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网络舆情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强国战略重要输出地,本就受到舆论高度关注,加之信息技术和自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网络舆论环境已然被重构,高校也因此成为了网络舆情危机的高发场所。近年来,高等教育阶段舆情事件呈现关注程度高、热度上升快、关注时效长以及政策影响力大的显著特点。一些负面舆情一经曝光便引发公众和媒体视野的迅速聚焦,个别突出事件甚至引发了舆论热潮,不仅占据大量的公共舆论资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一、当前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基本特征
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主要聚焦校园与教学管理、师德师风、学生安全、学术不端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针对其中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事件加以横向对比和纵向分析,发现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如下:第一,主观代入性强,可编辑性强。与一般社会性网络舆情相比,高校网络舆情主观代入感强、可编辑性强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各类舆情事件往往以一段主观文字控诉或刻意修剪后的视频、图片呈现,经过互联网传播发酵后,以先入为主的姿态在网民中形成强烈的主观代入,舆情共情效果显著。例如:2018年,国内某高校的一名研究生自杀引发舆论关注。此后,该学生的亲属网络控诉该学生导师长期实施精神压迫致其自杀进一步引爆舆论。此事件中,网民形成了针对导学关系极其强烈的主观负面情绪。个别话题还引发了部分研究生在微博、知乎等平台关联讨论在读期间导师的各种“奇葩”行为,也进一步扩展了话题的讨论半径。直至今日,每当有研究生因学业等原因出现心理问题甚至个体极端事件,网民也多会将其与此事对比,寻求同理共鸣。由上述案例不难看出,当下公众对高等教育领域期待值高,因而对负面舆情容忍度也就相对较低。特别是涉及人身安全、性骚扰等高共情、高关注舆情事件,公众舆论往往从个体受害者和弱势群体角度出发,在自媒体等信息流主动加持甚至刻意编辑引导下,网民往往会依据自身现实情况形成强烈的视角代入,进一步加大了情绪“共振”。第二,事件标签化,政策影响力大。由于高校人数众多,个人及团体利益关切较为广泛,特别是关乎教育公平等热点话题,一旦某件事情或某项措施触及师生敏感神经,便极易激发出群体性行为和集体性情感意识,导致个别事件在高校内外出现非理性传播。例如:2019年,某社会公众人物在个人直播时称不知知网为何物瞬间引爆网络。有网民扒出该公众人物具有较高学历,并质疑其学术不端、学术造假等。据统计,该事件爆发的半个月内,相关的微博主贴超过50万个,微博转评超百万次。除关注事件本身,高校学生中甚至出现“读书无用论”等错误声音。此后,教育部印发《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等通知,各地高校纷纷出台“最严查重令”。至此,每逢毕业季便有学生借由该事件讨论当前学位论文查重制度。该事件也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反学术不端的标签化事件,而与之类似的还有“四大发明”事件、“正/副部长级”学生干部事件等,均因一件小事,引发关于“教师错误言论”“学生组织官僚化”等话题的讨论,并形成标签化舆情。第三,社会关注度导向明确。通过综合数据分析高校网络舆情分布发现,其还呈现社会关注度导向。这里所指的关注度包含两个层面,即事件发生(所在)客体的社会关注度以及事件本身的关注度。一方面,高校舆情呈现名校效应,知名高校舆情事件往往因其客体社会期待与关注度高而备受网民关注讨论。对比其他一般高校,在同类事件背景下的关注和炒作热度不足其万分之一。另一方面,如某高校教师违反人伦道德开展基因实验、多名学生被某高校录取后又遭退档等事件,因其涉及舆论情绪关切、伦理关切和利益关切,且造成了较为恶劣的后果,从而吸引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形成舆情危机。第四,舆情表达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传播技术本就具有去中心化和裂变式传播两大显著特点,而随着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表达方式也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体现在人群“画像”明确,不同侧重的群体往往聚集在微博、知乎、抖音、豆瓣等不同平台,呈现“抱团取暖”现象,且常因不能接受相左的意见而群体性发声。另一方面,直播的兴起逐步替代了以往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进一步加强了舆情传播影响力。究其原因,在于直播视频的视觉冲击和互动性更强,在人为刻意解读下,渲染带动能力大幅增强。此外,在当今碎片化信息需求量大的大环境下,直播视频也更易被二次剪辑,迸发更大的舆论影响力。
二、当前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第一,信息源庞杂,真假难辨。当前高校舆情信息源庞杂,一方面,源自于解除了传统媒体的信息求证和过滤作用,互联网海量信息和复杂问题背后,接受信息的主体更易被错误信息引导。加之不同视角对相同事件的主观解读存在偏差,在不同言辞激烈交锋之下,往往会形成信息茧房。在一些所谓的网络评论家的恶意编辑评论下,致使舆情信息由校园映射至全社会,愈发真假难辨。另一方面,高校网络舆情多由涉及评奖评优、招生就业等利益关切个案引发,此类事件往往突发性较强,且容易形成由点及面的串联。为逃避监管和责罚,相关涉事人往往会采取开小号等“换马甲”的方式隐匿个人信息,进一步加大了高校舆情处置难度。第二,学生易被煽动情绪,成为舆情爆发点。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确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便捷途径。但网上肆意传播的不良资讯和负面信息也具有更快的传播力和更强的破坏力。当前,网络已然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部分敌对势力利用网络信息不断渗透错误意识形态,如性别论、拜金论、读书无用论等,侵蚀大学生的思想意志,也给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近年来,因受各种负面信息侵袭而导致学生出现学业问题、违纪违法问题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一是当前高校学生多从“校门到校门”,社会阅历和经验浅薄,不能有效分辨舆情事件背后的错误意识形态导向,易被裹挟利用。二是个别高校在学生管理方面存在松懈或不到位现象,对学生基本思想动态掌握不足,对学生关注什么、考虑什么不了解,致使学生只得通过网络交流思想、发泄情绪。三是辅导员、班主任等一线思政工作者存在一定的本领恐慌,对于网络中各类错误思潮缺乏有效的甄别和教育引导措施。第三,高校舆情应对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升。除外界信息侵袭外,高校自身舆情应对工作意识和能力不强也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风险之一。主要体现为:一是缺乏专门的舆情应对管理团队,在遇到舆情危机时不能及时有效研判,并提供有效管制措施。有的高校只是一味降热度,反倒使舆情愈发高涨,甚至出现其他次生舆情。二是宣传阵地管控有待进一步细化,随着高校各二级单位甚至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和班级组织等纷纷建立公众号,一些“低级红、高级黑”的现象也屡被曝光。三是高校常态化舆情应急准备不足。近年来,舆论对高校的舆情回应要求越来越高,特别体现在舆论情绪和关切等方面。而有的高校在面对舆情危机和舆论质疑时,或是不回应,或是回应不及时、避重就轻等,致使舆情非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激发舆论更大的不满。
三、提升高校舆情应对能力的对策
高校作为舆情应对与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应从制度、队伍、阵地三方面入手,提升应对和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第一,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校舆情危机应对能力的基石,高校应从党管高校的高度加以重视,一是压实舆情应对管理及意识形态责任制,明确党委领导为相关工作第一责任人,明确学校、学院、支部三级机构负责人及工作内容,通过制度要求、机制考评、巡查督导等形式,建立全链条式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协同管理,成立由学校党委牵头,组织部门、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教师工作部门、保卫保密部门、信息技术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作用的领导小组,形成舆情研判、应对、处置工作全局协同管理机制。三是建立上下游联络制度,建立同公安、网信、教育等政府部门以及各类媒体的舆情分享、交流及应急机制,面对重大舆情危机时,有助于做好解疑释惑,引导大众心理预期等。第二,加强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高校做好舆情应对工作的重要保障,应在协同机制的基础上,一是搭建信息安全队伍,构筑校园各类信息平台安全屏障,防止黑客及其他不良资讯蔓延渗透。二是搭建舆情管理队伍,培养专项工作人才,从监测、研判、分析、处置入手,通过合理设置关键词、拉网式搜索、敏感词抓取等手段,加强日常监控管理。三是强化校内思政工作者舆情意识和专业素养,打造一支会用网、懂网情,善于团结学生、善于教育引导的专业化工作队伍,“线上+线下”联合发力,有效疏导学生情绪,引导其正确认识各类舆情及意识形态风险,降低网络舆情爆发风险。第三,加强阵地建设。阵地建设是保障学校正确舆论氛围的重要工具,应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深入推动融媒体建设,强化校内宣传正能量供给。一是通过成立融媒体工作联盟等,汇聚全校宣传合力,打造积极主动的正能量舆论场,通过不断输出优质内容,提升学校官方媒体宣传公信力。二是系统化做好舆情应急准备,针对当前舆论要回应、要情绪、要细节的要求,在强化队伍建设的基础上,针对师德师风、学术不端、学生突发事件等各类常见舆情危机,设置舆情处置预案及流程。三是畅通权益保障机制,通过建立权益网站、召开权益座谈会等形式,畅通师生权益反馈途径,将网络舆情研判阵地前移。
摘要:随着“95后”、“00后”逐渐成为各大高校主力军,高校辅导员发现以往传统的思政教育已经不再满足当下学生的需要,而依托互联网平台的网络思政正逐渐成为新的教育阵地,同时,这也对当前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网络思政;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能力
网络媒体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媒介事物,凭借强大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极大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95后”、“00后”成长于网络信息大爆炸时代,对网络媒体的接受能力较强。然而,现代大学生面对互联网上形式各样,真真假假良莠不齐的消息,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容易受到干扰和诱惑。面对此种境况,高校辅导员需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通过使用新媒体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官方公布的结果显示,超过95%的在校大学生选择使用手机上网获取信息。除了娱乐功能以外,高校学生还会通过移动媒体获取学习资料。此外,微博、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也是大学生群体发表言论点赞、评论他人信息的主要阵地,可以说网络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手段之一。因此,高校辅导员要认识到网络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利用网媒广阔的数据库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改进提升教学方法和内容,调动大学生对思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高校思政教育真正走入学生的心里。
一、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
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现如今,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校园里,大学生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在低头玩手机。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班级的学风建设,还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其次,面对复杂的媒体环境,现代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很大冲击。一是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国内外的信息都可以进入其中,这就为国外的反动势力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他们趁机在网络上散布一些消极、负面的不良信息。大学生涉世不深,在缺乏正确理论指导的前提下,非常容易陷入陷阱,误入歧途。最后,高校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潮流,对学生失去了吸引力。因此,摆在高校辅导员面前的是,应研究如何迅速高效占领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做到将思政教育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使互联网成为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载体。
二、“微思政”模式
为应对新形势下思政教育出现的问题,“微思政”模式应运而生了。一方面,依托于发达、快速的4G网络传播技术,思政教育工作者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随时随地可以在网络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自媒体的出现满足了人人都能成为信息传播者的可能性。同时,“微思政”凭借以人为本的网络文化,通过多媒体等形式潜移默化的实现思政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作为高校辅导员,强化监管是保证“微思政”模式顺利运行的前提。首先,全校各党委宣传部门要明确分工,团结协作,彼此配合,共同构建高校网络思政阵地。其次,学校针对“微思政”要建立一套完整机制,例如建立定期排查清理网上有害信息机制等。最后,高校辅导员注意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摘要:“透明性”是科研诚信治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科技期刊在科研诚信协同治理中具有4个方面的重要作用:维护出版规范的守门人、严守审校流程的控制人、维护同行评议权威的责任人和科研诚信协同治理的倡导者。科技期刊的上述4个作用不宜夸大,且应同机构开展积极互动和信息共享,才能负责任地履行自身在科研诚信治理中的职责,进而对推进科研诚信协同治理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透明性;学术诚信;协同治理;科技期刊
近年来,随着科学共同体对科研诚信的关注度增强,“透明性”通过资助、评价、监管等机构的规则制定、教育培训和调查程序等环节,被引申为科研诚信协同治理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认为,科研诚信协同治理中的透明性(transparency)最初在出版环节达成共识,即“出版透明”[1]。进一步发展,透明性还包括“研究透明”,即研究人员在研究设计、执行和发表成果等环节保持透明[2];以及“监督透明”,即学术监督机构在规则宣讲、程序合规、专家复审及结论公开等环节保持透明。科技期刊作为科学发现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应在强化自身保持学术出版规范的同时,开展对透明性的研究和实践,体现其在保持透明性中的不可替代作用,进而与研究人员和监督机构一道推进科研诚信的协同治理。
1综述
1.1共识
Gabriele提出应重新思考科研领域中资助、出版、教育、监管、实验技术和学术氛围的关系,以增加透明性[3]。Kretser等提出应通过再现研究、建立开放科学标准、鼓励期刊发表“意外”研究成果和出版透明等,以鼓励负责任的科学研究[4]。Moher等在总结第六届世界科研诚信大会的研究论文中讨论了“透明性”在科研过程中的不同表现,认为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成果、数据共享等核心环节应遵守学术规范、保持透明性[2]。根据以上学者观点,透明性应是科研诚信治理中的基础性概念,它既可以联结科研活动中的计划、执行、出版和评价,也可以联结科研规范的规则、共识、惯例,还可以联结学术监督中的教育、调查、处理和信用修复等环节。失去透明性,则学术机构、科学共同体和监督机构就会陷入谷仓效应,在维护科研诚信的成效上事倍功半。因此,透明性问题也是世界科研诚信大会关注的议题,其宗旨“促进科研人员、教学人员、教育科研机构、科研资助机构、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科学出版相关编辑和审稿人等相关各方交流与经验分享,建立协同推进负责任的研究”[5],更为协同治理提供指南。
1.2透明性的特点
摘要:随着“中国制造2025”这一概念的提出,为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工业工程专业为众多企业认识并认可,进而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加快变革的要求。基于CiteSpace分析软件,对从中国知网(CNKI)中选取的2001—2019年间有关工业工程教学改革的文献137篇,从教学改革研究机构及研究者的特点、关系,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及趋势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工程专业的实践及实验教学改革为研究领域的热点及趋势。分析结果可为持续深入地推进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明确发展动向。
关键词:工业工程;CiteSpace;教学改革;研究热点
工业工程以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各种生产要素(人、材料、设各、能源、信息等)组成有效运行的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控制[1]。工业工程是面向任何生产与服务系统的管理技术与方法,是管理学与工程学相结合的交叉科学,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科学手段[2]。我国的工业工程虽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有工业制造企业接受并推行,但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据统计目前我国开设工业工程专业的院校约200多所。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推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建设,关于该专业的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也愈加为学者们所重视,因此明确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把握其教学改革的动向将会对更进一步地推动工业工程专业建设。
1工业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热点分析
1.1研究热点的分析手段
CiteSpace是由美国Drexel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陈超美博士开发的国际领先的可视化软件,其适用于多元、分时、动态复杂网络分析[3]。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研究样本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工业工程的科学知识图谱,通过多维图像形象、直观地展现工业工程教育改革方面的文献,从研究主体、理论基础、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方面梳理了已有成果,为今后更深地理解工业工程专业和学习工业工程相关知识等提供文献支撑。
1.2教学改革研究热点的数据来源及处理
关键词:网络传播热点问题;大学生;思想影响;对策
自媒体时代信息化的普及和发展,使得网络热点问题渗透到大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国大学生上网人数不断增加,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网络上传播的热点问题对大学生心理上和行为上都会产生诸多影响,因此正确引导网络传播热点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程,探寻有效的应对措施,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任务。
一、网络传播热点问题的特征分析
网络热点一般是在互联网媒体上迅速传播,并在社会上能引起广泛关注、评论和转载的热门事件。网络热点迅速传播是在社会发展和互联网自媒体时代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热点传播呈倍数的增长,最终形成了网络焦点。网络热点问题的特征一是传播速度快,在自媒体时代下,QQ群、微信群、抖音、快手等各种即时信息传播工具为网络热点事件的传播提供了便捷的手段[1];二是涵盖范围广,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娱乐和安全等方方面面[2];三是社会影响大,热点问题出现后,会引发各种群体、个人的广泛讨论,产生规模化的场域效应,社会影响力比较大。网络热点事件易引起社会民众高度关注,比如“全面二胎政策”、“学术不端博士翟天临论文抄袭事件”、情法相撞的“于欢案”,这些事件对社会民众会产生较大的触动,通过对事件的关注内心深处情感也会随着事件的发展而变化,意义深远。
二、网络传播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影响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研究主题是《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向我校大学生发放问卷255份,回收有效问卷255份,没有无效问卷,调查对象的社会认知普遍比较成熟,对外界具有独立的思考和看法。
(一)大学生的网络使用现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上网十分便捷,通过对大学生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出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图1为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长,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都在2小时以上,甚至有9.4%的人达到了8小时以上,仅有12.9%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在2小时以内。图2为大学生上网目的调查结果。大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关注当前热点问题;游戏娱乐,看电视;网上购物;获取学习资源。多数大学生经常关注网络热点,占比76.5%。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主要通过微信或QQ群关注网络热点问题,其次是通过各大网站新闻网去关注,而且关注最多的热点问题是社会热门事件和时政新闻。关注的网络热点事件,一般也主要是通过简单浏览的方式对待,但对某些感兴趣的热点话题会持续跟踪后续事件发展,和同学们进行讨论、转发和跟帖,在朋友圈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感兴趣的一般不会刻意关注。大学生对网络热点问题的看法主要是通过自己思考形成的,并且也认为网络跟帖的网民表达出的情绪有些偏理性或非理性,浏览过网民的评论后,偶尔会改变对热点事件的看法。有一半的大学生认为网络热点事件产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基本持平,需要依据具体事实。大多数学生对网络热点只在表面上有所了解,不会深思和探究,只会当新闻热点看待,极个别严重的社会问题才会引发思考,但有的会视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