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微博下网络舆情引导功能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微博下网络舆情引导功能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微博下网络舆情引导功能探析

摘要:微博具有开放自由的特征,能为受众提供高效互动的机会。根据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可知,截至2019年12月份,微博用户的人数占据总网民的42.5%。微博与公众的网络舆情有着密切地联系,所以应该对其进行科学地引导和调控。本文对网络舆情的形成进行探究,分析微博的特征和网络舆情功能,结合实际总结增强微博舆论引导功能的方法,应该投入更多的引导力量、加强培训、构建完善的处理机制。

关键词:微博;网络舆情;引导功能

一、引言

现阶段,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微博为大众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在目前的微博网络环境下,受众的辐射范围较广以及用户个人情况的复杂性是网络舆情引导需要面临的根本问题。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在网络上自由地发表想法和观点,宣泄自身的情感。在微博的影响下,人们的表达欲望得到空前的激发,让互联网成为一个信息沟通的市场。但言论自由的出现也意味着受众需要承担一定的代价。所以应该发挥微博的舆论引导功能。

二、网络舆情的形成

舆情主要指在特定的社会空间范围内,以中介性事件的发展变化轨迹为基础,占据主体地位的民众对占据客体位置的国家管理者持有或者产生的一种社会性态度。网络舆情主要指在某些事件的刺激产生的又经由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这件事情的想法、态度和情绪。此外,舆情是大众态度、认知以及情感思想的有效聚集,是大多数人共同形成的意见,是各种意见的合集。对于舆论的形成过程存在诸多的说法。部分国外学者认为形成舆情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即对某件事产生不满、产生共同的需要、通过媒介讨论或者争论,议题更加明确具体、达成结论,作出决定。国内提出了四阶段论,即个人意见的多样化和相互靠拢、无数意志的融合、意见领袖的评价指导、获得权威性。从逻辑顺序的角度进行探析,每一个网络舆情危机发生的一般步骤为,舆情事件的发生、网络意见领袖推进问题解决、各种意见思想相互碰撞交流、与舆情事件相关的信息传播、受众意识的交流和融合、舆情正式形成[1]。

三、微博的特征和网络舆情功能

(一)特征

微博是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正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社会和生活,微博为受众提供一个信息分享、输送和存储的平台,能让大家牢牢把握社会上的热点资讯,参与新闻资讯的传播和讨论,为事件中的受害者提供真切帮助。广大的受众通过微博能为自己发声,并对相关的事件进行监督,确保舆情监督工作落实到位。第一,微博的主要特征为门槛较低,受众可以随意获取用户身份和使用权限,并且登录和注册的程序也异常的简单,只要设置账户名和密码即可。并且微博的模式也较为简单,只需要编辑只言片语就可以。操作特别简单,信息较为方便,只要有网络就能进行信息。此外还具有引用的功能,信息的传播速度呈现几何倍数的递增。第二,微博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它改变传统的交互模式,汇集双向和单向传播的属性。微博用户的交流模式比较随意,这样能有效缓解大家没有交际而交流的尴尬。此外,信息交流的成本较低,在微博中绝大部分的功能都是免费的,并且技术门槛较低,花费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能一条微博[2]。

(二)网络舆情引导功能

微博能够有效帮助政府进行执政和问政工作。现阶段,我国的许多政务机构都开通了官方微博,努力通过微博努力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国各地的政府开通官方微博,能够更好地倾听民意、优化政务机构的运行模式、广泛地吸收大众的合理化建议、提升政务的透明度、对舆情进行监督和引导等。尤其是发生特别或者是突发性事件时,微博能发挥引导性的功能。1.响应突发性事件在发生危机后,政务部门应及时事件的发展进程和相关的调查结果,这样能稳定受众的情绪。官方以最快的速度信息能更好地倾听大众的心声,了解人民的想法。例如,在疫情期间民众因为不了解具体的情况,所以特别容易受到网络的干扰。在2020年1月31日,双黄连在一夜之间就走上了人生巅峰,某微博用户了一条#双黄连可抑制病毒#的消息,微博中提及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以有效抑制。在抗疫的紧要关头,这个消息得到巨大的关注,短短几个小时,各个购物平台的双黄连就处于脱销的状态[3]。之后,中央的官方平台对这一情况进行说明,引导受众没有问题不要乱吃药,并指出目前还没有专门用于预防以及治疗病毒的药物。官方媒体利用微博进行辟谣,并引导人们做好居家隔离的工作,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面对这样的突发性事件,微博发挥了解决舆情危机的功能,降低人们的恐慌感,保障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突发性问题中,政务微博应该及时正向的信息,降低负面信息的影响,控制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政府在工作中也需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为民众提供科学的引导,及时回应微博中的问题。2.在舆情生成前进行快速响应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它有效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改变传统的信息演变模式。一旦发生危机性事件,各种媒体就会快速地相关的消息,力求占领舆情的高地。大众的目光和注意力就会瞬间被吸引,消息就会无限地蔓延开来。一条微博会被成千上万人转发、评价和点赞,这时网络舆情已经初具雏形。微博应该在舆论正式生成前就对网络环境进行有效控制,建立预警机制探究可能出现的负面性的舆情,避免那些并不了解真相的大众随意负能量的讯息对舆情造成影响。微博要减少平台中的谣言和辱骂性的言语,提高化解危机的能力。例如,网络中经常有一些不法人员一些掐头去尾的视频,力求污化某些群体。面对这样的情况就应该进行有效地控制,在没有把事情调查清楚之前,不能随意地观点和看法。当已经掌握事件的真相后,政府可以利用微博进行信息纰漏工作,从而提升整个事件的舆情热度,优化事件的解决模式。3.打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提升整体的权威性在信息化时代,人们以网络平台为依托能够提升信息传播的效果。网络中的信息纷繁复杂,观点和态度真假难辨,舆情的走向更是瞬息万变的,导致许多人逐渐丧失判断和思考的能力。微博应该成为官方执政和问政的平台,这样能号召大量的专家学生和权威性机构参与其中。此外,这个平台还能汇集民众的意志,为政府工作提供强大的推动力,提升政府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例如,不到3天的时间,重庆北碚区的区委书记雷政富就落马了,这是一个通过微博打击贪官的经典案例。现阶段,因微博爆料而落马的贪官越来越多,有效地改善我国政府的形象,提升人民的认可度。此外,微博为我国官方政府网络问政工作进行全面助力。官员们借助微博实施问计于民和问情于民工作,增加双方的共识、拉近官民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效果。

四、加强微博网络舆情引导功能的措施

(一)提高引导力量

政府应该加强政府机构和官方的微博建设工作,应该发挥标杆示范的作用,为其他的官方机构提供科学地引导,要全力肩负起把控舆情的重任。与此同时,政府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改革政府和官方微博的展开模式,优化内部的运行机制,展现自身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在自媒体时代,政府应该牢牢把握舆论的主导权,在出现突发性事件时应该设置明确的议题,确保舆情向对政府有利的方向发展。政府要从全局出发对网络议题进行谋划,找到事件的切入点,在微博上扩大宣传的维度,加强相关信息的传播效果,这样能有效地化解负面的舆情,对受众的思想意识进行有效地引导。

(二)加强培训工作

政府的工作人员应该及时提高自身使用微博控制网络舆情的能力。要想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就需要为他们配置系统化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让他们掌握基本的技巧和操作模式。首先,应该充分吸收和借鉴高校的研究成果,保障各项资源的先进性和价值。要以党员培训学校和行政管理高校为依托,采取分层管理的模式,利用微课对行政人员提供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其次,为党内的干部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和响应能力。要提高他们对舆情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确保能有效地推进引导工作。不仅应该对重大事件予以关注,还需要对关键事件的重点环节以及相关工作重点进行剖析和探究。最后,应该改变党员干部对重大舆论问题压制的思想。在面对突发性问题时应该利用官方微博科学的信息,客观合理地疏解民意,及时回答民众最为关切的问题。

(三)构建完善的处理机制

我国应该建立快速处理舆情的机制,对微博中的舆情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确保能对网络中的舆情动态趋势进行科学预测,掌握事件的基本属性和特征。例如,我国应该逐渐解决征地拆迁事件、医患矛盾事件、食品安全事件以及贪污腐败事件的关注度,对它们的舆情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同时,要建立预警机制,避免政府在重大事件中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要对微博的舆情事件进行明确的分类,三级事件为网络民意,政府利用网络微博建立网络民意回应机制,确保能有效解决问题。二级事件为负面舆情,政府利用网络微博建立负面舆情回应机制,彰显主场优势,发挥权威媒体的引导作用。三级事件为重大舆情,政府利用网络微博建立重大回应机制,立即开启应急预案;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有效控制;应该遵循合理、合法、公平的原则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处理;在危机的各个阶段对信息进行全面的跟踪和评估。

五、结语

综上所述,群众需以科学的眼光看待微博,通过微博进行交流沟通工作的同时,还需要使用系统化的方法对平台中复杂的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应该打造一个健康绿色的微博环境,改善用户交流沟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杰,温宇涵,张元婧.浅析政务微博在网络舆情引导中的作用[J].新闻世界,2020(12):55-58.

[2]余可丽.基层政务微博舆论引导典型问题及对策[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0,40(05):73-78.

[3]郭明飞,王暾.肺炎网络舆情的生成机理与路径引导——以新浪微博社区舆情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8(05):16-24.

作者:熊萌之 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