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后现代文化下网络文学叙事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后现代文化下网络文学叙事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后现代文化下网络文学叙事探析

摘要:随着后现代的到来,文学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文学的崛起改变了文学的固有格局,在叙事方面出现了新的后现代特征,元叙事的衰落取而代之的是私人化的情感写作;“去哲理”的表象化叙事,“换地图”的空间流动推动情节走向;“怀旧”美学的虚假消费。在后现代文化视域下,网络文学表现出的这些叙事特征对于权威的动摇以及文学的创作范式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后现代叙事;网络文学;表象化;怀旧

后现代是近年来的热词,但究竟什么是后现代,学术界没有给出一个权威的定义。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奥奈斯把它当作一面反映现代主义的镜子。学者普遍认为,后现代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关于后现代,人们往往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肯定的态度,认为后现代颠覆了正统的叙事,消弭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距离,通俗文化的地位得以确立,后现代打破了单一化,承认多元与差异,为文化的多样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种态度是否定的,认为后现代是消费经济盛行的产物,后现代文化是复制文化,失去了艺术的灵韵,缺乏深度。20世纪80年代应运而生的网络文学跟后现代文化面临同样的境地,人们对于网络文学的态度也是褒贬不一的。基于此,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盛行的影响下,紧随其后诞生的网络文学在叙事方面,呈现出了很多后现代特征。

一、网络文学的后现代叙事特征

网络文学不是传统文学的延续,而是一种新的文学形式,主要表现为叙事方面具有后现代特征。传统文学是通过笔墨纸砚创作的文学文本,网络文学则是依托互联网技术通过键盘敲击的比特文学文本。此外,传统文学是作者导向的承担“文以载道育人”的社会主旋律叙事,网络文学则是读者导向的承担精神娱乐功能的大众化叙事,最具开创性的是,网络文学具有衍生性,它不只包括叙事文本,更包括在原著基础上衍生出的影视改编、动漫、游戏等一系列文化文本。在创作载体、创作方式、创作内容、创作主体方面早已颠覆了传统叙事模式,相较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叙事有了新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元叙事衰落、表象化叙事、怀旧叙事等后现代主义叙事特征。

(一)叙事特征之一:元叙事衰落

随着后现代的发展,伴随的是“元叙事”的衰落,这种现象在网络文学叙事中体现得尤为鲜明。所谓元叙事,学者约翰·斯道雷解释道:“元叙事故事通过包含和排斥来发挥作用,把杂乱无章的世界整顿成井然有序的王国,以普遍的原则和共同目标的名义来压制其他的理论和声音。”[1](251)譬如中国的解放区文学、革命文学往往借助元叙事来维护话语权的统一,这种反映社会主旋律的宏大叙事在网络文学中几乎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私人化的情感写作。网络文学也可以称作自由文学。在网络上你不知道他的具体身份,网络独有的匿名性将文学创作的自由度发挥得淋漓尽致,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写作,逐渐摆脱了主流话语的控制,真正实现了我手写我心的理想追求,因此文学创作天马行空,作者可以在网络上肆意挥洒自己的所思所想,这种创作革命带来的结果是偏向于去中心、去历史的写作。网络小说创作平台主要有晋江文学城和起点中文网两大网站,可以看到,最受读者欢迎的往往是穿越小说和玄幻小说。穿越小说的写作模式一般是在现代社会走投无路或者生活不如意的主角因为车祸、疾病等致死的原因意外穿越到古代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主角从现代穿越到古代,作者会为主角设置金手指,例如过目不忘的本领,贵人的帮助,死不了的神仙技能。如被誉为“燃情天后”的桐华创作的清穿小说《步步惊心》,该小说主要讲述了现代白领张晓因车祸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间,成为满族格格马尔·泰若曦,莫名地卷入到九子夺嫡的政治旋涡,她能够看到所有人的命运,却无法看到自己的未来,她知道所有的历史走向,却不能改变,在八阿哥和四阿哥之间左右挣扎,最终身死魂归的故事。主角张晓穿越回历史,和雍正帝谈起了恋爱,腥风血雨九子夺嫡的政治风波在作者笔下成了争夺主角马尔泰·若曦的荒谬之争,无论是清朝的深厚历史,还是九子夺嫡的政治血腥,都成了烘托主角光环的背景陪衬,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历史的解构,平凡如尘埃的现代张晓穿越后却能够搅动历史风云,以勤先天下的雍正帝独宠我一人,从中带来的爽感体验是无法言喻的,这也正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完全解构了元叙事的崇高性网络文学把历史视为无关痛痒的创作素材,对历史去魅,解构了历史的深度意蕴,可以说是对历史的某种亵渎,但是,只要在不违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创作都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网络文学最重要的功能便是带给读者的爽感体验,“以人为本”,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事物变成自己可以操纵的素材,这种创作颠覆了现代艺术和美学观念,对于文学和人的进一步解放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叙事特征之二:世界表象化

叙事的表象化是网络文学后现代叙事的第二个特征。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曾指出后现代主义最重要的形式特征,便是“最重要和最明显的是出现了一种新的直接性和浅显性,一种在最刻板意义上的新的表面性”[2](153),这是一种缺乏深度的表象化特征,网络文学叙事便是去哲理的浅层叙事。网络文学是大众文学,它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大众读者的需求,由此才能够产生价值,这就要求网络文学的叙事必须是通俗易懂的,过于高深的事物不适合大众。基于此,网络小说主要以“内容为王”,在口语化的语言基础上,竭尽全力创作新奇的故事情节,如在网络小说中添加穿越、重生、武侠、玄幻、仙侠、电竞等奇异的元素来给读者营造陌生化的阅读体验,从而形成欲罢不能的阅读快感。传统文学主要是时间艺术,网络文学偏向于空间艺术,作者往往通过“换地图”的方式来推动情节走向,同时也加强了叙事的表象化。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涉及到四海八荒的背景铺设,主要包括青丘、九重天、十里桃林、昆仑墟、大紫明宫等几个主要的地点,故事中的人物通过换地图的方式打怪升级,在这个过程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纠葛缠绕,同时展现了不同的地域环境,为读者打造了一场极其丰富的视觉盛宴。网络文学“换地图”的叙事手段,强化了文学叙事的表象化,简化了影视改编的难度,从而巩固了文本-影视-动漫-游戏多维产业链的良性循环。表象化的叙事,仅仅有呈现物体本身的兴趣,至于物体有没有什么意义,这不是作者关心的问题,世界本身的变化成为了可见的图画,这些图画逐渐成为符号,吸引读者沦陷其中,然而,在一个表象化的世界,人们已失去了分辨真假的能力,美被定义为快感和满足,不再是处于自律中的状态,而文学失去的又何止是反映现实的内容?

(三)叙事特征之三:怀旧美学

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成为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化中充斥着怀旧风潮,这种弥漫着后现代气息的怀旧美学在网络小说中屡见不鲜。最受读者追捧的青春校园言情小说便是借助怀旧叙事,再现每个人最宝贵的青春期这个特定阶段,唤起人们内心的回忆。如校园言情作家八月长安的《振华三部曲》,分别是《最好的我们》《你好,旧时光》《橘生淮南》,这三部系列作品都以振华高中为背景,讲述了高中生的叛逆、青春、爱情。在她的书里,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仿佛穿越过去,与自己相逢。还是那个严厉的班主任,还是那个熟悉的同桌,还有掩埋心底的暗恋,紧张不安的高考,热血沸腾的青春,通过怀旧触发了我们每个人的过去,我们每个不同的人,因为共同的回忆,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曾经的青春有过苦涩,有过遗憾,有过甜蜜,当时无法释怀的自己,回过头来才发现不过如此,正如八月长安所说“他们成为过风景,也装饰过我的梦”。其实怀旧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重现过往的真实岁月,而是虚假的历史表达。怀旧成为了对过往的有意拼贴,从而移位到一个新的美学框架中,人们只愿记住自己想记住的,同样怀旧片段也是作者精心策划的,读者们可以在编织的回忆里,充分回味和祭奠自己的青春。这种若有似无回避现实和客观事实的意图,具有浓郁的后现代情绪。

二、网络文学后现代叙事的价值

后现代叙事颠覆了正统的叙事逻辑,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在当今时代是非常具有价值的,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后现代“让我们向统一的整体开展,让我们成为不可言说之物的见证者,让我们不妥协的开发各种歧见和差异,让我们为秉持不同之后的荣誉而努力”[3](211)。

(一)对权威的动摇

后现代叙事最重要的意义当属对权威的动摇。传统文学往往是上层阶级标榜自身地位的象征,亦或是代替统治者言说的教诲之辞。“谁在说话?在所有说话个体的总体中,谁有充分理由使用这种类型的语言?谁是这种语言的拥有者?”[4](62)福柯认为,知识、话语、权力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知识就是权力,同理,为统治者著书立言的文学家们只不过是个处处受限的傀儡,所创作的文本背后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社会权力机制的运作。随着互联网技术应运而生的网络文学叙事不再受制于权威,而是真正做到了个人的表情达意:“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5](212)这是出自被誉为“最佳网络文学”作品《悟空传》里的话,这些话带有石破天惊的力量,唱响了青年无视一切,反抗一切的叛逆,在传统文学中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极具反叛色彩的语句的。在后现代话语中,没有崇高的对象,没有绝对的权威,而更多变成了一种解构的对象,一种快感的存在物。《悟空传》通过对经典名著《西游记》的解构,采用戏仿和反讽的手段将偶像人物丑化,拉下神坛,在《悟空传》里一切都被颠覆了,那些被人们仰视崇拜的神仙都是丑陋的,人们心中的英雄偶像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被嘲弄了,《悟空传》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没有神话,这个世界不存在永恒,只有快乐和自己是真实的。此外,还可以看到,虽然一切都被解构了,但是爱情却贯彻始终,就连石头里蹦出来没有心的石猴孙悟空也在小说中谈起了恋爱,在小说里,爱情成了神话,在爱情面前,所有的伪装与冷漠,所有的制度与规则,所有的隐忍与克制,都功亏一篑。后现代就是要打破权威,尊重差异,将话语权还给大众。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说过:“网络文学颠覆了传统写作的话语霸权。”传统文学创作唯一的道路是向刊物投稿,文学出版还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严苛的审核流程,再到生产印刷出售等等过程极为繁琐,还随时面临被退稿的危险,简而言之,文学是受限的。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中国文学的创作格局,文学的门槛降低了,全民写作不再是神话,只要你想写,你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上写作,读者们也可以即时看到你的创作从而发表自己的评价,形成了作者-读者的创作模式。网络作家跳舞说:“全民化的写作,全民化的阅读,低门槛,这就是网络文学最大的魅力。”后现代叙事通过感性消解了理性,以柔情战胜了冰冷的规则,以多元打破了单一的框架,拉近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距离,进一步解放了大众的权力,将“人”的主体地位抬高到了一定的高度。

(二)拓宽了文学的广度

依托互联网生成的网络文学,其特有的共享性和开放性使之与后现代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后现代的特征就是提倡多元性、包容性、共享性,网络文学全方位地拓宽了文学的广度,从这一点上很好地贯彻了这一理念。1.网络文学降低了文学的门槛,人人都能成为作家,增加了文学创作的主体。传统文学对作家的要求比较严苛,有着严格的筛选审核机制,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作家的,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包括深厚的文学功底、渊博的学识、一定的学历等。而成为一个网络作家,只需要一台电脑。网络文学创作标准相对宽松,你只需要在网络上注册一个账号,会打字,你就可以写作了,对于作家本身并没有硬性的要求,如作家骷髅精灵曾学的是法学,耳根写作前曾经是英语老师,风凌天下写作前曾当过兵。在网络上,人人都能写作,人人都有成为作家的可能性,全民写作不再是神话。2.网络的即时性、分享性强化了文学的传播力度。网络文学是比特叙事,而不再是传统的纸质书写,网络作家和读者具有同步性。传统文学需要在作家完成创作再通过出版机构审核发行流入市场,读者才能够有机会阅读作品,而网络文学将作家的创作与读者的阅读实现了同步,极大地加快了作品的传播速度。不止如此,网络文学还具有无限制的分享性,一个电子文本可以即时地分享给无数个你想要分享的人,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做到了,而且因为是电子存储,就具有了永久性,不会因为外在原因造成破损。3.网络文学具有衍生性,采用了一环套一环的跨媒体叙事策略,在推出原著作品后,又进行影视改编、动漫、漫画、游戏等一系列衍生产品,极大地拓宽了文学的边界,文学的形式不再局限于文本而是具有了更多的样貌。如今,人们的生活与媒介息息相关,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主流,这种“跨媒体叙事”在当今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叙事方式,正是媒介融合的数字时代或者说是后现代社会孕育了跨媒体叙事,人们在这种跨媒体阅读中,强化了深度体验,进而带动了消费热潮。如网络小说《花千骨》的跨媒体叙事模式,2008年《花千骨》在晋江文学城首发,2013年慈文传媒进行《花千骨》的电视改编,2014年下半年,慈文传媒与爱奇艺一同制作网络定制剧《花千骨番外》,2015年《花千骨》同名手游开发。网络文学《花千骨》从原著文本到影视改编到游戏开发成功完成了多个跨媒体叙事,模糊了文学与文化、艺术与产品的边界。4.网络文学最为重要的价值在于它的全民参与性,这种包容的姿态与后现代不谋而合。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推动了这一特性,传统文学的规则和制度很大程度上对网络文学失去了约束力,但是读者的权力增大了,尤其是资本的介入,将读者变成了上帝,尼采说上帝死了,我想说上帝没有死,只不过换了身份从作者变成了读者。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等,但是在网络文学的世界里,读者们可以对网络小说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说出自己的建议和批评,在网络文学的世界里读者们找到了主人的感觉,拥有对一部作品生杀予夺的权力,广受读者喜爱的小说就是好的小说,可以创造出巨大的利益,读者们都不喜欢的小说就会被淘汰,而网络作家们的命运同样如此,这一切都掌握在读者手中。比如,网络作家失落叶的《都市邪剑仙》后期的剧情就在读者的建议下发生了改动,还有《凡人修仙传》中为了迎合读者的阅读进度,作者就剪掉了一些剧情。此外,读者们不仅有批评的权力,同样拥有创作的权力,比如在论坛里抛出一个故事情节,由读者们在不改变主要人物和情节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创作的网络接龙小说。正是因为网络文学的及时互动性,使得网络文学广受欢迎。网络文学从作者、传播、形式、读者等方面都进行了革新,传达了一种开放、包容、多元的姿态,重新定义了文学,让人们发现原来文学是这样的,而这种叙事内核正是后现代所要传达的意义———不被定义的意义。

三、结语

后现代文化风靡中国,再加上技术的革新,文学格局发生了变动,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随着资本的介入,网络文学的创作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作者的创作目的或多或少有了倾斜。作者写作最初可能是想找到一个表达自己情感的出口,在网上凭着一股写作冲动就慢慢走向了作家的道路,而这种原始的创作冲动随着金钱利益的驱使逐渐滑坡,有的作家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这也是为什么主流文学不认可网络文学、网络作家的原因。笔者觉得无论创作目的是什么不重要,关键是你要承担起走上这条路的责任。维特根斯坦在他的传记《天才之为责任》里面有这么一段话:“如果一个人最强烈的冲动是作曲,而且如果完全沉溺于这种冲动能够写出崇高的音乐,那么他不只有权听从冲动而行动,他还背负着这么做的责任。”[6](175)网络作家同样如此,网络赋予了每个有写作冲动的人机会,可以把这种冲动变成行动,但最重要的是你要始终如一地承担起这种责任,努力把创作冲动变成创作才能,不能因为利益的驱使而有所动摇。新事物的出现必定会伴随着质疑的声音,这是无可厚非的,后现代允许有多种声音存在,有碰撞才有创新。有一些声音认为,网络文学是低俗文学,过度讨好读者,没有原则,其中的价值导向有偏差。著名的网络作家程云峰指出:“首先要保证读者有意愿读下去,才能谈价值引导。”网络的开放姿态使所有人都成为了参与者,打破了读者和作者的界限,有趣味的网络文学将阅读变成了一种自愿主动的行为,笔者认为这就是网络文学的意义,正如作家余华所说:“它永远只是提供,源源不断的提供,它不会剥夺什么,如果它一定要剥夺的话,我想它可能会剥夺人们旁观者的身份。”[7](167)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M].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后现代知识状况[M].岛子,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4][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5]今何在.悟空传[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6][英]瑞·蒙克.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M].王宇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7]余华.灵魂饭[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2.

作者:李玉萍 单位:安徽大学文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