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主体间性视角下网络文学的读者接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主体间性视角下网络文学的读者接受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主体间性视角下网络文学的读者接受

网络文学读者接受

网络文学的读者在阅读时面对电脑屏幕阅读电子文档。由于传播媒介改变,接受环境发生变化,读者的接受心态也必然发生变化,所以网络文学接受呈现与纸质媒体印刷文学接受不一样的风貌。网络传播媒介给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提供了便捷的交流平台,接受美学曾经指出的读者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下真正得以实现。在网络环境下,一方面借助网络交流的方式,接受者有更多机会与创作者直接交流,接受者可以直接表达自己对作品创作的感受,创作者也可以直接向接受者阐释自己观点,并接受建议修改作品;另一方面,网络文本开放创作的方式,例如起点文学网等文学网站曾经尝试过的,提供一个开头邀请读者参与创作,读者可以根据之前的创作,设置情节、人物,影响作品发展,使得接受者与创作者的界限不复存在,真正达到了接受与创作的互动。同时,网络传播的主体身份虚拟,没有了严格的审查制度,人人都可以有机会发表自己的创作,文学神圣的地位被打破,一些文字无风采、表达无新意、审美无价值,只关注自己个体情感宣泄的作品进入接受者视线,这给了接受者更多选择自由的同时,也可能让接受者的阅读动机发生改变,从审美、娱乐转为宣泄、窥私,影响审美水平的提升。

主体间性在网络文学接受中的呈现

著名学者张玉能在文章《主体间性与文学批评》中提出,主体间性理论文学批评关注五组互动关系:作家与读者,作家与文本,读者与文本,社会(社会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与作家、文本、读者,文学文本与文学批评文本[4]。本文从这五组互动关系出发,结合网络文学接受现状,重点对网络文学接受中接受主体、文本主体、创作主体的主体间性进行阐释。

(一)接受主体与文本主体

接受者通过阅读与作品文本主体进行对话,达到对文本主体的理解、认知,这是文学接受最基本的表述。接受者主体与文本主体进行对话的意义不言而喻,德国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伊瑟尔曾说:“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阐释学去发现的神秘之物。”[5]当然,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不是简单的揭示、复制原文本作者的主体思想,他必然会带着自己的知识背景、情感、态度、价值观、前见等,对作品进行理解,文本向接受者开放,传达自身意义,接受者在对作品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反省自身,所阅读的文本成为接受者自我存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文本不是简单的被理解、阐释的对象,而是能与接受者主体进行对话的另一主体。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阐释学强调,阅读及其阐释过程不是对作品的简单的复制和还原,而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作品和观赏者之间的“视界融合”。阅读之前,作者在自己的生活经历、阅读实践中积累了知识,具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和审美修养,这些会对阅读产生影响。阅读过程中,在想象、情感与理解等因素的参与下,作品的形象召唤读者,使其调动起自己的审美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甚至可以发现作品中原作者未曾注意到的因素。为超文本阅读开先河的《S/Z》[6]就是最好的范例。巴尔扎克的短篇小说《萨拉辛》被罗兰•巴特切成了561个阅读单元,罗兰•巴特逐一对这些片段进行讨论,然后将原文碎片与讨论重组,在这一过程中生产出篇幅远超原作的文本来。网络文学接受者在对网络文学作品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同样是带着他的情感、成见、同情心、性格禀赋以及他的价值体系等来进行审美的,但由于网络环境的特点,又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一方面,网络超文本的链接跳转使接受者可以更快捷地调动相关文本,挑起前理解,丰富自己当前的认知,使他更容易融入当前文本所呈现的场景、意境;另一方面超文本常常伴随的图片、音乐,非线性的路径指向,同时接受者努力降低前理解对当前阅读的影响的努力,会将接受者拉出当前作品。读者个体的复杂,显示网络超文本接受者对文本主体的解读、阐释是意义丰富、无尽的对话过程。在数字化环境下,接受者与作品文本的“视界融合”变得更为快捷。网络文本本身超文本、超链接的呈现方式和效果,便于接受者把文本内容、主题、寓意等与其他文本进行链接、融合,文本自身的独特性、封闭性更容易显示为文本间性。

(二)接受主体与创作主体

创作者与接受者通过文本建立对话,这是文学接受的必然要求。姚斯曾说“没有作品的接受者积极参与,一部作品的历史生命是不可想象的”,“读者绝不是被动部分”[7]。创作者总是身处某个特定的世界,并与这个世界展开交流,一方面创作者接受特定世界的刺激,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创作以文本形式与世界建立起对话,通过文本与读者(包括其他创作者)进行交流。创作者带着自己的审美感受去描绘自己所属的特定的世界的社会文化,并且力求描绘的直观生动,使读者得以透过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看到那个特定世界的真实文化景观,并建立自己的见解世界。福柯曾说:“作者的作用是表示一个社会中某些话语的存在、传播和运作的特征。”[8]很好的揭示了作者与世界与读者的关系。基于网络新媒体之上的文学创作主体通过互联网共享技术,在以“自由、平等、兼容、共享”为基本精神的网络世界,网络文学通过网络节点介入的方式注定了创作主体间性的必然存在,马克•波斯特曾经说过“数字化很容易造成文本的多重作者性”,多重作者使作者主体间性得以出现。基于网络新媒体之上的文学接受,读者可以通过留言、发帖的方式与作者沟通,读者的阅读接受与作者创作实现良性互动,不管是赞美还是质疑的声音,都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对话,从而使读者有可能参与文学生产的过程,进而潜在影响文学生产。可见,网络新媒体之上的文学接受,接受者参与的不仅是“作品的历史生命”,更是作品的“现实生命”。双向互动使作者获得了创作的内驱力,在或批评或赞扬中确认自我的社会价值。以博客文学为例,在接受文本的同时,读者可以不断的反馈阅读信息,提出自己的想法,构成了读者与作者的互动。接受者与创作者在网络空间里一切似乎是平等的,甚至作者与读者的固有界限也逐渐模糊,作者也是读者,读者也是作者,作品真正由读者与作者共同完成。

(三)接受主体与接受主体

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主体间性表现在不同接受者与文本的对话上。由于接受主体的知识背景、所处时代、价值取向等的差异,接受者个体对作品的解读与创造者的原意会有较大区别,接受者主体之间理性思维能力、认识水平差异可能致接受者个体之间也会有较大差异,体现了接受者之间的主体间性。网络环境下,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以作品为中介形成的关系在网络文化中发生变化,超链接使接受者更容易跳出文本,把解读和接受从主体性的存在转向主体间性的诠释存在,把单纯的接受带入展示性的对话,显示超主体特色。网络交流的便捷使读者个体可以通过阅读与作者及其他读者分享超越的愉悦,快速创造共同的记忆,使读者个体难以保持自身独立性,更倾向具有社会意义的公共内涵。同时,超文本的非线性与链接深刻地改变主体的视域,接受者之间交流、理解、认同、分离的中介背景不仅仅包含文本,还有网络提供的环境。网络环境“创造了一个事件丰富但体验匮乏的世界,体验逐渐在我们身外发出”。网络环境之下的主体缺乏真实生活的体验,个体的体验逐渐被公共文化观感和公共记忆取代,主体呈现游离状态,造就所谓类主体。有人曾描述数字化时代受众,称他们为“影像一族”,他们喜欢追求快餐式的阅读,习惯在网上阅读时戴着耳机听音乐,习惯于文本+图画+音响+电视+网络的多种媒体交互传播,网络群体活动、网络流行语对接受者思想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网络空间造就的类主体,个体之间身份模糊、气质融合,社会主体行为模式趋同。他们对作品的解读与创造者的原意仍然会有较大区别,但接受者类主体之间的认知差异日弱。以主体间性理论解读接受主体与文本主体、接受主体与创作主体、接受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展示的潜在对话,将有益于深入理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网络文学,而在网络文学解读过程中,文学接受各主体之间通过对话建立联系,呈现出的超主体的特征在内容和形式上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本文作者:龙柳萍 单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