,另一方面又参与了“阅读需求”神话的制造,写作者就这样将自己抵押出去了[10]。这
些创作者如果不能坚持自己的文学理想与个性化创作,其创作出的作品质量可想而知。此外,尽管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和生产者已经具备市场化、规模化的产业思维,但是在故事讲
述、人物塑造、剧情节奏把握等方面经验积累得还不够。虽然由网络文学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等数量非常多,但是这些影视作品并非都是精品。目前,改编自网络小说的电影《九
层妖塔》《盗墓笔记》《悟空传》等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改编自网络小说的电视剧《甄嬛传》《欢乐颂》《楚乔传》等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面对这些成绩,业内应该保持清
醒,不能完全以票房收益与收视率来判断一部作品文化价值的高低,因为伴随着高票房、高收视率的还有一些低口碑效应的形成。笔者认为,作品的商品经济价值与社会文化价值
并非正相关,那些受到观众追捧的作品未必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和文化价值。网络文学衍生作品与网络文学作品一样,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当提升文化价值。
2.网络文学IP的价格与价值之间呈现不平衡状态
第二届“网络文学+”大会强化了IP交易功能,展会期间举办了IP交易峰会,组织了多场IP路演活动,进一步推动了“网络文学+”产业发展。网络文学IP之所以受到重视,主要在
于开发具有一定粉丝流量的网络文学IP,不仅可以大大缩短由此衍生的文化产品的开发周期,还会因为粉丝经济效应而获得大量用户。就文化产业市场而言,一个优质的网络文学
IP如果能够得到全方位多领域的开发,自然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网络文学IP呈现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资本的大量涌入使得优质IP供不应求,这样的市场需求造成了
网络文学IP价格飙升。据悉,2008年,《鬼吹灯》第一部的影视版权仅为100万元,目前其续作的估值已超过1亿元,而一些知名IP的版权价格普遍为5000万元左右。虽然天价IP
已经不足为奇,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其中可能存在的泡沫化风险。比如唐家三少的作品《绝世唐门》属于网络文学中的知名IP,同名改编的游戏虽然号称在5个月内总计流水收入超
过2000万元,但在一段时间里经历了大量粉丝涌入后,下载量呈现下滑状态,用户增量难以突破。事实上,即便是知名IP也无法保证衍生产品的价值兑现。购买优质IP并不意味
着可以轻而易举地创造出不菲的市场价值,网络文学衍生产品要想获得成功,需要行业人士用心经营。此外,如果作为IP影视剧改编源头的网络文学作品短期内被市场资本大量购
买,相对精良的网络文学作品被过度开发,这对于网络文学产业的持续发展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3.“网络文学+”迈向融合发展,但需实现质的突破
“网络文学+”积极开展产业融合创新,影响力不断扩大。网络文学凭借其丰富的内容储备一直在为整个文化产业链输送内容,通过网络文学IP将影视、游戏、动漫等不同的文化
内容样式串联起来,以多元化的文化表现形式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目前,尽管“网络文学+”已经初具规模,也在文化产业各个领域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我们应该看
到,网络文学在爆发力上占据优势的同时在持续力上有所不足。无论网络文学的线上作品、线下畅销书还是网络文学IP改编的影视作品等,基本都在经历一阵相对短暂的爆红之后
便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核心品牌IP较少。笔者认为,我国网络文学产业要推进全产业链的发展,增强网络文学的后发力,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文化品牌的运营模
式。在产业融合方面,美国迪士尼公司及其旗下的漫威公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迪士尼已经从动画电影产业扩展到服装、箱包、饰品、玩具、家居用品、电子产品等多个产业,
其动画电影IP出现在各种各样的产品中,受到广大受众的青睐,取得了丰硕的商业成果。漫威塑造了一大批超级英雄IP,并将这些超级英雄IP开发成一系列衍生产品;漫威还以这
些超级英雄为主要角色拍摄了《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受到全球观众的关注,实现了对超级英雄IP的循环利用。笔者认为,虽然网络文学IP不同于动画、漫画IP,但是在市场运
营和社会传播方面有一些相通之处,我们应当提高市场营销能力以及产业融合能力,打造可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网络文学IP,为网络文学产业链的持续延伸和质的突破做好准
备。
四、实现文化内驱力,网络文学未来可期
1.内容制胜是核心,鼓励优质内容品牌化、规模化生产
如今,讲述中国故事、提高文化软实力已经被纳入国家战略。在报告中,提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
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1]。讲述中国故事成为指导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方针。对网络文学产业而言,有三个层面的意义,第一,网络文学作为讲述中国故事的方便载体,符合
当代人的文化需求,同时也给其他文化产品的创作与生产提供了很好的素材;第二,对饱含审美元素的文学作品而言,实现丰富的文化价值是其最高旨归;第三,网络文学必须以
塑造完善人格、实现艺术审美为目标,这样才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他们树立文化自信。20世纪80年代,由四大名著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经久不衰,成
为中国电视剧中的翘楚。这些经典电视剧成功的原因,除了电视剧创作团队的精良制作,还在于这些小说本身是非常优秀的经典之作。无论何种文化样式,优秀的文化作品内容都
要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网络文学也不例外,内容为王始终是网络文学及其衍生产品的核心所在,以内容制胜必定是网络文学的制胜之道。就“网络文学+”而言,产业链的
发展需要从前端着手,只有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推动后续融合,而这一坚实的前端,离不开创作者与受众的支持。
2.激发网络文学创作者的潜能,提升网络文学作家的素养
与传统文学创作者相比,网络文学创作者的准入门槛较低。互联网作为网络文学的创作阵地,在给网络文学创作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目前,基于互联网,更多的
受众有了生产内容的权利,成为网络平台与场景中的重要生产力,也就是说,内容生产者面对的广大受众,有了更多层次的需求,生产、评议、创新、互动等需求更加复杂化和多
样化,内容生产者的能动性、创造性、附着资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活、挖掘、聚合和重组[12]。因此,网络文学创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提升文学素养、艺术
素养、媒介素养等,以适应今天复杂多变的互联网场景,在众多的网络文学作家中脱颖而出。目前网络文学已经进入全产业链整合发展的时代,每一个前端的内容生产者都具有重
要的影响力,因此要多想办法激发网络文学创作者的潜能。笔者认为,第一,可以提高网络文学创作的准入门槛,优先接纳具有文学才华和创作热情的创作者;第二,应培养多元
化人才,譬如精通多个领域的知识、对影视创作和动漫创作等也有一定研究的人才,这样才能打通文化产业的产业链通道;第三,一些网络文学作家可以参与自己作品的后续改编
工作,保证作品在改编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艺术水准,为“网络文学+”产业助力。
3.吸引长期受众,满足受众的真正需求
只有扩大网络文学的受众覆盖面,吸引网络文学的长期受众,才能实现网络文学及其衍生作品的效益最大化。从受众角度来看,转型期的价值混乱与社会焦虑激发了受众的猎奇心
理。一些受众不问事实真相、放弃理性思考,像观赏奇景一样观看那些充满感官刺激、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的作品,这导致部分网络文学作品产生媚俗化倾向。由此可见,受众需
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内容生产,所以网络文学的精品化、经典化离不开受众的参与和支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网络文学的读者群体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的网络文学读者规模已经突破4亿,网络读者的学历水平普遍较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为62.3%,49%的读者月
均收入集中在3000元至8000元之间[5]。这对网络文学产业的影响是,一方面,大多数读者具有较高的学历,为网络文学的整体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
,只有触及心灵与人性的网络文学作品,才能真正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网络文学已经走过20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文学承担着满足人
们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使命。虽然目前网络文学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经过业界的共同努力,网络文学将会建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生态系统,创造出更多具有文化价值的
艺术精品,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杨杰 杨婕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