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网络舆情干预策略浅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网络舆情干预策略浅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网络舆情干预策略浅议

摘要:大学生思想活跃、关心时事,对网络上的国内外大事、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度较高。随着新生代大学生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近年来与大学生群体相关的网络舆情时有发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分析掌握大学生网络舆情传播特点,通过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引导其合理表达、理性发声,健全学校舆情干预机制等方式,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舆情干预

大学生思想活跃、热情主动、关心时事,对网络上的国内外大事、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度较高,随着新生代大学生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近年来与大学生群体相关的网络舆情时有发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分析掌握大学生网络舆情传播特点,研究相关舆情干预机制,科学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传播特点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大学生群体作为资深网民,触网更早、网龄更长,其在网络上的行为表现也呈现出与其他年龄段网民不一样的特点。本文以武汉某高校大学生媒体使用情况问卷调查为样本,针对1500名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035份,围绕媒体使用、网络表达、舆情参与等进行调研分析,调研结果如下:一是大学生成为网络媒体“非功能性”活跃用户;二是人际传播加速催生大学生网络舆情;三是社交媒体“大V”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四是“知乎治校”“微博上诉”的方式得到部分大学生认同。有别于其他群体网络行为表现,当舆情主体为大学生群体时,因其身份、环境、诉求等因素的影响,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较为显著。

1.线上与线下同时传播。笔者通过数据调研和日常观察,发现很多学生在面对网络舆情时,一般采取“围观”“观望”态度,尽管网络上看似没有风波,但相关意见和内容在社群中的传播却没有中断。一方面,在线上有各自班级、宿舍、亲友QQ群、微信群,社群传播速度快,且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出现“添油加醋”或者“煽风点火”,导致原本表达的意思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在线下,大学生群体身处大学校园,宿舍、班级、社团等人际交往活动频繁,相关话题容易成为交流内容,由事件引发的舆情非常容易在线下扩散。可见,大学生网络舆情在单位时间内传播速度快、信息负载力强,为高校舆情干预带来较大挑战。

2.传播主体诉求不同。通过现有案例分析,大学生舆情传播主体需要区分关键少数和大众多数,虽然都属于大学生群体,但主体内部诉求并不相同。数据显示,积极主动参与话题讨论的大学生所占比例并不高,中立观望是大部分学生(84.8%)的选择,仅有少部分学生(14.6%)倾向于参加话题讨论。但这部分学生往往存在表达能力和表达意愿不呈正比的问题,如果他们对事件的了解程度不够、个人表达能力和分析水平不高,其思想行为就容易被网络其他声音所影响。这些关键少数或为事件爆料者,或为意见领袖,这些学生的诉求往往具体,需要高校重点关注并予以解决。另一部分学生即大众多数,更多为普通受众或利益相关者,一般而言大学生群体的诉求具有代表性,尤其涉及校园学习生活等问题,大多数学生的代入感较强,以“滚雪球”方式推动舆情发展,扩大舆论事件传播范围。

3.极化与异化同在。网络舆情群体极化是指某一社会问题或热点事件在网络空间的传播过程中,网民的观点越来越极端化,最终产生极端言论和行为的网络现象。网络舆情异化是指在网络媒体环境下,随着时间的推演,网民从个人社会属性和利益诉求的角度出发,将其态度、观点和情绪等融入网络舆情的讨论、补充和转述中,从而导致网络舆情在传播过程中出现偏离、转变的现象。相较于社会人群,大学生由于其价值观不成熟、情绪易冲动等特点,更容易在极端化、复杂化舆情的冲击下,产生不当言论和行为,从而导致大学生群体舆情极化和异化。现实中,很多网络跟帖成为大学生“吐槽”集中地,尤其针对学校管理、校园生活等内容,原发帖的讨论内容往往仅作为话题带出,跟帖和转发内容在问题表述、角度呈现等方面会“歪楼”,非常容易由小问题衍变成大舆情。大学生是网络媒体的天然用户,当下“0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便是媒体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在见证了媒体的崛起和力量后,“00后”群体进入大学后没有中学时期的教育压力和家庭管束,尤其在鼓励彰显个性的网络媒体背景下,更多大学生愿意表达自我,但也容易因为表达失范成为舆情起点。近年来众多报道显示,很多大学生借助网络媒体平台参与公共话题讨论,在虚拟社区塑造人设、积极发言,但网络传播环境中“吸引眼球”“点击量高”的内容需要利用骇人标题、夸张表述等方法呈现,在部分大学生成为“意见领袖”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偏差成为“异见领袖”,引发不必要的舆情。为避免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爆发和传播,降低其舆情负面影响,需要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特点,制定相应的网络舆情干预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引导,在突发事件中做好管理。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干预策略

大学生网络舆情干预需要针对当下媒体环境和大学生舆情传播特点,分析媒体环境形势、掌握舆情传播规律,引导大学生健康理性、能用善用媒体工具。

1.提升大学师生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和自身发展服务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于媒介传播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和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20世纪50年代起研究教育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并在之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在当前传播环境下,尤其是网络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更需要提高大学师生的媒介素养。2021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对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出安排部署,要整体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媒介素养是数字素养的重要内容,需要引起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同时结合新形势和新要求,在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提升。一方面,要提高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媒体传播规律,将网络媒体等工具更好地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避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两张皮”。要通过提升媒介素养,成为“媒体专家”,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如建立个人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相关短评和信息,要做到敢发声、会发声,更好地引领舆论趋势,潜移默化地促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见实效,从而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尤其能在大学生舆情传播关键时期起到扭转局面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通过开设媒介素养相关课程或讲座,引导大学生了解媒体属性,最大程度消除“沉默的螺旋”效应、“信息茧房”影响,避免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

2.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发生大多为“求助帖”“诉苦帖”,即现实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线下问题被搬到了线上,从而产生网络舆情。调研显示,63.5%的学生认为遇到问题时“正常渠道反映问题,当事人或单位可以及时反馈”,但有36.5%的学生认为“正常渠道反映问题,当事人或单位往往推诿敷衍”;79.4%的学生认为“找辅导员、导师或职能部门,他们可以帮忙协调解决”,20.6%的学生认为“找辅导员、导师或职能部门,他们也难以解决”。大多数学生可以自主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但也有部分学生对辅导员、导师和职能部门不信任,一方面确实存在信息反馈不畅、问题解决不及时的现象;另一方面也有大学生群体日常的经验性感受、主观认知的问题,很多是“听说不能解决”“听说找了也没用”。数据显示,59.5%的学生认为“上网发布相关问题,能引起官方注意并得到解决”,反映出大学生群体对于“凡事上网”的习惯性,而且也有网上其他的“成功先例”,更鼓励了这些人的想法;同时,大学生即使能在线下解决问题,但同样认可网络发声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当下网络媒体发声成本低,只需要敲动键盘就能获得关注,“如何看待某某高校某某现象”成为大学生通用表达范本,反映出线下信息交流反馈机制不够人性化,对待学生诉求引导和解决不够合理化,存在简单“一刀切”等现象。高校要对现有信息反馈渠道进行进一步梳理完善,尤其做好首发案例处理,面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化要求,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给予“共情性”较强的大学生群体以人文关怀,提高大学生群体对高校辅导员等一线教师和管理干部的信任程度。畅通信息反馈渠道、提高问题解决效率、提升高校治理现代化水平,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舆情发生的概率,促使大学生群体成为学校正向信息传播者,自动降低舆情风险。

3.建好高校社交媒体矩阵。大学生网络舆情发生后,高校一般会通过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回应,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高校官方账号建设重要性日益凸显,如官方微信、微博、抖音等账号需要做好日常维护和建设,相关账号能在舆情事件中发挥“传声筒”“扩音器”的作用。学校官方媒体应准确定位,借鉴社会媒体的运营模式,日常信息传播和互动既要体现高校风貌和特色,又能起到引导大众的作用,做好内容的审核把关,严禁个人情绪输出或错误信息发布,影响账号公信力。高校媒体账号关注度高、影响力大,被学生和社会都寄予了较高的期待,因而账号发布的反馈内容、文本形式等也需要反复斟酌。如2021年1月,某高校针对“学生吐槽虞书欣被人肉”一事,其回应时机、内容和方式得到了一致好评,一方面体现出舆情检测的及时性,第一时间为在校大学生正名,体现了学校的温度和担当;另一方面也有效引导了校内外舆论风向。这是一堂生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引导大学生在泛娱乐化时代理性追星,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对学校的信任度,有利于提高今后网络舆情的干预成功率。官方媒体账号是重要的意见收集渠道,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价值方向,可通过开放评论专区、意见反馈等方式倾听受众意见,获取高校内部师生以及社会公众的认同与信任,协助树立良好的高校形象。当舆情事件爆发时,及时主动地解释相关事件缘由,阻断其他“异见领袖”的虚假论断,防止错误信息进一步扩大,展现学校敢于面对舆论、勇于承担责任的担当形象。

4.建立舆情监控预警机制。高校要建立优化舆情监控预警机制,借助网络信息监测平台,及时收集、辨别、分析、处理各种媒体平台网络舆情信息,及时察觉并采取应对手段,对各种矛盾和冲突带来的问题进行预先防范和警示。建立舆情监控预警机制已经成为当下很多高校的共识。但与此同时,也要避免“事事皆舆情”的心态,面对学生“网络吐槽常态化”的趋势,要冷静分析学生诉求。在人人都能发声的时代,大学生群体数量众多,个性化诉求不一,高校虽然要高度重视关注和回应问题,但也无须草木皆兵,应在把握舆情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舆情监控预警机制,分层分类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学生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理论库”“资料盘”,主动学习、掌握规律,引导大学生群体学会审视和处理个体与环境、感性与理性、自我认知和实际能力等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冯刚,黄渊林.大学生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成因与表征[J].思想教育研究,2021,(9).

[2]唐东升.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实证分析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7).

[3]崔国红.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7).

作者:张璐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